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

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包含中文、外文、簡體、雜誌、MOOK、CD/DVD,史上最強,6萬種參展商品3折起!滿999再現折100元!)

目前分類:社會科學 (15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Zhi Li Po Sui De Tuan Jie : Zhan Hou Tai Wan Lian You Chang Yu...]~推薦!

作者:何明修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1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ISBN:9789865727413
叢書系列:左岸社會議題
規格:平裝/448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何明修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的社會運動、勞動與環境議題,著有《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編有《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合著《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台灣有沒有貨真價實的勞工運動?台灣勞工是否存在階級意識?

  面對這樣的提問,很多人或許會直接給予否定的答案。台灣勞工向來給人安份認命的印象,「愛拚才會贏」、「黑手變頭家」是傳統台灣勞工的典型,彷彿勞工們並沒有意識到、也不在乎自己的權利;甚至還因此間接縱容了統治者、資本家的剝削。但事實上,台灣勞工們的確不斷透過種種隱而不顯的抵抗策略,努力在歷史中找回自身的能動性。本書將主角鎖定在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企圖透過他們的故事,呈現台灣勞工抗爭歷史的縮影。

  台糖跟中油是兩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兩者在日治時期皆為民營企業,卻在國民政府接受台灣後一夕成為國營企業,也意外成為國民黨部屬黨工和情治人員的重點單位,在原本的勞資關係之外,工廠內部儼然呈現黨國體制縮影,以及複雜的族群政治關係。本書將兩群勞工的故事,置於戰後台灣由農業威權主義蛻變為後工業民主化的歷史背景中,除了黨國體制的控制,其間重要的歷史階段,如冷戰時期反共、對美援的依賴、經濟結構的變革、政治上的民主化、社會運動的興起與轉型,都是台灣戰後歷史的重要章節,也對勞工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部關於國營事業勞工的歷史考察當然不能宣稱涵蓋其他類型的勞工,本書只是意圖透過呈現勞工如何在漫長的戰後歲月中,利用各式各樣隱而不顯、甚或不為人知的抵抗策略,努力在歷史的脈絡中展現自身的能動性,透過既有理論,理解台灣勞工如何創造自身的歷史與階級;同時也企圖運用台灣經驗,形塑一種更具包容性的勞工階級形構模型。

  本書以社會學角度,帶領讀者認識戰後台灣國營事業勞工,以及他們是如何在一種被稱為「支離破碎的團結」情境下,運用種種隱蔽的抵抗行為,形成了自己的階級意識;一方面為戰後歷史賦予新的角度,也為勞工研究提供在地的脈絡。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序言
導論 尋找台灣勞工的抵抗
第一章 族群的政治:新殖民主義與革命起義
第二章 黨派的政治:黨國體制的動員與行禮如儀
第三章 職位的政治:適得其反的內部勞動市場改革
第四章 兼差打工與瑣碎的協商
第五章 勞工運動的登場:社會運動型工會
第六章 勞工運動的轉型:轉向經濟型工會
結論 激進階級政治的可能性:重新思考制度、團結與抵抗
年表
注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


ISBN:9789865727413
叢書系列:左岸社會議題
規格:平裝/448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

ISBN:9789865727413
叢書系列:左岸社會議題
規格:平裝/448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93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半路上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窮人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The Master Algorithm: How the Quest for the Ultimate Learning Machine Will Remake Our World)~推薦!

作者:佩德羅.多明戈斯
原文作者:Pedro Domingos
譯者:張正苓,胡玉城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6/08/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20元

ISBN:9789863426677
叢書系列:Trend
規格:精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網路趨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佩德羅.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


  電腦工程博士,現任華盛頓大學電腦工程系教授,該系是全美前十大電腦工程名校。他初試啼聲聞名圈內是兩度在資料採礦大會上獲得最佳論文,並在此後成為該領域的意見領袖。他在專業領域內獲獎無數,還包含美國國家科學職業成就奬,他也是史丹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

  他最有名的功績是破解了一個在機器學習領域中長久以來的瓶頸,成功把機器學習、哲學與人工智慧結合起來。這個突破性的研究還曾經登上著名的《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的封面故事。

  他在華盛頓大學開設的機器學習課程,一向都是該校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電腦工程學術背景的他,卻不是個嚴肅學究,他擅長公開演說,傳達機器學習與大數據的相關知識,經常受邀公開演講。他對寫作非常有興趣,曾經鑽研過寫作課,師承《辛德勒的名單》作者湯瑪斯.肯納利。

  除了電腦科技的學術論文,他也經常撰寫音樂技術相關的專欄文章。因為他年輕時代曾經是個搖滾樂團的鍵盤手。該樂團還曾經與EMI簽約,經常四處表演,當時他除了是鍵盤手,還是負責接受媒體採訪的人。他離開樂團,是因為要專心攻讀電腦科學博士,他很早就對機器學習興趣濃厚,因為他認為,這是最後會統治世界的一種關鍵技術。

審訂者簡介

成大資工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謝孫源


  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博士,現為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演算法設計與分析及其應用。他曾榮獲行政院國科會97年度傑出研究獎、科技部104年度傑出研究獎、中華民國資訊學會李國鼎穿石獎、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第十三屆有庠科技論文獎(資通訊領域)、中華民國102年資訊月傑出資訊人才獎、並獲選為英國皇家資訊學會會士。

  謝教授並貢獻其所學於資訊教育上,曾於2003及2016擔任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國家隊指導教授,指導國手參加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榮獲佳績。

譯者簡介

張正苓


  淡江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畢業。

  曾擔任美國CNET財經版即時新聞翻譯、美國宏碁大觀園矽谷時報新聞編譯、東森寬頻數位內容副理、美國華爾街財經系列書編譯。

胡玉城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EMA碩士畢業。

  曾擔任工商時報科技記者與召集人、科技島副總編輯、中時分類廣告副總經理、美國矽谷時報執行副總編輯、東森寬頻副總經理、太平洋寬頻副總經理、美國休士頓城市電通共同創辦人與美國阿肯色WoConn總經理。

  現任美國矽谷天使交易所、美國馬里蘭紅點行動支付 ReeDot Inc.共同創辦人。

  著有暢談類神經網路與華爾街股市總覽等相關書籍。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亞馬遜AI與機器學習類暢銷榜 第1名
★亞馬遜數學與統計類暢銷榜 第1名
★亞馬遜資訊理論類暢銷榜 第1名
★CNN、《新科學人》、《經濟學人》、《柯克斯書評》等多家媒體推薦報導
★比爾.蓋茲年度選書!


  揭開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祕密,
  打造人類文明史上最強大的科技——終極演算法!


  有一個終極演算法,可以解開宇宙所有的祕密,
  現在大家都在競爭,誰能最先解開它!

  .機器學習是什麼?大演算又是什麼?
  .大演算如何運作與發展,機器可以預測什麼?
  .我們可以信任機器學過的東西嗎?
  .商業、政治為什麼要擁抱機器學習?
  .不只商業與政治,醫學與科學界也亟需機器學習,包含DNA解碼、癌症藥品開發等。
  .你擔心人類會被大演算所取代嗎?可以避免嗎?該如何做?

  華盛頓大學電腦工程系教授佩德羅.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破解了一個在機器學習領域中長久以來的瓶頸,成功把機器學習、哲學與人工智慧結合起來,這個突破性研究還登上了《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的封面故事。

  他指出,機器學習有五大思想學派,每個學派有主要的演算法,能幫我們解決特定的問題──
  .符號理論學派:將學習視為是逆向演繹法,從哲學、心理學和邏輯思路方面取得概念
  .類神經網路學派:導傳遞演算法可以模擬人腦思考行為,是受到神經科學和物理學的啟發
  .演化論學派:遺傳程式規劃會在電腦上模擬演化,澈底運用遺傳基因和演化生物學理論
  .貝氏定理學派:相信學習是機率推理的形式,是根據統計學的理論
  .類比推理學派:支持向量機從相似度判斷進行推論學習,並受到心理學和數學的影響

  多明戈斯認為,如果有人可以成功整合這些演算法的優點,
  就能發展出「終極演算法」,便可以從大數據與人工智慧中,
  獲得世界上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所有知識,將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站在大數據與文明終將合一的浪潮上,
  終極演算法將帶領我們,望見未來。

  【為什麼你必須知道大演算?】

  ◎如果你是一般市民或決策人士
  讓你了解大演算的來龍去脈,從隱私到未來的工作與機器人戰爭的倫理,
  你將會看到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並思考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如果你要把機器學習運用在工作上
  不管你在哪個行業、什麼職業別,機器學習能幫你省下人工編寫程式的費用,
  避免資訊系統僵化,並預測未來你會面臨的科技發展,
  甚至讓你成為精準的市場分析家、解讀大數據的科學家。

  ◎如果你是科學家或工程師
  過去的數學和現有資訊學習與數據分析,不會讓你有任何改變。
  機器學習將讓你具備非線性分析,帶給你嶄新的科學世界觀,有所突破。

  ◎如果你是機器學習專家
  雖然你應該很熟悉機器學習,但本書仍會提供給你許多新的想法、
  機器學習發展史上有價值的資訊、有用案例與類似的情境,
  甚至提供給你機器學習的嶄新觀點,啟迪你全新的思考方向。

  ◎如果你是任何學齡階段的學生
  目前世界各地極度缺乏機器學習專家,這是現在也是未來最受關注的領域。
  未來,不只局限現有的資訊工程、電機工程等相關科系,
  無論是醫學、醫工、生物科技、行銷、電商、社會、心理、哲學、教育、財經等各科系,
  機器學習終將與這些領域整合,現在了解大演算,你就不會被趨勢潮流所淘汰。

專業推薦

  王國禎|交大資工系系主任
  林泰宏|前臺灣微軟合作夥伴技術支援顧問
  林蔚君|亞洲大學副校長
  張宗堯|美商凱博數據創辦人/總經理
  陳明義|資策會技術長/大數據所所長
  陳縕儂|美國微軟研究所研究員
  趙坤茂|臺大資工系系主任
  謝孫源|成大資工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簡禎富|清華講座教授暨清華-台積電卓越製造中心主持人

  「大至預測變化萬千的商業潮流的走向,到小至預知是否能成功約到心儀對象,都屬於《大演算》的範疇。本書作者以極盡生動活潑的闡述及例子,與讀者分享如何將機器學習演算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甚至可以應用於學習治療癌症。」──交大資工系系主任 王國禎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據與機器學習的環境。無論是在網路或實體世界,我們的一舉一動,隨時隨地被記錄和分析。數據分析,知識精煉與學習精進的能力,對人類、企業、社會、環境及臺灣的經濟發展都很重要。訪間大數據的書雖然已有不少,但對機器學習的處理大都一筆帶過。佩德羅.多明戈斯在這本書中,不但將深奧的機器學習概念,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非專業的讀者,同時也以清楚的內容,滿足專家深入了解的需求。」──亞洲大學副校長  林蔚君

國際好評如潮

  「作者多明戈斯專業與熱情筆觸,讓這本書極具可讀性。」──《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

  「《大演算》研究與統整了機器學習領域的五大主流技術……內容豐富,主題發人深省。作者透過適時深入淺出的巧妙介紹手法,讓我們很快汲取精髓觀念。」──《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隨著『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經常登上頭條新聞,有關於這類的主題,不乏充斥炒作話題的商業書籍,以及還有一些過於技術導向的教課書,使得較難理解。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不管事從經理主管到大專院校學生,這是一本理想的書籍,真正展現了為什麼不用透過沉重的數學演算,就能明白機器學習如何運作。不同於其他書籍只是浮誇宣稱一個光明的未來,這本書實際上給你需要了解的知識,並且明白即將到來的變化。」──Google研究總監 彼得.諾維格(Peter Norvig)

  「這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書,由在這創新領域的領導專家所著。如果你想知道新世代人工智慧將如何改變你我未來的生活,就閱讀這本書吧!」──Google研究員、無人駕駛車發明人 塞巴斯蒂安.史朗(Sebastian Thrun)

  「一開始便大膽主張所有知識都可以透過一個單一的『大演算』,從數據資料中分析推論得出,多明戈斯透過明快節奏的說明歷程,帶領讀者進入這華麗全新的機器學習世界。輕鬆的寫作筆法卻深具威信,多明戈斯是一位完美的嚮導,從書上你將會學到一切你需要知道關於這個令人振奮的領域,以及有關科學與哲學的大量闡釋。」──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6個人的小世界》(Six Degrees)與《為什麼常識不可靠?》(Everything Is Obvious)作者 鄧肯.華茲(Duncan Watts)

  「電腦科學的聖杯就是一種可以教導自己學習的機器,如同我們人類一樣,從經驗中獲取知識。機器學習可以幫助我們從事每一件事情,從治療癌症到建立人形機器人。佩德羅.多明戈斯揭開機器學習的神祕面紗,並充分展現未來是多麼令人驚奇與振奮人心。」──《賈伯斯傳》(Steve Jobs)作者 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機器學習是一種最具變革性的技術,將在未來15年裡,塑造人類的嶄新生活。這是一本必讀之書──一個用詞大膽、文辭優美的新框架,帶領我們展望美好的未來。」──《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作者 傑弗里.墨爾(Geoffrey Moore)

  「這是一本非常重要且實用的書籍。機器學習已經是你我生活與工作的關鍵,且對未來的影響只會變得日益加遽。終於等到佩德羅.多明戈斯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寫出關於這方面的著作。」──貝伯森學院(Babson College)特聘教授、《決勝分析力》(Competing on Analytics)與《大數據@工作力》(Big Data at Work)作者 湯瑪斯.戴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

  「機器學習正在改變世界,被廣為人知的是運用在商業的預測分析。這本引人入勝、廣泛深遠,並啟發靈感的書籍,將深奧的科學概念,不只是介紹給非專業的讀者,也滿足專家嘗鮮的閱讀需求,深刻的觀點揭露了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這真是一顆堪稱罕見的寶石。」──預測分析世界大會(Predictive Analytics World)創辦人、《預測分析時代》(Predictive Analytics)作者 艾瑞克.席格(Eric Siegel)

  「機器學習是個迷人的世界,之前卻鮮少被外人看上一眼。佩德羅.多明戈斯透過書中五大學派的語法,傳授你神祕的語言,並邀請你參與他的整合學派計畫,打造人類文明史上見識過最強大的科技。」──普林斯頓教授、《連結》(Connectome)作者 塞巴斯蒂安.升(Sebastian Seung)

  「一本充滿專業熱情,而不是概略介紹機器學習的書……內容清晰易懂、理論與實務講解兼具……具有智慧、遠見和學術價值,多明戈斯完整詮釋科學家如何開發程式,讓電腦可以自我教導。你將會發現許多令人著迷的創見。」──《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是劃時代突破性的電腦科學,開始展開一場令人振奮的全新冒險旅程。」──《書目》(Booklist) 布萊斯.克理斯坦森(Bryce Christensen)

  「多明戈斯絕對是一位親切且有趣的知識導師,他能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通透解釋這些艱澀難懂的機器學習理論學派知識領域,協助初學者快速領略這演算法,可謂近幾十年來難得的經典之作……這是一本理論完整與實務說明詳實的書籍,不僅能滿足單純好奇的初學讀者,更是適合早已具備基本機器學習領域知識的專業人員,更能融會貫通此領域的重要神髓。透過每一篇章的學理翔實描述和討論,淺白解釋難懂的術語,以及提出明確與易於理解的實例,這些努力都是本書最值得推薦讚揚之處。」──《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大演算》澈底勾勒我們眾人從沒看到或人心未曾思想過的嶄新世界,並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難以抹滅的巨大影響。」──《讀者的書意識》(Shelf Awareness for Readers)

  「這真是令人驚訝且博學、幽默、易讀易懂的入門書。」──大數據分析網站 KDNuggets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好評推薦】
【推薦序】 大演算顛覆世界,也顛覆我的看法/林泰宏
【推薦序】 想跟上資訊革命時代的多變世界,本書是你的敲門磚/張宗堯
【推薦序】 從5萬呎的高空鳥瞰機器學習,望見未來/陳明義
【推薦序】 讓我們站在巨量資料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趙坤茂
【推薦序】 大演算,是飽覽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的最佳指南/謝孫源
【推薦序】 大演算強化「工業3.5」,讓臺灣在物聯網時代中卡位/簡禎富
【前言】 機器學習早已融入你我的生活

第1章 機器學習的革命
進入機器學習的世界/企業為何擁抱機器學習?
增加科學方法的馬力/十億個比爾.柯林頓
一則透過傳統攻防,二則透過網路之戰
我們將走向何方?

第2章 大演算
從神經科學方面獲得的論證/從演化方面獲得的論證
從物理方面獲得的論證/從統計學方面獲得的論證
從電腦科學方面獲得的論證/機器學習專家與知識工程師
天鵝咬了機器人/大演算是隻狐狸還是刺猬?
什麼是危機所在?/一個不同的萬有理論
候選者還不夠格/機器學習的五大學派

第3章 人類的歸納問題
約會,還是不約會?/「沒有免費的午餐」定理
啟動知識學習機/如何讓世界規則化
在暗黑和幻覺之間/你可以相信的準確性
歸納法是逆向演繹法則/學習治療癌症
二十個問題的遊戲/符號理論學派

第4章 你的大腦是如何學習?
感知器的潮起潮落/物理學家用玻璃製造大腦
世界上最重要的曲線/在多維空間的爬山演算法
感知器的復仇/細胞的完整模型/更深入大腦

第5章 演化:自然學習演算法
達爾文的演算法/探索與利用的困境
適者生存的程式/性交配行為是為了什麼?
培育天性/學習最快的人勝出

第6章 貝葉斯牧師的教堂
運行世界的定理/所有模型都是錯的,但有些還是有用
從《尤金.奧涅金》到Siri手機語音行動祕書
一切都是相關聯的,但不是直接的/推理問題
學習貝氏的方法/馬爾可夫權衡事證
邏輯與機率:命運多舛的一對

第7章 你就是相似的你
如果你能與我相匹配/維度的詛咒
平面上的蛇形分割線/攀登階梯
旭日東升,光彩奪目

第8章 學習無師自通
物以類聚/發掘數據資料的形狀
享樂主義的機器人/孰能生巧
學習建立關聯

第9章 每一塊拼圖各得其所
跳脫許多模型,整合成一體/大演算
馬爾可夫邏輯網路/從休謨到你的家事機器人
行星尺度的機器學習/醫生如今會診斷你了

第10章 這是機器學習的世界
性、謊言和機器學習/數位鏡/一種模型的社會
分享或不分享,如何分享與在何處分享
類神經網路偷了我的工作/不是用人類來作戰
Google+大演算=天網(Skynet)?
演化,第二部分

【結語】 搭上機器學習的船,航向未來

誌謝
延伸閱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機器學習早已融入你我的生活


  你可能不自覺,但其實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早已融入你我的生活中。當你在搜尋引擎輸入一項查詢時,機器學習幫你找出有意義的查詢結果,還有相關的廣告。當你下載電子郵件時,多虧有機器學習的篩選,讓你看不到大部分的垃圾郵件。當你到亞馬遜網路商店(Amazon.com)購買書,或在全球最大線上影音服務平臺Netflix(網飛)觀看一部影片時,機器學習系統會幫你推薦一些你可能會喜歡的建議。就連臉書(Facebook)也運用機器學習來決定,幫你篩選所關心的好友資訊;而推特(Twitter)對於推文(tweets)也是利用類似做法。看來,當你使用電腦時,機器學習早已處處發揮其智慧功能。

  傳統上,要讓電腦執行特定事情的唯一辦法,無論從簡單的兩個數字相加,到繁複的自動駕駛飛機,都是編寫演算法,透過演算法詳盡解釋如何執行每個步驟。機器學習演算法也稱為「學習器」(learners),可以自己找出執行方法,藉由從數據資料中進行推論,它們擁有的數據資料越多,運算而得的推論就越精準。如今我們不必編寫程式,機器學習演算法已經可以自行學習編寫電腦程式了。

  這現象不只發生在網路世界,也發生在你的一整天生活中,從你醒來的那一刻到睡著時,機器學習無所不在。你的智慧時鐘收音機在早上7點響起,正在播放一首你從不曾聽過卻真心會喜歡的歌曲。這是美國線上電臺潘朵拉(Pandora)所提供的服務,它一直在學習你對音樂的喜好,就像是你自己的個人電臺播放員,也許就連歌曲本身也是藉由機器學習的編寫所產生的。起床後,你吃著早餐並讀著早報,這份報紙在幾個小時前才從印表機印出來,透過學習演算法仔細調整印刷過程,以避免報紙上產生汙痕。由於你安裝了Nest恆溫空調學習控制器(Nest learning thermostat),所以屋內的溫度設定得剛剛好,並且大幅節省了電費。

  當你開車去上班時,車子會不斷調整燃油噴射和廢氣再循環,以達成行車的最實惠油耗。你還可以使用交通預測系統Inrix,以縮短在尖峰時段的上下班時間,更可緩解塞車壓力。在工作中,機器學習可以幫助你減輕資訊的氾濫和過載。你可以使用資料方塊(data cube)理論,進行巨量資料的概述,隨意從每一個角度來觀察,都可深度串聯探討最重要的部分。假設你到底要選版型A還是B,才能為你的網站創造更多業績?那麼網路學習系統(web-learning system)便會試驗A、B兩者,並提供回饋報告;當你需要瀏覽一家潛在供應商的網站時,該網站卻剛好是一個外國語系的網站,那也沒問題,Google(谷歌)能幫你自動翻譯這個網頁;你的電子郵件系統也會自動進行信件分類到不同收件匣,收件匣裡會過濾掉垃圾郵件,只留下重要訊息;你的文書處理器會自動檢查你的語法和拼寫是否正確。甚至你規劃一段旅程正尋找航班,此時你會運用Bing旅遊(Bing Travel)快速比價機票價格,並判讀哪些航班很快就會調降票價,提醒你暫緩購買機票。在不知不覺中,與沒有機器學習的幫助相比,你會越來越依賴機器學習完成更多事情。

  在休息時間,你查看自己的股票基金,這些基金大多數是機器學習協助你挑選的股票投資組合,完全透過機器學習系統執行運作。午餐時間,你走在大街上,智慧手機幫你找尋用餐地點,例如:美國知名美食評論社群網站Yelp的機器學習系統,可以幫助你找到餐廳。你的手機塞滿機器學習,它們會努力糾正你的拼寫錯誤、理解你的口語指令、減少傳輸錯誤、識別條碼,還有很多其他生活功能。你的手機甚至可以預先料想到,你下一步打算做什麼,並相對應地為你提供建議。例如:當你用完午餐時,它會主動提醒你,下午會議必須延遲開會,因為有一位參與會議的外地訪客的航班延誤了。

  夜幕低垂,你下班時,機器學習會幫助你,讓你安全走到停車處,停車場的監控攝影機會提供監測的視訊影像,假如偵測到可疑的活動,就會發出警報提醒保全人員。在你的回家路上,你走進超市裡,所走過的通道都是店家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進行最佳化擺設,如哪些商品需要庫存、哪條通道的底端要陳列設置,或是否將莎莎醬放置在醬料區,還是放置在墨西哥脆餅旁邊;而結帳時,你使用信用卡來支付,機器學習演算法會依據信用卡別,為你傳送特定的特惠訊息,並且匹配你的信用額度進行消費。同時,另一個機器學習演算法會不斷防範可疑的交易,如果它認為你的信用卡號碼被盜,便會立即提醒你注意。第三個機器學習演算法則會試著評估你對這張信用卡的滿意度,如果你是一位信用良好的客戶,但系統評估你似乎並不是很滿意,那麼在你換用別張信用卡前,便會主動推薦你一個更適合你的優厚特惠方案。

  等你回到家,步行到信箱,你收到一封好友的信件,這封信是透過可以讀取手寫地址的機器學習分發派送給你的。同時還有一堆廣告垃圾信件,也是透過其他機器學習分類打包寄送給你(哦,好吧)!你停下來享受夜晚涼爽的空氣,你所在的城市,犯罪事件已有顯著下降,因為警方開始使用統計學習演算法,預測最可能發生犯罪的地方,並且在這些地方集中部署巡邏員警。晚上,你與家人一起享用晚餐,市長出現在新聞中,你會投票給他,就是因為經過機器學習精確判斷出,你是一位尚未做出決定的關鍵選民,所以他在競選期間親自打電話給你;晚餐後,你觀看球賽,兩隊球員的選擇都是透過統計學習演算法的協助。假日你會和孩子一起玩Xbox家用視訊遊戲機裡的遊戲,還有體感控制(Kinect)的機器學習計算出你正在做什麼動作與動作頻率。睡覺前,你要服用藥物,這些也是透過機器學習幫助,才得以設計與調配出來的藥品。同樣地,醫生也可能使用機器學習來幫你診斷,從X光片的判讀,找出你一系列不尋常的症狀。

  機器學習在你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你在線上學習的是美國SAT大學入學考試,機器學習便可以針對你所練習的英文短文寫作,給予等級評分。如果你想要申請商學院,並參加GMAT入學資格考試,你的短文寫作評分者之一也會是機器學習系統。當你申請工作時,機器學習會從一堆簡歷中遴選出你的履歷,並主動排序推薦給你的未來雇主:這位是最適合求職候選人,建議優先關注吧;而你最近薪水調升,可能是由另一套機器學習所提供的綜合評鑑。如果你尋求購買房子,那麼房地產網站Zillow.com將會推薦你考慮哪一間房屋是最適合的。當你決定買下房子,你可能會申請房屋貸款,機器學習會評估你的申請,並建議適當的貸款申請案(或否決申請案)。更重要的,假如你已經在使用線上交友服務,機器學習可以幫助你找到一生的摯愛。

  社會不斷地改變,每一段時間會有一個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出現。機器學習正在重塑科學、技術、商業、政治和戰爭的模式。衛星、DNA序列測定儀(DNA sequencers)和粒子加速器,能以更精細的方式探索自然,而機器學習演算法會將巨量的資料洪流,轉變成新的科學知識。許多公司知道,他們客戶的喜好已經不像從前。擁有最佳選民模式的候選人將會贏得選舉,就像當年歐巴馬(Obama)對抗羅姆尼(Romney)競選美國總統。如今無人駕駛的交通工具也能橫跨陸、海、空進行自動導航。就連亞馬遜的推薦系統,也不需要任何人為你的喜好編寫程式,機器學習會透過你過往的購買行為進行歸納,自行找出你的喜好。而Google的自動駕駛車,已能教導自己如何安穩地行駛在道路上;這臺無人駕駛汽車完全不需要工程師人為撰寫演算法,一步一步地下達指令,教導車子如何從A地開往B地,甚至沒有人知道如何編寫駕駛汽車的程式,而且也不需要任何人去編寫,因為這臺無人駕駛汽車配備了機器學習,可以透過觀察駕駛人的行為,自行學習如何駕駛汽車。

  機器學習真是陽光底下罕見的新鮮事,是一種自己建構自己的技術。自從人們遠古的祖先開始把石頭磨製成工具,人類就一直在推陳出新設計新文物,無論它們是純手工打造,或是大批量生產。然而機器學習卻是可以自行設計其他產物的文物。畢卡索(Picasso)曾說:「電腦是沒用的,電腦只能給你答案。」電腦不被認為應該具有創造性的,電腦被認為應該只會做人們交代它們去做的事情。如果你希望要求電腦去做的是具有創意的事情,那麼你就必須投入機器學習新領域研發。一套機器學習演算法就像一位大師級的工匠一樣,它的每一項產出作品都不相同,而且可以為客戶的需求量身訂做。這不是要將石頭變成磚瓦,黃金變成珠寶,學習器是要將數據資料套入演算法,而且擁有越多的數據資料,便能歸納出越複雜的演算法。

  當機器學習就像一項新技術一樣,逐漸普及並且改變市場遊戲規則,若仍然只將這項技術視為黑盒子,那就不是明智之舉,反而無法透明地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辨識問題本質真偽。如今亞馬遜的演算法,讓世界各地任何人都能便捷決定要閱讀什麼書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演算法,可以判斷你是否為潛在的恐怖攻擊分子;氣候模型(Climate models)決定什麼是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安全水平;選股模型(Stock-picking models)所驅動的股市交易量,甚至遠超過大多數人所做的。基本上,因為你無法控制自己不理解的東西,所以做為公民、專業人士,以及從事幸福追尋的人們,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了解機器學習的原因。

  這本書的首要目標是讓你置身於機器學習的祕密中。只有工程師和機械師需要深入理解汽車的引擎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原理,然而對每位駕駛人來說,他只需要熟悉控制方向盤,隨心所欲駕馭汽車行駛的方向,腳踩煞車板就可以讓汽車停止前進。現今很少人知道學習器的對應組成元件到底是什麼,更不用說如何使用它們了。心理學家唐.諾曼(Don Norman)創造「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這個術語,意思是指為了有效使用一項技術,我們需要具備該項技術的基本知識。所以這本書真正為你解析機器學習的概念模型。

  每年數以百計的創新機器學習演算法被發明出來,它們都是基於環境需求被推衍開發出來的。而這些都是這本書所要探究的,它們也正是你需要知道的,以便了解機器學習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本書不會深奧難懂,撇開它們在電腦裡的程式細節,這些機器學習演算法處處關係到我們每個人心中期待理解的問題答案,例如:機器是如何學習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機器可以預測什麼?我們可以信任機器學過的東西嗎?針對這些問題,每種競爭的思想學派,在機器學習的思維上都有著南轅北轍的答案。主要的思想學派共分成五個,我們將為每個學派開闢一個章節專門介紹。符號理論學派(Symbolists)將學習視為是一種逆向演繹法,是從哲學、心理學和邏輯思路方面取得概念。類神經網路學派(Connectionists)會進行大腦的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主要是受到神經科學和物理學的啟發,模擬人腦思考行為。演化論學派(Evolutionaries)會在電腦上模擬演化演變,澈底運用遺傳學(genetics)和演化生物學(evolutionary biology)理論。貝氏定理學派(Bayesians)相信學習是機率推理的一種形式,是根據統計學做為理論的依據。而類比推理學派(Analogizers)則是透過從相似度判斷進行推論學習,並且受到心理學和數學的最佳化影響。在建構智慧機器的目標推動下,我們將綜觀回顧近百年來許多學派的思想史部分,並且看見其一線新曙光。

  機器學習的五大思想學派,每一學派都有其主要的演算法,原則上,你可以使用通用的學習器,從任何領域的數據資料中獲得知識。符號理論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是逆向演繹法,類神經網路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是倒傳遞理論演算法(Back propagation),演化論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是遺傳程式規劃(genetic programming),貝氏定理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是貝氏的推論,而類比推理學派的主要演算法則是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在實際應用中,這些演算法,對於某些事情可以運作得很好,但對其他事情就不是如此了。然而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一個單一的演算法,結合各學派的所有重要特點,也就是終極演算法(the ultimate master algorithm)。對於某些人來說,或許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對於在機器學習領域的大多數我們來說,這真是一個會讓我們的眼睛閃爍著光芒,使我們不捨晝夜工作的夢想。

  如果這是真實存在,那麼大演算便可以從數據資料中獲得在這個世界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知識,進而創造大演算無疑將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進步。它會加速全面的機器學習進展,並且用我們幾乎無法想像的方式改變世界。基本上,大演算就是一種機器學習統一理論,正如同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之於粒子物理學(particle physics),或是中心法則(Central Dogma)在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的核心重要性。探索大演算是找尋機器學習的統一理論,讓我們解讀目前為止所知的一切事物變得更有意義,並奠定未來幾十年,甚或幾個世紀發展的機器學習理論基礎。換言之,大演算是我們取得重大進展的途徑,可以協助我們解決一些當前所面臨的困難問題,可以全方位發展允文允武,從家事照護到治療癌症都能樣樣精通的機器人。

  以治療癌症為例,想要治療癌症是很困難的,因為癌症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許多病症的轉移。腫瘤可以被一系列眼花撩亂的原因所引發產生,而且當你的腫瘤轉移時,它們會產生突變。所以要殺死腫瘤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進行其基因組測序,找出哪些藥物可以有效對抗它,而不會傷害到你,從你的基因組和病史,或專門針對你的個案,設計出一種新的抗癌藥物。其實沒有醫生可以完全掌握這一切所需的知識,這聽起來像是機器學習更能勝任的完美工作:實際上,這也是亞馬遜和Netflix公司每天都在做的機器學習智慧搜索工作,只不過醫療領域更是複雜和具挑戰性的搜尋版本,它就是為你尋找正確的治療方法,而不只是適合的書籍或電影。不幸的是,儘管現今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已能超過人類極限,準確診斷許多疾病,但對治療癌症來說,還是遠遠超出它們的知識範疇。如果我們能成功地尋找到大演算,那麼治療癌症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這本書的第二個目標,正是觸發你能投入大演算的發明。你會認為這需要繁重的數學知識和嚴謹的理論工作,其實不然,反倒這所需要的是從艱深的數學理論抽離,以便能看到學習現象的整體模式。對於外行人來說,在某些方面比起專家更有優勢,反倒專家很容易沉浸在見樹不見林的狹隘研究中。一旦我們擁有了概念性的解決方案,我們就可以用數學的細節來印證,但這並不是本書的唯一目的,而且也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當我們在認識每一種思想學派時,我們的目標是蒐集完整的機器學習拼圖,並詳加解讀每一類型演算法適合應用的地方。要注意的是,沒有一位盲人可以正確摸熟整隻大象身軀。特別是我們將會看到每個學派所能為癌症治療做出的貢獻,也會看到每個學派各自的缺失。然後一步一步地,我們會將所有機器學習的拼圖組合成一個終極解決方案;更確切地說,一個還不算是大演算的解決方案,但與其他相比已經是最接近的了,並且期望該演算法可以成為你想像力的良好跳板。我們還會預覽如何利用這個演算法,做為對抗癌症的一項武器。當你在閱讀本書時,請先隨意瀏覽或跳過任何你覺得困難的部分;你更需要的是重要的整體概念,當機器學習拼圖組合完成後,相信你才能融會貫通重新審視它們,你必能從這些部分獲得更多的創意啟發。

  我是一名機器學習的研究學者,投入該領域研究已超過20年。大學四年級時,我在一家書店看到一本標示著奇怪名字的書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從此引發了我對機器學習的興趣。雖然這本書只有短短的一個章節是真正探討機器學習,但在閱讀之後,我立即確信,機器學習是解決人工智慧的關鍵,而且當時最先進的發展其實依然才原始起步,所以也許我可以貢獻些心力。我擱置原本攻讀MBA商學院的計畫,進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簡稱UCI)攻讀博士學位。當時,機器學習是一個小型、鮮為人知的領域,且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是擁有少數幾個大的研究團體之一。不過我有些同學退學了,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機器學習的璀璨未來,我則堅持繼續研究。

  對我來說,沒有什麼能比探討如何讓電腦自行學習更有挑戰性與影響力,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會在任何其他問題上獲得幫助。等到我畢業5年之後,爆炸性成長的資料探勘(Dataming,又稱數據挖掘)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就是我撰寫這本書的心路歷程。我的博士論文統一了符號與類比推理的學習演算法,過去我更花費十多年的時間,統一了符號理論與貝氏定理,而且不久之前,我還把這兩種理論與類神經網路理論整合在一起。是時候了,我們可以認真進行最終步驟,完整整合這五大機器學習思維模型。

  為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大演算?

  當我撰寫這本書時,心中就設定這本書會有許多不同但部分重疊的讀者。

  如果你很好奇,所有圍繞著大數據和機器學習而產生的紛擾都是關於什麼,你也懷疑有些進展比你在報紙上看到的還要更為深入,那麼建議你,這本書將是幫助你飽覽機器學習革命的最佳指南。

  如果你主要的興趣是在機器學習商業用途,那麼這本書至少可以在六個方面幫助你:協助你成為一位分析學的精明消費市場分析家、巨量數據資料解讀的科學家;也會協助你避免掉進資料探勘計畫的陷阱,幫助你發掘哪些事情可以自動化,省下人工編寫程式軟體的費用;同時本書可協助你避免資訊系統發展的死板僵化,並且預測出未來你有可能會面臨的新技術發展。過去我已經見過太多的時間與金錢浪費在採用錯誤的機器學習演算法,試圖解決一個問題,或曲解演算法的真正涵義。事實上,你不用特別做太多,就能避免重蹈這些失敗,所有需要去做的,就是好好閱讀這本書。

  如果你是一位市民或決策人士,十分關切由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所引發的社會和政治問題,那麼這本書將是你學習這項技術的入門書。從這本書中,你可以了解什麼是機器學習,它會帶領我們朝什麼方向發展,釐清它可以做到與不能做到的事情,相信你一定不會對這些來龍去脈感到枯燥無聊。從隱私到未來的工作,以及機器人戰爭的倫理,我們將會看到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並且思考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如果你是一位科學家或工程師,機器學習是你不會不想要擁有的強大軍械庫。然而在巨量(甚至是中等)資料的年代裡,這些傳統、可靠的統計工具,不會給你帶來什麼轉變。你需要機器學習的非線性分析,以便精確地模擬大部分的現象,而且它帶來了一種嶄新的科學世界觀。雖然目前表達典範轉移(expression paradigm shift)被使用得太過浮濫,不過我認為在這本書中所描述的絕非誇張無稽之談。

  如果你是一位機器學習專家,你應該已經很熟悉這本書中大部分涵蓋的內容,但是你仍然會在這本書中找到許多新的想法、機器學習發展史上有價值的資訊,以及有用的案例與類似的情境。最重要的,我希望這本書可以提供機器學習的嶄新觀點,甚至可以啟迪你全新的思考方向。雖然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唾手可得的果實,而且我們應當去撿拾這些果實,但我們也不應該忽視等待在後面的更大獎勵。關於這點,我希望各位可以原諒我的放肆,使用了「大演算」一詞來代表通用的學習器。

  如果你是一位任何學齡階段的學生,一位不知道要主修什麼的高中生、一位正在決定是否投入研究領域的在校大學生,或是一位具有豐富經驗但考慮轉行的專業人士,我的希望是這本書可以激發你對這個迷人領域的興趣。目前世界各地極度短缺機器學習專家,如果你決定加入我們,你可以期待的不僅是激動人心的時刻,甚至是物質上的獎勵,還能夠擁有一個服務社會的獨特機會。如果你已經開始研究機器學習,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你了解這個領域的現況;如果在你的人生旅程上,只是偶然碰見大演算,光憑這樣,就是這本書值得一寫的地方了。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如果你有濃烈求知的渴望,那麼機器學習會是一場智慧的盛宴,希望你能受邀出席,敬請回覆!

推薦序

大演算顛覆世界,也顛覆我的看法


  1997年,IBM的深藍電腦擊敗了世界西洋棋冠軍,震撼了整個業界。媒體大肆報導。伴隨而來的是另一股恐慌性的思維──電腦會不會有一天取代人腦,甚至統治了人類?20年過去了,我們都還在為生活而忙碌工作。別說電腦統治人類,它連讓我早一點下班都很勉強了。

  2016年,Google Alphago擊敗了世界圍棋冠軍,用的不再是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大數據的分析能力、雲端的運算能力和機器學習。機器學習是一個廣泛的名詞,意思是讓電腦透過樣本數據來回答問題或進行預測。也許大家從前幾年開始就不斷聽到大數據,而近期從微軟語音助理Cortana進行世界盃足球的賽事預測,到美國總統大選分析,或是透過相片猜測年齡/顏值,這些都是機器學習的產物。

  提到演算法,我想對於資訊相關背景的人來說都不陌生。事實上,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到處都可以看到演算法的身影。舉凡搜尋、電子地圖上的路線、推薦系統等,無一不是透過演算法來達成。如同本書作者所說,大演算終將顛覆我們的世界,在閱讀完本書之後,我覺得這本書則是顛覆我對演算法的看法。

  過去在學習演算法的時候,它對我而言,是離散數學。而大演算卻能夠把它描繪得如此生動。例如井字遊戲(Tic-Tac-Toe)使用的極大極小搜尋(Minimax Algorithm),作者卻以另一種形式來描述:

  如果你或你的對手,一排已經占有兩個格子,在接續的棋步中,只要下在剩餘的另一個空格上,便可贏得這盤井字遊戲。

  否則如果有一個棋步,可以創造出兩行連成兩條連線的雙頭蛇優勢,那麼下在那裡。
  否則如果井字中心還是空的,那麼就下在那裡。
  否則如果你的對手已經下在一個角位,那麼就下在他相反的角位。
  否則如果有一個空的角位,那麼就下在那裡。
  否則就下在任何一個空格裡。

  當然,本書也不只針對從未接觸過演算法及機器學習的讀者。所謂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針對相關行業背景的讀者。本書也提供了機器學習所用到的大部分演算法的詳細說明,例如:決策樹、最近鄰居演算法、簡單貝氏演算法等。相信不管是對這個領域充滿好奇,或是想要深入了解的,都能從中獲得幫助。
 

前臺灣微軟合作夥伴技術支援顧問 林泰宏

推薦序

想跟上資訊革命時代的多變世界,本書是你的敲門磚


  自從Google的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四度打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後,一夕間全球新創公司、科研機構、科技業巨頭都紛紛宣告,將在人工智慧領域投入更大量的人力與金錢,現在全世界都關切:「機器取代了勞力後,竟然也能思考、學習,那接下來還能做什麼?」顯然這股席捲全球的人工智慧熱潮正撲天蓋地而來。

  事實上,人工智慧早就不是新課題,問世以來少說有60年歷史,只是這門學科近期火熱,除了受惠這場話題十足的圍城之戰,主要還是歸因行動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端,以及GPU運算等核心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人工智慧得以從in vitro (體外)階段,進入in vivo (體內)階段。人工智慧因而跨出研究中心,充分展現在生活中, 也讓令人切實感受人類正邁向下一個新時代。

  如今導入人工智慧的機器,已經能夠精準地模仿出截然不同的繪畫風格、音樂曲調,這全有賴日益精進的演算法,機器可以從海量數據中,分析出各種迥異的風格,甚至還能進行預測。現階段,全世界所有硬體都面臨著「被智慧化」,而人類對於智慧化的終極追求無非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

  機器學習的演算法大致上可以分成五個理論學派,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分別細數之,這些學派各有優缺點,對於某些狀況處理得宜,但面對其他事情卻可能很糟,有沒有一種「終極的演算法」,可以集結各門各派的優點,從海量的數據資料中,整合出世界上所有關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知識,這種大演算法無疑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進步之一,它不但會全面加速機器學習的進展,並且以我們幾乎無法想像的方式改變世界。

  我從與企業接觸的經驗中觀察到一個現象:傳統企業營運思維下,要完成一份專案,通常是先設定目標與明確預期投資回報率(ROI),然後才一步步地往目標前進;然而在演算法的時代裡,專案執行前,須先經過統計思維,將所有資料進行演算、分析,在沒有得到分析結果前,這個專案是絕對無法準確估計的,這與企業現行評估計畫、資源分配的方式有顯著差異。

  這種差異也正是我想推薦這本書的理由,許多企業不乏可以解決數據問題的優秀員工,然而他們的主管卻極少有數據思維,這種落差會導致企業營運出現斷層,在全球產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著實是個危機。

  機器替代藍領的工業革命時代過去了,在這資訊革命的時代,下一個會被取代的是白領階級,速度甚至會比想像中來得快,人類能掌握的聖杯,就是不斷適應新的時代,跟上世界的腳步,而我相信這本書會是幫助你快速適應這個多變世界的敲門磚。

美商凱博數據創辦人/總經理 張宗堯

推薦序

從5萬呎的高空鳥瞰機器學習,望見未來


  探討機器學習領域,這是一本非常獨特的書,任何對機器學習有興趣的人,不論你是專家或門外漢都值得一讀。

  佩德羅.多明戈斯以他豐富的學識,從5萬呎的高空鳥瞰機器學習領域的現況,展望機器學習的未來以及它對人類社會各個層面將帶來的衝擊。

  他以簡單易懂的言語介紹了機器學習的五個學派,各學派演算法的精髓、理論基礎及發展的歷史,並點出其優缺點。他以專家的洞悉和豐富的想像力勾勒出機器學習終極演算法的概貌,以及這種具有自我學習的演算法對人類社會所將造成的巨變。

  書中文采奕奕,作者的博學多聞以及他對機器學習的熱忱躍然紙上。不論你是否贊同他對未來世界的預言,他的論述和哲理都將引人深思。
 
資策會技術長/大數據所所長 陳明義

推薦序

大演算,是飽覽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的最佳指南


  你是否注意到當你在瀏覽網頁時,旁邊總是會出現一些你有興趣商品的廣告?你是否曾經好奇臉書(Facebook)為什麼總是會出現你才剛查詢過商品的廣告?因為這些都是根據你瀏覽網頁的搜尋習慣,分析而得到的結果,進而將你有興趣的商品推薦給你。其實,這些都是機器學習的成果。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機器學習早已經悄悄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只是我們都沒有注意到這個變化。

  你也許聽說過大數據(big data),也曾經從新聞中聽聞政府、產業界、學術界討論大數據相關的政策,然而大數據究竟是什麼?對我們生活又有什麼影響呢?其實,大數據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我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的電話和電子郵件,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統計,世界各地每天都有超過十億通的電話,電子郵件的數量就更可觀了。然而,美國國家安全局要如何在這龐大的電話及電子郵件中,過濾出恐怖分子的通訊呢?而如何從大數據資料中,去獲取我們所需要的資訊,是科學家、工程師一直在努力的課題,這也是機器學習很重要的一環。

  《大演算》這本書的核心假設是:「透過一個單一、通用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從數據資料中,推論得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知識。」這個假設類似於牛頓的萬有引力概念,作者大膽稱之為「大演算」(The Master Algorithm)!作者介紹了現今機器學習的五大學派,各學派都有其主要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有各自的優點,當然也會有其盲點存在。因此,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可以一統江湖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作者期望在未來的一天,會有「大演算」的出現!

  作者介紹機器學習五大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沒有艱深的數學式子推導,而是透過最簡單、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例子來介紹,讓讀者可以更容易了解各個演算法的意涵和精髓,也可以了解到機器學習這塊領域目前發展的現況。對於一個好奇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讀者,這本書可以幫助你了解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所帶來的變化;對於想要進入機器學習領域的讀者,這本書可以提供一個基礎的概念,引領你進入機器學習領域;而對於已經在機器學習領域努力的讀者,更是不能錯過這本書,讓你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學派之間的異同。不論你的專長領域是什麼,相信這本書將是幫助你飽覽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的最佳指南。
 
成大資工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謝孫源

推薦序

機器學習讓我們站在巨量資料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


  2016年6月的最後一堂計算機概論課,我問:「十年後,你是否會和某機器人成為知己?」大約三分之一的同學回答可能會,認為人工智慧進展神速,或許會出現很貼心的機器人,比誰都了解你,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另外有大約三分之二的同學回答不會,畢竟機器人只是協助人類的工具,它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算」出來的,在情感上無法真正交心。

  無論如何,未來機器人允文允武已是公認事實,其背後推動力來自於機器學習的革新、運算資源的躍進及巨量資料的累積,使得機器人能夠深度學習,不僅可以無日無夜學習,還可本尊分身一起學習,讓人類望塵莫及。

  現在,就讓本書為你揭開機器學習的神祕面紗。對於有志了解機器學習的讀者,這是一本極佳的入門書籍。作者佩德羅.多明戈斯以生動活潑的專業論述,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機器學習的五大學派:符號理論學派(Symbolists)、類神經網路學派(Connectionists)、演化論學派(Evolutionaries)、貝氏定理學派(Bayesians)、類比推理學派(Analogizers),讓讀者能理解機器學習的關鍵原理,並對現況有所掌握。

  多明戈斯也呼籲開發一個結合五大學派重要特點的單一演算法,稱之為終極演算法(the ultimate master algorithm),該方法可以從數據資料中,習得這個世界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知識。

  我們不禁要問:終極演算法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的話,它必須像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吸星大法,可以將別人的內力化為自己的內力;但它又不能像2016年3月微軟推出的聊天機器人Tay那樣消化不良,在網友的調教下,居然頻頻說出種族歧視的跳針發言。我個人對終極演算法是否存在抱持著比較保守的看法,追尋聖杯的結局,很可能如同《功夫熊貓》電影一般,到最後才發現最高的武功秘笈竟是一部無字天書。

  不管終極演算法是否存在,機器學習已讓我們站在巨量資料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各位朋友,請接受多明戈斯的邀約,參加這場機器學習的知性饗宴!

臺大資工系系主任 趙坤茂

推薦序

大演算強化「工業3.5」,讓臺灣在物聯網時代中卡位


  隨著電子商務、物聯網、「工業 4.0」、機械人和聰明生產等典範移轉,全球經濟發展和產業價值鏈將革命性重構,也由於網路社群、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學習和最佳化等技術創新和日益廣泛的應用,正在改變世界,人類生活和社會各個層面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書作者佩德羅.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現任華盛頓大學電腦工程系教授,認為透過「大演算」(Master Algorithm)作為解析機器學習的概念模型,可以從數據資料中分析推論得出所有知識,並以清晰易懂和引人入勝的方式介紹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及其五大學派,並有系統地介紹每一學派主要的演算法和相關的應用。

  其中,有不少與我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攻讀決策科學與作業研究博士時,參與「綜合醫療促進支援系統」(CHESS)計畫的資料挖礦研究,乃至於領導清華大學「決策分析研究室」(DALab)研究夥伴們投入決策分析、大數據和最佳化的產學合作研究經驗相關,發現本書能夠讓讀者很容易地明白機器學習的運作原理和應用,值得推薦。

  隨著軟硬體計算能力和雲網端的發展,還有處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大數據分析能力,這些進步讓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應用的趨勢已經由量化到質化的分析。各國產業結構和社會文化迥異下,所需發展的大數據產業和應用也不盡相同。臺灣長期以大量生產、規模經濟的製造模式,在「工業4.0」、物聯網和客製化時代需要轉型,而世界各國都普遍面臨因為自動化和機械人而加劇的貧富差距和年輕人就業供需不等問題。

  相對於工業先進國家的製造戰略,臺灣應善用目前在「工業3.0」的供應鏈管理、整合能力和彈性應變的優勢,發展「工業3.0―工業3.5―工業4.0」的策略藍圖,利用本書介紹的「大演算」等相關技術,將既有的核心管理能力系統化、數位化,發展以大數據分析、智慧製造系統和聰明生產為核心的「工業3.5」作為現有「工業3.0」和未來「工業4.0」之間的混合策略,利用臺灣製造相對競爭優勢、供應鏈系統彈性和客製化能力,透過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和大量客製化彈性以更快更聰明地滿足消費者需求,使臺灣能在被先進國家和紅色供應鏈上下夾擊之前,用「工業3.5」的破壞性創新先在物聯網時代的全球供應鏈中卡位,避免未來先進國家挾著「工業4.0」的先進系統鯨吞整個製造價值鏈。

清華講座教授暨清華-台積電卓越製造中心主持人 簡禎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ISBN:9789863426677
叢書系列:Trend
規格:精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網路趨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機器學習的革命

我們生活在演算法的時代。只有一、兩代人之前,提到演算法(algorithm )這個詞,對大多數人來說,腦袋會是一片空白。時至今日,演算法已儼然普及在文明的各個角落。它們被融入日常生活中,不只存在於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裡,而且普及在汽車、房屋、電器,以及玩具中,就連你的銀行也是一個龐大複雜的演算法,讓人們可以到處輕易的使用銀行服務。演算法可以安排航班,然後駕駛飛機;演算法還可以運營工廠、貿易與貨物路線配送、現金收入,以及保存紀錄。如果每個演算法戛然停止運作,那絕對就像我們所知的世界末日一樣。

進入機器學習的世界

每一個演算法都有一個輸入和一個輸出,亦即數據資料進入電腦後,演算法會利用這些資料去做它該做的,然後輸出結果。機器學習則是扭轉這種模式,亦即數據資料與預期結果輸入後,機器學習會將一個演算法轉變成另一個後,結果輸出一個演算法。機器學習演算法也被稱為學習器(learners),是一種演算法,可以推演產生另一個演算法。有了機器學習,電腦可以自己編寫程式,所以我們不必再對電腦逐步下達指令了。

哇!

電腦會編寫自己的程式。如今這是一個強大的觀念,甚至有點嚇人。如果電腦開始自己編寫程式,那我們將如何控制它們呢?原來我們可以把它們控制得很好,如同我們將會看到的。但針對這一點,有一個更直接的反對意見:也許這聽起來太好了,以至於無法成真。當然編寫演算法需要智慧、創造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這些事情不是電腦沒有具備的嗎?機器學習如何區別得出是否為不可思議的魔法想像呢?實際上,截至今天,人們可以編寫許多軟體程式是電腦無法學會的。但是更令人驚訝的,電腦可以學會許多程式是人們所不能編寫的。我們知道如何駕駛汽車和辨讀筆跡,這些技能是潛意識的,但我們無法向電腦解釋,如何去做到這些事情。然而,如果我們給予每一個學習器足夠多的範例,它將愉快地找出如何做自己,屆時我們就可以放手讓電腦自動學習運作。這就是郵局如何利用學習器讀取郵政編碼(zip)和為何路上已經出現自動駕駛車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ISBN:9789863426677
叢書系列:Trend
規格:精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網路趨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76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惡魔財經辭典 人工智慧的未來:揭露人類思維的奧祕 透視數據下的商機:運用Google Analytics發掘商業洞見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膽大無畏:這10年你最不該錯過的商業科技新趨勢,創業、工作、投資、人才育成的指數型藍圖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思辨賽局:看穿局勢、創造優勢的策略智慧 未來產業 FinTech金融科技革命:網路金融新體系,改變你我消費、理財、保險與借貸的未來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惡魔財經辭典 窮人 膽大無畏:這10年你最不該錯過的商業科技新趨勢,創業、工作、投資、人才育成的指數型藍圖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Reborn from the Wounds of History: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Germany after 1945 and after 1990)~推薦!

作者:花亦芬(Yih-Fen HUA)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6/08/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50元

ISBN:9789861342818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規格:軟精裝/480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國際關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花亦芬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德國科隆大學藝術史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晚期至近現代宗教史、社會文化史與藝術史跨領域研究,以及現代德國史、史學思想史。

  曾獲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獎助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全校教學優良獎,曾任《臺大歷史學報》主編。

  2014年與史學界朋友合作成立臺灣第一個學術共筆部落格及臉書專頁《歷史學柑仔店》,推廣「公民史學」。

  譯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一本嘗試之作》。

  著作:《藝術與宗教—義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圖錄》、《林布蘭特與聖經—荷蘭黃金時代藝術與宗教的對話》,以及論文二十餘篇。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為當下的公義努力,跳脫仇恨的轄制,是留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
  ◎ 臺灣第一本探討德國兩次轉型正義的專書
  ◎ 臺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實地走訪歷史現場  
  ◎ 近300張珍貴圖片,場景歷歷在目


  正義的果實是促進和平的人用和平栽種出來的。
  借鏡德國的轉型正義之路,轉換悲情,撫平世代的傷痛。


  檢視傷口,是為了醫治傷痕,因為受傷的心走不遠……

  當社會有進行轉型正義的必要,大部份的人卻裝沒事,對悲劇噤聲,不想釐清真相,最後大家得到的不是和解,而是互信基礎薄弱的社會,包括世代抗爭、族群對立。台灣政府與公民社會若徒有和好的意願,而沒有深入檢視過去的錯誤行為,也沒有從錯誤中記取教訓好好深化民主,很難讓當前獲致的和好成為永續留給後人的祝福。在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正義/公義的介入是最關鍵的,這樣才能在憲法制定、司法裁決、社會價值觀的重建、教育文化的論述等各方面獲致和解。從體質上勇敢改造自己的社會,才能建造真正健全發展的國家。

  台灣該樹立何種可以讓國民驕傲地立足於世界的價值,來定義自己,也開始逐步穩妥打造現在與未來?在這方面,世界上沒有國家像聯邦德國這樣,從二戰結束後,短短五十年內必須經歷兩次性質大不相同的轉型正義,並且以此成功地將自己轉型為國際社會值得信賴的夥伴。德國二十世紀的歷史與轉型正義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在短短七十年內如何經歷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大災難與大復原。這個經歷既提醒世人,民主需要恆常小心守護;同時也鼓勵我們去看見,只要願意真誠反省認錯,修好與和解不僅可能,而且以反省與寬容為基調的民主社會,更容易得到國際的支持與肯認。

  《安妮日記》裡的槍聲恐慌症

  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曾在日記裡提到二戰時期她經常受到的驚嚇:

  我又有一個對抗槍聲恐慌症的新處方:槍聲太大時,趕往最近的木梯,跑上跑下幾回,而且至少一定要跌倒一次。跑來跑去跌倒會產生摩擦聲和其他聲響,你就不會去注意槍聲,更不用擔心了。

  躲空襲、逃難、被驅逐、生病、失怙、失母、或失去兄弟姊妹的經驗,是許許多多「戰火下的孩子輩」共同的歷史經驗。德國精神醫學教授拉德博醫師指出,有些人壓抑了一輩子,等到猛然驚覺自己內心深埋著那麼難以回首的戰爭記憶時,即便有些人日後在事業上相當有成就,仍然很容易突然陷入憂鬱症狀況,光是聽到某個特別相關的年份,就會淚流不止。

  即便天晴,仍是陰天,因為長輩心裡有難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陰霾。這些陰霾,成為家庭文化裡見不得光的暗處。戰後七十年,德國社會深深看到了這一點。深深地看到,只是物質環境優渥,並不能帶給家庭真正的幸福,也無法為後代創造健康成長的環境。不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經歷戰爭這一輩的長者如果不能坦然面對過去,子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成長,隱隱然都會受到陰霾心緒的影響。畢竟,束縛長輩的心理暗影,常常會在無形之中繼續糾纏子孫,終而無法讓後代子孫打從心靈深處感受到,自己是在明朗開放的家庭環境裡長大。

  如何修補裂痕,讓大家可以為未來的傷口復原修築可以互相照見、邁向和好的路徑,值得我們用誠實的愛與悲憫的公義一起努力。

各界熱烈好評

  陳東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柯志明(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張茂桂(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姚人多(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范雲(國立臺大社會系副教授)
  顏厥安(國立臺大法律系教授)
  黃丞儀(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
  李達嘉(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吳叡人(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文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江文瑜(國立臺大語言所教授)
  曾麗玲(國立臺大外文系主任)
  黃嵩立(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沈清楷(「哲學星期五」發起人)
  陳永興(《民報》董事長)
  南方朔(評論家)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曾柏文(《端傳媒》評論總監)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林信男(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楊斯棓(家醫科醫師)
  吳念真(導演)
  魏德聖(導演)
  盧建彰(廣告導演)
  盧俊義(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
  李勝雄(律師)
  陳玲玉(律師)
  平路(作家)
  小野(作家)
  黃益中(大直高中公民老師)
  朱宥勳(作家)
  湯舒雯(德州奧斯汀大學博士生)

各界推薦

  台灣的轉型正義必須放置在世界史的座標上,才能深刻地從「人類共同體情感」當中獲得救贖。本書從地景空間和藝術創作交織出歷史記憶的真實與困難,乃至於討論檔案開放和傳記書寫,指出加害者否認過去反而給自己造成心靈創傷,讓轉型正義不再只是抽象的名詞。更重要的是,本書並非單純介紹德國戰後兩次轉型正義的經驗,處處可見作者有意留下線索,讓台灣社會尋找自身的可能方向。不可不讀!──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 黃丞儀
 
  經歷抄家滅族悲劇事件,受害者和加害者都可能午夜夢迴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此心靈創傷會影響子孫三、四代。撫平此傷痛需在友善的情境下,有效地再度探討及回溯整個創傷經驗。誠如作者所言:「但透過『可以無所不談』,當揭開傷痕的同時,如果能彼此坦白、願意以真誠面對過往的心互相看見,療癒終究會在彼此心中慢慢展開」。──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暨醫院精神部主任、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退休),現職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兼任教授暨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 林信男
 
  台灣是透過黨外運動造就民主政治,但是更重要的轉型正義的落實尚未展開,花亦芬教授透過嚴謹的歷史考察和深度的論證,透過德國的經驗來彰顯轉型正義的法治、公民參與、誠實透明面對歷史、耐性與包容等基本原則,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我們參考的作品。──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陳東升
 
  轉型正義終極的目的在促成加害者自我反省並真心投入化消其過去所製造的仇恨與猜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書透過披露戰後德國轉型正義過程的掙扎與努力,為打造一個仇恨無所用力的社會,提供足資借鏡的範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柯志明
 
  在民進黨全面執政、政黨徹底輪替之後,轉型正義的追求在台灣已從紙上談兵邁向具體呈現。但「轉型正義」的真諦為何?極權體制下的哪些不公不義應被翻轉?可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花亦芬教授的大作《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無疑地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她以歷史的眼、溫暖的心、圖文並列地和大家分享德國在七十年間兩次轉型正義所走過的路,不只可做為我們檢視加害者、彌補受害者的借鏡,也教導我們如何從歷史傷痛中體認基本人權的普世價值並維護之。
  ──律師  陳玲玉
 
  本書詳細論述德國如何勇敢地面對過往的錯誤走向重建。花亦芬教授帶著我們從歷史現場出發,透過不同的主題和人物,與歷史的傷痛進行深度對話,讓我們瞭解在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努力和遭遇到的問題。書中的敘述動人而深刻,閱讀它如同進行一趟思想和心靈之旅。在轉型正義備受關注的今天,這本書提供最好的借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李達嘉

  當台灣社會熱烈討論「轉型正義」,而新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蔡英文總統,也把轉型正義列為優先施政的重點時,花亦芬教授這本新書探討德國轉型正義走過的路,確實且及時的帶給我們最好的反省和思考。
  轉型正義絕不是口號,也不是簡單說說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從德國人民、政府、社會如何面對歷史的錯誤,如何從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層面,痛定思痛絕不逃避,以公義和寬容的心全面徹底的追究傷害者、被害者和整個社會旁觀者,探討為什麼發生歷史的過錯?彌補歷史的過錯對現在和未來可能造成的傷害,療癒修復受傷的心靈,建立創造健康的價值觀和深化民主保障人權的基礎,這是德國這個偉大的國家幾十年來不斷努力走過的艱辛路程。
  台灣人民有這樣的覺醒嗎?台灣社會有這樣的反省嗎?台灣政府有這樣的作為嗎?這些問題的答案會說明台灣將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民報》董事長 陳永興

  這本書出版的很及時。關心臺灣轉型正義的人,無論是知識分子與學者、博物館主事者、公共藝術家、政治人物與一般人,相信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啟發。希望臺灣即將展開的第二次轉型正義,透過他山之石的借鑑,不會淪為政黨的族群政治惡鬥,而是能夠逐步釋放各族群的長期歷史怨憎與悲情,團結新舊各族群,並深化臺灣的民主文化。──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文凱
 
  花教授是我幾年前在台大校園紀念陳文成事件的追思會中,聆聽她的演講時聽他闡述德國轉型正義的歷史及意義。當時,我就對這位年輕有豐富學識及勇氣的女性學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感到非常慶幸,台灣有這位傑出人才能為台灣受犧牲的受害者挺身而出,打抱不平。
  從她要出版的台灣第一本探討德國兩次轉型正義的《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大作中,圖文並茂細述德國在希特勒時代,納粹殺害猶太人及異議者至戰後再歷經東德共產政權的政治迫害的二段歷史,而進行二次轉型正義的歷史記憶,可借鏡作為台灣經過慘痛的228及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經比較上極和平的反對運動,以至解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廢除刑法第100條內亂罪,而三次政黨輪替,加害者國民黨淪為少數黨,使民進黨在行  政與立法體系均佔優勢多數之有利情勢下,台灣開始能真正落實轉型正義。本書中有不少具有歷史價值的啟示及指引,乃頗值所有台灣人研讀轉型正義的導航書。
  ──全國律師公會228司法公義金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臺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理事長 李勝雄律師

  這段路忽然塞起車來,更令人難耐的是司機正在收聽的政論節目。主持人用那種分析股市的專家口氣,吸引到的Call in聽眾也是那種語無倫次的人,最後主持人和聽眾乾脆吵了起來。就像我們每天從信箱取出來的各式文宣廣告,通常直接投入鄰長掛在門口的大垃圾袋,多看一眼都覺得浪費生命。口水往往淹沒真相,垃圾容易混淆事實,21世紀的台灣在短短的時間內有了第三次政黨輪替,轉型正義的渴望不止是解決過去的政治遺緖,而是社會的價值和文化內涵的重新定義。這本書的出現讓我們有了信心,連如此複雜的德國都可以做到,何況相對簡單的台灣?我們可以從歷經兩次浩劫的德國社會,如何透過轉型正義來療癒痛苦和仇恨,在國際社會重新站起來的過程得到勇氣,加快速度不要再塞車,不想再忍受口水和垃圾。──作家 小野
 
  在這塊土地上,我們與德國有著類似的歷史。我們或許是加害人,或許是受害者,但我們絕對不能成為旁觀者。讓歷史被聽見,被看見,是我們須盡的義務,也是台灣作為一個寬容、自由、民主社會的前提。
  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對正義、對真相執著的台灣人。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姚人多
 

  美國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今年受哈佛之邀致詞,他說「英雄裝備」包括愛、勇氣以及「用來征服的惡棍」,他解釋這些「惡棍」包括階級仇恨、政治仇恨等。英雄也曾為惡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曾出版《剝洋蔥》一書自我揭露參加「希特勒青少年團」的難堪歷史。惡人想起過往,淚亦千行。花教授這本書,帶領我們回到現場。歷史如果是一幅肖像,這本書就是一道林布蘭光。──台灣菲斯特管理顧問公司顧問、新思惟國際講師、家醫科醫師 楊斯棓
 
  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是台灣當前關鍵的一道題;曾走過納粹與冷戰兩道傷痕的德國,提供豐富的思辨紋理──後世的政治脈絡,如何牽動對歷史敘事的篩選?集權反抗者、共謀者的故事如何書寫;倫理上如何定位?對特定受難族群的紀念,是否造成其他受難者的相對剝奪感?花亦芬教授以宛若旅行文學的佈局,從關鍵歷史現場,帶入這類問題的思考。閱讀轉身之際,我們或許能得到某些,面對自身歷史更坦然的立足點。──英國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端傳媒》評論總監 曾柏文
 
  轉型正義是一項不斷同理的歷史過程,台灣作為一個背負著集體傷口的國家,此書猶如一面鏡子,讓我們清晰看見同理的艱難,細膩,與不得不然。──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當大家都在談咱台灣需要「轉型正義」這件事時,花亦芬教授所寫這本《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描述有關德國在這件事上所做的努力和成果,正好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鏡的好書。看了這本書,我們才會更清楚了解「轉型正義」之意,也才會知道「轉型」並不是一蹴可及,而是需要時間,甚至給予修正的空間,更重要的,是知道其結果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再者,轉型的過程中也避免不了會讓受害者有再次被掀開舊傷痕之痛。對這些,都必須用堅忍的毅力給接受下來。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逐漸康復起來,而不至於再次重蹈歷史錯誤行徑的覆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盧俊義
 
  你奉公守法,凡事照規矩來,從不欺負人,你顧好自己和家人,你是一個好人,至少你努力。你覺得社會開始混亂,大家都有話要說,只想到自己,你討厭這種不和諧,你討厭會吵的有糖吃,你覺得默默工作才對。你沒有立場,你保持中立,你理性崇尚安定,你不愛衝突,你希望今天和昨天一樣,你穩定中求進步。過去就讓他過去,重要的是現在,現在需要拼經濟,不要回頭,不要揭瘡疤。但,不揭瘡疤,你怎知道當初怎麼爛掉的?然後現在爛掉的可能會是你孩子的腿。
  你,對,就是你,在任何時代,你可能都是受害者的典型,或不公義的工具。
  你現在可能沒問題,但你接著會有問題,或者你,造成了問題。你就是那個讓你的孩子陷入風險裡的人。因為那是別人的事。你當然可以不在乎,繼續你日常辛苦的工作,那麼,下一個受害的可能就是你,或你的孩子。因為你也是別人眼中的別人。不要輕易地忘記,不然你和你所憎惡的行為沒什麼差異。你要怎麼教孩子?
  我被這段文字震撼,「一個對過往創傷無力哀悼的社會,會影響到的,不僅是當事者自己的世代,而且還會繼續往下影響到後世子孫。因為當大家對發生過的重大歷史悲劇噤聲,別過頭去不想(或不敢)釐清真相,後代子孫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不知不覺中學到的,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真實的感受。」一個不相信自己真實感受的人,也不會相信別人真實的感受,真正的提問,或許是,為什麼事情可以被操弄到這種地步?我相信,過去的不公不義之所以需要處理,不只是為了逝去的那段歲月,同時為了飽受悲劇後果糾纏的現在、以及只能懷著忐忑恐懼心情望向的未來。你相信嗎?
  也許,會有點麻煩,我還是傾向要正義。把過去的正義找回來,把那些細節釐清,讓我們清楚,知道哪些可能是壞事,哪些可能會壞事,然後我們往前走,並且避開那些個可能讓我們再次被操弄的可能。不然,你憑什麼教孩子?不然,麻煩會更大。
  ──廣告導演 盧建彰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Part 1  在記憶傷口上重生:柏林
1.走出高調「現代性」,回歸「人性」 
2.五月八日:邁向轉型正義的崎嶇之路 
附錄1:《安妮的日記》與勃根-貝爾森集中營 
3. 保存柏林猶太生活圈與對加害者的記憶          
4. 德國反抗運動的歷史記憶  
 
Part 2  紀念園區、紀念碑、與史料展    
5. 「恐怖政治地形館」裡的加害者與共犯(一)     
6. 「恐怖政治地形館」裡的加害者與共犯(二)           
7. 「歐洲猶太受難者紀念碑」與受難者群體之間的競爭  
8.  聯邦政府紀念碑「新崗哨」引發的爭議  
9.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與多元的歷史記憶     
10. 轉型正義教育不是愛國教育:薩克森豪森紀念園區「去中心化」的多元歷史記憶   
11. 女性集中營裡的法國人類學家
附錄2:女性集中營與性暴力、慰安婦  
12. 德國軍方涉入納粹暴行有多深? 國防軍史料展掀起的風波  
 
Part 3  錯誤歷史記憶的困局:德勒斯登   
13.   德勒斯登為何被空襲?死傷人數為何那麼重要?     
14.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一):德國作家凱斯特內(Erich Kästner)
15.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二):德國語言學家克倫培勒(Viktor Klemperer)     
16.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三):美國作家馮內果(Kurt Vonnegut)
17.   肩負起有責任感的歷史記憶:德勒斯登空襲紀念對德國社會造成的重大影響           

Part 4 開放東德秘密警察檔案    
18.   東德秘密警察檔案是怎樣開放的?  
19.   面對檔案開放後的狂風暴雨           
20.   英國歷史學者如何面對秘密檔案裡的自己?   
21.   秘密檔案裡的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Part 5  收拾善後,轉換悲情   
22.   PRIMO LEVI 的文學世界與歷史記憶裡的灰色地帶 
23.   如何撫平大屠殺留下來的世代傷痛?             
24.   轉換悲情:重新看「戰火下的孩子輩與孫子輩」
25.   追求具有「公共化意義」的歷史記憶   
 
引用書目與文獻 
中外譯名對照表         
索引          
注釋
圖片來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賦予歷史記憶真正有尊嚴的框架

  刺痛我們的,比撫觸我們的,讓我們感受得更深,也令我們更警醒。
  ——法國散文家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

  一個需要進行轉型正義的社會,其實是個滿載創傷的社會。1967年西德心理分析師米雪莉西(Alexander & Margarete Mitscherlich)夫婦在他們出版的《無力哀悼》(Die Unfähigkeit zu trauern)一書裡指出,一個對過往創傷(此書尤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德國留下來的創傷)無力哀悼的社會,會影響到的,不僅是當事者自己的世代,而且還會繼續往下影響到後世子孫。因為當大家對發生過的重大歷史悲劇噤聲,別過頭去不想(或不敢)釐清真相,後代子孫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不知不覺中學到的,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真實的感受。畢竟當一切都被遮掩得四平八穩時,追問真相可能只會惹來麻煩。然而,粉飾太平果真可以給社會帶來和諧嗎?麻煩就在,一個不相信自己真實感受的人,也不會相信別人真實的感受。而一個從小在自己生活環境裡無法領略坦白地「就事論事」是可貴價值的人,長大以後很難相信棘手的事可以透過「就事論事」逐步找到解決之道。

  因此,當社會有進行轉型正義的必要,但大部份的人卻裝做沒事,沒有探尋真相的勇氣,最後大家得到的,不是社會真的在「時間療癒一切」的默然之中自行走向和解;而是得到了一個互信基礎薄弱的社會。世代抗爭、族群對立、教科書衝突……等等,是創傷社會經常連番輪流上演的戲碼。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可理解,過去的不公不義之所以需要處理,不只是為了逝去的那段歲月,同時也是為了飽受悲劇後果糾纏的現在、以及只能懷著忐忑恐懼心情望向的未來。

  是的,過去不會因為被刻意掩埋而消失。反之,沒有被好好處理的過往只會潛入土裡,日後長出更加怪異扭曲的結果繼續糾纏後人。同樣的,沒有被好好釐清的「歷史記憶」只會成為負面的記憶與社會集體心靈的陰影,最後淪為不斷循環的以惡制惡。

  如何從負面的歷史記憶轉化為正面的歷史記憶,「正義/公義」(justice)的介入是最關鍵的——不管在憲法制定、司法裁決、社會價值觀的重建、教育文化的論述、以及透過以上各方面努力而獲致的和解修好上。在這方面,世界上沒有國家像聯邦德國這樣,從二戰結束後,短短五十年內必須經歷兩次性質大不相同的轉型正義,並以此成功地將自己轉化為國際社會值得信賴的夥伴。

  聯邦德國進行的第一次轉型正義,肇始於二戰之後西方盟軍對納粹戰犯的審判、以及推動德國公部門與企業高層「去納粹化」的工作。但因不久後冷戰爆發,這波轉型正義只持續到1948年。之後要等到一九六○年代,隨著耶路撒冷大審判、法蘭克福大審判、六八學運、以及一九七○年代美國拍攝的《納粹大屠殺》(Holocaust)電視影集在西德獲得極高收視率,西德社會才又重新踏上轉型正義之路。為了回應過去各國受難群體施加的壓力,西德對納粹戰犯的追訴也改為不受效期限制;對納粹時代所犯過錯的反省,也透過聯合國對教科書的規範與「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的制定,有明確而恆久的遵循理路。

  第二次轉型正義是在兩德民主統一後,為了處理前東德共產政權的黨產與政治迫害問題而推動。在某個層次上,這次的轉型正義正面回應了一九八○年代東德民運對「正義/公義」價值的追求。然而,正因轉型正義必須架構在民主法治的基礎上進行,也受到法治國家在司法審判上必須要有明確事證的框限,無法無限上綱地追討,因此有不少前東德民運人士對無法獲得想要的公道感到悵然有所失,如同著名的前東德民運人士Bärbel Bohley曾失望地說過一句有名的話:「我們要的是正義,得到的卻是法治國家。」(Wir wollten Gerechtigkeit und bekamen den Rechtsstaat.)Bohley的失望並不意謂著,德國第二次轉型正義是草草應付了事,但卻清楚點出一個事實:轉型正義最後落實的,不是過往的個人冤屈全部得到平反,而是讓過去被威權宰治的政治進入「民主法治國家」應有的正常運作。東德時期人權牧師、現任德國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雖然很能理解前東德民運人士的失落感,但也指出轉型正義在法治上應該謹守的分寸:
 
  生活在毫無自由與公義社會的人,對「正義」(Gerechtigkeit)會產生特別的渴求:他們雖然不知「正義」究竟如何運作,卻極為嚮往。許多在極權專政社會生活過的人,非常憧憬能生活在比較具有正義精神的社會。但他們卻不知,要讓社會具體落實像正義這樣的理念,究竟該走過哪些過程。
 
  雖然德國在轉型正義上所做的努力與在實質上所獲致的成果,為人類歷史留下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本書並不是一本要講德國轉型正義做得有多成功的書。反之,透過這本書我們將看到,當轉型正義工程開始上路,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那般,過去會以大家雖然有些熟悉、但卻不知究竟盤根錯節與晦澀扭曲到何等地步的身形不斷、不斷地冒出,來到我們身處的現在。然而,德國轉型正義的經驗可貴之處也在於,為了深化民主,他們勇敢地踏上「改變傳統思維」(umdenken)與「從傳統路徑轉向」(umkehr)的歷程。透過勇敢地正視那深不可見的黑暗過往,將民主與人權價值不斷深植在戰後重新立國的基礎上。在這個轉型過程中,他們當然也犯了不少錯誤,但是,透過不斷指出問題之所在,務實地面對,他們也藉此將自己的民主體制錘鍊得更精實。因此,本書主要探討的重點,在於德國在兩次轉型正義過程中,產生過哪些問題?有過哪些爭議?他們如何面對?如何反省缺失在何處?後續又如何尋求解決之道?誠如歷史學者Peter Graf von Kielmansegg 所說:「因為這場災難,德國才真正學會如何落實民主;因為這場災難,德國才學會如何融入歐洲國際社會;因為這場災難,德國人被迫重新定義自己。」
 
  整體而言,轉型正義主要牽涉到兩個領域,一是司法,一是歷史。換言之,除了在民主法治體制上必須處理「司法平復」及「不當黨產」的問題外,「歷史記憶」與「檔案開放」是另外兩個重點。相較起司法問題必須交由專責機構從法律專業上裁決,歷史方面的問題則牽涉到,如何透過公共參與促使公民社會展開為期更長遠的價值重建工程。如果說,轉型正義是一個邁向多元的社會透過民主方式為長久的和平共存所進行的自我啟蒙,那麼,如何避免在轉型過程中製造二度傷害、甚至留下社會內部未來難以彌補的裂痕,是需要透過好好處理過往,建構富有普世價值精神的歷史記憶框架來達成。

  為了減輕讀者在閱讀上的負擔,本書在書寫上透過不同的主題與不同人物(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生命經歷為梗概,將二十世紀德國史以及德國兩次轉型正義處理的過程、及遭遇到的問題,交織成一個互相映照、彼此連動的網絡來探討。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提醒讀者,這個網絡的形成是一個持續不斷在進行對話的動態過程。因為轉型正義不僅應該關心受難者受難的歷程;歷史記憶工作更該負起責任好好思考,如何透過歷史書寫,對極權政治所引發的「惡」進行深刻的檢視與剖析。誠如當代德國重量級的歷史學者溫可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所指出,經過希特勒慘無人道的極權統治後,過去普魯士王室御用史家蘭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提倡歷史研究應該考察「實情究竟是如何?」("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 ist")的見解已不足用;當代史學研究更該有勇氣去探問:「為什麼事情可以被操弄到這種地步?」("warum es eigentlich so gekommen ist"。)

  的確,表面上看起來科技突飛猛進的二十世紀,其實也是人類被不同極權主義用各種「科學」手段史無前例大迫害的世紀。波蘭當代女詩人辛波絲卡(Woslawa Szymborska, 1923-2012)就曾為二十世紀人類面臨的悲愴處境寫過一首詩〈在世紀的尾聲〉:

  我們的二十世紀本來應該比以前更好
  現在它已經來不及證明這一點了
  它的年事已高
  步履蹣跚
  呼吸急促
 
  發生了太多
  本來不應該發生的事
  而那些本來應該到來的
  沒有到來
 
  春天和快樂本來要和其他的事物一樣
  是該更加接近的
 
  恐懼本來應該離開山頂和峽谷
  真相應該比謊言
  更快抵達目的地
 
  有些不幸
  本來應該不再發生
  比如說戰爭
  饑荒 以及其他
 
  無助之人的無助
  還有信任之類的東西
  本來應該受到尊重
 
  誰想要享受這個世界
  他面臨的就是一個
  不可能的任務
 
  為了梳理二十世紀複雜的歷史與極權政治之間的關係,並且連結歷史記憶、檔案史料解讀各方面相關的問題,本書在討論與納粹歷史及其轉型正義的部分,選擇以德國首都柏林與德國古城德勒斯登(Dresden)這兩個城市為例,聚焦詳細說明。第一篇〈在記憶傷口上重生:柏林〉探討柏林如何藉由在「歷史現場」重建「歷史記憶」的原則,推動具有反省深度與普世價值意義的歷史思維,讓自己從戰火的廢墟裡重生,也將自己打造成與倫敦、巴黎大不相同的聯邦德國新首都。第二篇〈紀念園區、紀念碑、與史料展〉則透過剖析柏林及其週邊城鎮設置各種大屠殺紀念園區與紀念碑的經過,探討在從事歷史記憶工作上會遭遇到的問題,以及德國社會對這些問題的處理。史料展的部分則與目前還無法立碑紀念的爭議歷史記憶有關。例如二戰時期德國軍方與大屠殺的關係究竟該如何界定?這個問題曾在德國、甚至國際社會引發過重大爭議。本章將探討德國公民社會與學術研究對軍方的「噤聲」曾有過何種回應?他們如何自發地舉辦史料展來為日後邁向更周全的歷史詮釋做準備?這個過程中又遭遇到了哪些問題?

  第三篇〈錯誤歷史記憶的困局:德勒斯登〉處理的是德勒斯登這個古城在1945年2月中旬因為慘遭盟軍猛烈空襲,接著又困於納粹在最後垂死掙扎之際故意佈下誇大的國際新聞宣傳,渲染德勒斯登因盟軍空襲蒙受慘烈傷亡,以至於留下錯誤的歷史記憶。而這個錯誤的記憶接著竟被號稱反法西斯的東德共產黨利用來作為冷戰時期號召東德人民反西方的歷史證據。長期以悲情自視的德勒斯登古城因此一步一步陷入錯誤歷史記憶的困局。兩德民主統一後,德國歷史學界雖然積極澄清歷史真相,然而,目前仍然敵不過紀念德勒斯登空襲受難的場合幾乎被仇外團體一再利用來作為煽動排外情緒的最佳場域。如何擺脫錯誤歷史記憶帶來的嚴重糾結,對當前德國政府而言,仍是相當棘手的挑戰。

  第四篇〈開放東德秘密警察檔案〉說明在處理東德共產黨極權統治的轉型正義過程中,秘密警察檔案的開放何以被前東德民眾視為最重要的工作?前東德民運人士又如何與西德資訊安全專家合作,逐步在民主法治架構下,將聯邦秘密警察檔案館(Bundesbeauftragter für die Stasi-Unterlagen,簡稱BStU)打造起來?檔案館開放後,為德國第二次轉型正義帶來哪些效應?引發出哪些問題?不同的人用何種態度面對檔案開放帶來的衝擊?他們各自的因應之道為何?

  除了正義/公義的平復外,「歷史記憶」在建構上,不該局限在只是去定義「什麼是我們需要的歷史」,而更應該連結到社會心靈的修復與療癒。因此,在建構「歷史記憶」的過程中,如何讓受害者與加害者都能清楚看到,因為不幸悲劇的發生,不只受害者的心靈被烙上深深的傷痕,其實加害者的心裡也有陰影。所有當事人及其後嗣都應正視自己迴避不了的這些負面心緒。

  因此,本書第五篇〈收拾善後,轉換悲情〉除了討論歷史記憶灰色地帶的問題外,將更進一步去闡釋,不論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大家都應正視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與轉型正義相關的歷史事件會影響到的,不僅是受害者及其後代,其實也包括加害者及其後代。從德國這種有積極妥善處理轉型正義的社會所獲得的經驗來看,重大歷史悲劇在社會心靈上深深烙下的巨大陰影,需用三、四個世代的時間才有辦法慢慢走出。換言之,如果沒有轉型正義的介入,受到歷史創傷糾纏的社會不僅在政治與公共事務上會一直被發膿的傷痕撕裂;加害者也會在自己日常生活裡,不自覺地被家人間某種不能互相坦誠訴說的陰霾所籠罩,在無形中嚴重傷害親子互信關係與家庭教養。這也就是說,不願承認自己是共犯結構一員的加害者,並不會因為否認歷史真相存在就會讓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消失。但是,他們不自覺地想抗拒好好正視歷史真相的心態,卻會陷自己與自己的子孫進入「自己害自己受害」的惡性循環中。

  轉型正義的落實深刻連結到解開歷史迷思、撥開歷史迷霧,好好重新梳理過往。因為過去的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不是我們將檔案開放就自然而然可以「認識」得到;而是需要我們有著現代公民社會的價值覺知,才能照見轉型正義需要處理的陰鬱幽微。畢竟歷史不是被特定的人依其詮釋脈絡定義後,別人或後人就無法再擅自闖入,否則「危險自負」的禁地。越是被各種思想警察嚴嚴把關的歷史,越是在告訴我們,那個「過去」還沒有真正過去;那個「過去」所連結到的歷史迷思依舊盤旋縈繞,而且正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我們也應覺知,公民社會需要的普世價值對台灣社會而言,不全是我們的傳統主流文化高度看重的理念。誠如德國現任總統高克在2016年3月23日訪問中國時,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演講,在其中他談到,德國在啟蒙時代的思想發展上雖有像康德(Immanuel Kant)這樣的大哲學家出現,但是德國社會在過去傳統上卻有另一股強烈的思潮抵制對普世人權的重視:「取而代之的是,德國長期以來在文化上認為自己有另一種特殊的處境——一種例外主義(筆者註:即「德意志特殊道路」,"deutescher Sonderweg")——因此認為,符合普世價值的看法並不一定符合德國的需求。但是到頭來,這種態度反而讓納粹主義引發了大災難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悲劇。這些教訓最後才讓聯邦德國真正認清,必須向最根本的普世價值敞開:不可踐踏的人權、法治、權力分立、代議民主制、主權在民。」高克總統這段話清楚顯示出,德國在轉型正義過程中深切體認到:如何清除社會裡根深蒂固存在的威權思想遺緒,不應將之視為理所當然應該繼續存在的「傳統」,而應將之視為阻擋社會良善價值茁壯成長的負面壓抑力量。換言之,德國歷史文化裡,不是沒有重視公民自由與普世價值的根苗(甚至有不少大哲學家遺留下來十分有啟發性的思想精粹),但不幸的是,這些可貴的思想卻曾長期被威權/極權保守勢力嚴嚴地壓抑住,不讓它們在德國社會有茁壯成長、可以被具體落實的機會。

  威權勢力如何能夠長期得勢盤據呢?曾親身體會納粹迫害之苦的猶太裔歷史學者Fritz Stern回溯納粹德國歷史時,意味深長地指出:「我逐漸了解到,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免於被『喬裝成具有宗教意味的鎮壓運動』(pseudo-religious movements of repression)所誘惑,就像曾經讓德國沉淪的力量那樣。民主自由的脆弱是我的生命與學術研究想要揭露的最簡單、但也最深沉的課題。」是的,最簡單,但也最深沉。最簡單,因為它讓我們看到在威權/極權體制下,人性可以何等軟弱、文明竟如此容易失守;最深沉,因為如果大家真的願意在自己視為鄉土的土地上世代安居,歷史記憶的建構也必須要懂得好好修築道路,讓大家都可以走上有燈火照亮、能夠平安踏實回家的路。

  德國二十世紀的歷史以及轉型正義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在短短七十年內如何經歷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大災難與大復原。這個經歷既提醒世人,民主需要恆常小心守護;同時也鼓勵我們去看見,只要願意真誠反省認錯,修好與和解不僅可能,而且以反省與寬容為基調的民主社會,更容易得到國際的支持與肯認。

  隨著兩德民主統一超過二十五年,德國為了第二次轉型正義設立的聯邦秘密警察檔案館也將開始慢慢被整併到其他聯邦檔案館中。雖然有需要的人仍可隨時調閱資料,然而,調閱人數大幅減少的現象正清楚說明,德國第二次轉型正義所需處理的歷史創傷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剩下來的工作,主要是更深入地透析極權體制的運作,以便思考如何更穩固地捍衛民主自由。

  面對台灣,我們也該透過轉型正義連結到的歷史記憶好好探問:威權政治以及黨國體制為什麼可以如此長期地踐踏台灣人民的生命尊嚴?共犯結構究竟如何形成?侵犯人權的惡事又如何做到?這一切真的是過去歷史情境與傳統文化影響下必然要有的結果嗎?難道沒有其他力量或多或少可以加以抗衡,讓惡的勢力不至於蔓延如此?還是,為什麼抗衡的心力一直敵不過惡勢力的運作?

  在轉型正義的工作上,台灣雖然起步較晚,但有幸的是,我們的公民社會終究在邁向成熟的過程中,民主多元價值越來越鞏固。從二十世紀全球轉型正義的歷史經驗來看,台灣民主化所走的路,並不像德國、南非或中東歐那樣,是透過轉型正義來引領民主轉型;反而是先透過公民社會逐漸成熟,來催化民主轉型,最後再回過頭來處理轉型正義的問題。這種「慢熟」也許是一條比較崎嶇的路,也錯失了不少讓受害者的冤屈及時獲得平反、公義得以伸張的機會。但相較起一些已經歷過轉型正義、但民主價值仍有待深化的社會目前所累積出的經驗來看,如果台灣接下來可以好好處理轉型正義的各種問題,對人類的民主化歷程而言,也許我們未來回顧這幾十年來走過的這條崎嶇民主之路,是可以提供國際社會另一種新可能的參考。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政府與公民社會要真能體認到,徒有和好的意願,但沒有深入檢視過去的錯誤行為、也沒有從這些錯誤中省思如何汲取教訓好好深化民主,很難讓當前獲致的和好可以成為永續留給後人的祝福。

  未來會長什麼樣沒有人知道。我們唯一可以做的,是在此刻當下,為未來栽下美好的種子,並用良善的價值耐心守護。

  政治與司法上的轉型正義工程通常有一定的時程,會有寫結案報告的一天;但歷史記憶的書寫與建構,只會在時間長河裡不斷地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因此,審慎思考如何賦予歷史記憶真正有尊嚴的框架,不僅攸關公民社會是否可以擁有足夠寬闊的視野與認知高度,來了解轉型正義工程想要追求的普世價值;更攸關當我們一起走向未來時,不同社群的人都願意從自己的立場真誠地肯認:跟我背景或想法不太一樣的人,也有權利說出攪擾他們內心深處的歷史傷痛;他們也同樣有權利,要求國家提供讓他們感到安心的政治、社會環境,好放下負面的歷史記憶,追求自己嚮往的美好未來。

  只有當我們願意互相支持,正視違反人性的威權體制給社會不同群體帶來了不同的傷痕與陰影,我們才有機會一起打造正向的歷史記憶,那是幫助明天的我們可以活得更有尊嚴的記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ISBN:9789861342818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規格:軟精裝/480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國際關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1章  走出高調「現代性」,回歸「人性」

柏林的現代,不在於想讓人嘖嘖稱奇、不在於努力要驚艷四方;而在於回歸城市應有的日常生活面,回歸人性。不走紐約、倫敦、巴黎的富豪奢華風,以高房價與高租金來震懾想要親近它的人;也不走北京、上海的高調誇耀風。這不是因為德國經濟欠佳,而是因為過去這裡曾是最高調講「現代性」的地方。

……
 
然而,在大都會無奇不有、爭妍鬥豔的背後,這也是一個到處見得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返鄉回來,有著大量傷兵四處蹲坐在牆角乞討的城市。街道上來來往往、急著擁抱「前衛」的人潮,常常若無其事地從這些人身邊走過。著名畫家Otto Dix便曾以大都會裡隨處可見的傷兵為題材,創作過許多作品。刻畫他們身心受到劇烈創傷,並批判軍國主義帶給國民巨大的傷害。

……
 
這些在君主時代滿懷軍國主義思想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民,從打敗仗的戰場回來後,卻回到一個新成立的民主共和體制裡,雖然國名還是叫作Das Deutsche Reich(德意志國)。他們原先渴望透過戰功在社會階級上獲得晉升的美夢,不僅完全破滅;他們腦袋裡原先塞滿的軍國威權思想,面對民主共和帶來的種種衝擊,也裝不進新的公民意識加以應對;他們受創的身心讓他們失去正常的工作能力,難以適應快速轉型的社會。在這樣的情形下,如何期待他們擁有健康的心態,在短時間內成為捍衛民主自由的共和國公民呢?

……
 
在這樣的情況下,柏林卻在高調追求前衛、解放、現代化的推波助瀾下,從戰爭的創傷裡蹦發出不羈的活力,以極快的速度迎向解禁的時代。正如當時著名的媒體人與評論家圖悠斯基(Kurt Tucholsky)所說,除了柏林以外,德國只是一個被一群市儈的鄉巴佬統治的國度。德國需要藉著柏林綻放出來的光芒驅走鄉下地方的黑暗。然而,知識菁英卻忽略了,這個戰後躍升起來的大都會,內在藏著一個嚴重撕裂的社會:階級對立,左右派激烈叫陣,「新女性」急於擺脫傳統女性枷鎖,「新中產階級」急著脫離勞工階級,但卻被政經地位牢牢穩固的「舊中產階級」無情地排斥、鄙視……。凡此種種,都讓柏林成為德國其他地區的人發洩焦躁之氣的箭靶。柏林所帶動的種種「進步」,也被舊勢力、國族主義保守派、反猶太組織大力攻擊,藉以召喚群眾重返「真正的」德意志精神。
 
……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ISBN:9789861342818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規格:軟精裝/480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國際關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198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 半路上 蔬果歲時記(四款書衣隨機出貨) 徹底認識鋼筆的第一本書:上墨結構和保養清洗X筆尖形狀和書寫感X紙張和墨水評比 窮人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雄圖霸業:天之驕子漢武帝的不世之功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窮人 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なつかしの小学校図鑑)~推薦!

作者:奧成達
譯者:莊雅琇
繪者:永田春美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6/08/0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2355299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規格:平裝/300頁/12.8x18.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圖文書/繪本>翻譯圖文書/繪本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奧成達


  東京都出身。詩人、爵士評論家、散文家。曾為雜誌編輯、大學講師,後成為自由工作者。著有《遊戲圖鑑》、《糖果屋圖鑑》(上二書與永田春美共著)、《昭和小朋友圖鑑》、《昭和零食圖鑑》、《宮澤賢治,與爵士相遇》等書。

繪者簡介

永田春美


  長崎縣出身。插畫家。著有《植物遊戲》、《媽媽的小時候》、《野外的遊戲百科》、《自然遊戲12個月》、風景畫集《葉山情景》等作品。

譯者簡介

莊雅琇


  日本法政大學大學院畢業。現為專職譯者,另譯有《賺錢力:影響你未來二十年的謀生關鍵》、《為什麼世界頂尖人士都重視這樣的基本功?》、《讓孩子什麼問題都不怕》、《原始人飲食法:吃基因最需要的食物》、《道歉的藝術》、《簡單思考:LINE前任CEO首度公開網路時代成功術》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一趟別開生面的時光之旅
重回那個無憂無慮、單純美好的小學時代

  「起立!立正!敬禮!」、「向前看~齊!」、開朝會、值日生、排路隊、運動會、校外教學、躲避球、大掃除、保健室、自習課……

  3大類別、75個主題細膩解說,超過250幅精美插圖

  令台灣人也大呼懷念的日本小學生活剖析全紀錄!

  即使不是生活在日本,我們從多啦A夢、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等卡通,也對日本小學生的生活十分熟悉。但你是否想過,到底日本的小學實際上是什麼樣子呢?透過本書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我們這麼相像、也這麼不同!

  本書將日本的小學生活分為三大類,包括「學校生活篇」、「教室、校園篇」、「令人懷念的活動篇」,並分別針對共75個主題深入介紹,包括開朝會、值日生、蟯蟲檢查、成績單、放暑假、運動會等小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下課最愛玩的跳繩、躲避球等等。這些日本小學生活裡的許多細節,對於台灣的我們其實也是如數家珍、再熟悉不過的回憶,而有些則會讓我們大開眼界,原來日本小學生是過著這樣的生活。

  作者以詳實溫厚、令人身歷其境而幽默的文字,佐以一幅幅細膩插畫,忠實呈現日本小學的實際情景。不論你是懷念過去、喜歡日本文化,或者單純想要重拾童年的無憂無慮,這本趣味盎然的著作,將勾起令你會心一笑的往日情懷,帶你暫時重回那段美好而純粹的時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ISBN:9789862355299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規格:平裝/300頁/12.8x18.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圖文書/繪本>翻譯圖文書/繪本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朝會
 
校長沒完沒了的訓話,
一定會有小孩子貧血昏倒。
 
除非遇到特殊情況,否則每星期一早上一定會舉行「朝會」。
 
或許是小學的禮堂太小,我們的朝會幾乎都是在操場舉行。當朝會因為下雨而取消時,大家便開心得不得了。
 
還在操場(在校園裡也一樣)遊玩時,一聽到「集合」的鈴聲,所有人就得停下遊戲,急忙跑來排好隊伍。
 
這時會按照各年級、各班別、由矮至高依序排隊,並分成男女兩列。發號施令的人會說:「立正!向前看齊!」
 
最前排的小孩子會兩手插腰、抬頭挺胸。後面的小孩子伸出雙手向前看齊之後,便放下手立正站好。
 
取出同等距離排得整整齊齊,隊伍便整頓好了。不過,一直沒聽到一隻腳向前伸的「稍息」口令。
 
隊伍排好後,值週老師走上朝會的講台,向大家說聲:「早安。」所有人便異口同聲回答。總之,從以前到現在都一樣,只要大聲回話,感覺就是朝氣十足。
值週老師宣布:
 
「現在開始〇月〇日星期〇的朝會。」
 
隊伍好不容易排得筆直,老師卻一聲令下:「全體散開!」。
 
大家立刻水平張開兩臂,前後左右拉開距離,以免做體操時撞到別人,並把手上拿的東西放在腳邊。
 
擴音器傳來廣播體操的音樂,大家便跟著做第一式或第二式(廣播體操有兩種,但是我完全忘了第二種是什麼)。
 
在朝會講台旁,老師們也脫去了上衣,跟著做體操。
 
做完體操後,值週老師再次發號施令:「全體集合!」所有人又立刻回到原來的位置,再次以「向前看齊」排好隊伍。
 
總而言之,小學除了朝會以外,舉凡做體操、運動會、社會科校外教學、遠足等活動,一年到頭隨時隨地都得用「向前看齊」整隊。還有另一種對齊方式,叫做「向右看齊」。
 
接下來,校長總算開始訓話(致詞)。
 
我還記得,這是當年一整天待在學校裡最難熬的時間。我不太記得校長到底說了幾分鐘,因為自己排在隊伍的最後面,幾乎聽不清楚校長在說什麼。
 
雖然不知道現在的情況如何,但以前的人致詞時都會冒出一連串成語,不但聽不懂台上在說什麼,致詞的內容也多半是在說教,非常枯燥乏味。
 
儘管如此,還是得一直站著聽。不管是冷風颼颼凍得直打哆嗦的寒冬、或是炎熱的酷暑,朝會總是按時舉行。其實朝會的時間並不長(大概二、三十分鐘左右吧),但是每次一定會有小孩子因為貧血而昏倒。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ISBN:9789862355299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規格:平裝/300頁/12.8x18.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圖文書/繪本>翻譯圖文書/繪本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23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寺島町奇譚 一顆頭顱的歷史: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 論幸福:「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教導,成為自己的思想者,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快樂的藝術 窮人 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跑者時代:馬拉松的魔咒,奔向2小時紀錄的歷史、科學和他們的故事(Two Hours:The Quest to Run the Impossible Marathon)~推薦!

作者:艾德‧席澤
原文作者:Ed Caesar
譯者:蔣宜臻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0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30元

ISBN:9789869324373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272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運動/戶外活動>跑步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跑者時代:馬拉松的魔咒,奔向2小時紀錄的歷史、科學和他們的故事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艾德‧席澤(Ed Caesar)


  英國非文學作家。《周日泰晤士報雜誌》、《紐約時報雜誌》、《大西洋月刊》撰稿人,英國版《GQ》特約編輯,報導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榮獲眾多新聞獎項肯定,包括2007年度「英國年輕記者獎」(British Young Journalist of the Year Award);2010年以《GQ》上一篇探討英國在剛果國內戰爭犯罪的共謀角色的文章,獲英國「世界一家媒體獎」(One World Media Award)與「國際特赦組織媒體獎」(Amnesty International Media Award);2011年又以報導肯亞與索馬利亞邊境日益嚴重的伊斯蘭聖戰軍招募問題,再獲「國際特赦組織媒體獎」,同年也以另一篇關於史上最長網球賽的文章獲「外國媒體協會獎」(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Award)。2013年獲英國雜誌出版協會PPA選為年度作家。

譯者簡介

蔣宜臻


  台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譯有多本著作,包括《馬利與我》與《一周工作四小時》等書。

  三十出頭時染上跑步熱,加入PTT路跑社公館團後,完成二十多場海內外全馬或超馬賽事,最長的完賽距離為2015年南橫超馬賽78K(完賽後發誓絕不再突破此紀錄),跑步宗旨為「快樂健康跑終身」。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跑者時代:馬拉松的魔咒,奔向2小時紀錄的歷史、科學和他們的故事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跑者襲來!
你加入這場21世紀席捲世界各大城市街頭的狂潮了嗎?

  ◆

  馬拉松是浪漫的。
  它與跑者個人的故事無法切割,
  它是與跑者自己身體、心志的孤獨對話,
  也已然成為人人都有資格挑戰的「聖母峰」。

  馬拉松是殘酷的。
  每一位跑馬人都在挑戰自己身體與意志的極限。

  而2小時內跑完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代表什麼意義?

  這意味著:每公里2分50秒的配速,
  或以100公尺17秒(=68秒跑完400公尺操場一圈)的速度,
  連續跑2個小時!

  隨著人類在體能和耐力上不斷進化,
  加上科技持續突破的輔助、競賽條件的強化,
  這樣的紀錄雖在逐步逐秒逼近中,
  卻始終可望而不可及——

  人類,有可能跨越「2小時」這道高牆嗎?
  抑或,這真是人類能力的極限所在?

  ◆

  英國獲獎記者艾德•席澤歷時三年,訪問世界頂尖跑者與教練數百次,深入觀察、分析歐美重大賽事,輔以嚴謹的科學研究數據,既書寫馬拉松的歷史、運動科學,更披露這個龐大產業中最精銳跑者不可思議的堅持與野心。

  他帶領我們前往孕育頂尖跑者的非洲大陸,前進紐約、倫敦、柏林等世界馬拉松大賽第一線,讓我們目睹這些為奔跑而活的人物如何展現讓人嘆為觀止的勇氣和天份,以及他們對馬拉松的熱愛與掙扎、心理上的轉折。

  本書以全世界最出色的馬拉松選手之一穆泰伊(Geoffrey Kiprono Mutai)為中心,向外輻射出多位個性鮮活的馬拉松跑者,細述他們的成長與生命故事、艱辛的訓練過程,深入剖析馬拉松2小時障礙的理論和研究,並進一步呈現馬拉松運動的多重面向和發展歷史,包括首屆馬拉松、1908年倫敦奧運馬拉松、2013年倫敦與柏林馬拉松的精采賽事,帶領讀者一窺跑道上變幻莫測的賽局,以及跑者的心路歷程。

  ◆

  當馬拉松競賽進入21世紀,
  格布列塞拉希(Haile Gebrselassie)將破紀錄變成一門藝術,
  萬吉魯(Sammy Wanjiru)戲劇性十足地重塑了馬拉松競賽的風貌,
  穆泰伊則是以他的新競賽哲學在波士頓成了史上最快的馬拉松跑者。

  當穆泰伊在2011年以破紀錄的2小時3分2秒跑完波士頓全馬。
  這個成績改變了馬拉松世界,卻永遠旁注著「兩顆星星」:
  一顆星說明波馬成績不符合認定世界紀錄的資格,
  另一顆星則是強調當日的順風。

  「我覺得很痛苦,感覺像在爬樹,卻永遠爬不到頂端就掉了下來,然後我又要再往上爬。」——穆泰伊

  故事從成長於肯亞這個跑步之鄉的穆泰伊說起。
  這個小時候無鞋可穿、24歲才開始正式練跑的運動員,赤腳跑在高海拔的泥土路上,每周跑上200公里。日後,他靠著一場又一場馬拉松賽事,一次又一次將完賽時間往前推進,躋身成為世界頂尖的運動菁英。
  如今,他和一群菁英跑者的雄心壯志,早已不在爭取獎牌、高額獎金、打破紀錄,而是聚焦在令人無法抗拒的吸引力上:跑進2小時以內!

  ◆

  1991年刊登於《應用生理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指出:理論上,最理想的跑者,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跑完全馬的最佳時間是1小時57分58秒——引爆了長跑與馬拉松界的討論,點燃了跑者的野心與夢想。只是,人類真有做到的那一天嗎?

  2014年12月17日,由亞尼斯‧比茲萊迪斯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開啟了「低於2小時計畫」(Sub2hr Project)序曲,旨在辨識及培養可於五年內以低於2小時成績完賽的跑者。

  馬拉松是一項引人入勝的運動,是速度與悠閒、力量與優雅的綜合體,更是一種純粹的喜悅。當你跨出第一步,目標就在眼前;沒到終點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能耐何在!而想要跑進2小時,除了需要擁有超凡的速度、心智強度與耐力,制定完善的計畫,還必須承受可以想見的痛苦煎熬,以及可遇不可求的天時地利人和,也就是:運氣。

◆本書特色

  揭開馬拉松界相關內幕,例如:
  ●為什麼現在的馬拉松世界紀錄總是以秒為單位一點一點地突破?
  ●為什麼一場馬拉松賽事的菁英選手整體程度越強,選手就越難打破大會紀錄?
  ●馬拉松成績的「眉角」:當第二名明明可以輕鬆超越第一名,為什麼他不這麼做?
  ●職業馬拉松菁英跑者的優渥收入,不只來自贊助的鞋商、賽事主辦單位,還來自那些被他們遠遠拋在後頭的中後段跑者。
  ●業餘路跑是中上階層的運動,《跑者世界》雜誌讀者的家戶平均收入是106,963美元,收入比《富比士》、《財富》等許多商管理財雜誌的讀者還高。

  從多位跑者的親身經歷,交織出馬拉松專業的細節——
  ●跑馬拉松該如何配速,才不會讓跑者「爆掉」?
  ●阻擋馬拉松跑者跑得更快的原因,有時不是身體的構造,而是賽事的結構。
  ●許多大型馬拉松賽事的主辦單位會採用運動員來擔任配速員,俗稱「兔子」,領跑賽道其中一段,以確保領頭選手能依照設定的配速去跑,並幫選手擋風。
  ●菁英馬拉松選手訓練期間的累積跑量可以相當於從紐約跑到洛杉磯的直線距離……

  充滿故事的元素,高潮迭起!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教授 王順正博士
  台灣運動生理學暨體能學會榮譽理事長 林正常博士
  2012年倫敦奧運馬拉松國手 張嘉哲
  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陳彥博
  don1don運動網站總編輯 鄭匡寓

◆媒體評論

  「對於幾近神話般的兩小時馬拉松主題,艾德.席澤以全然科學的角度探討,佐以豐富的參考資料。曾是馬拉松跑者的我,相當欣賞這兩個特點。本書的敘事流暢,一氣呵成,且主題極具深度:探討人類表現的極致。閱讀一本具備這兩種要素的書,是人生一大樂事。」——賽巴斯提安.鐘格(Sebastian Junger)/《超完美風暴》(The Perfect Storm)作者

  「本書是對於堅忍不拔的頌歌,內容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即使你連一、兩公里都跑不動,此書仍會讓你愛上菁英級馬拉松,因為它充滿生動鮮明的人物,其勇氣和天分都令人嘆為觀止。對於人物思緒的轉變曲折,本書也做出精闢的觀察。閱讀本書,你將驚喜不斷!」——布蘭登.克爾納(Brendan Koerner)/

  「我認為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讓我對馬拉松感興趣,但此書不僅辦到了,還達成更多。艾德.席澤的深入報導探討運動的根本疑問之一:人類的能力是否存在著無法突破的極限?如果有,極限在哪裡?本書精采絕倫,優雅、迷人且深具啟發性。」
——艾德.史密斯(Ed Smith)/前英國板球職業選手暨《運氣》(Luck)作者

  「艾德.席澤如同一位優秀的跑者,優雅、流暢且宏觀地講述這個故事。他帶領我們前往肯亞、紐約、倫敦和柏林,但最終讓我們能夠自我省思。人物刻劃是本書的亮點。」——科倫.麥肯(Colum McCann),《讓美好世界轉動》(Let the Great World Spin)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跑者時代:馬拉松的魔咒,奔向2小時紀錄的歷史、科學和他們的故事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二○一二年九月柏林馬拉松
第一章    不完美的王座

• 復仇之戰,出征!
• 目標:跑進兩小時○三分內
• 領先集團的菁英
• 不被承認的紀錄
• 超高水準的配速
• 很快,但仍不滿意

第二章    「低於二小時」的夢想家
• 一小時五十七分五十八秒的意義
• 打破時間的磚牆
• 想盡辦法跑得更快
• 錯誤的預測
• 跑者背後的故事
• 除了耐力,還需要什麼
• 大膽的預測
• 有待突破的障礙

二○○八年一月之前與之後
第三章    歡迎來到「天境」

• 恬靜卻貧窮的村落
• 把跑步當志業
• 加入跑團
• 各種不同的訓練
• 等待出賽時機
• 化危機為轉機

一九七六年、一八九六年與其他
第四章    璀璨大都會

• 馬拉松的神話
• 首屆馬拉松賽程的精采故事
• 從徒步競賽到馬拉松的演進
• 馬拉松賽事的誑騙事件
• 一九○八年倫敦奧運馬拉松回顧
• 挑戰極限
• 改變對馬拉松的觀感
• 馬拉松與金錢
• 馬拉松職業化後的效應
• 由東非運動員開創的新局

二○○八年至二○一○年
第五章    沒有不可能

• 發揮跑者的天賦
• 變幻莫測的賽局
• 格布列塞拉希的貢獻
• 一代馬拉松奇才萬吉魯
• 行過匆匆精采人生路
• 失控的金錢和生活
• 永不放棄的勇者

二○一○年至一二年
第六章    用雙腳告訴全世界:我是貨真價實的!

• 新競賽哲學
• 籠罩陰影的兩小時○三分○二秒
• 不被名利沖昏頭
• 上帝跑道上的艱辛訓練
• 無法切割的親情羈絆
• 用雙腳跑出非凡成就
• 職業跑者的鞋子
• 穆泰伊是怎麼做到的

第七章    為什麼肯亞人這麼會跑
• 一切從腳掌開始
• 長跑冠軍的種族和居住背景
• 從地圖上的小點成為田徑界金礦
• 東非天才跑者的出現
• 尋找答案
• 菁英跑者何處尋
• 基因和體型
• 文化和傳承
• 用藥議題

第八章    靠著熱血跑
• 操弄血液
• 肯亞最知名的禁藥案例
• 錯綜複雜的禁藥問題
• 越挖越深的弊病
• 不願面對的事實

二○一三年四月倫敦馬拉松+九月柏林馬拉松
第九章    極速狂飆,全然無懼

•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
• 二○一三倫敦馬拉松的硬仗
• 賽前的角力
• 賽事的現實
• 二○一三柏林馬拉松再創歷史新頁

二○一三年十一月之前與之後
第十章    破石的淬煉

• 奮力再起
• 沒有人生來什麼都有
• 難以抗拒的兩小時吸引力
• 迎向榮耀

後記
致謝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跑者時代:馬拉松的魔咒,奔向2小時紀錄的歷史、科學和他們的故事


ISBN:9789869324373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272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運動/戶外活動>跑步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跑者時代:馬拉松的魔咒,奔向2小時紀錄的歷史、科學和他們的故事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復仇之戰,出征!
 
在柏林一個晴朗的秋日上午,時間快到九點鐘,傑佛瑞‧穆泰伊(Geoffrey Kiprono Mutai)正準備跑出人類(包括他自己)史上最快的馬拉松紀錄。對於一位體型如此瘦癟的人來說,這是一項大膽狂妄的宣言。他感覺到他渴求的紀錄高牆越來越接近。多年來的艱苦訓練就是為了這次機會。他腦海中充斥著各種雜音,當中有個最大的聲音吶喊著:真希望趕快起跑!
 
穆泰伊身高一百七十公分,體重五十六公斤。他的五官開闊,輪廓明顯,配上高額頭、小巧的雙耳,以及潔白的長齒。他通常給人和藹可親的印象,喜歡聊天八卦,常常大笑。但在這個嚴肅的時刻,他看起來有如棄嬰般脆弱。
 
他的身後大約有四萬一千名跑者。所有人被圍在起跑區內,躁動不安,彷彿輕拍港灣的小海浪。同時,大約有二十四位職業跑者與穆泰伊站在人群的最前端。跟他一樣,數分鐘後的比賽將在他們的人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完成最後一趟折返跑的熱身後,穆泰伊可以清楚看到他橘紅色跑步背心下的胸口起了雞皮疙瘩:可能是緊張或寒風所致,也或許兩者皆是。
 
為了安撫緊張的心情,穆泰伊試著告訴自己,他不需要贏得冠軍或是締造紀錄才覺得滿足。一個理性的聲音說:只要有上台就好。馬拉松很困難,任何狀況都可能發生。
 
他知道他是在自欺欺人。沒錯,跑馬拉松的過程中,任何狀況都可能發生,許多問題都不在運動員的掌控之中,包括身體對競賽壓力的反應。沒有任何運動員,即使是賽事冠軍,可以預知自己何時會因為抽筋或受傷而毀掉奪勝的機會。因此,穆泰伊告訴自己這個連他都不太信服的事實——他已經充分努力過了。儘管他知道除了奪冠之外,沒有任何結果能夠讓他滿意,但這樣的逃避心理似乎還是能幫助他放鬆。他需要放鬆,因為他知道,緊張的雙腿是動不了的。
 
穆泰伊低聲做了例行的禱告,祈求上天的恩典,賜給他力量和勇氣,讓他強健的雙腿、多年的經驗與上萬公里的訓練,帶領他完成四十二‧一九五公里的距離。但他不祈求奇蹟;他絕不會向上天祈求奇蹟。
 
現在,周遭的人都帶著笑容迎接起跑的歡騰,他也忍不住露出微笑。雖然他也期待起跑的槍響,但有部分的他一直都很享受起跑前喧鬧、迷人的分分秒秒——出征的時刻。他準備踏上賽道。是的,整座城市、整個馬拉松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帶給他很大壓力。

ISBN:9789869324373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272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運動/戶外活動>跑步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跑者時代:馬拉松的魔咒,奔向2小時紀錄的歷史、科學和他們的故事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13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我跑步,所以我存在:美國跑步教父關於運動的18種思索 窮人 【夢幻步道,就是要走2】手作步道:築徑人帶你走向百年古道、原民獵徑、郊山綠道,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 完勝馬拉松 SUB3達陣計畫! 以科學為基礎 圖解跑步訓練全書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戦後史の正体)~推薦!

作者:孫崎享
譯者:郭一娜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80元

ISBN:9789869335324
規格:平裝/360頁/14.8x19.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亞洲地區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國際關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孫崎 享


  1943年生於滿洲國奉天省鞍山市,日本外交官、評論家,退休後擔任日本城西國際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講師、東亞共同體研究所理事暨所長。

  1966年東京大學法學部肄業,未完成大學即優先錄取進入日本外務省任職,擁有40年外交官資歷與7年的教學經驗。曾任日本駐烏茲別克大使、外務省國際情報局長、哈佛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作者曾於日本防衛大學以及筑波大學授課,是日本外務省內具有代表性的情報分析專家。

譯者簡介

郭一娜 


  日本琦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任職於新聞通訊社駐東京分社記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日本只是美國全球戰略棋盤中的一顆棋子?
在日本有自主派和隨美派之分,那在臺灣呢?
今天的日本,會是明日的臺灣嗎?

  ★☆日本亞馬遜長居日本史銷售排行榜☆★
  ☆★日文版一年內再版9次,銷量超過22萬冊★☆
  作者回顧日本戰後70年歷史發展的軌跡
  深度剖析戰後日美關係
  寫出一部簡單易懂的日本戰後史


  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撰寫日本二戰後的歷史發展,以更為親民、好理解的方式了解美國在過去70年對日本的影響。「戰後」,是日本特有的歷史時代分野,以區別二次大戰戰敗以後,日本歷經佔領時期至今的歷史,因此有「戰後史」的研究。

  世人都以為日本是美國最重視的亞太盟友,但事實又是如何呢?

  在國際政治的舞台上,每一個國家的歷史與地位都是由大國來決定的。二戰結束後的日本是由美國來形塑的,也就是由於美國對日本內部的施壓才形成今天的日本。孫崎享根據日本首相對待美國的態度,分成強調本國利益與發展的「自主派」;凡事以美國意見為首要考量的「隨美派」,兩派分別主宰日本政壇超過七○年。兩陣營互有勝敗的時候,但唯一不變的,就是美國對日本的掌控。

  追隨美國的腳步,日本付出了許多代價:
  ◆日本的外交政策只能根據美國的要求,棄臺灣還是選中國,日本無權選擇。
  ◆美蘇冷戰對峙時,美國要求日本大量購買反潛機圍堵蘇聯,還得自己買單。
  ◆全球反恐戰爭開打後,美國要求日本派兵去打日本沒有參與的戰爭。
  ◆金融海嘯爆發時,美國要求日本去填美國銀行連動債的破洞。

  這就是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日本能有自主性?

  日本只是美國全球戰略棋盤中的一顆棋子,它是隨著美國的佈局變動而改變位置的。唯有認清這點,才能看透日美同盟,乃至於日本在國際政治中的位置。
  作為最「忠實」的盟友,日本要隨時因應美國的需要出錢、出兵,甚至聲援美國的一切要求,包括支付經費維持駐日美軍基地的運作,甚至修改法律、軍援美國的盟友。
  被視為「自主派」的政治人物,都會因為美國的干涉,很快地結束他們短暫的政權,反之可以執政更為長久。美國慣常以金援社運團體搞運動、司法抹黑等方式,搞垮一個政權,逼迫政治人物下台。

  給臺灣的借鏡

  雖然本書的內容在闡述的過程中,都是以日本為例,又或者是日美之間互動的事件,但絕大部分這些事件我們都可以找到臺美之間互動的例子來套入,進而也就可以做一個比對與參考。在新政府交接政權後,臺美關係的後續發展也牽動著臺灣在國際政治上的地位。作為臺美互動的參考,看了本書就更清楚,在與美國互動時臺灣可以如何去應對。

推薦

  這是一本在日本出版時被大幅刪改過的書,因為這本書以很少被人提及的「來自美國的壓力」為線索來剖析日本戰後史。以這種觀點和角度來論述的書籍,以前沒有過,今後可能也不會有。因為在日本言論界,論述「美國的意圖」是大忌。---- 孫崎 享

  此書通俗易通,將「戰後左右日本外交的最大動力是來自美國的壓力,以及日本國內對此的『自主』路線和『追隨』路線的爭辯」的議題貫穿始終,也許是本書易讀的原因。---- 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星野英一教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中文版序——歷史並非只是單純的知識
原序——左右日本戰後史的原動力,是對美政策的兩條路線
前言、為什麼要寫一部淺顯易懂的日本戰後史?

第一章、從「終戰」到佔領
戰後最初十年,是吉田茂隨美派和重光葵自主派激烈對立的年代

第二章、冷戰開始
美國的全球戰略在變,逐漸將日本定位為圍堵蘇聯的防波堤

第三章、舊金山和約與日美安保條約
自主路線與隨美路線同步啟動,決定了日本的前途

第四章、保守聯合與修訂日美安保條約
岸信介掌握保守勢力,修訂日美安保條約,但並未觸及核心部分

第五章、自民黨與經濟成長時代
安保騷亂後的一九六○年代,是日美關係的黃金時期。日本經濟高速成長,安保問題擱置處理

第六章、冷戰終結與美國戰略轉移
冷戰結束,事隔四十年後,日本再次成美國「最大的威脅」

第七章、「九一一」與伊拉克戰爭後的世界
成為唯一超級大國後,美國開始暴走、輕視聯合國,到處進行軍事干預,並要求日本合作

後記
年表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為什麼要寫一部淺顯易懂的日本戰後史?


  寫這本書,最初是基於出版社給我的一次建議。「孫崎先生,你不想寫一本讓高中生都能讀懂的有關日美關係,特別是冷戰後日美關係的書嗎?」

  「連高中生都能讀懂」,這吸引了我。高中時期,很多人開始翻看世界古典。高中生們讀的書往往能夠讓他們領略人生最高的奧妙。

  比如夏目漱石的《少爺》,也是我最喜歡的小說。讀起來痛快之餘,也飽含對文明的深刻批判。漱石在四十歲那年寫就的這本書,讓高中生全部讀懂或許確有難度,但是在善感的高中時代,接觸最高水準的文學作品,看到人生的微妙,這肯定會給未來的人生帶來很大影響。

  在社會科學領域,我也希望高中生能接觸到最高水準的傑作。

  「那請你推薦一些書吧。」如果讓我推薦的話,我還真有些猶豫。不過,像季辛吉寫的《核子兵器與外交政策》這本重要著作,請一定到圖書館找來一讀,這會讓你瞭解為什麼核子武器的出現會帶來二戰後世界的巨變。但遺憾的是,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籍裡使用了很多專業術語,也有很多兜圈子的話。社會上似乎存在一種讓人感到困惑的常識,即越難讀懂的書越是高層級書籍的迷思。

  幸好,我有過七年教書的經歷——在防衛大學對二年級生講授國家安全概論。二年級生與高中生年齡相仿,但是防衛大學的學生們因為參加體能訓練等體力活動經常會疲憊不堪。

  我在防衛大學教書的第一天,課上三分之一的學生徹底地睡了起來。我卯足了勁準備將自己在外交一線上得到的最難得的知識傳授給他們,但看到此番情景,我只能留下一句「太遺憾了」轉身離開教室。也就是說,我罷工了。現在想想,我骨子裡也可能有些「少爺」的性格。

  在隨後的七年間,我一直為如何不讓學生上課打盹而努力。所以,我應該比別人做了更多「讓高中生也能讀懂」的寫作訓練。

  我開始認真地研究日美關係,是起源於伊拉克戰爭。

  二○○三年三月二十日,美軍開始轟炸伊拉克,不久海珊政權瓦解。但是伊拉克負隅頑抗,這也導致美軍在伊駐留了九年。現在,這場戰爭在美國國內受到了嚴厲的批評(二○一一年一月,美國CNN新聞台民調顯示,三三%民眾支持伊拉克戰爭,反對有六六%),這與開戰之初幾乎全民支持的氛圍截然相反。

  二○○三年十二月,日本自衛隊派遣到伊拉克。那時,我認為開戰的理由具有重大的疑點。

  美國給出的開戰理由,包括:

  一、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二、伊拉克與製造「九一一」事件的蓋達組織有合作關係;

  三、如果現在不攻打伊拉克,海珊不知何時將對世界發動攻擊。

  一九八六年到一九八九年的兩伊戰爭期間,我當時在伊拉克任職。所以,我對海珊及其政權有相當多的瞭解。二○○三年,伊拉克並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拉克與蓋達組織也沒有合作關係,對於伊拉克有做過研究的人立刻就會明白。但是,日本政府卻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蓋達組織有合作關係」為由,計畫向伊拉克派遣自衛隊。

  我曾在外務省擔任國際情報局長,也曾經擔任日本駐伊朗大使,在官場和工商界有很多朋友。我多次對他們說:「美國攻打伊拉克的證據不足,一定不能派遣自衛隊到伊拉克。」

  幾個月後,一位在政府經濟部門工作的前輩對我說:「孫崎,我試著把你的論點說給工商界的人聽,大家也都理解。但是他們的邏輯是,『即便事實如此,但還是日美關係更為重要。雖然對於日本來說有些勉強,但是對美合作也是為了日本』。我看,還是別勸他們了。」

  「雖然有些不合理,但是軍事上對美合作也是為了日本好。」真的如此嗎?抱著這個疑問,我決定要好好重新學習一遍日美關係。

  六年後我把學習的成果集結成書,由講談社出版,名為《日美同盟的正體》。防衛大學執教的經歷提升了我的歷史觀和國家安全觀。該書的核心主張認為,二○○三年的伊拉克戰爭並非突發事件,如果不追溯到冷戰結束,就不會瞭解這場戰爭的本質。

  《日美同盟的正體》於二○○九年三月出版,同年八月日本舉行眾議院大選,民主黨奪取執政權。當時日本社會的主流論述推測,民主黨奪取政權後日美同盟或將發生一些變化。正因如此,該書獲得巨大反響,以至於二○○九年四月三日的國會外務委員會上,民主黨議員篠原孝提問當時的大臣:「《日美同盟的正體:迷失的國家安全》這本書的內容很深入。大臣,你讀過了嗎?民主黨的影子內閣的大臣們早就熟讀過了,你們這些真正的大臣讀過了嗎?」

  本書的編輯也讀過講談社的那一本《日美同盟的正體》,希望我能將同樣的內容改寫成「連高中生都能讀懂,簡明而詳細的書」。

  由於《日美同盟的正體》已經出版了,這一要求對我來說並不困難。但是,我又萌生了小小的野心,如果要讓我來寫出一本「連高中生都能讀懂」的書,與其從冷戰後開始寫起,不如再向前追溯,寫一本從二戰結束到當下日美關係發展的書本。

  戰後的日本外交
  是隨美派與自主派的鬥爭


  就同前言所言,二戰後日美外交一直以來最重要的課題,就是面對來自美國的壓力(這種壓力之強超乎想像),日本該如何在自主派與隨美派之間做出選擇。

  我任職於外務省時,也經常需要面對有關「自主」和「隨美」的問題。伊朗油田開發是我所遭遇過最大的工作難題。

  我曾於一九九九年到二○○二年間擔任日本駐伊朗大使。那時最讓我頭疼的,是處理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如何在以日本國家利益為前提的情況下,在伊朗與美國之間取得平衡。

  對於缺乏資源的日本來說,能源主要依靠海外進口。所以,日本當然希望與產油大國伊朗建立密切關係。有鑑於此,日方提出邀請伊朗總統哈塔米訪日的計畫。最終拍板的,是當時的外務大臣高村正彥。身為日本駐伊朗大使,我的職責是為了實現這一計畫而與伊朗方面談判。

  但是後來,內閣改組後,高村離開外務大臣崗位。這時,外務省內的伊朗政策出現變化。由於美國施壓,日本內部出現不應該邀請哈塔米訪日的聲音在增強當中。

  儘管如此,擔任外交官員多年,我當然清楚如何推動業務。我動用所有的資源,終於達成哈塔米訪日的計畫。本來哈塔米訪日行程的一部份,即是同意日本取得伊朗南阿薩迪干油田的開發權。南阿薩迪干油田(Azadegan)是全球容量最大的油田,預估原油儲量為二六○億桶。日本如能獲得開發權,等於在經濟外交上取得重大成果。

  但是,與伊朗處於敵對關係的美國卻進一步向日本施加壓力。「日本和伊朗建立緊密聯繫簡直不像話,日本應該放棄與伊朗共同開發南阿薩迪干油田的想法。」儘管日方曾努力緩解來自美國的壓力,但最終還是放棄了開發權。

  如果日本以本國利益為中心考慮的話,絕對不可能放棄這一開發權,畢竟對於日本的能源政策來說,這是無論如何都要抓住的機會。但是面對美國的強大壓力,日本最終被迫放棄了這一珍貴的權益。

  後來,日本放棄的開發權落入中國手中。

  伊朗前總統拉夫桑賈尼曾對我說:「美國是傻瓜,對日施壓,只會讓中俄漁翁得利。美國難道要讓其敵視的中俄強大,而讓其盟國日本受損嗎?」

  拉夫桑賈尼的話應驗了。

  「為什麼日本在美國壓力面前如此脆弱?」這成了自外務省時代以來,一直纏繞我的疑問。

  美國施加的壓力和進行秘密行動,是真實存在的

  隨美派和自主派;或者用詞更強硬一點來說是「從屬美國」和「自主」,戰後的日美外交關係,可說是「要如何在這兩者之間作選擇」的過程。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在美國戰鬥艦「密蘇里」號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那一天開啟了日本的戰後歷史。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擺在日本眼前的,是不得不在「隨美」和自主派之間作出抉擇的命運。

  很多政治家在「隨美」與「自主」之間苦惱。有時他們也會選擇自主派。但回顧歷史,選擇「自主」的大部分政治家和官僚都遭受排斥。粗略看一下,重光葵、蘆田均、鳩山一郎、石橋湛山、田中角榮、細川護熙、鳩山由紀夫都在此列。可能讓讀者感到意外的是,竹下登、福田康夫也包含在內。在我身邊就有不少曾任職於外務省、大藏省(財政部,現稱財務省)、通產省(現改稱經濟產業省)的官員,都曾因為遵循自主路線而遭受來自美國的龐大壓力。

  但伊朗南阿薩迪干油田開發權的事還有下文。

  讓我震驚的是,當時的美國副總統錢尼,居然親自指揮要把那些主導油田開發權的日本官員給掃除。如果是由中央情報局等諜報機構來操作的話,我還能理解,但這次居然由副總統領頭,而且清除的對象不僅是和自己職位相當的日本首相、外相等,矛頭還同時指向前線的公務人員。

  瞭解這些事實後,我再次感到了美國這個國家的厲害。

  戰後,美國一直是世界第一強國。表面上,在世界思潮上、工商界、高等教育等,美國都勝出一籌。不僅如此,在情報收集方面,美國在全球也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當然,上述這些清除行動都不會公開,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如果公開的話,馬上就會知道是誰洩密的,洩密者還可能遭受報復。所以說,儘管很多官員和政治人物因美國施壓而被排斥,但能浮出水面的只是極少一部分而已。

  不僅美國人參與其中,那些最注重日美關係的日本戰後主流派也參與了排除異己的政治鬥爭。雖然讓人痛心,但這就是日本的真實面貌。而日本參與清除工作最甚的,應該就是前首相吉田茂。

  某位前首相曾對我說過,「美國討厭」外務省一名官員。一般這種時候,你不會知道被討厭的理由,也不會有人過問。但只要背上「招美國討厭」這一天條,就足以讓這個官員離開重要的工作崗位。這就是日本的現況。

  再舉一例。這件事發生在日美貿易摩擦激烈的年代,一位經濟部門的官員在美國演講時,拿出證據說明:「美國國內認為對日貿易不公平的觀點是錯誤的。」聽到這個意見的美國官員,立刻指示日本相關大臣,「此人發言簡直不像話,這不利於兩國關係」。

  接到美國旨意後,這位大臣馬上下令相關部門的官房長,調查這位官員的發言。

  一位朋友在日美談判第一線工作的大藏省工作,他回憶道:「和美國談判前,我們認為這次努力可能會贏。但馬上就被人戳了後背,一看是首相官邸的人。『別再主張甚麼日方立場了。』數不清曾接受過多少次這樣的告誡了。」

  在我看來,最容易屈服於美國壓力的就是首相。首相的職責遍佈各個階層,肯定無法關照到每一個部會。對於美國來說,給首相致命一擊並不太難。所以,美國一般不直接找農林水產省、經濟產業省等行政部門,而是盡可能促使首相設立私人諮詢機構,並將權力集中於此,這樣方便美國施加壓力。

  這些事實如果不在一線親身體驗的話,肯定容易冠以「陰謀論」。但只要對歷史有所認識,就會明白國際政治當中的大部分時候都要依靠計謀。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施展了無數次詭計。美國在越戰期間也是如此,如挑起東京灣事件為轟炸北越製造藉口。

  更為露骨的例子,是甘迺迪時期,美國軍方曾經計畫擊沉本國船隻,偽裝成恐怖事件,並以此為由攻擊古巴。雖然甘迺迪最後取消了這個計畫,但人們依然可以從喬治華盛頓大學「國家安全檔案資料庫」網站看到當時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簽署的命令文件。可能只有日本的學者和評論家會在不瞭解這些事實的情況下大談國際政治。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ISBN:9789869335324
規格:平裝/360頁/14.8x19.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亞洲地區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國際關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六章
 
小淵惠三和森喜朗
都無法與柯林頓建立親密關係
 
柯林頓與橋本首相的關係,直到橋本辭職也沒能修復。此後接任首相的小淵和森兩人都希望改善惡化的日美關係。
 
但是,柯林頓已經對日本失去興趣。從安保層面來看,冷戰已經結束,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消失,中國的軍力還未崛起。柯林頓本人對於增強美國軍事力量並不太感興趣,也沒有意圖在全球規模的國家安全戰略中利用日本。
 
經濟方面,一九八五年的「廣場協議」後,日本喪失了此前對美出口的良好機會,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已經減少。儘管小淵首相在就職演講中說「以日美同盟為基礎」,但是並未採取任何具體行動。
 
森喜朗首相時期,在日本沖繩舉行世界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或稱沖繩峰會),各國首腦幾乎都是先到東京,隨後再轉往沖繩,只有柯林頓直接前往沖繩。他或許沒有在東京舉行日美首腦會談的必要吧。
 
森喜朗擔任峰會議長,議題主要圍繞「資訊科技」、「傳染病」和「非洲問題」。
 
這本書一開始就已經提到,對於美國來說,某個國家的重要性,會隨著不同時期的國際和美國國內的環境而改變。有時你可能被看待成是將棋中的「香車」,但有時候也只會是「步」而已。
 
在小淵首相和森首相時期,對於美國來說,日本比較像「步」。柯林頓卸任後,曾出版回憶錄,日文版上下卷共有一六○○餘頁,堪稱大部頭的這本書中幾乎沒有提到當時擔任首相的小淵惠三和森喜朗。
 
當時,霞關曾流行一個笑話:
 
森喜朗為了主持峰會,準備了幾句簡單的英語問候。
 
森喜朗:「How are you?」(你好嗎?)
 
柯林頓:「I am fine, and you?」(很好,你呢?)
 
森喜朗:「Me too」(我也是。)
 
與柯林頓會面時,森喜朗想展現一下學習成果,結果把第一句話說錯了。
 
森喜朗:(伸出手)「Who are you?」(你是誰?)
 
柯林頓:(很驚訝,但轉為幽默作答)「I am Hillary Clinton's husband」(我是希拉蕊的丈夫。)
 
森喜朗:(微笑著說)「Me too」(我也是。)
 
當然,這只是個笑話,但卻反映了當時的氣氛。
 
柯林頓大學時獲頒給最優秀學生的羅德氏獎學金,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升學,可謂是超級精英。但是當時,有一種說法認為,無論是柯林頓還是希拉蕊都感慨道,他們能夠與中國領導進行知性對話,但是與日本首腦卻無法做到如此。
 

ISBN:9789869335324
規格:平裝/360頁/14.8x19.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亞洲地區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國際關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83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憤怒的菩薩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素顏的孫文:遊走東亞的獨裁者與職業革命家 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鄧小平:革命人生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窮人 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素顏的孫文:遊走東亞的獨裁者與職業革命家 戰爭與陰謀 田中義一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鄧小平:革命人生(Deng Xiaoping: A Revolutionary Life)~推薦!

作者:亞歷山大‧潘佐夫,梁思文
原文作者:Alexander V. Pantsov,Steven I. Levine
譯者:吳潤璿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08/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90元

ISBN:9789570847796
叢書系列:歷史大講堂
規格:平裝/592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中國史地>朝代史>民國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政治人物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 V. Pantsov)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首都大學(Capital University)歷史學教授、愛德華與瑪麗‧凱薩琳‧吉賀德人文學講座(Edward and Mary Catherine Gerhold Chair in the Humanities)教授。潘佐夫生於莫斯科,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Moscow State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獲俄羅斯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頒授博士學位。出版多項著作,包括《毛澤東:真實的故事》、《布爾什維克與中國革命,1919-1927》(The Bolsheviks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9-1927)。

梁思文(Steven I. Levine)

  美國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莫林‧曼斯菲爾德及邁克‧曼斯菲爾德中心高級研究員,哈佛大學博士。梁思文專攻現代中國政治及外交政策、美國─東亞關係,曾出版多本著作,其中包括《毛澤東:真實的故事》、與韓德 (Micheal H.Hunt)合著的《弧形帝國:美國在亞洲的戰爭,從菲律賓到越南》(Arc of Empire: America's Wars in Asia from the Philippines to Vietnam)。

譯者簡介

吳潤璿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法文系、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譯有《空中堡壘:盟軍轟炸機》、《鷹擊長空:盟軍戰鬥機》、《被隱藏的中國:從新疆、西藏、雲南到滿洲的奇異旅程》、《帝國落日:大日本帝國的衰亡1936-1945》、《盲眼律師:在黑暗中國尋找光明的維權鬥士》等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潘佐夫繼《毛澤東:真實的故事》後,最新鉅作!
迄今最中立、最權威的鄧小平傳記
唯一使用蘇聯解密檔案及獨家訪談資料,完整解讀鄧小平的一生

  要了解現在的中國,就要了解改變中國的鄧小平
  他經歷整風、反右、文革的腥風血雨,在鬥爭算計中站上權力頂峰
  他以改革開放的鑰匙,打開中國經濟發展門戶
  他對六四事件的定奪,決斷了中國民主的命運
  他對一國兩制的堅持,影響了今日的兩岸關係

本書特色

  ‧第一本完整記述鄧小平自出生至死亡的傳記,揭露鄧小平成為中共領導人之前的人生經歷。較傅高義的《鄧小平改變中國》更為完整全面,從鄧小平的童年及學生時代一直到後天安門事件時期。

  ‧唯一使用蘇聯解密檔案、鄧小平家庭成員資料、多達3300名多中共領導人,的文獻史料,以及所有中文、俄文、英文與法文資料,獨家解讀鄧小平的一生的傳記。

  ‧作者親訪許多認識鄧小平、與鄧小平共事或是受到鄧小平政策與作為影響之人,包括中國異議份子領袖魏京生、早期共產黨員李立三的遺族、林彪的女兒等人。更走訪鄧小平的出生地四川及歷來所到之處,取得許多獨家資料。

  自青年時期即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鄧小平,於1930年代成為毛澤東的重要副手,更在毛澤東去世後兩年成為中共的最高領導人。他捨棄毛澤東的社會主義經濟,力排眾議實行改革開放,自此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全世界。三十年後,他決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第一大製造國。同時,他對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處置確立了中國打壓民主運動並維持高壓統治的方針,而他對「一國兩制」的堅持決定了香港回歸後的命運及大陸對待兩岸關係的方向。1997年2月鄧小平過世後,他為中國指出的道路,至今仍是中共統御中國的最高原則。

  亞歷山大‧潘佐夫及梁思文的《鄧小平:革命人生》,是第一本完整記述鄧小平整個人生的傳記,而非僅僅聚焦於他晚年執政時期。作者首度利用中國共產黨、蘇聯共產黨和國際共產運動的早期秘密檔案,包含了莫斯科「俄羅斯國家社會與政治史檔案館」先前大量未解密的鄧小平相關資料以及多達3300名中共領導人的文獻資料,同時訪談許多曾與鄧小平共事、往來及受其影響的人物。本書帶領讀者從1920年代鄧小平在巴黎留學、加入中共,乃至他歷經各種大小鬥爭爬至權力高峰,於文革期間失勢,最後成為中國最高的領導人,藉由獨家剖析鄧小平的一生的波瀾起伏以及他的內心世界,重新評價他的功過,深入認識這位直至今日對中國仍具有巨大影響力的一代人物。

全球媒體一致讚譽

  潘佐夫及梁思文挖掘了俄國檔案寶庫,為此書增色不少……他們對鄧小平與毛澤東之間的關係之描述可說是前所未見的優秀。── 凱利‧布朗(Kerry Brown),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這是至今最好的(鄧小平)傳記……這本書以清晰、直接的敘事引領讀者深入繁雜的馬克思主義及中國研究。書中穿插著簡潔生動的軼事,立場中立而堅定。── 麥可‧謝里登(Michael Sheridan),《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潘佐夫及梁思文使用之前密封的蘇聯檔案及大量廣泛的中文史料,寫下至今為止最完整全面的傳記……鄧小平改變中國,進而改變了世界。既然我們生活在他的遺產之中,這本傳記就是一本必讀的作品。── 依莎貝爾‧希爾頓(Isabel Hilton),《前瞻》(Prospect)

  (撰寫此書是)辛苦但值得的努力……(作者)大量地使用在此之前未曾被利用的史料──曾被蘇聯視為高度機密的檔案……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有趣的細節,尤其呈現鄧小平成為最高統治者的政治生涯。──《經濟學人》(Economist)

  對我們了解鄧小平的重要性具有強而有力的貢獻。特別是潘佐夫令人深刻地接觸俄國解密檔案,對鄧小平早年的人生及革命事業,以及他整個人生經歷都有深入有用的洞見……這本傳記讓我們對鄧小平能有獨特的認識,而其文字是平易近人的。── 芮納‧米德(Rana Mitter),牛津大學現代中國史教授,《時報雜誌》(Times)

  想要找一本具批判性、根據史料證據的傳記,就看潘佐夫及梁思文這一本。── 傑若米‧布朗(Jeremy Brown),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歷史系教授,《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這是迄今最中立也最詳實研究的(鄧小平)傳記,結合了生動的描述以及經過多年研究而得來的真知灼見。── 馮客(Frank Dikotter),香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此書提供)豐富的細節,讓我們能了解鄧小平如何成為中共領導人……潘佐夫和梁思文並未美化鄧小平:他經歷了多次中共歷史上血淋淋的事件,而且他位居事件核心,這些都記載於冊。除了挖掘龐大詳細的蘇聯檔案外,作者也使用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量中文、俄文、英文資料與回憶錄,以期能還原每個細節及驗證每個推論。──《新左派評論》(New Left Review)

  (這本書)呈現鄧小平的完整而確實的人生。── 強納森‧查特溫(Jonathan Chatwin),香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亞洲書籍評論》(Asian Review of Books)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地圖
主要人物
 
緒論

第一部  布爾什維克派
第一章  生於龍年
第二章  從巴黎到莫斯科: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教訓
第三章  從西安到上海
第四章  廣西試驗
 
第二部  毛派
第五章  「五不怕」精神
第六章  太行山之師
第七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前線
第八章  西南區大老
第九章  北京競賽場
第十章  「批評個人崇拜 」與其後果
第十一章  「後起之秀」
第十二章  存在與意識
第十三章  「黃貓、黑貓」
第十四章  第二號走資派
第十五章  拘捕與下放
 
第三部  務實派
第十六章  「棉裡藏針」
第十七章  新試煉
第十八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第十九章  基本原則
第二十章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第二十一章  一國兩制
第二十二章  改革與民主
第二十三章  天安門悲劇
第二十四章  元老告退
 
尾聲
 
附錄一:鄧小平年表
附錄二:鄧小平系譜
 
致謝
照片來源
註釋
參考書目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緒論

  一九八九年夏,全球的電視台傳送了中國首都北京有個形單影隻的年輕人手中提著購物袋,站在一排沿著長安大街要開往天安門廣場的坦克車前。他往左走了幾步,然後又向右跨了幾步,想擋住這些強大機器的去路,而他那些孤伶伶的袋子還在手上一無防備地晃著 。

  六月五日,中國領導階層最高領導人鄧小平開始透過軍隊的協助要在首都「恢復秩序」之後,這些特寫鏡頭也隨之結束。這場四月中開始進行的學生與市民的示威活動要求真正的民主、公民權以及消滅貪腐,這威脅了官僚政治的絕對權力。這場自由運動不只咬住了北京,也緊抓住許多大城市。儘管已呼籲無數次要這些不受控制的年輕人返家,但他們並不想放棄他們的抗議行動。因此國家領導們必須在使用武力和提出讓步之間做出選擇。他們做出了選擇,以鮮血染紅了通往天安門的街道。

  很可能這些年輕的造反者認為「柔克剛」,但是一九八九年六月,老子這個古老的概念證實並不可行。中國極權政權鎮壓了反對運動,並指控其為企圖進行反革命暴動。接著倖存者開始在中國各城市街頭上投擲砸碎 的玻璃瓶碎片,作為象徵性與絕望抗議的標記。鄧小平的名字「小平」正好轉換成「小瓶」。

  然而,最後一次爆發的抗議活動非常短命。日子繼續過下去。遭到射殺或被坦克壓死的人都已經埋了起來。服完刑期之人也獲釋出獄。逃過一劫的造反學生重返校園,完成他們的高等學業並開始工作。經過二十六年之後,中國年輕人對於當時通往天安門廣場街頭以及在廣場本身所發生之事近乎一無所聞。無人膽敢公開討論這場大屠殺,這麼做是非常危險的。天安門事件是現代中國三個英文T字頭禁忌之一,另外兩個是臺灣(Taiwan)與西藏(Tibet)。

  總之,有些人會說為何要重提不堪的過往?畢竟中國現在正跳躍發展,消費市場滿是各種商品。看起來這個廣袤國家的現代化是近在咫尺。大多數的中國人展望未來,而非回首過去。三十七年的經濟改革──同樣的這個鄧小平正是市場社會主義的設計師、創始者與帶領者──導向一個全世界開始談起「中國奇蹟」的局勢。

  因此或許中國領導人鎮壓這些自由派是對的決定。畢竟,中國並非美國。又何嘗不是經過數千年專制的「天朝子民」顯然適應了領導階層的專制權力?

  誠然,那些對專制統治或通曉或無知的辯護者引起了如此的爭論。然而,老子認為在中國是「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同時期的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於相同的理由,孔子也相信世上的四惡之一是「不教而殺謂之虐。」

  要是鄧小平錯了呢?如果沒有鄧小平以本國年輕人的鮮血褻瀆首都的街道,中國是否已經攀到其經濟高峰?
 
  儘管一直都都有人試圖做出快速的評斷,可是回答這些問題實非易事。畢竟,答案不是只存在於中國近期的歷史 中,還須連結我們對這個「中原帝國」(Middle Kingdom)走過二十世紀一路以來的瞭解──那是條艱困、曲折又戲劇性的道路,帶領著中國從一個西方世界的半殖民地到成為世界強權,從一個落後、古老的君主制到成為社會主義共和國。

  當然答案也與對這名中國主要領導人鄧小平的評價連結一起。他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他是如何上臺?在中國革命和建構社會主義過程中,他又扮演了何種角色?他那非比尋常的改革試圖把中國轉變成一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共生體,其源頭和要素又是從何而來? 為何他最終派出軍隊前去鎮壓抗議的青年學子 ?

  那些認識鄧小平的人,包括全球主要政治人物在內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描述他,可是他們也都承認他那獨到的才能。這其中有赫魯雪夫(Nikita S. Khrushchev)、戈巴契夫(Mikhail S. Gorbachev)、福特(Gerald R. Ford)、卡特(Jimmy Carter)、雷根(Ronald Reagan)和老布希(George Bush)。即便是生性猜忌與多疑的毛澤東兩度把鄧小平趕出政治局,依然重視他,甚至在文化大革命鬧得最兇期間(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也不允許任何人摧毀他。
 
  我們該如何具體描繪鄧小平?他是一名長壽的革命家,從上個世紀初一直活到世紀末。在無數的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事件中,他既是見證者,又是積極的參與者。他躋身 位列於毛主席統治下中國共產黨內最高階領導人,並從「偉大舵手」的所有接班人中勝出。或許重新思考鄧小平的基本信仰既漫長又曲折的道路,其中最引人入勝之處是他不僅自己從毛澤東社會經濟烏托邦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同時協助其人民看清這一切。可是,對於中國共產黨無可挑戰的獨裁統治形式的必要性,他依然深信不疑。當對民主的願景衝撞及此,鄧小平只看見混亂的鬼魅。他一意孤行,不願再往前進。總之,鄧小平並不信任他與同志們所宣稱統治的中國人民,他拒絕把國家的領導權交給整體社會。

  鄧小平最終還是活在他的年代,只能完成他所能設想到的事業。他無法像蘇聯的戈巴契夫,無法徹底克服他自我的集權主義世界觀。鄧小平是中國社會主義的改革者,而非埋葬者。

  此書是要破解鄧小平這樣錯綜複雜的人物。本書依據了中國共產黨、蘇聯共產黨和國際共產運動的早期 祕密檔案。檔案來源的核心包含了莫斯科「俄羅斯國家社會與政治史檔案館」(即「前蘇共中央委員會馬列主義研究所中央檔案局」)中先前大量未解密的鄧小平個人資料,以及鄧小平家庭成員的資料。除了俄羅斯檔案資料的新文件之外,也參考了多達三千三百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文件資料,諸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以及其他人。這是第一本使用了所有這些資料的鄧小平傳記。

  能取得其他檔來源尤其要感謝中國、俄羅斯、美國和西歐歷史學者們的努力,他們的資料也同等重要並善加使用。這些包括了鄧小平與其他中國領導人演講、文章、信件的內容,中國共產黨高層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蘇聯共產黨的會議紀錄報告,美國政府和它國政府的官方檔,還有鄧小平與世界上其他最高領導人之間的對談紀錄。於公於私認識鄧小平之人:他的妻子們、兒女們、兄弟姊妹、同僚、秘書、警衛以及其他身邊的成員;他們不可勝數的回憶重要性不遑多讓。主要作者亞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 V. Pantsov)親訪過許多認識鄧小平之人,與鄧小平共事之人或是受到鄧小平政策與作為影響之人。後者之中最為廣為人知的是「西單民主牆」運動(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的中國異議份子領袖魏京生。潘佐夫無數次走訪鄧小平出生地中國四川,以及其它在中國與歐洲與鄧小平一生有關連的地方期間,蒐集到許多獨特的資料。本書也幾乎用盡了現有的中文、俄文、英文與法文的二手資料。
 
  本傳記是以前一本廣受好評《毛澤東:真實的故事》的相同筆調完成的客觀研究。對其所要描述的主人翁採用了相同平衡性的描述方式,既 不高舉鄧小平作為改革的典範,亦非僅僅視其為「北京屠夫」的其中一員。

  鄧小平在中國現代史的重要性值得對他做出如此詳細與客觀的評價。本書並非是政治性的小刊物,而是以敘事風格來呈現多年潛心學術研究的成果,意味著對於大眾讀者而言是本平易近人、饒有趣味又引人入勝的書。本書試圖重建鄧小平、毛澤東以及他們所有的朋友、敵人所營造出的具體歷史局勢,我們一心嘗試要避免受到左派或右派的政治偏見影響。這是正確理解先人們的唯一方式,同時也是尊重歷史的唯一途徑。如果從自己的政治觀點出發撰寫歷史,就永遠無法成為客觀的歷史紀錄,反而是政治指控。如果客觀地書寫,我們是否會缺乏「道德規範」?完全不是如此,歷史是充滿生命力的。當我們翻閱歷史時,可以感受指尖上的生命力。我們無法找到完美的歷史人物。想想凱薩大帝(Julius Caesar)、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和拿破崙(Napoleon);反思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喀爾文(Jean Calvin)以及亨利八世(Henry VIII)的人生;思索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列寧(Vladimir Lenin)與蔣介石。以美國人的脈絡而言,這反映在有如蓄意殘害數百萬名美洲原住民的傑克遜(Andrew Jackson)總統;更不必提那些對美國奴役非裔美國人提出合理化說法的眾多傑出人士。他們全都是只有單一面相的狂熱份子或壓迫者嗎?幾乎不可能如此。他們都是具有爭議的人物。甚至是十分極端的希特勒(Adolf Hitler)和史達林(Josef Stalin)的一生,都應該做出客觀研究。當然這兩名獨裁者的作者們都深知這兩人該為發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戰爭負責,也不該遺忘希特勒在大屠殺(Holocaust)中所犯下的罪行。顯然唯有多面相去描繪這些人物──即便是其中最為可惡之人──方能協助我們破解複雜的歷史現實。是我們才需要真理,而非那些早已辭世的領導人。
 
  我們一絲不苟的研究有助於呈現鄧小平這樣充滿許多矛盾的人。鄧小平和其他人一樣,有正反兩面的個性,有弱點也有強項。對於那些視鄧小平為一九五○年代初期反對毛澤東左派政策的「溫和派」的傳統觀點,我們看法相反;我們展現出直到一九七六年的前幾個月,儘管鄧小平在文革期間受到毛澤東的迫害,他一直都還是毛澤東真實的門徒,對「偉大舵手」忠心不二。從一九三○年代初期他們兩人首度開始合作起,鄧小平就傾心支持毛澤東。他熱烈地支持毛澤東一九五○年至五三年之間的土地改革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史達林化、經濟的社會主義化以及「大躍進」。直到一九六一年五月底,鄧小平才真正開始對於左派政策提出部份的批評;可是直到毛澤東在一九七六年過世前不久,他才展現出反抗之心。

  鄧小平和毛澤東一樣都是多面相的個體,無法以黑白二色加以描繪。在鄧小平正面功業中包括削減了中國百分之五十的貧窮人口。他也將中國帶往與國際體系進一步大整合的道路之上,並該對中國現在的樣貌負起責任。可是鄧小平絕非一名自由派,他到臨死之前甚至變得和毛澤東一樣,多疑且無法忍受異己。雖然到了一九七○年代末,他開始透過「實事求是」的口號來拆毀毛派烏托邦;到了一九八○年代末,他已經開始認為自己是真理的最終源頭。就是此種質變不僅造成鄧小平與部份身旁親近人士之間的衝突,也發生在他與相信鄧小平早期自由派計畫的中國社會中部份重要人士之間。

  我們展現出鄧小平終其一生職涯在國共革命年代、土地改革、為社會主義鬥爭以及文革期間,不僅是名虔誠的共產黨黨員,同時也是一直深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黨工。對於鄧小平而言,只有作為達成目標的工具時,人民才具有重要性。
 
  直到毛澤東老朽不堪之際,鄧小平還是對毛澤東卑躬屈膝。他在「偉大舵手」面前無數回自貶身分,尤其是在文革期間,他終於以最大程度的自我羞辱對折磨他的人表達其忠誠之心。儘管鄧小平的長子因為文革而殘疾,他的妻子因而高血壓,其他子女也在窮鄉僻壤受到精神與肉體的苦難,但這都未動搖他對毛澤東的忠誠。人的基本德行如人性尊嚴、驕傲與原則等,對於鄧小平來說毫無意義。自從他年輕時期將一生 投注於共產黨運動起,這些全都不復存在。從那時起,對組織的忠誠戰勝一切情感。誠然就此觀點,鄧小平無異於其他排斥社會傳統基本原則之人。歷經長年的政治生涯,虛偽的變幻無常早已成為他性格中的一部份。雖然鄧小平偶而會冒犯毛澤東並讓他失望,可是毛澤東認為鄧小平深具才幹,並是他最佳門徒並不令人驚訝。鄧小平並非有意要忤逆毛澤東,因為他有時無法探尋出毛澤東的私密慾望。事實上,跟那名試圖以蔑視經濟規律的驚人速度來建構共產主義的毛澤東相比,鄧小平更像是一名馬克思主義者。可是他依然深信中國共產黨已經成功在落後的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這應是馬克思會不以為然的看法 。鄧小平和毛澤東都承認不瞭解經濟事務,然而他跟毛澤東一樣把自己的經濟觀點強諸於黨和社會之上。一九七○年代底與一九八○年代初,鄧小平在毛澤東死後數年所發展出來的改革與開放理論並非他自己獨創出來。這套說法是根植於俄羅斯布爾什維克黨人尼可萊‧布哈林(Nikolai I. Bukharin)其對列寧目的在共產黨控制之下開發市場經濟的「新經濟政策」做出解釋。一九二○年代中期,鄧小平在還是莫斯科共產國際學校的學生時得知這項概念,當他一鞏固權力之後立刻執行這項政策。與此同時,我們也呈現出鄧小平並未在農民之間畫分公社土地。如此激進地揚棄毛澤東集體主義中最沈重的形式屬農民本身的功勞,是他們開始畫分土地。謹慎的鄧小平在此項改革開始一年半之後,才轉向支持此一發展。

  鄧小平個性強悍、行事果斷、深具野心且相當殘酷,可是他同時也相當謹慎並保有耐心。因此,鄧小平和毛澤東兩人是系出同門。只要朋友與同僚一在政治上無法滿足鄧小平,他會輕易地拋棄他們,此後再也不把他們放在心上。鄧小平和毛澤東一樣有著堅強的意志,當然也和他一樣擁有領袖魅力。他是操弄人民的巨擘,玩弄陰謀,以華麗的口號誘騙人民。若不使用這些技巧,鄧小平就無法成為領導人,也就無法戰勝覬覦毛澤東接班人大位之人並在黨、國內建立起自己的獨裁領導。
 
  所有前述的特色都使得本傳記與之前鄧小平的傳記和研究大不相同。有兩點異議之處,那些作品都已經過時,因此並非永遠可靠,有數本作品甚至些許超越了傳記的描寫範圍。即便是最為知名的鄧小平研究者傅高義(Ezra F. Vogel)的《鄧小平改變中國》,該書頗具份量也相當詳細,在許多重大觀點上也與本書有所差異。首先,該書並非完整的鄧小平傳記。事實上,那也實在不算是本傳記。傅高義僅僅專注於鄧小平一生九十二年中的最後二十七年。他對鄧小平六十五歲之前的生活鮮有興趣, 對於鄧小平成長期、成為革命家的歷程,還有掌權以及成為毛澤東內部核心圈要員的活動只做了輕描淡寫(八百三十五頁中只有三十二頁)。傅高義以政策分析家的身份寫作,而非以傳記作者或歷史學者的角度;他只對鄧小平在後毛澤東時期的改革感到興趣。第二,傅高義缺少擷取獨特的俄羅斯原始檔案,而這正是我們研究所倚賴的資料,且這對於瞭解鄧小平政治生涯與個人生活又是極其重要的。第三,或許是最重要的部份,傅高義的書並未做多少批判也缺少客觀性。鄧小平本人表示過他一生的功過是好壞各半。這樣的說法要比傅高義和煦的觀點更接近真正的評價。鄧小平和毛澤東同樣犯了許多嚴重的罪行,也要為數百萬人民之死負責。一九五○年代初期,甚至連毛澤東都試圖阻擋鄧小平屠殺過多的反革命份子。一九五○年代末期,鄧小平殘害知識份子;一九七○與一九八○年代,他逮捕甚至殺害異議份子。更別提鄧小平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天安門屠殺中的責任問題。這也顯露出在中國研究圈中,對於傅高義著作的回應是相當冷淡的。因為對鄧小平採取非批判性與不符實際的正面角度,他們對該書做出恰如其分的批評。《中國經濟評論》前編輯陸建鑫(Pete Sweeney)表示同樣的觀點:「我們期待看到一份對他(鄧小平)的政治想法更具批判性的作品。」
 
  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對於中國在二十一世紀末的歷史中最為重要的政治領袖,本書是唯一一本內容完整又客觀的傳記。

  總而言之,我們身為歷史學者的責任是對鄧小平以及那個被他徹底改變的國家建立起鮮明生動的形象。我們並未明確頌揚或苛責鄧小平,正如同我們也未明確褒貶毛澤東。不帶政治性斧鑿的細心讀者肯定能以我們所提出的龐大證據為基準做出自己的結論。我們試圖以當初瞭解毛澤東所有複雜性的方式去理解鄧小平。我們期待本書也能協助讀者更為清楚地瞭解中國的過去、現在以及為來。只要我們不厭其煩地去破解中國的奧秘,是能達成此任務的。本書中,我們的方法是仔細檢視鄧小平,這名中國所生的出色革命家和改革者,且他隨後在漫長政治生涯中也重塑了中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ISBN:9789570847796
叢書系列:歷史大講堂
規格:平裝/592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中國史地>朝代史>民國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政治人物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九章  北京競賽場
 
一九五二年七月底,毛澤東將鄧小平調往北京並逐漸把他帶進自己的親信圈中。毛主席愈來愈喜歡這名精力充沛,且還相當年輕的四川人(鄧小平當時四十八歲)。八月七日,毛澤東指派鄧小平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的五個副總理之一。直到當時,其餘四人中還有兩人非共產黨員a。藉由共產黨員鄧小平就任副總理一職,毛澤東發出終結新民主主義的訊號。這個國家旋即進入建構社會主義的新階段。毛澤東也把鄧小平納入中國二十一名最高領導人的名單中,且在預定發行的新版蘇維埃百科全書中也將納入這些人的傳記,這是共產黨世界中相當大的榮耀。
 
鄧小平帶著卓琳、孩子們、繼母夏伯根以及同父異母的妹妹鄧先群一同前往首都。他們住在一棟離高階領導階層居所中南海不遠的舒適房舍中。只有政治局委員方能住進本為昔日皇宮一區毗鄰著紫禁城的中南海,當時鄧小平尚未進入政治局。
鄧小平的新鄰居是他的老鄉兼老戰友,當時擔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與華北軍區司令員的聶榮臻。聶榮臻非常好客,且燒得一手好川菜。因此鄧小平與家人經常上門「享受免費的美食」與暢飲鄧小平喜愛的烈酒。鄧小平不是酒鬼,可是養成了每天晚餐前必來一杯的規矩。
 
在一九五二年下半年至翌年上半年中,毛澤東把其他數名地區領導人調回北京,同時也指派他們擔任國家和黨機構的高階職務。政治局委員高崗原先擔任東北人民政府主席,出任國家計畫委員會主席; 饒漱石為中央組織部部長;鄧子恢是農村工作部部長。稍早在一九五○年九月,毛澤東把習仲勳調回北京,起初擔任宣傳部長,之後擔任政務院秘書長。除了習仲勳之外,鄧小平與其他三人都很熟。在權力走廊中,鄧(小平)、高、饒、鄧(子恢)、習這個五重奏被稱為「五馬進京」;其中高崗被稱為「(五馬進京)一馬當先」,因為他是五人之中擁有最大權力者。
 
毛主席擔心過度的地方分權主義,那是中國歷史上的常見現象,他很快就廢除所有的軍政委員會與黨的地方局。他顯然偏愛將這些昔日地方領導人就近看管,藉由他們來強化中央領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ISBN:9789570847796
叢書系列:歷史大講堂
規格:平裝/592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中國史地>朝代史>民國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政治人物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鄧小平:革命人生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36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titan 太肯功能慢跑踝襪-Fit (男女適用、十歲以上年齡層皆適用)L                             黑/紅色 凱因斯對戰海耶克:決定現代經濟學樣貌的世紀衝突 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植物的心機:刺激想像與形塑文明的植物史觀 一顆頭顱的歷史: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 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窮人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一顆頭顱的歷史: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窮人(Poor People)~推薦!

作者:威廉.福爾曼
原文作者:William T. Vollmann
譯者:徐麗松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20元

ISBN:9789869335317
叢書系列:現場
規格:平裝/480頁/16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人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威廉‧福爾曼  William T. Vollmann


  福爾曼著有多部長篇小說及故事集 ,當中包括批判暴力的七冊巨著《暴起與沉淪》(Rising Up and Rising Down),探索美國「火車扒客」地下文化的《行向無窮處》(Riding Toward Everywhere),記述性別跨越經驗的《朵蘿瑞絲之書》(The Book of Dolores) 等作品。二○○五年曾以《歐洲中央》(Europe Central)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福爾曼曾獲國際筆會美西中心小說獎(PEN Center USA West Award for Fiction)、席瓦‧奈波爾紀念獎(Shiva Naipaul Memorial Prize)、懷丁作家獎(Whiting Writers' Award)等獎項。他的報導和小說創作亦常見於《紐約客》(The New Yorker)、《君子》(Esquire)、《Spin》、《格蘭塔》(Granta)等雜誌。現居加州沙加緬度 。  

譯者簡介

徐麗松


  台大外文系畢業,世紀交替之際旅居法國多年,陸續於巴黎第七大學、里昂第二大學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修讀語言學及跨文化研究,並在法國及台灣從事英文、法文翻譯及跨界合作工作。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人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你為什麼窮?」
他帶著這個問題,進行了一場橫跨世界各地、歷時二十五年的採訪紀錄,
探索什麼是「貧窮」,引人反思貧與富的真義。

  從泰國、日本、哈薩克,到塞爾維亞、俄羅斯和美國等地,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威廉・福爾曼橫跨亞洲、非洲、俄國、東歐和美洲,在全球各地的城市和鄉村,向人提問這個簡單無比、卻又具深意的問題——「你為什麼窮?」經過無畏無懼的深入採訪,他得到前所未聞、對於貧窮的獨特觀點。

  福爾曼直視貧窮,讓世界各地的窮人發聲,從每個人自身的文化、社會和宗教角度,解釋自己落入貧窮的原因和後果。他帶著無盡的悲憫和謹慎的同理心,記錄下每一位受訪者的故事——他們是曼谷城裡的清潔婦、京都四条橋下的遊民、聖彼得堡教堂旁的老婦乞丐、車諾比核災事件的受害者、阿富汗的孤苦寡婦、墨西哥街頭的風琴手、東京歌舞伎町的陪酒小姐,甚至美國境內的白人街友……

  福爾曼採訪時的感情時而涉入、時而抽離,甚至會對自己的身分進行自嘲和質疑。冷靜的主述和詩意的側寫雙線交織,書中文字同時結合紀實攝影,讓讀者對窮人陳述心境時的思緒和情緒感同身受,從而在他們身上看見驕傲、痛苦、錯誤與尊嚴,體會窮人在辛苦求生的韌性中蘊含的力量,進而反思人類在階級、信仰、態度、貧富的定義和認知,是一部以獨特風格探討「貧窮」這個永恆社會問題的報導力作。

  ●書末附128幅受訪者的黑白紀實攝影照,為作者親自拍攝。

國際書評

  • 「當前已罕有人能以福爾曼這種方式處理關於全球低下階級的書寫……這位作者的筆鋒不僅令人驚豔,而且充滿責任感和道德意識。」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 「福爾曼寫出一部力道恢宏之作——本書頌讚了它所記錄的每一則故事的偉大,並讓所有人物以自己的話語,訴說人生為何讓他們如此落魄。」——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  

  • 「福爾曼說出許多應該被說出的故事,而他敘述的方式讓讀者不禁豎耳傾聽。」——聖路易郵報(St. Louis Post-Dispatch)

  • 「有時感性,經常挑釁,福爾曼從獨特視角探索貧窮的情感、心理和身體面向。」——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人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引言
所得表
詞彙說明

第一部・自我認定
1. 我覺得我是富有的
2. 我認為他們窮
3. 娜塔莉雅的小孩
4. 什麼事你都該自己做
5. 兩個山

第二部・現象
6. 隱形
7. 畸形
8. 不被欲求
9. 依賴
10. 容易出意外
11. 痛苦
12. 麻木
13. 疏離

第三部・選擇
14. 成本攤銷
15. 沒有罪犯的犯罪
16. 蛇頭的恐懼

第四部・希望
17.「更多的援助,更好的運用」
18. 叢林騎士
19. 「路面以下」  
20. 骯髒的廁所

第五部・占位者
21. 我知道我富有
22. 我認為你富有  
23. 錢只去它去的地方

資料來源及相關說明
銘謝
照片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人


ISBN:9789869335317
叢書系列:現場
規格:平裝/480頁/16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人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五章兩個山(日本,2004–2005年)
 
1
 
最後這幅圖像必然要比前面描繪的三幅更加真實,因為它傳達和宣稱的東西都比較少;畢竟我在離開他們那座橋以後若是再遇到大山或小山,我可能認不出他們;他們也不會認得我。就這種情況而言,這不是很基本的道理嗎?只要我覺得好玩,我身為一個富人,確實可以挑幾個窮人當我的寵物,然後用最自得其樂、最沾沾自喜的方式餵養他們;但我還是有責任避免跟其他數以百萬計、那些生活在雨中的人糾纏不清。
 
2
 
如我所說,他們住在一棟鋪蓋了藍色油布的紙箱屋裡,在京都鴨川上的四条大橋底下。大山人長得矮,小山人長得高。他們在前院裡——姑且把它當成前院吧——放了椅子和一張小桌子。河水中擺了一個變黑的水桶,裡頭生了火,一只茶壺正在火上燒。
 
你們在外面生活多久了?我問他們。
 
一年,戴口罩那男的說。他就是小山。——我丟了工作。我本來是個上班族,後來公司做了結構調整。
 
現在你在這邊這麼久了,要變回上班族會不會有困難?
 
我當然想變回上班族,可是因為年齡限制,他們不會接受我。很多人都過著這樣的生活。
 
連年輕人都找不到工作,另外那個人說,所以情況真的很無望。
 
這是我第一次變成無家可歸的遊民,小山說。
 
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怎麼做?
 
第一天沒做計劃,不過至少我們得找到東西吃。我們找到硬紙板和被單。第一個地方就是這裡。
 
他是京都人,他朋友說。我是北海道來的。我們無意間碰到面就認識了。
 
他本來也是個上班族。我以前在一家很大的製藥公司上班,他自豪地說,然後我辭職不幹了!我在公司待了十三年。現在在這裡也三年了。
 
你們為什麼窮?
 
大山身體朝後靠,他說:我不認為我們窮。我們不窮。如果我們有地方住,我們會去那住;如果我們有工作,我們會去做。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還是一副那種自豪的強勢口吻,另外那人笑了起來,我猜是因為不好意思。
 
你們現在的食物是怎麼來的?
 
我們收集空瓶罐,賣給回收商。一天能賺個三千日圓。然後我們會上超商。這些錢能買到的最好的東西是拉麵、米飯、蔬菜。
 
一般人經過的時候對你們好不好?
 
他們點頭。
 
你們怎麼保暖?
 
這個嘛,我以前有個女朋友,大山帶著悲傷的微笑說。我想念女孩子。
 
你對未來有什麼夢想?
 
公司總裁!大山叫道。
 
小山說:我想工作。

ISBN:9789869335317
叢書系列:現場
規格:平裝/480頁/16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人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83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與孤獨共處:卸下偽裝、回到自己、一個人安靜的九個習慣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 最完美的瑞士之旅 MAX 柿涉去味石鹼120g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千鳥酒館(夏日香草限量書盒版) 平行世界的愛情故事 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惡夢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人到中年,更是理直氣壯 與孤獨共處:卸下偽裝、回到自己、一個人安靜的九個習慣 浮生釣手(博客來獨家豔陽霧銀書衣版) 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Xing Fu Shi Wo Men De Yi Wu : Rui Dian Ren De Ri Chang Si...]~推薦!

作者:吳媛媛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16/08/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ISBN:9789861335834
叢書系列:圓神文叢
規格:平裝/208頁/15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吳媛媛

  民國七十一年生,臺大中文系畢,瑞典隆德大學東亞政治碩士,現為瑞典達拉那大學講師。偏左意識的洗禮和衝擊來自北歐,而每一個省思和開悟都是以臺灣為出發點。作品曾發表於《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女書文化出版),目前於【獨立評論@天下】開設專欄〈新時代的好左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獨立評論@天下」人氣專欄、「2016全球好國家」NO.1瑞典人的日常思考完整呈現

  當全世界還在羨慕含著銀湯匙出生的瑞典人,
  我們現在就能像瑞典人一樣思考,把幸福當成自己的義務!


  為什麼瑞典每個高中生都會「質疑」他們的課綱?
  為什麼「明天請待在家不用去上班」,是瑞典人不能不理會的一句話?
  為什麼一個失業、失婚還得了憂鬱症的肥宅,能在瑞典重獲新生?

  作者目前定居瑞典,她以其獨特的觀察眼光與說故事功力,生動溫暖的寫下自臺大畢業後、遠赴瑞典攻讀學位、以至工作、定居、結婚、為人母……一路走來的「瑞典經驗」。

  ●在瑞典,沒上過大學的鑄鐵工人可以當上國家首相
  ●無論老師、清潔隊員、醫生、空服員……勞動者該罷工的時候,絕不退縮
  ●房價嚴格管制,蛋黃區或市郊的房租統統一樣
  ●建築工人和醫生,生活水準幾乎沒有差別
  ●當有個男孩宣布他覺得自己是女生,學校的老師、同學都要配合用She來稱呼她……

  作者從瑞典人的日常生活出發,細膩寫下瑞典社會中,個人與家庭生活、教育制度、工作環境等各個面向。書中一則則的瑞典式思考,為我們重新定義了「幸福感」;而一篇篇遙遠卻切身的主題,則拉高我們視野的高度,帶領我們內省。

  一群做著「瑞典夢」的人們,他們不高呼成功的口號,而是以人為本、從心出發,逐漸成為許多先進國家所追隨的目標。臺灣也有屬於自己的夢,越來越多人試著凝聚夢想並致力付出。就讓我們從瑞典人這一路走來夢想成真的思考之旅,拓展出對生活更多的美好想像。

  一則則改變人生的日常思考,讓我們為自己的幸福負起責任!

  ▓ 你多久沒和家人Mysa了呢?

  Mysa是瑞典特有的詞,意指一起度過親密愉快的時光,也是人們在日常問候與關心之外,和其他人所進行的純粹的交流。例如媽媽在廚房裡做飯時,心思七分放在家務,三分在孩子身上,但是在Mysa的時候,媽媽和孩子都要投入百分百的專注。Mysa看似放鬆,卻也非完全放鬆,而是耐心傾聽、努力理解,時時確認每個人都是主角,但沒有誰是高高在上的。因為是家人所以毫不保留的分享,意見不同也微笑包容。Mysa重視的是質,不是量。

  ▓ 為什麼瑞典丈夫人手一本《爸爸學》?

  當孩子出生之後,每個瑞典爸爸都需要放至少3個月的育兒假,讓媽媽去工作、爸爸育兒去。瑞典的社會政策模糊了父職母職的界線,將媽媽相夫教子、爸爸賺錢養家從傳統定位解放出來,父母同時是「養家」與「持家」的共同體。很多瑞典爸爸都覺得,這段專心育兒的經驗,徹底改變了他們對人生、家庭和時間的想法。

  ▓ 為什麼瑞典人忙得沒時間工作?

  相較於總是「看上頭臉色」行事、鎮日埋首工作的華人社會,沒有加班壓力、工時不長的瑞典人,生活卻顯得更加忙碌:上健身房、看書、規畫旅行、用心經營家庭時間……因為生命中有太多更重要的事,讓他們每天張羅得不亦樂乎。

  ▓ 你不能不理會的一句話……「明天請待在家不要去上班」?

  一位瑞典地方報社的小職員,有一天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說:「瑞典記者工會明天要進行全國性罷工,請你待在家不要去上班。」當時年紀還小的兒子問他:「不去上班不怕老闆生氣嗎?」他說:「我如果因為怕老闆生氣而去上班,明天起沒有一個同事會再跟我說話。」請大家花一些時間去查找自己所屬的工會,了解、參與或資助工會事務。因為不管政府怎麼變天,會為勞工撐腰的,永遠只有勞工自己!

各界推薦

  ★范雲、周偉航(人渣文本)、劉毓秀、黃哲斌、番紅花、李雪莉、李濠仲、苗博雅、楊士範、蘿瑞娜的幸福廚房——投幸福一票,感動推薦

  范雲(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劉毓秀(臺大外文系教授)
  周偉航(人渣文本)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番紅花(作家)
  李雪莉(《報導者》總主筆)
  李濠仲(作家)
  苗博雅(社會民主黨全國委員)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暨內容總監)
  蘿瑞娜的幸福廚房(親子&料理作家)

  北歐給我們一種熟悉感──正是《禮記》所描述的「大同世界」的具體實踐!履現舉世最高的勞工、女性、小孩、老人權益保障。而瑞典就是北歐模式制度的火車頭。臺大中文系畢業的吳媛媛,因緣際會進入瑞典社會和家庭,為我們捎來北國大同世界的生動活潑剪影。——劉毓秀

  「臺灣人眼中的世界,不該只有中國,也不能只有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世界非常大,但人的時間、精力、財力總是有限,能夠透過其他人的記敘看到世界其他角落、看到不同人群的生活,總是好事一件。會說故事的人難得;不只會說故事,更有意願分享、交流的人更難得。談到購物,人人都知道『貨比三家不吃虧』。關於社會、制度的變革,不論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多看看、多想想、多比較,應該能減少臺灣走的冤枉路。」——苗博雅

  作者每一段輕盈、精巧的生活故事,皆蘊含著濃郁且發人深省的北歐價值,一如人類進步文明的象徵,往往潛藏在日常周遭的瑣碎事務。——李濠仲

  「見微知著,冷靜理性」是我讀完這本《幸福是我們的義務》之後的想法。吳媛媛用她敏銳的觀察、冷靜的思考和細膩的筆調,描繪出她所見到,瑞典值得台灣學習和研究的「日常小事」。對於已經習慣用藍綠來思考的人,或許透過這本書,可以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式和結果。——楊士範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 

Chapter 1 瑞典的家庭生活 
01瑞典家庭的Mysig時光 
02沒有回家作業的瑞典孩子 
03瑞典的「爸爸學」 
04不服氣的瑞典爸爸 
 
Chapter 2 瑞典式教育 
01五十年前的歷史教科書 
02臺灣的教育很「便宜」? 
03中學生的數學科口試 
04沒有公民課的公民教育 
05對電視臺的另一種想像 
 
Chapter 3 在瑞典工作 
01我的瑞典工會初體驗 
02翻轉教育,從翻轉社會開始 
03忙得沒時間工作的瑞典人 
04鴻鵠和燕雀共存的瑞典 
 
Chapter 4 瑞典人的幸福 
01互助和自主 
02帶著缺陷的幸福 
03含著銀湯匙出生的瑞典人 
04瑞典夢vs美國夢 

後記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我很喜歡看科幻小說,尤其是所謂的「軟科幻小說」。這種小說有點像哆啦A夢的「如果電話亭」,在我們熟悉的現實世界裡投入一些超現實的變因。比方說: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性別,會怎麼樣?如果人類發現了永不枯竭的能源,會發生什麼事?在閱讀的過程中,作者和讀者一起在假設的想像社會中進行一場實驗,進而去質疑和思考我們習以為常的現實世界。
 
  我覺得生活在另一個國家,和閱讀這樣的「軟科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共享人類放諸四海皆準的情感需求前提下,每一個異國,都是我們從小長大的環境的精采對照組。
 
  在瑞典,就像在數十年前有人走進「如果電話亭」裡面說:「如果從今天起,家人間在經濟上的依賴降到最低;房租價格嚴格管控,蛋黃區或市郊的房租必須一樣;建築工人和執業醫生的生活水準並無顯著差別;沒上過大學的鑄鐵工人可以當上首相;當一個男孩宣布自己是女生時,學校的老師、同學都要配合用「She」來稱呼她;如果這些都成真了,會是一個怎麼樣的社會呢?
 
  這些「如果」聽起來一個比一個還要瘋狂,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算是科幻的範疇了。
 
  現在臺灣有很多和我一樣居住海外的作者,也在寫文章分享異國的生活。我們不需要有科幻小說家的創造力,因為我們就處在一個實驗的社會中,新鮮和衝擊俯拾即是。而生活得越久,經歷得越深,這種比較和反思也就越發厚重。在分享的欲望不斷增長的同時,我也理解到瑞典並不是一個均質的社會,這裡存在著不同立場的人,他們每天針對不同的議題激烈爭論,一個事件或議題在不同立場的報章媒體上都有各自的解讀。我不管試著用何種角度來捕捉瑞典,呈現出的印象永遠都會是鏡中花、水中月。就好像同樣生活在臺灣的外國人,也對臺灣有著不一樣的詮釋,因為臺灣也是一個不均質的社會,身在不同處,體會到的冷暖自然也不同。
 
  我無法忠實描繪一個靜態的瑞典全貌,所以我試圖用動態的畫面來回溯瑞典發展至今的思路歷程。並且以一個臺灣人為出發點,試圖發掘出對臺灣來說最有價值的切入點,讓這個瑞典經驗產生意義。
 
  對臺灣最有價值的切入點是什麼呢?這當然是見仁見智,而我最想積極分享的,是瑞典在分配和運用社會資源的解讀。在這方面,瑞典和臺灣有其根本上的差異,用另一種詞彙來說,就是意識形態偏左和偏右的區別。
 
  我在本書無意觸及艱深的政治社會討論,一方面是自己才疏學淺,一方面我也相信,認識和思考社會其實不一定需要多麼高深的學問基礎。然而要理解北歐社會和其他社會的差異,我發現很難避開「左」和「右」這組十分方便的用詞。這組詞之所以對臺灣人來說有點陌生,並不是因為它很難懂,而是因為這個常識幾乎被臺灣的學校教育忽略了。
 
  「左」和「右」是政治光譜上的兩個面向,最常被用來劃分對社會正義和自由市場經濟的見解。大致上,偏左的理念包括了資源與收入的重新分配,認為社會進步的指標體現於一般大眾的福利上,並試圖干涉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帶來的不平等;而右派精神認為每一個人的價值都取決於自身,社會的進步來自於個體追求卓越的力量,應該容許市場和資本主義帶來的不平等。這個光譜上的定位,決定了一個政黨在經濟、社會、文化上幾乎所有政策的基調。在民主制度較先進成熟的國家中,每個學生通常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必須學習和理解這個基本概念。當然,這兩種意識形態體現的是每一個人的價值觀,以及對社會公義的見解,沒有人能斷言孰優孰劣。
 
  北歐社會的政治光譜很寬廣,從最左到最右都有代表的政黨和支持者。但如果和世界上其他國家比較起來,北歐的整體重心明顯還是偏左,這就是為什麼對於在臺灣長大的筆者來說,在北歐生活會有種置身於科幻小說的錯覺。我在來瑞典之前,從來沒有想過原來世界上有這樣的社會存在,也就是說,我從小長大的環境裡並沒有提供我足夠去掌握、想像和探討偏左意識的素材。即便政治、社會學的課本上有著明確的解釋,然而最深刻的體會,往往來自於生活的點滴,是我們和親人的互動、面對富貴貧賤和生老病死的態度,以及看待自我實現的方式。
 
  十年前,我帶著一個已經定型固化的意識形態離開臺灣,從踏上瑞典的第一天開始,每一個思考方式的不同,對我而言都如同一記當頭棒喝。然而就在這般的衝撞之下,我的思考、意識才開始更柔軟地延展,在更懂得包容和批判的同時,也重塑出內心更堅韌的中心價值。我希望藉這本書,提供臺灣讀者在課本和論壇以外,一種更貼近生活的北歐模式解讀,也提供臺灣讀者一個在天秤另一端的社會想像。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ISBN:9789861335834
叢書系列:圓神文叢
規格:平裝/208頁/15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Chapter 1瑞典的家庭生活
 
01瑞典家庭的Mysig時光
 
 ─
我試著回想自己和臺灣家人Mysa的回憶,大概用手指頭數得出來。對於媽媽含辛茹苦的奉獻,我曾感到沉重;媽媽眼中的擔憂、嘴裡的叨唸,讓女兒把許多內心話都吞下了肚裡。
 ─
 
剛畢業時,我曾經在瑞典當了一年的保母。我照顧的兩個孩子的爸爸是機師,媽媽是空服員,當兩人都必須離家工作時,就由我去幼稚園接六歲的蘇菲和兩歲的盧卡斯回家。每次我忙著煮飯的時候,蘇菲總會走過來跟我再三確認:「我們等一下要一起Mysa哦!」
 
Mysa是一個瑞典特有的詞,形容詞態是Mysig,可以形容一個環境很舒適平靜,也可以形容人與人之間舒適的相處。動詞態Mysa,則意指人們一起度過親密愉快的時光。我一開始以為Mysa的意思就是相處,覺得很納悶,我人不是一直待在這裡嗎,為什麼蘇菲還要特別過來跟我「預約」相處呢?
 
吃完晚飯,收拾好廚房,蘇菲宣布Mysa開始。我和姊弟倆爬到沙發上,唸一本書給他們聽,也聊著在幼稚園發生的事。那時我懂的瑞典語還不多,記得有一次我聽不懂「盪鞦韆」這個詞,蘇菲二話不說跳下沙發表演盪鞦韆的動作給我看,把我和盧卡斯逗得樂不可支。Mysa結束時,蘇菲總會說:「Oh, it was mysig.」(跟妳度過的時間真開心。)
 
家人間以血緣聯繫的情感,是全人類共有、放諸四海皆準的。但是其感情根基,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制度下所呈現的面貌都不盡相同。我以前從沒有細想過臺灣的家庭觀,反而是當身處在瑞典這個陌生的環境時,才開始反思從小視為理所當然的臺灣家庭模式。這篇文章是我單純從家人的角度出發所做的觀察,有發現,有感動,也嘗試從制度面去思考。
 
和家人相處太久會累?
 
我先生和家人見面並不是非常頻繁,但是每一到兩個月總會記得要聚一聚。今年仲夏節(注:夏至來臨時的慶祝活動,是北歐的重要節日),婆婆從幾個星期前就開始安排家庭聚會,張羅得不亦樂乎。結果前一天,先生接到婆婆打來的電話,只聽她帶著濃濃鼻音說:「我得了重感冒,聚會先取消吧。」我先生說:「那妳好好休息,我們擇期再約。」我聽了急著說:「你媽媽生病了,我們更應該要去探望她呀!」我先生說:「她現在沒有精神,我們去枯坐在她旁邊,她也不會覺得Mysig。」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ISBN:9789861335834
叢書系列:圓神文叢
規格:平裝/208頁/15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199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不完美的正義: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 時尚穿搭手繪筆記:120款造型,從單品挑選到季節配色,穿出潮流街拍風! 體硬人也能做的伸展操,2週見效!:跟著日本奧運復健教練這樣做,筋骨不僵硬,身體不痠痛,降低體脂肪,提升代謝循環,給你好氣色! 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 台糖果寡糖 人生難免會有傷:六個療癒步驟,揮別創傷、圓滿自己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在哪裡,都能當個巴黎人 自學時代:找回學習的動機與主權,成為自己和孩子的最佳教練 在我們忘記之前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Gong Men Cai Niao Fei : Yi Ge Nian Qing Gong Wu Yuan De Ge Xin...]~推薦!

作者:魚凱
繪者:夏仙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6/07/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6841767
叢書系列:Change
規格:平裝/320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政治制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魚凱(
KAI

  工程背景生物魂,屬體制內外邊緣人。台灣社會需要改變,而改變不單來自批判,而來自於互相理解後尋求的共同解。書寫,希望從中理解自己,也為理解彼此找到一個媒介。作品常出現在「聯合新聞網」【鳴人堂】專欄,「上下游新聞市集」、《消費者報導》雜誌、《大自然》雜誌、《人時代動物誌》等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政府為何崩壞?甘冒被標記的風險,一位基層公務員寫給新政府的熱血建言。
  ★老鳥寄語菜鳥「依法行政、廣結善緣、全身而退」,公務員的核心價值是服務群眾,還是服務長官?我們要什麼樣的公務員?
  ★臨時工般的長官,流水般的政策;政府缺乏長遠藍圖的點狀施政,計畫精神到底是什麼?靠數字說話,政府傾全力防弊、防止公僕怠惰,為何也成為防礙台灣創新發展的主因?
  ★GOV與NGO如何能裡外配合?公民、公僕如何共同參與協作改革?
  ★緊咬口中的肥肉,年金改革推不動,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很嚴峻!如果新政府真的要創造一個年輕人能實踐夢想的台灣,必須要改變、改革什麼?

  
  想要當公務員的人,要和公務員打交道的人,都需要讀這一本書。
  
  政府儼然成為人生的墳墓、稅金的墳墓。
  擁有最大資本的一間公司,卻可能是全台灣最沒效率的一間,
  而且,大家還默默地接受了。
  
  當了六年的公務員,從文官學院新生訓練開始,菜鳥便被耳提面命要「依法行政、廣結善緣、全身而退」。面對公部門裡各種人事關說、防弊也防創新的採購制度,或只看數字、要不斷填表格的研考制度⋯⋯都讓作者覺得很弔詭。年輕人前仆後繼投入國考,考上後才發現是一個無力的開始。到底公務員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2016年台灣執政黨再度輪替,並且有許多年輕勢力揭竿而起,配合資料開放、公民參與的層面擴大,在在都顯示出新的政治模式必須被啟動——不符時代產業需求的法令必須被調整、人事制度必須更有彈性、文官的專業性及使命感必須找回、跨領域的議題必須整合等等,都是台灣要向前走必須突破的。
  
  希望有志於公職的年輕一代,仔細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菜鳥不死,莫忘初衷」的精神,是不放棄希望、不滿足現狀而衍生出的改變動力,正是台灣現在所需要的。
  
名人推薦
  
  田秋堇(僑務委員會政務副委員長)
  朱淑娟(獨立記者)
  邱銘源(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
  李鴻源(前內政部長)
  林全(行政院長)
  柯金源(公共電視【紀錄觀點】製作人)
  張善政(前行政院長)
  張鐵志(文化及政治評論家、報導者共同創辦人暨顧問)
  黃國昌(立法委員)
  彭盛韶(前北市資訊局專門委員)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他成為我心目中另類的公務員,不只在體制內尋求理想的實踐,也透過書寫傳達他的見解,同時熱中參加非營利組織⋯⋯這是一本魚凱用他六年公務員生涯的熱誠寫出來的書,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言,期待能因此促成改變。我要套用書中的話跟公務機關的朋友們互勉:「公務員,是個需要理想的行業;台灣,需要更多有熱忱、具憧憬、行動派的公務員加入!」──朱淑娟(獨立記者)
  
  我期待台灣公門的年輕菜鳥,也要勇於改變大步向前;我期待你們要成為夜空中熱情燃燒的星光,也不要溫馴地被姑息主義的黑暗所吞噬;我也期待大家一起為台灣奮鬥,只要動手去做,願意昂首高飛,根本不必等待風起,馬上就可以自己振翅。只要行動,我們都可以讓世界看見台灣,忘記自己的私利與本位,揚棄和稀泥。在每個崗位上努力,為自己,也為這塊土地。這段文字送給魚凱,也給所有有心改變公門的菜鳥,莫忘初衷,一路向前,KEEPWALKING!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適合菜鳥看,當然小英和林全也應該拜讀才是。──邱銘源(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
  
  台灣官僚文化的貼身觀察,來自公務人員的深層自省與吶喊、期待,衷心推薦。──柯金源(公共電視【紀錄觀點】製作人)
  
  魚凱這本書,描述了他公務體系的所見所聞,都是我們公務員應該參考檢討之處。同時,我也期待所有的政務官應該珍惜常任公務員,好好體會運用他們的能力。一個公務員不能夠充分發揮的國家,是不會有希望的!──張善政(前行政院院長)
  
  我們有個變態的社會,父母總希望子女變成公務員,社會氛圍卻憎恨公務員,但每一個人卻都需要公務體系解決與管理人生需求,如果我們還是有好的公務員,國家卻壞了,那問題在哪?怎麼解?快來看這個還沒放棄希望的傻小子的現身說法。──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 期許一個沒有遺憾的公務生涯 (張善政)
推薦序 坦途無高峰 (邱銘源)
推薦序 讓公務員成為國家進步的力量 (朱淑娟)
前言 我們需要改變!而且,我們可以!
 
第一部        公務人生怎麼演
 
1. 喔~喔喔喔──初試啼聲
芝麻公門
八字箴言:「廣結善緣、全身而退」
下單位了
 
2. 不動如山、牢不可破的行政模式
制度無法篩檢的動機與心態
怎麼就走到了這裡?窗前苦讀的背後
 
3. 神祕的人事、雞肋的考績
關說官有理,公務員努力無用?
考績人生,一直烤鴨會怎樣
誰把主管的管理工具拿走了
「人事布局」總是惹人遐想
 
4. 新時代裡的舊育才方式
無感的研習會、研討會
有選項等於沒選項的思考模式
跨領域溝通人才須從學校開始培養
積極,需要勇氣
 
5. 即將看得到吃不到的年金
鐵飯碗都快生鏽了,還能期待月退嗎?
怎麼算也不對的數學題
退休人員緊咬,年金改革推不動
 
第二部 公務制度與文化的糾結
 
6. 會計制度防弊,也防創新
以繁馭簡、字斟句酌 _
小心翼翼的會計系統 _
四隻小豬的故事
好人不能做好事的案例
採購制度約束的,到底是誰?
創新被守舊制度扼殺
防弊,只防了小弊
 
7. 數字治國、責任外包
令人抓狂的研考制度
計畫的精神在哪裡?
不連續的點狀施政
都交給評審委員就好了
不只有萬能承辦,還有萬能委辦
煙火般絢麗,燒完就沒的活動
活動目標——人多就好?
 
8. 臨時工般的長官,流水般的政策
曾經熱血,滄海桑田
壯志未酬先撞牆的案例
有堅持卻留不住
效益放末端,誰真的在意
口號喊太久,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9. 跨越重重山頭的跨域溝通
山頭各立,整合不易;中央地方,各行其是
跨部會辦公室,其實只是大雜燴
政策與時代脫鉤,追不上產業需要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預警機制
跨領域合作案例:氣候變遷是未來大挑戰
上對下的單向溝通
 
10. 真的有行政中立這件事嗎?
政府也有置入性行銷
是政治介入專業,還是缺乏專業?
 
11. 政治掛帥,專業哭哭
民粹瘋媒雙面夾攻,官員兩面不是人
要依法行政,卻又關說不斷,真是錯亂!
行政專業遠去的年代
行政裁量的自由心證
 
12. 忙於事後補救的政府
在亡羊補牢的迴圈中打滾
畫錯重點,問題無解
外國人眼中「健忘」的台灣人
 
第三部 改變態度、整合資源
 
13. 人才不設限,出走與接軌
向世界發聲!國際交流的體驗
台灣前進的可能——改革態度
營造有利於國際事務人才發揮的條件
對自身文化的了解與自信
打造超越語言界限、有故事可說的國家
文化觀光該大於文化+觀光
 
14. 莫忘初衷—— 公務改革的核心,是人心
不能輕易察覺的改變
逐漸同質化的過程
如何改變,喔不,或許是如何不被改變
時時自省,等待時機 _
年輕公務員是改革動能
對岸的七年級生副處長
不能輸在起跑點上
 
15. 如何突破現狀,讓資源碰觸能量
溝通要訣——永遠眼中有別人
在公部門外尋找資源
GOV與NGO的裡外配合
到處看看,自我增值
 
16. 公器公用——媒體資訊力
媒體的一體兩面
連「阿婆」也看得懂的新聞稿
大數據年代下升級版的E政府
資訊透明,鄉民齊監督
首長的信箱有用嗎?
 
17. 公民怎麼參與?
官方說明會的真正功能
成長中的審議式民主
網路公民協作的實例:vTaiwan
率先落實公民參與制度的南區水資源局
草鴞保育平台案例
行政疲乏,公務員需要民間伙伴!
 
後記  寫在最後:關一扇門,開一扇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如果我問,你對這個政府還有期待嗎?你會怎麼回答?這也是我最近常問自己的。

  記得二○一五年的生日,許下一個願望:希望台灣行政制度能逐漸改變,能夠讓有想法、願意投入改革的公務員有發揮的場域,然後營造一個可開放討論、能夠接受夢想存在的公務環境。

  在這幾年時間裡,聽到很多來自公務界朋友的抱怨,有些是抱怨主管人事不公、有些是抱怨雜事很多、有些抱怨制度沒彈性、有些抱怨福利越來越差、有些是覺得專業都派不上用場⋯⋯那麼多優秀的人,在這個體制裡動彈不得。

  從這些問題裡面,可以歸納出幾個根本的核心元素:公務選才方式已不合時宜、防弊制度綁死創新性、無效的績效評估、施政找不到重點、邏輯不清下的決策混亂、做了很多白費力氣的事。

  這些交互影響,讓公務員忙個半死,得到的成就感卻有限。然後,在無力感堆疊、僵硬的行政系統中,失去感受外界變化的能力;加上台灣教育養成的方式,很難靠自己單兵作戰尋求突圍,於是融入群體成為保障的途徑。即使政府內部問題重重,大家的抱怨沒有中斷過,但還是會退而求其次——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把自己的業務做好,就對得起良心了;很難去想像結構性制度的改變、很難去挑戰不合邏輯的官場文化。

  太陽花運動後,政府開始傾聽民間的聲音;二○一六年五月政黨輪替了,眾人引頸以盼的新政治彷彿出現了。但是,新政治到底是什麼呢?能確實掌握改變的,是在我們自己手裡啊!自己手中漢堡的番茄醬酸臭了,於是肖想看別人手上的漢堡會不會好一點,但整批番茄醬都出自同一條產線的啊!產線不改的話,再厲害的廚師也只能拿到酸臭的番茄醬。

  公務系統,就是一條很長的生產線,長到即使身為國家領導人,也不見得能改變當中的組織文化。而我,小小的公務員又能做什麼?我只是看到事情不會憑空發生改變,所以想做些什麼,讓台灣政府變得不一樣。我相信,台灣要更好,靠的是大家齊心努力,改變的力量能凝聚才能看到新政治。新政治,需要台灣人共同參與;新政府,需要台灣公務員共同參與。

  愛台灣——在陳金鋒揮出全壘打的那一刻,多少人眼眶泛紅;愛台灣——《拔一條河》甲仙鄉親迎接深夜歸來的拔河隊畫面,多少人眼淚hold不住;愛台灣——〈島嶼天光〉中「天色漸漸光,咱就大聲來唱著歌」的歌詞又讓多少人熱血澎拜。而《公門菜鳥 飛!》,希望將這些能量帶入政府;用沉穩內斂的力量告訴自己,我們需要改變!而且,我們可以!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ISBN:9789866841767
叢書系列:Change
規格:平裝/320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政治制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部  公務人生怎麼演
〈不動如山、牢不可破的行政模式〉
 
剛進部門,就感受到一團和氣的氛圍。
 
剛到公部門報到的頭一個月,抱著探索及亟欲求知的精神,用著學校師長告誡的積極態度,想要多了解這個環境。對於一個剛從學校畢業的人來說,他所擁有的就是單純的、事理分明的判斷;但不久後,我便知道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奧義。延續著文官學院新生訓練中講師耳提面命的口訣,「依法行政、廣結善緣、全身而退」,就是箇中真義了。一開始就感覺到,同事間沒有針對公務議題進行討論的氛圍,比較常討論的,是公務之外的事情,比方說,哪裡有好吃的、哪裡有開團購等等。
 
剛入公門的公務員,對於行政體系的運作還不是這麼熟悉。這有好有壞,好的是會比較不受框架的限制。可以發現,待得越久的公務員,心態上會漸趨保守,當時還滿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啊,嘿無可能啦!」對於老公務員來說,所有事情都有既定的程序及流程,照著這樣做,就可一天過一天。但是對新人來說,心中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非得這樣做不可?難道沒有其他的辦理方式嗎?如果能夠提出一個比較有創意的方式,為什麼不試試看?
 
有時候會想,在學校中,老師鼓勵學生開口問問題,提出說法,延伸出有料的討論;但是進了政府之後,我們開始體會到,很少長官真正想跟你討論,同一句話,在他的口中講出是明智,在你的口中講出是不智。所以,在真理不會越辯越明的情況下,到後來也就放棄比較開放的對話方式。所謂溝通,就是在一個假設性前提下,去預設長官的心意,然後在這樣的框架下提出建議。關於事情本質——  該不該做、做了有什麼效益、這樣的方向對嗎——  的討論,是很少見的。比較常見的,是有關程序、權責上的爭辯:「程序不對,退件」、「這不是我們管的,不要碰」、「之前的人都這樣辦,你為什麼要不一樣?」⋯⋯等等。
 
經過一兩次這樣的碰壁經驗,便會開始思考,是什麼造就了牢不可破的行政模式?很可能是心理上對改變的抗拒,尤其在老機關裡面,所有的習慣是傳承的,什麼樣的公文該怎麼辦理,都有固定的脈絡可循。依循舊模式去處理,最熟悉、最不可能犯錯。一旦由誰改變了過去既有的辦理方式,到時候出了問題,長官一定是追究提出改變的這個對象。

ISBN:9789866841767
叢書系列:Change
規格:平裝/320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政治制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公門菜鳥飛:一個年輕公務員的革新理想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29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每天來點負能量:失落的壞話經典,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 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 窮人 樹的祕密生命 下流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亞爾斯蘭戰記 5 窮人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與孤獨共處:卸下偽裝、回到自己、一個人安靜的九個習慣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She Zi Dao !: Qiu Jin Ban Shi Ji , Bei Yi Wang De Gu Dao...]~推薦!

作者:楊麗玲/撰述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6/07/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30元

ISBN:9789869316453
叢書系列:遠足UA
規格:平裝/256頁/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採訪撰文人簡介

楊麗玲

 
  曾任電影公司及廣告公司企劃、報社記者、副刊編輯、雜誌總編輯,現專事寫作。

  得獎記錄: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台灣文學獎、觀光文學獎、文建會小說散文獎、公視百萬劇本推薦獎、國軍文藝金像獎、國文藝基金會小說創作補助、長篇小說專案補助等數十獎項。
 
  出版記錄:《台北生活,好樣的!》《翻滾吧!阿信》《艋舺戀花恰恰恰》《十年苦鬥-亞洲大學安藤忠雄的美術館》《百萬擦出百億商機》《山居,鹿小村》等近三十部作品。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社子島是台北市最後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
  這裡沒有高樓,到處可見的是鐵皮屋工廠和資源回收場,
  過去社子島背負大台北地區防洪的重責大任,長達半世紀都限建,
  磚房壞了不能拆掉重建,只能在屋頂以鐵皮加蓋的方式拉皮整修。
  整個社子島生活機能很差,甚至沒有超商、大型商店,
  更別提診所、銀行、郵局,居民不明白,明明有繳稅,卻活得像二等公民。。。


  沿著台北市延平北路向北行駛,繁華市容漸漸變了樣,如果不是看到延平北路七段這個路牌,根本無法想像這裡就是台北市,說這裡像鄉村一點也不為過,主幹道狹小,發展原地踏步,都是因為限建。
  
  1963年葛樂禮葛樂禮颱風對台北地區造成重大的災害後,政府為了降低水患的風險,先是加高淡水河、基隆河的河堤,進而將士林段的基隆河改道,1970年經濟部在「台北地區防洪計畫」中,將社子島列為洪泛區,停止島上一切建設,土地建物限制開發,房屋也不能改建,不能申請水電,電力公司及自來水公司也不能幫居民接水電,居民如要搬進來得寫切結書。徹底放棄了對社子島居民安全承諾的天職,藉以換得台北市精華地段、政府機構的安全。
  
  老屋不能整個拆除重建,只能原地修緝,為了防漏雨,磚牆屋頂跳tone地搭上鐵皮,形成違建多、磚瓦防搭蓋鐵皮屋頂的景象。當地富洲里里長李賜福無奈說:「房子結構可能都存在風險,但拆了就成無殼蝸牛,只好勉強湊合」
   
  還有一家好幾戶住在一個屋簷下,一門牌一水表只能共用。居民挖了蓄水池存水,以免水壓不夠,被台北盆地首要兩條河川--淡水河與基隆河環繞的社子島,竟連居家用水都有問題,更別提生活機能。社子島居民說:「不要說什麼台北曼哈頓、威尼斯…什麼的,這裡根本是三流的城市啊!」就像許多人形容的「台北市的庄腳所在」,相對於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台北都會風貌,這裡全是低矮房舍,破舊的瓦簷磚房、歪歪斜斜的巷弄,有些巷弄窄到僅可通行摩托車或腳踏車,與行人錯身而過時,得小心慎行,以免相撞,也有些巷弄裡,甚且是你家後巷緊貼著我家門前,一不小心就會闖進別人家裡。

  市民覺醒卸下十字架,復活咱的島!
   
  半個世紀以來,社子島的居民在颱風、暴雨來的時候,惶惶不安;同為台北市民,連個便利商店都沒有,生活機能比高山上的原住民還差。
  
  從李登輝當市長時期提出的社子島開發計畫,至今歷經12任台北市長皆提出不同的願景與政治支票,但社子島的居民從年輕等到白頭,等到的卻是承諾連續跳票。「台北曼哈頓」、「水都威尼斯」、「河濱花都」……,甚至還有「色情風化賭博專區」。但不管甚麼開發案,沒有一個能過關、實現的,社子島至今仍被滯洪區、禁建令的緊箍咒牢牢套住,台北的世外桃源已經荒廢近半世紀,1萬多居民聽得到口號,卻始終看不見希望。

  社子島的悲情歷史由來已久,作為防洪限建區,她為台北人承載了半世紀的十字架,而大多數的台北人對「社子島」的地理位置往往一知半解,更罔論了解她的歷史。2014年,新的臺北市長上任,社子島居民對開發模式進行了一次住民公投,似乎窺見了解禁的曙光,從戒嚴時期的政治粗暴到今天,台灣逐漸走向進步的公民社會,社子島民半世紀的血淚犧牲,仍持續成為歷史的遺憾?或能翻轉社子島現象成為台灣社會民主進程的一個重要指標?期盼本書的出版為社子島居民權益發聲,為落實開發承諾進行督促。

本書特色

  本書基於關懷、求真、嚴謹的立場出版,這是
  1第一本探討社子島過去與現在的人文專書。
  2採訪社子島將近60位居民,深入了解在地的故事。
  3收錄社子島居民、攝影名家、媒體、政府機構獨家經典照片,橫跨幾世紀,從各面向呈現社子島的美麗與哀愁。
  4產、官、學多方資料匯集,建構半世紀社子島今昔。

名人推薦

  台北市市長 /柯文哲
  台北市市議員/何志偉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校長/唐彥博
  財團法人喬大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郭國榮
  專文推薦

  台北市都發局局長/ 林洲民
  社子島富洲里里長 /李賜福
  台北永樂扶輪社社長/陳煙平
  喬大地產執行副總/郭國哲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黃瑞茂
  社子島福安里里長 /謝文加
  (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聯合掛名推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PHOTO  ESSAY】圖片故事
百坪老屋、六戶人家,苦撐半個世紀
限建惡法逼出來的後現代拼湊風
曾是大台北蔬菜主要供應區
城中村堤外孤島,青壯人口盡外移
兩河環抱,大台北最美麗的綠寶

第一章:靜好歲月 水來說故事
從繁華世界跌進另一個舊時空
昔時歲月的溫柔漫漾開來
【歷史小翻頁】番仔溝與社子島
【聽說從前】定義社子島範圍
【社子人・老照片】
走過從前,發現社子島的前半生
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社的故地
兩河文化,歲月靜好
有了吊橋就可以搭火車到台北
水肥往事,有趣佚聞
【社子人・老照片】
社子島上,水來說故事

第二章    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敢說不,明天就去港裡撈屍體吧!
問題解決了嗎?
記者陪同市長走過災難現場
受到如此待遇,鄉親難道都不抗議?
一九八六年社子水門事件
洪流主要衝擊點就在社子島
研究試驗相互矛盾,地方中央不同調
許市長請救救社子島!
為何繳同樣的稅,卻淪為二等公民?
不敢加高堤防,難道是與採砂集團有勾結?
洗砂場形同禁區
未來,還是個未知數!

第三章  被虐待的居住正義
二重疏洪道悲歌
凍結在時光中,樣貌卻漸漸異化變型
農村產業的大崩解
「五路人」的天地
事會變境會遷,人會老厝會舊
居民能不怨嗎?能毫不抗議嗎?
每隔一陣子,開發議題就會上報
城鄉差距竟出現在首善之都台北市
各方說法:最重要是怎麼安置補償  富洲里里長/李賜福
各方說法:如果不開發,鄉親還要繼續當二等公民嗎?  福安里里長/謝文加
各方說法:百坪老屋幾六十幾口人,實在住不下  社子岛世居居民/林慶章
各方說法:選擇對社子人最好的方案  社子岛世居居民、恒亞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煙平
各方說法:把問題訪查清楚就不難訂出合理的解決方式 前福安里里長/楊明照
各方說法:我們守法不敢違建,愈守法的反而愈慘  吳振泰商號老板娘/
各方說法:生態環保不能無限上綱,只保護鳥不保護人社子岛之歌作詞人/陳文煌
各方說法:社子島,台北城市新典範/喬大地產執行副總/郭國哲
各方說法:將社子島作為一個實驗場域,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危機
/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淡江大學教授  黃瑞茂

第四章 市長走馬燈,開發大跳票
李登輝:台北副都心
吳伯雄:色情博弈專區
黃大洲:港灣型態娛樂專區
陳水扁:第三副都心
馬英九:輕軌捷運與河濱花都
郝龍斌:台北曼哈頓

第五章  復活咱的島.從現在開始
新台北城市學
許一個可以實現的夢
柯文哲:台北威尼斯‧水岸城市三方案
方案1運河社子島
方案2生態社子島
方案3咱的社子島
社子島開發,首重居民安置
前景未卜,不如維持現狀?
居民共識,先安置後拆遷
合理顧及少數民意,才能為開發案解套
市府「補乎你哉」居民權益試算服務
葉家源科長:府、民合作,為明日社子島打拼
柯文哲市長:社子島開發計畫就是「讓你比現在好」
林欽榮副市長:將社子島納入法制內的都市計畫
向國際借鏡,荷蘭分享與水共生開發經驗
林洲民局長:有想法就要清楚表達,有「異見」更需要溝通合作
期盼立下城市美學新典範

附錄(一) 從老地圖看社子島的前世今生
附錄(二)  社子島開發大事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1

我們要留下一個什麼樣的臺灣給下一代?


  位於臺北市西北角的社子島,三面環河、視野廣闊、生態豐富,是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的地點。兩河匯合處的先天優勢與獨特的人文風貌,卻因一場葛樂禮颱風造成北臺灣水災,遭到政策性禁建、限建,從此身世坎坷。

  臺北人或許聽說過它,卻感覺陌生,對社子島的印象,往往停留在落後、淹水、房舍老舊、景象凋敝、交通不便、欠缺公共建設、違建工廠等負面觀感。

  四十六年的禁建,居民期望改變。但只要選舉到了,候選人就會開出一張比以前更大張的支票,只是從沒實現過。多次的政治跳票讓當地的居民失望之餘,根本失去信心。政府長期無力解決問題,也知道自己理虧,遂放任違建蔓延,整個社子島變成化外之地,更是法外之地,最後政府不僅視之為燙手山芋,乾脆視而不見。

  我常說執政要永遠思考著「我們要留下一個什麼樣的臺灣給下一代」,因此毅然處理社子島問題,因為我不做,以後的市長更不可能去做這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為了決定社子島之開發方向,北市府舉辦i-Voting由住民票選,從三個方案擇一,供市府做進一步之規劃參考。強調「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政治理念,這是第一次由市府提供一個平台,讓在地住民有機會參與,決定自己社區未來發展的方向,堪稱創下臺灣都市計畫的典範。

  居民選擇的「生態社子島」方案,重點不是細節,而是告訴市府進一步規劃的方向。我認為只要方向確定了,剩下的就是勇往直前。再不開發,時間拖越久,惡性循環會越嚴重。回顧以前的計畫,失敗原因除了大家不願承擔政治風險以外,就是安置與補償問題,沒有清楚可行的辦法。

  社子島禁建太久,造成違建多、流動人口多、產權複雜,許多土地都是持分擁有,還有許多有屋無地的住民,諸多困境使得居民意見難以被整合,也給了政府不開發、不建設的藉口。最後,受害的還是居民。

  社子島已經禁建四十六年,如果這時候再不解決,結果就是永遠拖下去了!既然現在戰略方向確認,也往前走到這個地步,剩下的就是努力向前了。社子島這種困難政策的執行,無法等待大家都滿意才開始。

  所以市府以「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為原則,個人太特殊的問題則以專案處理。道路、公園、學校、公共設施,先行建設,可以處理的先處理,並隨時傾聽民意,依照現況修正計畫,不斷前進。

  四十六年的禁建造成「一個城市、兩個世界」,社子島不能再等了,大家一齊前進吧!

台北市市長 柯文哲

推薦序2

社子島也是臺北市的一部分


  很感謝正在閱讀的你,以及遠足文化看見社子島獨特的人文、歷史及地理背景,更由衷希望隨著這本書的出版,能讓大眾了解社子島居民所面臨的困境,藉由相互理解、對話,消弭分歧對立。有人願意以專書剖析社子島問題,讓我第一時間感受到洋蔥味。

  社子島在不斷的被媒體討論又被遺忘中逐漸老去:基隆河、淡水河被整治的服服貼貼不再泛濫成災的同時野性也消失殆盡。在時光舞動之時,這兩河交會之處—社子島的生命力也逐漸流失。過往祖先所依賴的母親之河,因霸道的政策與市民疏離了。良田沒了、漁獲沒了、傳統永續的經濟模式沒了, 未來的希望也沒了。以我個人經歷而言,基隆河截彎取直之後,我那陌生的老家現正沈睡在河底,遭政府強制徵收的長輩親身體會何謂顛沛流離、無處安身之苦,思念家園的心情猶如老兵望月般的惆悵。我心中嚴正告訴自己: 過去的錯誤絕對不能再次複製!

  市長一句玩笑話挑起敏感神經

  柯文哲在社子島以史上最高得票率順利當選,但勝選後一句玩笑話: 『不開發了!大家發錢!』立即挑動居民長期的敏感神經,似要用錢打發居民!上百人串聯要到市政府陳情。對我而言,雖然挑戰當紅的柯市府會面臨政治傷害,但為了民眾賦予代為發聲的任務,為了緩和高漲情緒,與在地里長謝文加、李賜福三人出面斡旋以免失控。雖然部分網友的責難與圍剿實令居民難以承受,幸好主流輿論適時給予平衡報導,讓長期「無聲靜音」的居民得以稍稍平反。

  另類「戒嚴」造就超高比例的弱勢集中

  這塊土地被定為滯洪區至今禁建四十六年,彷彿是「空間、時間戒嚴」, 一般人所能享有的生活機能都不能合法設立,毫無基礎生活品質可言,連玉山都有的便利商店,社子島竟無法設立。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搬?」說實話,有能力的人早搬了,剩下大多是只能守著沒價值土地和殘破房屋的老弱婦孺。

  安置問題待解

  實施禁建後的新建物都屬違建,一般區段徵收僅「合法建物」可獲拆遷補償,但社子島在特殊歷史脈絡下,如果只補償合法建物勢必引起很大的反彈,因此「臺北市舉辦公共工程拆遷補償自治條例」另外規定七十七年八月一日前的既存違建也可補償,但往後的建物就只有人口遷移費。社子島家庭弱勢戶比例相當高,安置問題更應小心謹慎,依北士科經驗一戶專案住宅約千萬,即便拿到三百萬拆遷補償後還得另外掏錢,但許多家戶根本無力負擔相關費用,最糟更可能只領二十八萬遷移費就得搬家走人。拆遷補償更涉及複雜產權問題,有些房子一戶裡面住了二十人以上;更有許多有屋無地或連房屋都沒有的經濟弱勢,據市府調查超過半數家戶產權有問題。為避免爭議,居民希望市府先交代安置問題,但市府卻執意直接討論開發內容,導致雙方在程序上始終未能有共識。

  是半世紀生活品質的彌補,不是貪婪

  有人將爭議簡化為「利益談不攏」,並給居民扣上貪婪的帽子,我認為這樣的指控非常不道德!市府明知輿論導向卻任由網友砲轟居民。社子島民風純樸,貪婪從來就不是其形容詞,居民害怕開發後無家可歸,市府既如期完成i-Voting,就應儘速落實安置承諾,確保居民不會因住不起而遭迫遷。

  按部就班、先安置後開發

  現行目標應以「儘快解決防洪等基礎建設後加速解禁和安置」為主,其次才是利益問題,無產權或戶籍的弱勢戶應先行安置至中繼住宅。社子島在兩位里長的努力,下相對過去已經整潔許多,但仍需持續引進行政資源,讓民生基本設施維持一定水準,積極處理環保、交通等公共問題。社子島開發非外界所稱「利益」問題般單純,在禁建限制之下,別說都更,連改、修建都不行,等同居住權遭剝奪,無法享受半世紀來臺北基礎建設的進步。所以不只是「利益」問題,而是我們這些非社子島的市民對於社子島居民背負長達半世紀十字架、剝奪居住權的彌補。

  我們該去思考,如果我們的國家可以僅為了虛空的國際知名度砸上百億舉辦「國際級花博或運動會」,為何不好好思量社子島的強大潛力,結合科技與生態概念,成為都市再造的極致案例,讓這裡成為真正的未來城市生活的典範?

台北市市議員 何志偉

推薦序3

願培育英才,與社子島共榮發展


  社子島位處臺北盆地基隆河、淡水河兩河流域交會之處,紅樹林、近水生態豐富,美景天成。

  社子島上的最高學府臺北海洋技術學院( 原為中國海事專科學校,民國九十六年八月一日奉教育部核准改制並更名為「臺北海洋技術學院」),係國內唯一擁有獨立教學碼頭並在臺北市與新北市皆設有校區之私立大專校院。

  本校自民國五十五年創校以來,共培育三萬餘名各式專業人才,為臺灣經濟建設與發展貢獻良多。校友分布在各行業各階層且勤奮工作,廣受好評。

  歷屆畢業校友中,獲致傑出表現者頗眾,不勝枚舉,舉其瑩者,如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先生、桂冠實業董事長王坤山先生、兩岸船務大王洪清潭先生、臺北海運承攬公會理事長陳木枝先生、高盈企業集團董事長雷祖綱先生、高雄港引水人辦事處主任胡延章先生、知名藝人郭子乾先生、胡琴音樂家陳家崑先生、音樂製作人王治平先生等,少年求學時光,皆在社子島度過,也見證社子島的各階段發展。

  本人(唐彥博)民國一〇一年八月接任本校第九任校長,除秉持「忠誠服務、創新創意、前瞻機先、熱忱赴事」之理念,建立教職員勇於負責、積極創新之精神;也結合社子島獨特在地特色與豐富自然、人文資源,期與社子島共榮發展,再創歷史扉頁!

  今日很高興遠足文化出版社能夠在臺北城市開發總體佈局之際,集眾人之力,出版這樣ㄧ本有意義的社子島專書,很樂意、也很榮幸為之撰序。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校長 唐彥博

推薦序4

可以成就偉大,何必屈於平凡?


  當大家都在為社子島開發與否,爭得面紅耳赤、說得口沫橫飛,喬大文化基金會以自己的方式,定期舉辦讀書會已屆十三年,期待透過閱讀推廣, 讓新一代社子人,綻放出不一樣的人生色彩。

  「成就偉大城市,『豐富心靈視野』和『提升居住品質』一樣重要!」

  誰都希望擁有環境優美、衛生、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社子鄉親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居住環境的改善、更需要精神層次的文化浸潤。不管是閱讀還是藝術彩繪,這些文化推廣必須持久投入,雖無法馬上收獲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透過閱讀、文化活動的潛移默化,對居民心理素質、美學涵養的培育,卻有深遠的影響。人形塑了城市,城市也觸發了人,社區再造、藝術進駐是催化後的外在形式,學習認真面對『自己是塑造城市的一份子』」才是真議題。

  我們應該以逆向思考的眼光來看「限建」這件事:社子島禁建近五十年,居住正義遭到剝奪是事實,但若放大眼光來看,也因這樣的歷史錯誤,使社子島免於都市化過程的破壞,仍保有獨特的原始生態、自然景觀,而且位於兩河交匯處,親水資源豐富,是臺北市最珍貴的綠寶,也是臺北市最後的一塊處女地。社子島的現況與未來,不僅是社子島的家務事,所有善意的關心與提醒,都值得島上鄉親認真思考。

  對於目前柯市府的積極,希望大家多一些肯定與鼓勵、少一些批判與口水,拉高視野,用超越世界一流城市的規格與思維,以未來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來定位,社子島有山有水、有濕地生態、鄰近出海口,天然條件豐富而獨特,我們不要讓社子島停留在過去,不要拿片面的資訊解讀來自己嚇自己,必須勇敢往前走,即使面對先天環境的險阻,以臺灣人特有的韌性與堅持,沒有做不到的事!好好規劃,發揮其真正的價值,深信社子島絕對可以成為最具特色和生命力的臺灣意象。

  用深、廣、遠的思維,加上膽識和魄力,帶領大家勇敢做夢,逐步具體落實,當然,實踐的過程,難免會遇到困難和阻礙。我相信,柯市長有足夠聰明智慧,也有接受挑戰的決心,可以偉大,何必屈於平凡?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做到了,就是在為臺灣、為臺北市寫下歷史新頁。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臺北市作為國際知名的城市,希望未來可借鏡並超越荷蘭阿姆斯特丹、法國巴黎塞納河、倫敦泰晤士河、奧地利多瑙河及德國萊茵河等世界知名城市,打造臺北淡水河流域成為兼具人文、景觀、水道交通、及環保休閒的一流河川,更進一步提升臺北地區民眾的生活品質和機能,讓大臺北地區不僅是持續進步的都會區,也是一個友善生活、發展觀光的好所在。

  欣見臺灣第一本探討社子島的書籍出版,這本書裡很公開的探討了支持開發與反對開發的兩端意見,我認為能公開、理性、和平的討論社子島的未來,是臺灣社會值得珍惜的民主成果。希望讀者們能透過閱讀本書更瞭解社子島的過去,也期待社子島的未來能有每一位讀者給予的支持與祝福。

財團法人喬大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郭國榮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ISBN:9789869316453
叢書系列:遠足UA
規格:平裝/256頁/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市長走馬燈開發大跳票
 
社子島是否適宜開發,一直是見仁見智的難題,市府、中央、學者、民間皆曾出現各種研究報告或評估結果,誰都不敢保証開發社子島不會影響台北市的防洪功能。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前篇所述,台北市政府卻一再拋出開發議題,是明知故「犯」?或故作天真,實行愚民之舉?畫個大餅,騙到選票就好?亦或挾私偷跑,試圖透過政治手腕,操作「闖關」?一旦僥倖突圍成功,縱使開發後市府帳面上是虧損的,但背後牽涉到的開發利益有多麼龐大?又將會如何、落入哪些人口袋裡?
 
總之,如果把歷年來「社子島開發議題發展史」做一番梳爬整理,勢必長篇大牘、罄竹難書。不過,若把時間翻回從前,挑精撿細,倒可以歸納出幾個階段性的重點。
 
李登輝「台北副都心」
 
李登輝擔任市長期間(一九七八│一九八一),正值台北市土地價格飆漲、與北市人口暴增的壓力,曾考慮以位在台北市邊陲的關渡、社子島作為紓解方案之一,最早提出「台北副都心」概念,但未具雛型。
 
楊金欉(一九八二│一九八五)與許水德(一九八五│一九八八)擔任台北市長時期,始由研考會委託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辦理『台北市關渡平原開發可行性之研究』,於一九八六年九月提出開發關渡平原為台北副都會中心之構想。但因無共識,一直處於評估階段。
 
吳伯雄色情博弈專區
 
吳伯雄任內(一九八八│一九九○),提出在社子島成立色情、博弈專區,集中管理台北市的色情行業,將台北市所有的咖啡廳、賓館指壓、按摩、馬殺雞、地下酒家酒廊,甚至妓女戶都集中收容在社子島,阻斷色情外竄,並表示,社子島一旦成為台北市色情專區後,所有建築將一律採挑空建築,一樓僅可做停車場使用,以避免水患波及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
 
但消息既出,引起婦女團體和當地居民強烈抗。
 
有鑑於當地居民及社會輿論的壓力,市府趕緊改口將規畫為住宅區、娛樂區及遊樂區、行水區及所需之公共設施等,吳伯雄極力保證,絕不會將社子島開闢為「色情專業區」,而是設置住宅區、娛樂區及遊樂區、來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並於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完成修正案,按都市計畫法第十九條規定,舉行公開展覽。
 
然而,社子島居民還是不領情,反彈情緒高漲,在十二月二○日的都市計畫說明會上,蜂擁而至,現場氣氛火爆,民眾強列抨擊,認為開發社子島是政府一廂情願,要求停止規畫,日後的安置與土地權益成為反對的關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ISBN:9789869316453
叢書系列:遠足UA
規格:平裝/256頁/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1642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里約熱內盧:陽光、森巴、基督像背後的危城真面目 全球化的故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如何形塑今日世界 少女革命:時尚與文化的百年進化史 別傻了這才是仙台:烤牛舌‧杜之都‧食材王國…49個不為人知的潛規則 緬甸:一個徬徨的國度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漢子?女權與男子氣概(MANLINESS)~推薦!

作者:哈維.曼斯菲爾德
原文作者:Harvey C. Mansfield
譯者:鄧伯宸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2016/07/28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80元

ISBN:9789863600664
叢書系列:世界公民叢書.文化
規格:平裝/40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女漢子?女權與男子氣概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哈維.曼斯菲爾德 Harvey C. Mansfield


  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著作譯作等身,包括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馬基維利《君王論》,著作經常見諸報刊,包括《華爾街日報》、《標準週刊》與《泰晤士文學評論副刊》。

譯者簡介

鄧伯宸


  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翻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獲中國時報文學獎附設胡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獎。譯作包括《哭泣的橄欖樹》、《遙遠的目擊者:阿拉伯之春紀事》、《日本新中產階級》、《鄂圖曼帝國三部曲1300-1923》等(以上皆由立緒文化出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女漢子?女權與男子氣概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男子氣概是現代進步的眼中釘?
  它是否已被女權主義和提倡中性的社會綁架?

  本書將男子氣概的堅持掀起爭議,將之擺上檯面,並對女性主義與男子氣概千絲萬縷的糾纏與矛盾提出質疑,使之公開化、政治化,要求讀者做出回應。
  
  婦女運動是一種有男子氣概的大業?
  今天的婦女要權力,但隨著追求權力而來的風險卻不想要?
  
  本書鼓勵——不,應該是要求——讀者有所回應。面對作者擺出來的挑釁(多屬爭議性的),若說不會怦然心動實在不太可能。
  
  對於男子氣概的研究,如此廣泛而深入的,本書無疑前無來者。這種大體上屬於男性的特質,既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通常是唯我獨尊、不講道理而又野心勃勃,雖然不受今天「性別中立社會」的歡迎,卻又總是趕不走它。
  
  作者筆下的男子氣概唯恐天下不亂,張開雙臂歡迎戰爭、衝突與冒險的時代,並在關鍵時刻帶來改變或恢復秩序。男子氣概男人的堅持掀起爭議,將之擺上檯面,使之公開化、政治化,譬如婦女運動的男子氣概之所為。
  
  作者先對定型觀念做了廣泛的巡禮,然後轉到海明威與阿基里斯,再轉到尼采,到女性主義,到柏拉圖,最後回到今天的問題:「無用武之地的男子氣概」。替一種幾乎不服從理性的特質築起了一道講道理的防線,作者呼籲男人,特別是女人,讓男子氣概得有誠實而光榮的用武之地。
  
  ※本書原書名《虛無.中性.男子氣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女漢子?女權與男子氣概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作者序
1 性別中立社會
2 男子氣概與定型觀念
3 男子氣概的堅持
4 男性的虛無主義
5 女性的虛無主義
6 男子氣概與自由主義
7 男子氣概的德行
結論 男子氣概無用武之地
註釋
參考書目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女漢子?女權與男子氣概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作者序

為男子氣概所做的謙卑辯護


  本書談的是男子氣概(manliness)。什麼是男子氣概?最好拿大家都知道的實例來開始,譬如說多到不勝枚舉的運動健將、我們那個時代最強勢的女人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沒搞錯吧,女人也男子氣概?)、說「一切責任我負」的美國前總統杜魯門、亨佛萊.鮑嘉(Humphrey Bogart)在《北非諜影》(Casablanca)中飾演的瑞克(Rick),自信而又憤世嫉俗,夠酷(cool,cool的這種用法當時還沒發明哩)以及二○○一年九月十一日英勇的紐約警察與消防員等等。男子氣概是哪裡有危險就往哪裡去,喜歡戰爭、衝突與冒險的時代。在慣例常規無能為力,計畫方法束手無策,現代科學發展的理性控制理念整個流失時,男子氣概帶來改變或恢復秩序。男子氣概是寧為最後一搏,不願聽天由命。

  我們今天所生活的社會,有著一種其來也遲的新正義,那就是性別中立社會(gender-neutral society)。在這個新社會中,性別不再決定人的權利、義務與地位。性別中立社會認為,對於自由,性別是非理性的障礙,因為性別使女人附屬於男人;對於能力,性別亦然,因為性別扭曲了女人的能力。男子氣概,這種大體上屬於一個性別的特質,介入了工作與報酬公平合理的分配,似乎促成了一種偏見,有利於男人統治女人。在本書中,我會先談男子氣概是一種非理性的障礙,不利於消除這種偏見的理性努力。但到結束時,我則希望說服心懷疑慮的讀者──尤其是有教養的女性──相信事實正好相反:非理性的男子氣概是值得受到理智所認可的。

  我打算把這本書稱為「為男子氣概所做的謙卑辯護」,但是,有男子氣概的男人絕不謙卑,我可不是要讓自己看起來像是一個孬種,或者一開始就對男子氣概的男人來個下馬威。無論如何,男子氣概有好有壞乃是眾所周知的,有鑑於此,我還是要用「謙卑的辯護」做為我的結論。說到好的一面──九一一事件中那些救援者的男子氣概──對我們來說顯然是有需要的,至於壞的一面──當天那些攻擊者的男子氣概──顯然是不需要的。但是,只要好的而不要壞的,可能嗎?跟法國紅酒一樣,大部分都是好的,但壞的卻也免不了。男子氣概看來是好壞參半,之所以說它是好的,或許是因為它闖的禍也只有它自己才能擺平。所謂「謙卑的辯護」,我的意思也在於此。

  大部分人都了解,男子氣概影響我們每個人。一講到男子氣概,甚多老生常談,大體而言,我也不能自外於老生常談。在有關兩性方面,為男子氣概所做的辯護儘管多屬定型觀念(stereotype,譯註:或譯「刻板印象」),但我卻欣賞其不故作姿態的坦白。倒是有兩門學科對男子氣概的看待,我不敢苟同,其一是社會心理學,另一是演化生物學,兩者大體上都支持老生常談。有人否定兩性差異,或認為兩性差異極易改變,但社會心理學在兩性差異方面所收集的證據,就大可以拿來駁倒這類說法,此外,男人與女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為雖然大體相同,其間的小異卻意義重大,社會心理學在這方面所提出的看法也挺值得注意。任何用心的人都看得出來,社會心理學中所講到的兩性差異,其實在老生常談中也找得到,但話又說回來,能夠看到科學實事求是並以有趣的方式證明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畢竟還是讓人感到安心。

  然而,無論是社會心理學或演化生物學,對於男子氣概的科學性理解,就整體而言,我還是大有話要說。對於男子氣概,這兩門學科都著眼於其最壞的特質,亦即男子氣概的強勢(aggression),卻完全無視於男子氣概的知所堅持。一個人若是充滿了自信,那麼,他本人以及他所堅持的正義就是不容忽視的。這種人挺身而出,願意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而獻身,有的時候的確不可等閒視之,以紐約那些警消人員和伊斯蘭極端分子為例,那可是事關西方文明的本質與價值的。對於這類事關人性的大問題,這些學科──通常都是科學──的處理往往難以令人心服。在男子氣概的研究方面,他們這種嚴重的侷限性尤其是我無法接受的。

  何況,對於所謂的強勢,科學的理解甚至是不正確的或不充分的,因為,完全忽略了血氣(thumos)的現象;血氣的概念,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知之甚稔,後來卻因為與現代科學多有扞格而被捨棄。血氣是一種無畏的精神,是人類與動物都具有的,會使人為了捍衛生命而奮不顧身,尤其以有男子氣概的人為然。對於一個被激怒的人來說,血氣之發,其結果固然好壞參半,但有關男子氣概的科學文獻對此幾乎隻字不提,那也未免太過。相對於科學將男子氣概過分簡化為侵略、支配與自保的本能,男子氣概其實複雜得多。堅持(assertiveness)與血氣之為男子氣概的特質,我已經盡全力將之推衍,至於我的這本書──不妨也看成是男子氣概的一例──則可說是唯一從這兩個方面整體看待男子氣概的作品。

  說到推衍這兩個特點,我最主要的意思是,儘管科學之看待男子氣概有其可取之處,但我卻有所超越。在對社會科學與達爾文生物學提出批判之後,我轉而訴諸許多文學與哲學作品,讓它們來告訴我們什麼是男子氣概。但是,由於這方面的作品汗牛充棟,使我不得不只挑少數幾個要緊的作家。單單寫男子氣概的作品其實並不多見,但幾乎每個大作家或大思想家都談過這個題材。在這裡,我則是將幾個人集攏到了一塊:有些頗為出人意表,譬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譯註:1842-1910,美國哲學家)與斯多噶派(the Stoics);有些則不做第二人想,譬如泰迪.羅斯福(Teddy Roosvelt,譯註:即美國老羅斯福總統,任期一九○一至一九○九年)、泰山(雖非作家,但帥得超乎你的想像)與海明威;還有兩個不可或缺的則是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有的讀者不免質疑,缺少數字與圖表的大話根本難以服人,這一點我是明白的,但我的忠告則是稍安勿躁,等看到結果再說。至於等待的時候,則不妨琢磨一下,小說與非小說的用心其實是相同的,無非都是要呈現真理。

  我引用的資料極多,各成段落,不以年序排列,而是以論點予以串連。論點的開展,始於我們最能理解的,亦即男子氣概的典故,終於我們最難領會但卻是最有需要的,亦即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智慧。隨著論點從強勢提升到了哲學的無畏,男子氣概的定義如果有了改變,到時候還請不要驚訝才好。

  我這本書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處理男子氣概的層次。對於男性的常態性特質,多數的研究都是以男性為對象,因此,往往侷限於最小公分母,亦即雄性或陽性(譯註:雄性maleness強調先天物性,陽性masculinity則強調後天社會性)。但是,男子氣概並非只有一個層次。男子氣概的男人喜歡批評別人,而且不只是批評女人,也不放過那些不符合男性應有標準的男人。男子氣概在某一個層次可以通用於所有的男性,但在別個層次卻僅限於極少數最有男性氣質的男人,這裡面或許還可以加入少數幾個有男性作風的女人。撇開這些層次不論,男子氣概是一種德行(儘管我認為那應該是超越善惡分際的,是中性的),勇敢或紳士風範皆屬之,此外在思想上也可以發現男子氣概,亦即勇於挑戰傳統的觀念。

  當今之世,紳士之風沒落,我並不引以為慮,至於有些人為此而憂心忡忡,我或許會認同,但說到紳士,若是以男子氣概為其先決條件──一個完美無瑕的堂堂男子──則是大有問題的。怎麼樣才算個紳士,談到這一點,不妨去看看亨利.菲爾丁(Henry Fielding,譯註:英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1707-1754)所作《湯姆.瓊斯》(Tom Jones)中的那個鄉紳奧華斯(Allworthy)。在我們這個時代,身為一個男人,必須要努力才能養活自己,因此,問題或許不在於把人變成一個紳士,比較重要的,反而是該明白什麼樣才算得上是一個人。男子氣概不比紳士,因為許多血性男兒可是既粗俗又魯莽的,但依我的看法,勇於堅持之士,那種不為人知、深藏不露的男子氣概才更勝一籌。

  由於不及於男子氣概的層次,多數的研究充其量只能算是對先天本性相對於後天教養的一種基本理解。在尋找男性氣質的最小公分母上,他們能夠找得到的,就稱之為「先天本性」,找不到的,就稱之為「後天教養」。要不然就是,在男子氣概方面,很明顯有某些可以觀察得到的變異,譬如從中世紀的騎士到康乃狄克的美國佬(Connecticut Yankee,譯註:通常指早期美國東北方或新英格蘭地區的荷蘭移民。「康乃狄克的美國佬」出自馬克.吐溫的小說《亞瑟王朝廷上的康乃狄克美國佬》),他們則一副政客的口氣,說那既是本性也是教養,然後就沒了下文。穿白衣的科學家說男子氣概是本性,衣衫不整穿黑色牛仔褲、為大破壞大建設辯護的人則說那是教養,我在書中都試圖給予公平的對待。在這場辯論中,兩造都沒有抓住重點,本性與教養是既合作又對抗的,兩者無法切割,你總不能說,電視上男性運動員的吐唾沫(女性運動員就不來這一套),百分之二十五是出於本性,百分之七十五是出於教養。

  本書旨在整體看待男子氣概,但也不是無所不包。略而不談的一個面向是同性戀,這個題材我只好另待高明。還有一個面向,神經生理學有關性別差異的研究,同樣也在排除之列。此外,我搬出的不是弗洛依德而是尼采,這是要讀者體諒的。有些偉大的作家我沒有納入討論,特別是莎士比亞與塞凡提斯,說到男子氣概,他們的洞見大有可觀之處。我在本書中檢視的作家,並未充分加以闡述,有限的篇幅都只用來闡述男子氣概的面向與問題。我的本意是要展現一種不同的、更有企圖心的政治學方法,小心謹慎但不迴避重大的質疑。

  為自己辯解完,該說些感謝了。聽說我要寫一本這方面的書,識與不識都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使我銘感於心。一個作家敢於寫一個人人都有意見的題材,風險可還真大,但話又說回來,這未嘗不是一種男子氣概。或者竟只是愚蠢──男子氣概就是愚蠢?所有對這本書所唱的反調,我都欣然接受嗎?男子氣概之所愛、所愛,豈不正是置身於戰場,獨自對抗這個世界。這也正是本書的另一個基本觀點。

  但我畢竟不是獨自一人,在此我要欣然招供,許多學生向我伸出了援手:Sammy Ford IV、Rachel Friedman、Bryan Garsten、Susan Hamilton、Maria Konnikova、James Kruzer、Mary Rosaleen Lawler、Hugh Liebert、Catherine McCaw、Bronwen McShea、Melissa Moschella、Chad Noyes、Richard Regina、Kathryn Sensen、Rashmi Singh。我也要感謝來自Lynde and Harry Bradley基金會、John M. Olin基金會以及我慷慨的老闆哈佛大學的支持。書則獻給我妻。

  預演已畢,接下來先談男子氣概今天的處境。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女漢子?女權與男子氣概


ISBN:9789863600664
叢書系列:世界公民叢書.文化
規格:平裝/40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女漢子?女權與男子氣概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1性別中立社會
The Gender-Neutral Society
 
時至今日,manliness(男子氣概)這個字看來不免怪異而且過時。我們正在將英文性別中立化,而男子氣概這個專屬一個性別的字眼,簡直就把我們正在攻擊的敵人、我們欲除之而後快的邪惡描繪得入木三分。最近我接到一個電話,是我服務的大學的校友會刊打來的,要我談談我以前的一個老師,如今已是榮譽加身的一位教授。我脫口而出,說道:「他給我們的最深印象就是他的男子氣概。」電話的那一頭一陣沉默,隔了半晌,那位女性的聲音才說:「可不可以請你另外考慮一個字眼?」

今天,凡是談到跟兩性都有關的,我們都避免用man這個字,譬如說美國曾經大力追求的那個閃閃發光的詞rights of man(譯註:直譯為「男人權利」)。只要是跟man有關的字眼,都受到了譴責並糾正,譬如說,mankind變成了human-kind;年代「人物」的man也改成了person,諸如此類。但即使man所指的已經只是男性,在我們的新社會,manly(男子氣概的)仍然有狂妄之嫌,照樣會受到譴責。一個男人要是有男子氣概,態度就會有問題,他最好放乖一點。

要將我們的語言性別中立化,顯示今天的民主是頗想有一番作為的。性別中立的語言意味著一個性別中立的社會,象徵著我們的生活態度發生了一次普遍性的改變。但我們的社會還未完全了解這種改變的重要性,就接受了人類史上聞所未聞的兩性平等。平等的原則雖然誕生於現代,論其歷史已經有好幾個世紀了,但用於兩性之間卻還是相當晚近的事,放眼所見,即使是在民主社會,對於兩性之間極端明顯的不平等,照樣視而不見,長期以來安之若素。這種自相矛盾的現象已經不再受到容忍。修改法律保障婦女平等的工作權只是其中一端而已,更多的改變都已發生,還有一些則正在進行。有些婦女要求法律採取行動,在職場競爭中給予她們優惠,因為她們長期以來顯然遭到排擠,為她們所做的準備也不夠。但是,這種調整並不為所有婦女所接受,即使是大力推動者,也認為那只是暫時的、過渡的。倘若真有這樣一種法律,既要能貫徹又要行得通,那就得先形成一種新的態度,需要有一種新的行為,就長期目標來說,無論是多久遠以後的事,那就是性別中立化。但那又意味著什麼呢?

ISBN:9789863600664
叢書系列:世界公民叢書.文化
規格:平裝/40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女漢子?女權與男子氣概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15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世界為何存在?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窮人 叫我自己親愛的:瑞蒙.卡佛談寫作 心愛的無緣人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一世紀債務論(Die Schulden im 21. Jahrhundert)~推薦!

作者:丹尼爾.施德特
原文作者:Daniel Stelter
譯者:顏徽玲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6/07/27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ISBN:9789863613176
叢書系列:Break
規格:平裝/176頁/12.8x19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經濟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二十一世紀債務論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丹尼爾.施德特(Daniel Stelter)


  是洞察策略與總體經濟專家論壇「表象之後」(Beyond the Obvious)的創辦人。1990年至2013年,他曾是國際策略顧問公司「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企業顧問,之後成為波士頓諮詢公司的資深合夥人、常務董事,以及全球波士頓諮詢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自2007年起,在持續擴張的財政危機中,施德特為國際企業提供諮詢。

  2010年,他與羅德斯(David Rhodes)合著的《危機後就是躍進前》(Accelerating out of the Great Recession)獲得「商業書摘國際圖書獎」(getAbstract International Book Award)。2013年,他集結過去眾多的債務危機分析,出版了《兆億負債炸彈》(Die Billionen-Schuldenbombe)。2014年,他出版了《危機…過去了…暫停一下…真正的危機才要來》(Die Krise…ist vorbei…macht Pause…kommt erst richtig),書中以簡單明瞭的方式,說明現今複雜的金融危機全貌。

譯者簡介

顏徽玲


  德國畢勒菲爾德(Bielefeld)大學心理神經語言學博士,目前為自由譯者。她旅居德國,心繫台灣,來回兩地,常常弄不清楚鄉愁來自何處。譯作有《夏日謊言》、《惡魔遊戲》和多本職場進修書籍。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二十一世紀債務論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暢銷全球,引發議題。
如此厚重的一本巨作,卻始終沒有點出經濟危機的真正原因。
因為他忽略了「債務」才是真正的關鍵問題!

  台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李顯峰  審定/導讀

  很少有一本經濟學著作,可以像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那樣受到矚目。他的論述重點是,透過財富重新分配,降低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的現象。很多人支持這個論點,卻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輿論戰,因為皮凱提找到一種現成又輕鬆的方法來解決經濟危機。

  然而,皮凱提真的找到問題核心了嗎?他提出的解決方案確實可行嗎?那麼厚重的一本書,到底有多少人看完又看懂,進而確認皮凱提的觀點正確呢?

  德國經濟學博士施德特顯然不這麼認為,他要在這本輕薄短小的紮實著作中告訴你:

  1.《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內容為何?因為很多人看不完也看不懂,所以他整理成人人可懂、提綱挈領的簡短篇幅,讓你瞭解皮凱提的核心論述。

  2.《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評價如何?因為很多人看不完也看不懂,所以他分析相關評論,解釋重要議題,讓你瞭解皮凱提論述中的爭議問題。

  3.《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還少了什麼?因為很多人看不完也看不懂,所以他直指皮凱提完全忽略、卻是瞭解經濟現況不可或缺的觀點,而這才是財富增加且漸趨集中的重要原因。

  施德特博士指出,皮凱提完全低估債務的影響,這是他論述中最大的缺失。唯有瞭解負債與清償債務之間的動態,才能理解財富分配與經濟危機的成因,進而尋求解決之道。

  《二十一世紀債務論》不只是一部言簡意賅的總評,更為目前的全球經濟危機,提供了具有充分說服力的因應之道。

各界好評

  總體來說,施德特為皮凱提的作品做了重要補充說明,內容發人省思。——《哈佛經理人》

  皮凱提將「沒收私人財產來減少債務的政策」合理化。施德特見解獨到,以淺顯的方式來檢測皮凱提的論述在現實中是否站得住腳。憂心忡忡的讀者值得一讀。——祖勞夫(Felix Zulauf),祖勞夫資產管理公司總裁

  世上沒有財富過多的問題,只有債務過高的問題。本書赤裸裸地呈現前因後果,為遲來的討論補上重要一課。——繆勒(Henrik Müller),多特蒙德工業大學教授

  施德特深入分析皮凱提的論述,結論不僅令人咋舌,也確實具有說服力:財富只是症狀,負債才是真正的病因。——麥爾(Thomas Mayer),前德意志銀行首席國民經濟學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二十一世紀債務論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導讀:債務論與資本論的相對論  李顯峰
前言

1  21世紀的資本、財富與債務

2  財富與財富分配的歷史回顧

2.1歷史分析總整理
2.2皮凱提數據資料的相關評論

3  為什麼財富比所得成長還快?
3.1皮凱提財富/所得比和財富集中趨勢的模型
3.2對皮凱提模型的評論

4  21世紀的財富稅
4.1皮凱提政策建言總整理
4.2對皮凱提政策建言的評論

5  皮凱提的資本論還剩下什麼?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二十一世紀債務論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導讀

債務論與資本論的相對論 台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李顯峰

  
  現在正是探究所得分配不均的黃金時代,近年出版許多著作的目的,都是在分析所得分配不均的起源,嘗試提出各種可能的對策。晚近全球經濟情勢的發展,國與國之間以及一國內部的所得分配不均現象益形嚴重。隨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和2010年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所得分配惡化的問題更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的關切,各界紛紛提出可能的解決對策,但仍然有許多不同的看法。
  
  施德特的著作《二十一世紀債務論》(以下簡稱《債務論》)要對話的對象,並不是赫赫有名的馬克思《資本論》巨著,而是最近熱門討論所得分配不均的著作之一: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很少有經濟學書籍能像皮凱提這本書這般引起眾所矚目,該書可能是近年最暢銷的著作之一。全書篇幅巨大,原著以法文出版後銷路平平,英文譯本卻在美國廣受歡迎,相當暢銷,引起全球財經界專家學者高度讚譽,認為建構了一個重大問題的分析架構。
  
  皮凱提引用二十幾個國家長達兩百多年的大量經濟歷史數據,審視現代經濟活動的自然本質,分析工業革命以來全球財富分配演變的態樣,由其中歸納整理出系統性解釋許多國家財富分配不均的原因。他提出的中心概念是,資本報酬率通常較經濟成長率還高,資本報酬所占的份額高於勞動所得所占的份額,而財富累積的速度較快,使得富者愈來愈富有。這也再度回應早年功能性所得分配的主張,引申出勞資之間階級對立的衝突。重點是,透過重新分配來減低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的現象,在經濟成長低迷的時代,此論點的支持者甚多。他的論述政策找尋了一套較輕鬆解決金融危機的方法,也引發了極為熱烈的輿論戰與迴響。然而,這樣從大量歷史數據來歸納推論,是否已經完整解釋財富分配不均的故事呢?
  
  《債務論》就是直接補充並回應《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重要經濟著作之一,這本書的內容言簡意賅,不像《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那般巨大。全書的架構清晰,先問皮凱提的分析少了什麼?補充論述後又剩下什麼?《債務論》第一部分先討論皮凱提引用分析數據的正確性並分門別類,就核心論述補充看法及評估,認為皮凱提低估了債務對財富價值與財富集中的影響。第二部分則是檢視皮凱提世界觀公式——財富累積速度比所得增加更快速——的正確性,總整理皮凱提的財富對所得比率逐漸上升,以及財富逐漸集中趨勢,並且評論皮凱提的模型。第三部分探究皮凱提的政策建議——課徵全球性財富稅——建議的預期成效及可能性為何,質疑《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還有哪些論點值得思考和政府採納推行的;不過,他仍然肯定皮凱提引用數據對經濟史和經濟政策討論的貢獻。最後則是總評語。
  
  引用大量豐富的經濟歷史數據來分析問題並研擬政策建議,晚近已成為經濟學重要的分析方法論。《債務論》也引用豐富的經濟歷史數據總整理,深入淺出詮釋皮凱提的核心論述,這是本書的特色之一。此外,施德特提出皮凱提忽略卻是瞭解當前經濟問題不可缺少的觀點,解釋了重要議題,這也是導致最近全球財富增加並且漸趨集中的重要原因,更為目前的危機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因應之道。重要的是,他發現皮凱提完全低估負債的影響,認為只有瞭解負債與清償債務之間的動態,才能瞭解財富分配與經濟危機的成因,尋求解決之道,提出補充性論述。
  
  歷史發展過程中財富集中的趨勢
  
  《債務論》先澄清歷史發展過程中資產、財富與債務的變動關係本質,免得一般人誤解,做為接續辯證的基礎。接著,作者回顧1770年至2010年各主要國家的歷史:財富與財富分配的態樣。德國(約1870年起,才有統一的帝國組織)的資料期間是1870至2010年,用國家債務占所得的比例來分析。因引用長期歷史資料,各國的相關資料定義不同,欲整理歷史數據一起討論自有困難度。施德特觀察的面相較廣,除了澄清若干名詞的觀念,更由財富淨額面向切入。財富淨額等於財富毛額減去債務面,討論的面向較皮凱提只處理財富毛額累積面向更廣,更能深入探討當今各國債台高築形成的原因及其後續問題。
  
  在皮凱提書中,也提到債務(政府債務)累積的衝擊,究竟國家能承受多高的債務?近年來各界都關注到債務負擔會不會抑制經濟成長,經濟學者進行許多實證研究。2010年,萊茵哈特與羅格夫(ReinhartandRogoff)曾應用長期間20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樣本資料估計,發現在1946至2009年間,隨著各國中央政府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提高,使得實質經濟成長有下降趨勢,特別是當中央政府的負債比高達90%以上時,更呈現出一個大轉折點,平均年經濟成長率變為負(-0.1%)。這個使經濟成長率變為負的政府負債門檻,引起全球的高度注意。後來,麻州大學的何爾棟、錒徐與波林(Herndon,Ash and Pollin)指出他們兩人的計算有誤,重新計算後修正中央政府負債比高達90%以上時,平均年經濟成長率卻是正的(1.9%),只是仍維持著中央政府負債比愈高將導致平均年經濟成長率下降的態勢。至於皮凱提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提到政府負債比60%是個承擔門檻,則是毫無根據;另有若干研究則主張,50%至60%是可以承擔的範圍。
  
  後來有更多人重新檢視這些數據,例如2013年艾格特(Égert)再應用萊茵哈特與羅格夫的同一套樣本資料檢查估計,結果發現中央政府負債比高達90%以上時,平均年經濟成長率仍維持在正數(1.9%或2.2%),但中央政府負債比提高時,實質經濟成長下降的趨勢並不改變。其次,萊茵哈特與羅格夫應用美國的長期資料來估計,發現美國聯邦政府負債比高達90%以上時,平均年經濟成長率為負;但艾格特檢查美國的資料,卻發現即使中央政府負債比高達90%以上,平均年經濟成長率仍為正值,與萊茵哈特和羅格夫觀察到的現象不同。總而言之,大致上可謂,債務攀高後,政府財政調度愈來愈僵化;再加上民間企業部門負債與家庭負債,這個問題更為棘手。就日本、中國及台灣而言,債務幾乎都屬於國人持有的內債,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影響較小;相反地,歐元區國家(如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及美國大部分的債權人是他國,對國際金融市場變動的影響較大。
  
  一國的債務包括家計單位、非金融性企業及政府部門,都納入後才能觀察到負債對經濟活動衝擊的全貌。《債務論》書中顯示,愛爾蘭的國家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比例曾高達443%,日本為372%,葡萄牙是381%,美國是263%,希臘是304%,西班牙為300%。工業國家中較低的是德國202%,財富比例仍有提高的態勢。近年來,愛爾蘭紓困財政整頓後,國家債務比已降低了。
  
  資本報酬率高於經濟成長率,導致財富集中升高
  
  施德特討論皮凱提的世界公式——為什麼財富增加較所得成長更快——彙整皮凱提的財富對所得比率逐漸上升及財富逐漸集中趨勢,並且評論皮凱提的模型。馬克思早已討論過這個觀點,所以不是全新的觀念。皮凱提假設邊際生產力遞減定律的效果很緩慢,然而邊際生產力遞減定律的效果仍發揮作用,而且根據經濟成長理論觀點,長期間資本的報酬率將逐漸趨同於國民所得的成長率,財富對所得比將趨向穩定。此外,皮凱提的資料也顯示,資本報酬率持續高於經濟成長率,終究是個假設,不是實據;也未解釋為何在低經濟成長率下,稅前資本報酬率還能保持穩定。更何況,最近經濟低成長成為新常態時,還能維持高資本報酬率嗎?
  
  課徵全球性資本累進稅的政策建議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倒數第二章,主張應用新的理想工具:對資本課徵全球性累進稅,並且盡可能提高國際財務的透明度。施德特質疑皮凱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還有哪些論點是值得思考及政府採納推行的。當然,皮凱提的提議是「烏托邦」理想式的,但是最近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相繼提出防範稅基侵蝕,國際租稅資訊透明化,強化國際反避稅措施,也符合國際潮流,對實現租稅公平有一些助益。
  
  至於公平分配理念的演變,較早的博愛主義或利他主義主張,政府應該採取政策,追求社會大多數人的幸福。因窮人及富人增加/減少一元所增加/減少的滿意程度不同,所得重分配後可能降低努力的誘因及損失效率,結果使得社會總滿意程度降低,近來則不予參酌。後來,自由主義主張政府應照顧社會上最弱者的利益,比利他主義更要求進行所得重分配,是一種社會保險的形式。政府的政策要保護人們免於受到不幸事件風險的衝擊,但問題是,無法清楚知道始初地位的差異是如何決定的。晚近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則主張,政府應處罰犯罪並進行自願性協議,不應行強制所得分配;整體而言,重視過程的公平性,而非結果相等。政府應強化個人的權利,即使面臨所得不相等,也不該干預。政府必須關心的是機會不均。
  
  公平由創造均等的機會開始,必須透過全民教育。溫和的重分配政策對財富平均分配也有幫助。穩健的經濟政策宜放棄短期的刺激措施,而是長遠提升創新生產力的政策,如教育機會和創業機會均等。
  
  《債務論》的精華
  
  《債務論》全書的精華,有系統地彙整在表九,向皮凱提《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提出十項評論及缺失。整體而言,皮凱提的巨著只是描述問題症狀,並未明確指出原因,只認為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均是政府介入太少,重分配的功能不足,這些值得提出討論。
  
  一、皮凱提的基本規律是資本報酬率高於經濟成長率:因理論及實證研究結果都不必然支持,忽略了政府課稅、移轉性支付及貨幣政策對資本報酬率的影響。尤其是低經濟成長率、人口變動和邊際報酬遞減,將使未來的資本報酬率降低。
  
  二、財富淨額等於財富毛額減去債務:這在形式定義上正確。不應用財富淨額概念的缺失,是會忽略槓桿效果;如果沒有債務發生,財富不會快速累積。
  
  三、財富集中必然發生,因為財富多就能創造更多資本利得,其中消費比例較少:財富多,投資可能性就高,也可以從事高風險的投資,容易取得專家協助。缺點是未考慮人口演變對遺產的數量及分配的影響。
  
  四、對高所得及財富課徵充公性質的課稅為必要措施:由過去經驗可預期,一定會發生各種避稅反應。缺點則是未顧慮到課稅對所得累積資本產生的負面影響。
  
  五、建議課徵全球性財富稅,可以解決財富分配的問題:理論上完全正確,但是連皮凱提自己都認為這是烏托邦式的想法,缺點是財富不均的問題缺乏一套周延實際的解決方案。此外,也建議優先以一次性歐洲地區財富稅來解決國家債務危機,其他方法(通貨膨脹、歐洲央行沖銷債務清償基金)的後果還是不確定,缺點是忽視減少私人部門債務的重要性,也忽視歐洲國家之間分配的影響。
  
  六、國家債務是政府和私人部門間的分配問題:缺點是忽視近年來特別是工業化國家中,私人部門負債規模上升的現象。
  
  本書內容精簡,讀者能迅速精確掌握兩百餘年來工業國家財富集中態勢的原因及因應之道。主要目的是,先問皮凱提的分析少了什麼?補充論述後,又剩下什麼觀點?還有哪些論點值得思考及政府採納推行?施德特仍然贊同皮凱提應用兩百餘年大量經濟歷史數據的分析方法論,未來期望各國能針對財富分配不均的原因提出更有系統的解決之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二十一世紀債務論


ISBN:9789863613176
叢書系列:Break
規格:平裝/176頁/12.8x19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經濟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二十一世紀債務論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二十一世紀債務論

ISBN:9789863613176
叢書系列:Break
規格:平裝/176頁/12.8x19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經濟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二十一世紀債務論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88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惡魔財經辭典 凱因斯對戰海耶克:決定現代經濟學樣貌的世紀衝突 文案訓練手冊 窮人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幽靈:日本的鬼(Yurei: Japanese Ghost)~推薦!

作者:柴克‧戴維森
原文作者:Zack Davisson
譯者:陳亦苓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6/07/27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60元

ISBN:9789869341929
叢書系列:浮世繪
規格:平裝/224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本書分類:宗教命理>靈異/神秘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幽靈:日本的鬼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柴克‧戴維森 Zack Davisson


  柴克‧戴維森是一位譯者、作家,也是研究日本鬼魂與民間傳說的學者。其著作包括本書、《幽靈小雪(The Ghost of Oyuki)》與《令幽靈悲嘆的神祕琵琶音樂(The Secret Biwa Music that Caused the Yurei to Lament)》。他曾為許多出版物如《Weird Tales》、《Japanzine》及由Image Comics所出版的漫畫書《Wayward》撰稿。另外還曾以漫畫譯者的身分獲得了2014年日美友好基金會的翻譯獎提名,而其譯作包括獲得美國漫畫奧斯卡獎「艾斯納獎(Will Eisner Comic Industry Award)」及「哈維漫畫大賞(The Harvey Award)」提名的水木茂作品《漫畫昭和史(Showa: A History of Japan)》系列、著名日本民間傳說漫畫《鬼太郎》系列、今敏作品《OPUS》和《Seraphim: 266613336 Wings》以及《The Art of Satoshi Kon(今敏畫集)》。他甚至曾擔任國家地理頻道特別節目《日本:沖繩的失落鬼魂(Japan: The Lost Ghosts of Okinawa)》的研究人員兼主持人、出現在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上發表評論,並且經營了一個相當受歡迎的日本民間傳說網站:hyakumonogatari.com。目前和他的太太Miyuki、他的狗Mochi、他的貓Bagheera與Shere Khan,還有一些幽靈,一起住在美國西雅圖。

譯者簡介

陳亦苓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畢業,輔修日文,曾留學並於日本工作近 4 年。目前為自由譯者。近期譯作包括:《統計學,最強的商業武器》、《成為讓上司值得託付的部屬》(合譯)、《數位攝影之道》等。從資訊類英翻中、日翻中起步,經歷攝影、商管、語言學習類書籍洗禮,持續期待更多可充實自我的不同領域挑戰。個人作品列表:www.anobii.com/bready/books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幽靈:日本的鬼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一個民族看待亡者的方式
將影響他們面對生命的態度
第一本從「鬼」的角度出發
探討日本人集體心靈的形塑過程

  一如武士(Samurai)、抹茶(Macha)、壽司(Sushi)和忍者(Ninja),幽靈(Yurei)可說是百分之百日本製造的文化產物。然而幽靈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她總是渾身濕透?
  為什麼每部電影裡的幽靈都有同樣的形象?
  為什麼她的頭髮總是又黑又長?

  對西方人來說,生與死的分界往往壁壘分明,但是日本的幽靈甚至能在墳墓裡生孩子。因為幽靈,日本人的死生界線模糊了起來。在本書中,作者嘗試透過日本的怪談、浮世繪、歌舞伎、電影中頻繁出現的身影,探看幽靈——他們飄忽曖昧,卻又有些必須遵守的規則,和日本人對生死的認知緊密相連。

  透過本書作者的研究發現,幽靈在西方世界裡被嚴重誤解了。越來越受歡迎的日本恐怖片(也稱作j-horror)在幾乎沒有解釋或試圖理解的情況下,將一種陌生的民間傳說生物硬塞進了西方人的意識之中。像是《七夜怪談》(1998)裡的山村貞子,或者《咒怨》(2003)裡的佐伯伽耶子都有很多人模仿、諷刺、討論、控訴、欣賞──但西方觀眾卻沒有真正理解他們到底是什麼。他們通常被稱作「日本鬼」,但這是誤解。他們不只是鬼而已。

  ●貞子的原型──日本幽靈

  物理學家兼哲學家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曾說過:「你可以了解某種鳥在世上所有語言中的名稱,但除了名稱外,對於該種鳥類你依舊一無所知。」鳥兒如此,鬼魂亦然。把幽靈翻譯成「日本鬼」無法讓你了解詳情,直接解釋為「幽暗的靈魂」甚至更糟。有些詞彙含有特殊意義(被包裹於歷史、民間傳說及宗教之中),簡單的翻譯是無法準確傳達其意義的。畢竟有太多文化與這些詞彙密切相關。

  以「leprechaun」這個字為例。它源自愛爾蘭文的「leipreachán」,可被輕易翻成「愛爾蘭小妖精」。但事實不然。
leprechaun是一種特定的生物,具有特定的外觀與性格,能在人心中喚起某種無法以其他方式傳達的形象。只要一提到「leprechaun」,多數西方人的腦袋裡便會出現一個開心地抱著金子、穿著綠色禮服跳舞的小傢伙,或許會再加上一些願望和彩虹。然而若是提到「愛爾蘭小妖精」,那麼你就會想到…嗯…你所認知的「愛爾蘭小妖精」的樣子。

  把幽靈翻譯成「日本鬼」也同樣不精確。幽靈和西方世界所認知的鬼怪完全不同。在日文裡,「幽靈」和「ゴースト」(Ghost,指西方的鬼)甚至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彙。

  當然,西方的鬼和日本的幽靈都是死者的靈魂──都象徵了過去對舒適的現在所伸出的冰冷、死亡且往往是不受歡迎的手。但西洋的鬼比較像是訴說故事時的手段。他們無固定形體,符合目前的需求,可用來激起恐懼或幽默,甚至是浪漫或療癒的情緒。

  想想《幽靈與未亡人》(1947)裡的Daniel Cregg,或者《第六感生死戀》(1990)裡的Sam Wheat,再將這些與恐怖的《鬼哭神嚎》系列(1982)、《鬼店》(1980),以及《陰兒房》(2011)等相比。接著對照參考那些在電影《神通鬼大》(1996)裡的愚蠢亡靈,還有《魔鬼剋星》(1984)中長得像一坨會飛的綠色細菌的史萊姆。你很快就會發現,西洋的鬼並沒有什麼必須遵守的範本存在。《聖誕夜怪譚》裡的聖誕精靈就相當於《靈異第六感》(1999)裡縈繞不去的Malcome Crowe醫師,而《鬼戀》(1981)中看不見的可怕靈魂和《鬼馬小精靈》裡友善愛笑的小精靈卡士柏都一樣是鬼。西方的鬼會隨著說故事者的創意奇想而變化。

  當然,西方也有一些關於鬼的文化線索。任何一位西方人都能立刻認出披個白床單再加上一些叮叮噹噹的鍊條就是萬聖節的扮鬼裝,或者電影裡呈現半透明的白色幽魂從樓梯飄下來。沒錯,這些都是典型的鬼。不過鬼也可以是固態的、能與實體世界互動的。他們可以呈現出如同生前般的樣貌,就像是復活了,或是腐屍,甚至在同一部電影裡兩者皆有。

  西洋鬼可以是任何形式。

  而幽靈則是依循一定的規矩,遵守一定的法則。他們受到好幾世紀的文化與傳統束縛。就像leprechaun(愛爾蘭小妖精),他們具有特定的外觀與目的。這些規則提供了證明,讓他們在文化上相關且可識別。另外這些規則也讓他們比不斷變化的、可隨時扮演搞笑、浪漫或恐怖角色的西洋鬼更令人害怕。而且對大部份的日本人來說,幽靈是非常、非常真實的。

  ●幽靈如何介入日本人的生活、歷史和藝術

  幽靈會對生活帶來影響,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能決定事件的走向。若未獲善待可能導致災難,若獲得適度尊崇便能帶來財富。他們有自己的節日:夏季盂蘭盆節──亡靈的盛宴。日本人會為已離開人世、每年長途跋涉回家一次的靈魂準備歡迎宴會與慶祝活動,此時,阻隔於生與死兩個世界之間的牆會變薄。

  幽靈還曾經是日本首都遷移的原因。在西元710年於平城京(即現在的奈良)建立永久性的首都之前,日本的首都及所有相關宮廷建築都會隨著天皇死後繼承人登上皇位而移至新的地點。如此便能避免前一位天皇的幽靈可能因嫉妒其繼承人登基掌權而惡意糾纏不走。

  此外,與其他國家的外交政策也曾因為幽靈而出差錯。無視於中國與韓國人民的憤怒,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其任內參拜了靖國神社五次,第一次是在2001年8月13日。靖國神社是日本最神聖的神社之一,裡頭住了近250萬名的幽靈。這些是日本戰死者的靈魂,他們為自己的天皇與國家奉獻了生命,且已透過一種供奉和祭祀制度轉變成了保護神。那是二戰時期日本對士兵們所做的承諾之一,亦即若士兵們戰死,就會被納入靖國神社並供奉為神明。當士兵們要執行自殺式任務或很確定自己即將戰死時,他們會彼此告別,互道:「靖國神社見。」

  但爭議處在於,這些士兵並非都是良善正直的。在這些神明之中,有1068位是戰犯,包括所有執行自殺式攻擊的神風特攻隊飛行員,以及十四位二次大戰的A級戰犯,例如總理將軍──東條英機。即使到了今日,也沒有哪個政治家能在不上新聞、不激起全亞洲的抗議的情況下踏入靖國神社。亡者的影響可是相當長久的。

  而幽靈也是日本人敘述故事時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日本的故事敘述中,死亡和死者就和西方傳統中的愛與婚姻一樣不可或缺,甚至還更重要。

  觀察各種戲劇、文學、藝術或是電影,你會發現日本的故事總是在鬧鬼。

  在日本最古老的傳統戲劇——能劇中,幾乎每一齣戲都有幽靈出現。而歌舞伎在許多方面形塑了一般人所熟悉的幽靈樣貌,其鬼魂相關的劇目數量多得驚人——這些講述著復仇、愛與忠誠的故事,全都由一系列的規則及傳統所規範、定義,就算是最強大的幽靈也必須服從。

  日本文學也不例外。從川端康成《掌編小說集》中的〈不死〉、吉本芭娜娜的《無情/厄運》及《廚房》到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幾乎所有日本最具才華的作家,都曾在其職業生涯的某個時間點轉往幽靈領域發展。就像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至少有一篇想要寫的小說,每個日本作家也都至少有一個幽靈故事想要訴說。

  本書寫作的目的,便在於提供這方面的知識,好讓讀者不僅能對日本的流行產物有更清楚明確的認識,也能對其歷史及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翻開本書,作者將帶領你我走一趟幽靈之旅,從他們住在哪兒到他們為什麼長成那樣、他們必須遵循的規則,以及他們背後的文化與傳統。你我將深入至遙遠的過去,當日本的神只有幽靈的時代,你將了解亡靈是如何支配、統治著這個國家,以及時至今日,亡靈怎麼樣深深影響著活人的世界。

得獎與推薦記錄

  「……柴克‧戴維森帶領我們經歷了一段瘋狂古怪的旅程,體驗了經常被忽略的日本歷史與文化面向。一路上,他提供了大量的刺激與恐懼,但也給了不少寶貴的觀點與笑點。能做出如此好書,作者和出版社都值得讚揚。」——Frederik L. Schodt,《里斯利教授與皇家日本劇團:美國的雜技演員如何將馬戲團引進日本,並將日本介紹給西方(Professor Risley and the Imperial Japanese Troupe: How an American Acrobat Introduced Circus to Japan--and Japan to the West)》一書作者

  「柴克的文筆為日本亡靈注入了新生命!」——Matt Alt,《幽靈來襲!日本鬼魂生存手冊(Yurei Attack! The Japanese Ghost Survival Guide)》一書的作者之一

  「幽靈——鬼、魂、靈,抑或意念——並不只是日本妖怪的一部分,而柴克‧戴維森的新書把這部分說明得非常清楚。資訊豐富、文筆流暢,再加上精美插圖,此書探索了日本的宗教及民間信仰的許多面向,因為這些都與由生至死的一切息息相關。」——Ronald Morse,《遠野物語》英文版的原始譯者

  「幾十年來,我一直是日本鬼魂及由小泉八雲(Lafcadio Hearn)和Bernhardt J. Hurwood.所重述之恐怖故事的忠實粉絲。而現在,感謝柴克‧戴維森,我終於瞭解了日本幽靈的歷史與文化意涵。」——Douglas Draa,《Weird Tales》雜誌網路編輯

  「…一位現代版的小泉八雲(Lafcadio Hearn)正接手舉起這幽靈界的聖火。柴克‧戴維森是作家、譯者,同時也是追隨Hearn腳步的民俗學者。」——tofugu.com

  「這本書讀起來之暢快,彷彿會自動翻頁一般——但我並不想知道是不是真有一隻幽靈的手在暗中協助。」——Mark Schilling,《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

  「這是一本很有層次的書,讀起來非常過癮…是一段讓人體驗了歷史、文化與宗教的愉快旅程。」——《奇異時代(Fortean Times)》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幽靈:日本的鬼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 鬼魂與幽靈

第1章    幽靈小雪
第2章    怪談
第3章    歌舞伎與幽靈
第4章    亡靈的統治
第5章    另一個世界
第6章    善終
第7章    怨靈——恨之魂
第8章    戀靈——愛之魂
第9章    鬼魂阿菊
第10章    地縛靈
第11章    盂蘭盆節
第12章    雨月物語

結語 歷久不衰的幽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幽靈:日本的鬼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文

★★★★★優美、迷人又充滿了娛樂性


  我看柴克的部落格有一段時間了,很喜歡他的作品。我預購了這本書,耐心地等了好幾個月它才出版。不過等待是值得的,這本書很美,製作品質極佳,從封面設計到頁面紙張的磅數都很高級,還有幾頁大方地選用了全彩印刷,算是那種會成為收藏品的書。不過這些都只是錦上添花罷了,因為我是為了它的內容才買的,而其內容果然沒讓我失望。從引言開始,他敘述自己於日本住在一間鬧鬼房子的親身經歷,然後於接下來的各章一一鋪陳日本鬼魂的歷史與日本人的生活、文化之關聯,最後再加上文詞優美的經典日本鬼故事選集,真的是很迷人的一本書。作者對此主題的瞭解真的非常全面,而其寫作風格十分有趣又令人開心。我得要強迫自己忍耐,才不至於一次就讀完。若你對日本的事物有興趣、是鬼故事愛好者,又或者只是喜歡漂亮的書,請不吝為自己購入一冊。

★★★★★鬼故事與民間傳說愛好者的絕佳讀物

  我一直是柴克‧戴維森的日本民間傳說部落格「百物語怪談會」的粉絲,所以我非常期待他的這本新書。而此書果然沒讓人失望。

  戴維森追溯幽靈的基礎起源,深入至日本的信仰體系及關於死者的傳統之中,而這些都始於早期的泛靈信仰及神道教與佛教的混合信仰。在日本人的觀念裡,生者世界和死者世界的距離或許比西方信仰體系中的更靠近一些。你對祖先的義務在他們死後仍不斷延續——而或許他們對你生活的關切也會在他們死後不斷延續。鬼魂的形成很單純,只要在死時有事煩心便可能成為幽靈——而欲使幽靈離去也很容易,只要達成其心願即可。

  此書也介紹了日本鬼故事(或怪談)的文學史,他從圓山應舉知名的十八世紀畫作《幽靈小雪》的背景故事開始談起。小雪是現代幽靈形象的原型:蒼白、穿白衣、沒有腳——而她也登上了封面為此書增光。接著跟隨怪談故事,我們逐一體驗日本藝術、日本文學(以及中文對日本文學的貢獻)、能劇與歌舞伎和電影。我們學到日本的三大幽靈:渴望愛的阿露、復仇的阿岩,還有地縛靈(或許也可說成「井」縛靈)阿菊。就和拉丁美洲傳說中的「哭泣的女子(La Llorona)」一樣,阿露、阿岩和阿菊的故事也有許多不同版本,而作者為我們介紹了其中幾種。另外他還分享了一些源自日本與佛教神話的其他經典鬼故事及傳說。

  除了故事和傳說外,真實的歷史也很有意思。我們能讀到小泉八雲(Lafcadio Hearn)豐富多彩的生活,他將許多日本民間傳說引進至西方,而他或許亦重新燃起了日本人對自己的故事的興趣。我們讀到許多歌舞伎著名演員與劇作家的歷史,也讀到歌舞伎的服裝又是如何影響了現代幽靈的外觀。我個人對上田秋成的故事特別感興趣,一個出身卑微的妓女之子最後竟寫出了十八世紀的鉅著《雨月物語》。

  不過當然,為戴維森所編織穿插於其文中的那些鬼故事可是一大賣點。此書的最後一部分,也是我最愛的部分,堪稱怪談的寶庫:選自小泉八雲的作品或譯自幾個日本的鬼故事集——而我認為其中有一些是以前從未被譯為英文的。小泉八雲的作品我大部分都已讀過,但在瞭解了更多文化背景的情境下再次讀到,感覺還是很好。而能夠讀到其他那些(對我來說)全新的故事,更是一大樂事。

  現在翻閱此書,實在很難想像這麼多的資訊到底是如何塞進這薄薄的一冊裡的,我光是寫這篇書評介紹其內容,字數都快要比該書本身還多了!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本書易讀、有趣,讀起來很令人開心。而且它真的很美:是精裝本,又充滿了許多色彩豔麗的鬼魅畫作。若你喜歡鬼故事、民間傳說(不論是特別喜歡日本的或所有的都喜歡)或日本恐怖電影,請務必一讀。

  誠心推薦。

★★★★★學術與娛樂的絕妙混合體

  柴克‧戴維森的部落格「百物語怪談會」將我帶進了幽靈的世界。我的意思是,我一向很愛日本的恐怖片,但在我搜尋到他的部落格之前,怪談和幽靈從未來到我的世界。當我聽說他即將出版一本與該主題有關的書時,我相當興奮,因為從戴維森的貼文看來,他顯然深諳日本的亡靈世界。

  我的判斷真的是太正確了。

  文字部分,柴克‧戴維森寫得相當好。他展現出強烈的熱情與興趣,還有豐富的知識,就和他的部落格一樣。其文章的學術層次恰到好處,不會嚇壞初次來到幽靈世界的人,也不至於讓較熟悉幽靈的人覺得太無聊。這樣的絕佳平衡使此書讀起來既具教育性又具娛樂性。

  每個對鬼故事有興趣的人都該瞭解幽靈世界。身為一個鬼故事狂,我可以肯定地說,幽靈是該領域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之一。再加上對所有日本文化相關事物的極佳胃口,我是註定要愛上幽靈的。戴維森的作品同時滿足了我在這兩方面的求知慾,所以我非常推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幽靈:日本的鬼


ISBN:9789869341929
叢書系列:浮世繪
規格:平裝/224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本書分類:宗教命理>靈異/神秘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幽靈:日本的鬼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幽靈:日本的鬼

ISBN:9789869341929
叢書系列:浮世繪
規格:平裝/224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本書分類:宗教命理>靈異/神秘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幽靈:日本的鬼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14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一顆頭顱的歷史: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 門:愛與寂寞的終極書寫,夏目漱石探索孤獨本質經典小說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揭開本能寺之變400年謎團:顛覆勝者的史觀 重新解讀一夕改變日本歷史軌跡的軍事政變 植物的心機:刺激想像與形塑文明的植物史觀 與孤獨共處:卸下偽裝、回到自己、一個人安靜的九個習慣 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門:愛與寂寞的終極書寫,夏目漱石探索孤獨本質經典小說 窮人 睡美人 凱因斯對戰海耶克:決定現代經濟學樣貌的世紀衝突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無国籍)~推薦!

作者:陳天璽
譯者:馮秋玉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6/07/27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60元

ISBN:9789869335300
叢書系列:八旗人文
規格:平裝/33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陳天璽 CHEN Tien-shi


  1971年(昭和46年)出生於日本橫濱中華街,1994年赴香港中文大學留學一年。1997年至 2000年間,赴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東亞研究所(現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及哈佛大學法學院東亞法律研究所訪問。2000年(平成12年)畢業於筑波大學大學院國際政治經濟研究科。

  現任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教授,曾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副教授等職。致力於研究華僑、華人問題、移民與少數族群問題、國界與國籍問題等。著有《海外華人――華商的網絡與認同》、《被遺忘的人們――日本的「無國籍」者》等書。

譯者簡介

馮秋玉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東京都立大學日本語教育學博士候選人。旅居日本、美國多年,返台後開始投入口筆譯的工作,曾經翻譯原住民、歷史等方面之專業論文,以及翻譯論文之潤稿,亦曾於中研院等研究教學機構進行研討會之口譯,目前為東吳大學日文系兼任講師。興趣廣泛,是料理與生活的實踐家。譯著有《原語台灣高砂族傳說》(合譯)、《伊藤博文――近代日本を創った男》(合譯)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國籍是什麼?――
  是生而擁有的公民條件,還是一紙身分辨別的證明?
  是母國情懷的身分認同,還是國家用以限制自由的操控?


  這是一部在日華僑被無國籍身分綑綁三十年的自傳故事,
  也是一部跨越國境線、探討無國籍者底層境遇的警世之書。

  何謂國籍?何謂民族?認同的基礎又是什麼?
  這是一個面對國家與歷史,深入思考實際體驗的真實故事。


  當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日本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外交,在日的台籍華僑面臨了身分認同的問題。在日的台灣人究竟要以沒有邦交的「中華民國」身分住在日本比較好,還是將國籍改為有邦交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比較好?又或者,歸化入日本籍更好?

  這是作者陳天璽一家人遇到的難題,陳家縱使心繫台灣,卻不能不面對台日無邦交的現實問題;縱使擁有歸化日本籍的選項,卻因為身在異地、無論如何打拼總是被視為外來者的矛盾心結,使得陳家人最終選擇了「無國籍」。

  無國籍看似相同,但實際上卻存在著各種形式的無國籍人士。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大家都是被國家所捉弄的一群人。


  不只陳家、不只在日華僑,全球至今仍有一千二百萬無國籍的人,他們不屬於任何國家,不具有公民身份,最基礎的醫療、教育權利均得不到保障。作者深受無國籍影響,曾被困在機場經歷了無法入境台灣、亦無法返回日本的衝擊;也因此促使她踏上研究之路,從各種角度質問日常所發生的事與國境、國籍之間的關聯性,並以人道關懷的立場調查無國籍人士的底層境遇。

  他們散布全球各地:牽涉到國籍認定的血統主義,沖繩美軍基地的美亞人被迫成為無國籍孤兒;無國籍母親與在日韓國人所生的韓籍兒子明明在日本出生成長,卻必須被徵兵前往韓國服役;南洋赴日從事性交易的女子,一旦與日本男人生下非婚生子女,這些孩子註定成為無國籍兒童;還有因戰亂而導致政局改變、無法回到祖國的白俄羅斯人與朝鮮人;因難民簽證遺失而困在巴黎戴高樂機場十八年、事蹟曾被改拍成電影的伊朗人……

  在國境與國境的夾縫中生存的無國籍者,究竟還要被遺忘多久?
  那個能夠讓世間眾生皆享有平等自由的世界,何時才能實現呢?
  擁有國籍、但卻對自己的國籍愛恨交加的台灣人,是否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無國籍」呢?


推薦人
    
  「這些經驗我在閱讀此書以前,壓根兒都想不著。這簡直就是像是繼承了上一代被國家與政治捉弄的「傳統」似的……被這社會性的「不幸」所糾纏的人,那痛苦與深切的悲哀,讓人覺得就像是作者出不了機場那件短暫事件的縮影……如今的她,是一個在中國與日本文化下教養出的國際知識分子,縱然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卻仍挺起胸膛勇往直前。」――楊逸,旅日中國小說家、芥川獎得主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中文版前言


第一章_中華街的拉拉
.出生於橫濱中華街
.中日邦交正常化
.無國籍的選擇

第二章_生存於日本與中國的夾縫之中
.中華街的李小龍
.入學考試的國籍難題
.華僑學校接受中文教育
.兩個國家與父親的話

第三章_無法融入日本社會
.第一次感受到國界的障礙
.入學考試的未來抉擇
.敲開日本社會的大門
.小團體的文化差異

第四章_渴望飛向世界
.通往國際舞台的捷徑
.回到雙親的故鄉
.留學的阻礙
.告白
.Where are you from ?
.出現在生活周遭的國際問題
.中華街的華僑們
.好好念書,因為那會成為你的財產

第五章_香港及美國的研究之路
.赴香港留學的語言隔閡
.感受到內心的那個「日本人」
.從相知相惜到無奈分手
.我的世界
.沒有國籍不能在聯合國工作?
.彩虹之喻
.心之所感
.以影像傳遞研究主題
.「現場」工作的心念
.申請日本國籍

第六章_無國籍的宿命
.出生地主義與血統主義的差異
.沖繩的無國籍兒
.個人與國家
.真正的世界主義
.無國籍母親與韓籍兒子的命運
.白俄羅斯人與朝鮮人的故事

第七章_私生子的國籍
.增加的外國人與安德烈事件
.私生子的國籍
.JAPANESE-FILIPINO CHILDREN
.嚮往日本的菲律賓母親們

第八章_申請歸化
.第一支紀錄片
.田野調查卻遇上簽證難題
.無國籍的國家公務員
.告別無國籍的外登卡
.護照的申請與姓名

第九章_海外難民
.跨越國界的愛情
.汶萊的馬來語教室
.住在巴黎戴高樂機場的男子
.無法實現的安妮之夢
.與無國籍人士結婚

結語
後記
文庫版後記
解說/楊逸,旅日中國小說家、芥川獎得主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ISBN:9789869335300
叢書系列:八旗人文
規格:平裝/33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章:中華街的拉拉
 
◎出生於橫濱中華街◎
 
一九七一年八月的灼人烈日下,我於橫濱的中華街出生,在一個陽光燦爛灑落的正午時分來到這個世上,是父親陳福坡與母親陳詹佩筠的第六個孩子。
 
家父當時在中華街經營咖啡館和中式點心店,同時,他也擔任橫濱華僑總會的事務局長。橫濱華僑總會是居住於中華街等地區華僑的自治會性質組織,亦從事民間外交的工作。身高一百八十三公分的父親,總是西裝筆挺、儀態挺拔,步行於市街之中顯得相當醒目;他說話時經常面帶笑容、不疾不徐態度從容,待人處事彬彬有禮。家父雖然是店面的經營者,但掌管店內大小瑣事的卻是母親。一九六三年赴日之前,家母是服務於台灣銀行的職業婦女,比起一心鑽研學問的父親,更有生意頭腦。
 
他們二人當時已經養育了五個孩子,僅能講簡單的日語,在人生地不熟的橫濱這個新天地中經營買賣,著實吃盡了苦頭。他們連盡頭在哪都不知道地同心協力、胼手胝足,而支持著二人苦撐過來的,是來自孩子們無可取代的「笑容」。
 
家母帶著姐姐和哥哥移居橫濱之前,家父便先以留學生的身分隻身赴日求學,家母則留在台灣,帶著孩子們與公婆同住。
 
――
 
我的父親出生於中國的黑龍江省,母親則來自湖南省,在那廣闊無垠的中國土地上,一個在國之最北端,一個在南方,二人相遇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家父生於一九二二年,家母則是晚了十年才出生,二人均為經歷過戰爭的世代;此外,我的外祖父官拜國民黨將軍,母親每每在送我外祖父上戰場時,都有一種不知他何時才能回來的淒涼感,對我的母親來說,戰爭是再熟悉不過的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正當取得勝仗的中國舉國歡騰之際,國內並沒有記取才剛與外國結束戰爭的教訓,國民黨與共產黨隨即又為了爭奪政權而展開國共內戰。共產黨的勢力瞬間抬頭,一九四九年,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焉誕生,而國民黨政權則於台灣設置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並喊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退守台灣,許多國民黨的相關人士,以及恐懼共產黨政權統治的人們,也隨之避走他鄉。

ISBN:9789869335300
叢書系列:八旗人文
規格:平裝/33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05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半路上 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惡夢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窮人 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 窮人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戰後的日美同盟真相 幽靈:日本的鬼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Chi Dao De Xin Zhong Guo : Jia Zhi Guan De Jing Zheng Yu Jie Gou...]~推薦!

作者:吳峻鋕
出版社:致知學術出版
出版日期:2016/07/27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90元

ISBN:9789865681555
叢書系列:當代中國研究系列
規格:平裝/305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吳峻鋕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研究領域:
  比較政治、政治文化、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等
  長期關注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嘗試提出兼顧宏觀面與微觀面的見解
 
  現職: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本書從民眾的角度理解中國政治文化,中國社會存在著「競爭性價值觀」(傳統儒家價值觀與現代民主價值觀)。改革開放使得中國民眾的價值觀結構發生變化,其特點是「70後」與「80後」新世代具有民主價值觀的群體大幅增加,這是從經濟賦權進而價值賦權的過程。

  改革開放三十年後,因為經濟的成功,中國逐漸邁入現代化國家的水平,可是對於中國未來發展的討論仍然方興未艾,韌性威權?中國模式?亦或是民主化?作者想要探討的問題是,中國延遲民主化的真正因素為何?未來的中國仍然可以維持現有政權形式,拒絕民主化過程嗎?不同於政治菁英的分析角度,本書內容從社會大眾意見出發,強調世代差異與價值觀變遷對於政治發展的影響。

聯合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徐斯勤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政治學系教授──張佑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第二節未來政治走向的辯論
第三節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四節本文的主要視角

第二章民主與中國──過渡還是異例
第一節民主化的解釋途徑與中國案例
第二節改革開放後得中國民主之路
第三節特殊論:中國式民主?!
第四節中國民主進行式

第三章中國新舊世代的價值觀差異
第一節世代交替與價值觀變遷
第二節中國新世代議題
第三節價值觀的競爭與變遷
第四節趨同性與文化相對性的辯證

第四章新世代與威權韌性
第一節中國模式的具體內容
第二節民族主義的世代差異
第三節中國式治理的民眾支持度
第四節辯證的中國政治現代化

第五章政治支持的世代差異
第一節中國政府的政治合法性
第二節中國民眾的政治信任
第三節政治信任的世代差異
第四節制度正當性的世代差異
第五節新世代的政治支持分歧

第六章中國民眾的政治參與
第一節政治參與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政治參與的類型與變化
第三節政治參與的世代差異
第四節政治參與的動力

第七章中國民眾的民主支持與民主認知
第一節民主支持與民主認知
第二節中國民眾的民主支持
第三節中國民眾的民主認知
第四節民主支持、民主認知與中國式民主

第八章遲到的新中國
第一節主要的數據發現
第二節回應民主化理論
第三節中國政治發展的十字路口
第四節未來相關議題研究

參考文獻

附錄:變項處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

徐斯勤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其綜合國力的持續成長,以及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已使其成為各國學界與實務界,在諸多不同議題上最為關注鑽研的對象之一。對於臺灣而言,更是如此。然而,弔詭的是,臺灣社會多數民眾,對於中國大陸的理解或認識,往往停留在經濟發展上實力強大、政治體制威權封閉、社會文化上與臺灣同文同源卻也存在諸多差異的印象裡。特別是,從1970年代末兩岸社會接觸以來,這種刻板印象基本上未曾發生重大改變。然而,中國大陸社會經過將近四十年的劇烈變化,這種刻板印象早已無法概括其許多重要的集體文化與行為層面變遷。中國大陸社會本身對於出生在不同世代人群之間,其觀念與行為的明顯差異,早已用所謂「70後」、「80後」、「90後」等概念做了清晰明確的劃分。但臺灣的多數民眾,恐怕很少察覺到這種世代交替對於中國大陸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所帶來的結構性影響。

  而吳峻鋕博士在其臺大政治系博士論文基礎上,進行強化後所完成的本書,對於國內多數民眾的上述盲點,恰好能提供資訊乃至觀點及意義上的重要補充,同時也為國內的當代中國研究學術社群,做出重要貢獻。這種貢獻,來自本書的三項主要工作:第一,檢視中國的不同世代,在與政治有關的一般性價值觀上,存在何種不同的取向,以及這些不同取向在不同世代當中的分布型態。第二,針對價值觀作為一項自變數(原因),如何影響了中國大陸民眾以民族主義、對國內政治體制的期待和判斷、國內政治機構可被信任的程度、國內政治體制的正當性、對民主與威權的一般性認知和評價為對象的態度(結果),以及如何影響了中國大陸民眾在政治參與上的實際行為(結果),進行分析。第三,探討中國大陸民眾的上述政治態度變遷,對於其未來的民主化政治變遷可能帶來何種影響。這些分析和討論,植基於當代全球政治學界研究政治文化和民主化最重要的資料庫之一──亞洲民主動態調查,在2011年的調查訪問數據,並運用統計方法,來發現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

  本書在上述三項工作中前兩項的研究發現,顯示了中國大陸經過將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後,民眾的政治文化或政治態度,的確有所轉變;在一般性價值觀上,在改革開放後環境中成長的「70後」與「80後」人群,比更早世代的人群,持有較多的民主價值觀,以及較少的傳統性價值觀(本書中所謂「儒家」價值觀)。在價值觀變遷的影響上,「80後」世代整體,以及持有民主價值觀的民眾,對於政權機構的信任都較低,對於政治體制的正當性認可也較低,同時對於威權體制的排斥態度也較為明顯。換言之,現代化理論所說,經濟發展必然帶來社會結構與主觀理念及價值取向轉變,同樣適用於中國大陸;就這部分而言,事實證明中國大陸無法脫離歷史的規律,與其他社會並無太大不同。至於在最後一項工作,本書提供的線索以及可能衍生的討論,則較多不確定性。持有民主價值觀者,對於民主的原則性偏好並未高於傳統價值觀,也並未從事更多的抗議型政治參與行為。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最關心的問題:政治價值觀的改變,是否必然導致與原有體制截然不同的政治民主化?目前似乎還缺乏決定性的證據,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之所以看來還無法提供確定答案,是來自一個多數政治學者往往忽略的事實:民眾的價值取向或政治文化,長期而言,多半是重大政治變遷的必要條件,但未必是充分條件。對於現有政治體制在主觀上的滿意度變化,有待許多其他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配合,才能產生較大幅度的民主化。在中國大陸當前的環境和脈絡下,最重要的主觀條件之一,是民眾對於取代現有體制和政權的選項,預期其是否真的可能產生比現狀更好的結果,以及因此而衍生的,個人本身是願意負擔那些由於參與推動劇烈變革而給個人帶來的各種成本。前面提到本書發現抱持民主價值觀者,並未比其他價值觀者更積極進行抗議型的政治參與,正好說明了主觀態度和實際行動之間,仍舊會受到個人得失計算的干擾。而最重要的客觀條件之一,是中國大陸黨國體制本身,在多大程度上能否隨著經濟與社會的變化,來進行學習和調適,使得政治現實不致和民眾的需求和期待之間產生過大的落差。臺灣一般民眾很少察覺到,宏觀層面看來鐵板一塊的中共黨國體制內部,這些年來從微觀層面來觀察,在權力制約、資訊透明、民眾參與、對於官員和幹部的課責程度等各方面,其實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漸進式演變。當然,這些演進產生後的結果,距離一般民主國家的各項民主指標平均值還很遠,但是對於緩解現實與期待之間落差,以及因應體制的正當性危機方面,仍然具有某些功用。
 
  如果綜合考量上述主觀和客觀條件兩者,就不難理解為何西方政治學者所稱,中共政治體制具有所謂「威權韌性」,亦即能隨環境變遷而持續穩定存在的事實。可喜的是,本書也正視此一議題,結合了經驗證據和理論概念加以討論。在我看來,如何理解和評估中共政權的威權韌性,應該特別注意兩點,而這兩點恰恰也是西方的中國研究學界較少注意到的。第一,威權韌性下是否必然不可能產生民主化?這裡的關鍵在於,我們採取何種民主化的定義和標準。如果以民主化最核心的標準──是否存在具有足夠公平性和競爭性的選舉,來決定國家最高政治權力的歸屬──那麼兩者是互斥的。但如果採用民主化重要學者LarryDiamond討論民主化時廣義的測量指標體系--國家機關的有效性、法治、水平課責與控制腐敗、競爭、參與、垂直課責、自由、平等、政府的回應性--那麼中共政權的上述自我調適,其實也就是在這些指標上都有些許成長。第二,當這些調適出現時,那麼中共政權的「韌性」固然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原因正是由於這些調適使得「威權」的程度開始出現初步的鬆動。換言之威權韌性不是一個靜態而固化的概念,而是一個內部存在邏輯上的扞格,而且時間愈久此種扞格愈明顯的概念。

  以上的思考都說明了:本書是了解和研究當代中國總體性政治變遷不可或缺的佳作;在本書所提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更深入的思考與更豐富的研究議程,將得以開展。我認為,本書無論是用於大學部的相關課程,或作為研究所課程的參考讀物,都十分合適。我願在此向一般社會大眾以及高等教育學府,鄭重推薦此書。

張佑宗

  中國大陸政治改革何時發生?以什麼方式進行?目前主流看法認為中國大陸將結合威權統治與善治(goodgovernance)(類似新加坡模式),而且能夠長期存續下來,可稱之為「中國式民主」(Chinese-styledemocracy)。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不可避免帶動中國社會轉型,這些經社發展的後果難道不會衝擊威權統治?

  峻鋕長期專注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並具備足夠的量化研究能力,在各種不同的理論觀點中,試圖找出新的切入點。峻鋕認為要理解複雜的中國政治轉型問題,需回到過去的文化變遷與世代差異理論,尤其是Inglehart等人提出的「公民賦權」理論。依照文化變遷與世代差異理論,峻鋕的研究重點認為中國未來政治改變,應該在政治體制之外進行觀察,尤其是來自社會內部的變遷。其次,要解釋中國大陸未來政治發展趨勢,必須先瞭解中國社會在經濟發展後,人民的政治價值如何改變。第三,必須研究新世代的價值變遷,才能具體回答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軌跡與可能性。

  透過隨機問卷調查方式,蒐集民眾的政治態度、信念與評價,特別是1980年後出生的群體。峻鋕的研究發現,中國在經濟生活獲得改善後,政治價值正處於變遷的過程,新世代的民主價值逐漸在增長。當新世代逐漸具備西方民主價值後,會減低他們對現存政治體制的支持,以及對政治機構的信任。這些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社會的政治價值在不同世代之間逐漸有所差異,而且這些差異也會影響統治的正當性。雖然政治價值對政治參與尚未產生關聯,但中國正從經濟賦權走到文化賦權的階段。
裴敏欣認為中國經濟奇蹟會「陷入轉型的困境」,缺乏民主改革的中國就會喪失持續驚人的成長和發展能力。黎安友以「威權韌性」(ResilientAuthoritarianism)判斷中國將成為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的異例。相較之下,峻鋕以大量經驗資料為基礎,補充上述兩種理論觀點不足之處,尤其政治文化因素在經社轉型和政治轉型之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經濟生活改善後,還需要價值變遷,才有可能讓中國由威權邁向民主政治。

  從經濟賦權到文化賦權,再從文化賦權到體制賦權,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正在經歷第二個發展階段。峻鋕的研究告訴我們,雖然預測中國是否會發生政治改革的資訊尚未充足,但未來前景已經可以預期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ISBN:9789865681555
叢書系列:當代中國研究系列
規格:平裝/305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ISBN:9789865681555
叢書系列:當代中國研究系列
規格:平裝/305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遲到的新中國:價值觀的競爭與結構變遷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60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美中對伊核問題政策立場之比較研究(2005-2011) 窮人 幽靈:日本的鬼 近代史的墮落‧晚清北洋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踏浪千行[Ta Lang Qian Xing]~推薦!

作者: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
出版社:遠見
出版日期:2016/07/2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869211253
規格:平裝/208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其他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運動/戶外活動>釣魚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相較『臺灣』在國際間的尷尬身份,臺灣的遠洋漁業卻因為產量、規模與影響力舉足輕重,而得以以「Fishing Entity」(捕魚實體)加入各國際組織(WCPFC、IATTC、CCSBT等等)。然而大多數的民眾,對於遠洋漁業其實陌生,除了新聞報導上的扣船事件、釣魚台漁權問題外,並不知道臺灣的遠洋漁業颺帆千里,漁獲量與船隊規模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以秋刀魚來說,2015年全年的秋刀魚捕獲量為世界第一;受國際組織管理,有嚴格捕撈配額限制的鮪魚,我漁獲量的多寡足以影響日本市場供需反應。

  《踏浪千行》一書,詳實記載了臺灣遠洋漁業發展「波濤駭浪」的精彩故事。我們從一開始草根般的海洋性格往三大洋魚場奔馳,到歷經國際頒佈200浬經濟海域,發生諸多被扣船、衝突、違規事件,到後來建立漁業管理制度,納入國際組織,成為海洋霸主。我們回首這段歷史,同時也檢視仍在持續運行的臺灣漁業史;遠洋漁業所為臺灣所打下的經濟規模和國際關係,出乎意料也令人讚佩。

  臺灣人肯拼、愛拼,勤奮又熱愛冒險,遍及三大洋,各國外基地均可見我遠洋漁船的身影。航行於海上半年至三年不等的遠洋漁船,冬捕魷魚,夏天打秋刀魚;鮪魚船上通常會配備直昇機,以先搜尋魚群出沒的座標等等,這些故事,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聽過。這是一本有趣的漁業發展史,也是一本闡述臺灣人不屈不撓精神的故事書,更是一本臺灣經濟面貌縮影的紀實。

  選書緣起

  Q:台灣被歐盟舉黃牌?
  2014年台灣漁業產值中遠洋漁業占總產值41.58%,我國每年直接輸出歐盟水產品約新台幣5億元,倘包括間接輸歐盟水產品產值約新台幣70億元,一只黃牌的影響,可非同小可。

  A:
  事實上,自2012年7月開啟對話機制,迄2016年4月,台灣方面已與歐盟漁業總署(Director-General for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 DG MARE)進行4次漁業高層雙邊會談,以及多次技術層級的諮商,達成四大項合作打擊IUU共識,包括法律架構調整、強化監測、管控及監督(Monitoring, Control, and Surveillance, MCS)管理措施、強化水產品可追溯性及強化漁業合作等。而為落實與歐盟合作打擊IUU漁業的共識,政府也推動多項管理措施,包括訂定「遠洋漁業條例」草案、修正「漁業法」及「國人投資經營外國漁船管理條例」、遠洋漁船裝設漁獲電子回報設備(e-logbook)、卸魚聲明機制、國內外指定港口卸魚或轉載檢查及建立跨國水產貿易商稽核機制等。

  為化解歐盟對台灣漁業的誤解,儘速從黃牌名單中除名,漁業署現也正積極研擬漁業管理及改善措施。舉例來說,除了擬定遠洋漁業條例草案,加重對非法捕魚業者的罰則,從2016年1月1日開始,所有100噸以上的遠洋漁船,都須裝設電子漁獲回報設備,每天回報漁獲資料,以供查核;另外,未滿100噸的遠洋漁船,在進入國內外港口後,也須裝設電子漁獲回報設備,並經過測試合格,才能再出港作業。持續與歐盟溝通,建立共同打擊IUU漁業共識,提出相關措施並落實執行,以求化解雙方歧見,正面積極面對問題,期能儘速從警告名單中除名。

名人推薦及文字

海納百川,以開放迎向國際──《踏浪千行》一書所帶來的省思
高希均


  臺灣人嗜吃海鮮,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桌上珍饈背後的故事,這次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與《遠見雜誌》合作出版了《踏浪千行》一書,讓包括我在內的讀者,才有機會真正認識到台灣當代漁業。

  台灣在地理上四面環海,產業更以國際貿易為主,政策上本該十分重視「海洋」,成立「海洋部」的呼聲一直很高,可惜多年來只聞樓梯響,問題就在於我們沒有以海洋為師,將海納百川的「海洋性格」內化到政策方針的制訂,而何謂「海洋性格」?我認為就是:開放。

  改善國家貧窮、落後的方法,沒有比開放更關鍵!開放的國家關稅少、尊重智慧財產權、歡迎人才進出,自然就具吸引力,這也是國內市場小、天然資源少的台灣最應該走的路。

  1960年代的台灣留學生都到美國留學,因為美國最開放。在開放的社會之中,人才、資金、高科技等資訊不請自來;反觀不開放的社會,要爭取外資、人才進駐,得祭出許多誘因遊說甚至乞求,都不一定見效。

  日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剛公布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由去年11名跌至第14,雖然看起來只下降3名,但卻是2010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洛桑管理學院更在報告中指出,台灣排名下滑的主因就在於不夠開放,導致經濟成長表現不佳。

  而什麼是開放?在這裡我可以舉一個小故事為例:1980年代B型肝炎問題嚴重,當時台大校長孫震苦口婆心要求學校周邊食肆改善衛生,卻都不見成效,但後來前經濟部部長趙耀東開放注重衛生管理的麥當勞來台,三個月內餐飲衛生問題立刻看見改善,這就是「開放」。

  而或許主管業務與海洋事務有關,在《踏浪千行》一書中,我們在在都能發現漁業署及對外漁協不囿於保護主義,積極與世界接軌的開放精神!他們對違反捕撈規定的業者不護短、積極輔導業者升級,讓國內漁業得以迅速符合國際法規標準,保持高度競爭力,同時也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為海洋生態保存盡一份力。

  而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才讓台灣漁業在外交困境中,一直能以「捕魚實體」參與各個相關國際組織,與各國平起平坐!

  自我保護、畏於競爭,只會讓台灣的發展陷入一灘死水,台灣近年來在投資、消費力、公共建設、外銷都呈下降趨勢,就是警訊,而政府官員與民意代表能不能把眼光放遠、格局拉大,考驗著他們的智慧,而在《踏浪千行》中,就有許多智慧是值得大家借鏡參考的。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篇 出發,航向自由的公海
行過浪處:百年拖網漁業捲起時潮
自勝者強:海外基地的擘建
厚積薄發:市場拓殖的機遇
相得有道:遠洋漁港、造船與網具創興
逐海而居:逆浪御風的漁船兒郎

第二篇 在遼闊的藍海上,尋求機會
死亡之牆:公海流網漁業的得與捨
海上撈金:台灣魷釣船隊揚起大洋商機
利益共享:秋刀魚漁場及養護資源的轉折
爭鋒島國:中西太平洋千噸船隊
待合而行:小鮪釣漁船的太平洋軌跡
經緯萬端:對外漁業協調與合作
公海險惡:索馬利亞海盜  漁船災難降臨

第三篇 讓我們攜手,轉身再起
務其所歸:雙邊漁業協商  解決海上紛爭
峰迴路轉:台美漁業協定
遠慮長利:臺日雙邊對ICCAT鮪釣管理異見
責任規範:永續經營與管理制度升級

第四篇 從負擔到分擔,參與國際漁業事務
捕魚實體:國家遠洋漁業的國際定位
明於所執:捕魚實體之外的創意與努力
為求完備:國際組織運作之奧妙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江山代有才人出,多少英雄、梟雄創造了台灣的遠洋漁業外交榮景。

  1992年,農委會漁業處出版《台灣漁業四十年》,2012年,農委會漁業署出版《台灣農業大世紀—漁業風華》,台灣漁業發展迄今要算幾年?其實四十年?百年?該從何起算已經不可考,也不重要。

  這些年來,多少人稱台灣為海洋國家,然而,絕大多數卻始終存在著大陸思維。血管裡真正流著海洋元素的,是這群在海上歷險的遠洋漁業弟兄,還有在陸上,一群為保障海上權益的漁業外交團隊菁英。

  浪花淘盡,許多寫歷史的英雄不再,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寫下這段藍色的歷史。本書,謹紀念這段遠洋漁業發展的綿衍歲月,過程中雖無風花雪月,其波濤之洶湧卻也引人入勝。

  台灣是個特殊國家,總得花費更多力氣去爭取其他國家輕而易舉可得的權利,這讓涉外人員每每忍辱負重,卻又跌跌撞撞。感謝這群遠洋漁業英雄,因為你們的實力,使台灣成為國際間的奇葩,讓中國想打壓台灣都很辛苦。

  近期有不少部門想利用「實體」兩字參與國際組織,卻苦無法源,這才發現,台灣早已化身捕魚實體,隱身於聯合國1995魚種協定當中。君不見有哪個其他組織能讓台灣與各國同桌議事、跟中國平起平坐,甚至於台灣的配額能多於中國,獲得其他國家重視台灣甚於中國,這段辛苦而輝煌的歷史,在在值得與國人分享。

  台灣遠洋漁業在草創時期只知奮力造船,增加外匯收入,沒有時間去思考漁業管理;知道要蒐集資料,但不知如何運用,只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力發展。然而,隨著使用者變多、資源變少,國家主權意識伸張,各國開始把權力從陸上延伸到更廣闊的海洋,於是乎,新的海權時代來臨,資源的利用成為沿岸國與遠洋國之間的拉鋸戰。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光在第57條設定200浬經濟水域,第62條也提到沿岸國對於無法使用的沿岸資源,可以簽署協定方式容許他國漁船捕撈。就這樣,成為沿岸國與遠洋國合作、入漁的基礎法源,這條法令使得許多沿岸國因此受益良多。就這樣,漁業設備不足的沿岸國,會將水域提供給如同台灣的遠洋國付費後進入作業(入漁, access),慢慢的,發現漁業經營的利潤不錯,轉以合作的方式共同經營(joint venture),或者是改向外國漁業公司租船(chartering),終究,收回這些漁場,趕出外國船,改全由自己人經營。

  大家走在同樣的道路上,差別只是速度的快慢而已。

  正因為拖網逐漸受到管制,小有基礎的業者,推陳出新發展出流網、魷釣漁業。因為流網省能源、漁獲量大,很快成為新秀,如果不是因為競捕魷魚及誤捕海豚等保育問題而被聯合國禁止,恐怕鮪釣也不是流網的對手。

  然公海流網的衝擊有如當頭棒喝,提醒了世界「台灣的存在」。雖然美國嘗試用雙邊方法,簽訂台美漁業協定綁住台灣,但台灣還是有船在公海偷偷違規,防不勝防,如同頑童歷險記裡的湯姆,不肯也無法上學的孩子,連帶讓守規矩的日本流網也跟著一起被禁止。

  慢慢地,其他沿岸國也開始擔心:只管好自己的船,公海沒管好,還是會跟著遭殃、捕不到魚,於是要求公海要有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RFMO)管束各國。只是一時卻也發現維也納條約公約規定:公約約束不及於未簽約第三方;換句話說,還是拿台灣沒轍。

  公海管理、各地漁權爭議與台灣問題,催生了聯合國1995魚種協定。對於「捕魚實體」,中國當然無法認同,但在各國頗為堅持下,中國也只能勉強接受,但解釋為捕魚實體的身分僅止於遵守義務,(台灣則認為該身分同樣賦予權利)。在這樣的堅持努力,以及長期合作島國的協助下,終讓台灣在2004年跨入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 WCPFC),並接續敲開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Inter-American Tropical Tuna Commission, IATTC)、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Southern Bluefin Tuna, CCSBT)的大門。魷魚、秋刀魚的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也隨後成立,預期未來將有類似的管理措施。只是,台灣為了轉型為模範生,也必須付出不少學費,也就是更嚴格的管理規範與配合。

  台灣遠洋漁業的發展過程,一路上都不缺責難。業者希望在日本配額限制以及台灣船數限制中求發展,於是衍生出不受配額限制的權宜國籍(Flag of Convenience, FOC)漁船,國際間也只能轉而要求獲益船東國(Beneficial Owner State)責任。隨著局勢演變,台灣人經營的FOC漁船對象,從中南美洲、非洲的非會員國家,慢慢轉變到經營美國籍、日本籍、太平洋島國會員國家的漁船,這時候,還會有人認為這些FOC漁船是非法作業嗎?

  必須坦承,台灣政府對於業界的限制相較其他國家是少的,如此使得台灣業者擁有較高的競爭力。例如日本、美國對外籍船員使用之限制比較多,台灣則相對少。台灣漁民擁有海盜精神、適應力高,才有橫跨三大洋的本事,甚導致歷史悠久的日鰹連於2005年底倒閉,於2006年初改組為日本鰹鮪漁協重新出發。

  不諱言,台灣政府對遠洋船管控能力是不足的,加以業者變動能力很強,也才因此接到歐盟黃牌。

  台灣遠洋漁業其實一直在幫國際漁業管理寫歷史。

  -日本為了限制台灣輸日量激增,透過產業自治,設定9萬9千公噸配額,形成輸日漁獲證明書制度,成為之後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貿易統計證明書的前身。

  -台灣外籍船以及合法船之間的漁獲海上互轉,讓日本人發明了「洗魚( fish laundring)」一詞。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國際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tlantic Tunas, ICCAT)第06~15有關貿易措施決議案,就是因應台灣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FOC漁船問題而衍生出來,也成為制裁台灣的關鍵。

  台灣何嘗不願意痛定思痛,改頭換面?

  -1992年因應流網的公海巡護、觀察員、乃至漁船收購,是我們第一次的決心。回應的是美國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2004~2006年超過新台幣60億元的大規模減船計畫,增聘觀察員、實行電子漁獲報表、港口檢查,是第二次決心的展現。

  -這段期間,公海巡護的方式從租船、漁業署自有「漁訓二號」,擴展到海巡署巡護船隊;觀察員比例從2% 增長到5%,到嘗試電子觀察員;漁獲報表從紙本變成電子版;管理目標從鮪魚、混獲的旗魚、鯊魚,到保育類的海鳥、海龜。

  隨著國際間的法規制度演變,以及保育、預警制、生態系管理概念的落實,讓台灣遠洋漁業管理的目標也從經濟生產面,轉變到保育管理,永續利用。實則,「利用」與「保育」其實是天秤的兩極,平衡,才能永續。

  2015年的歐盟黃牌,將是台灣遠洋漁業的第三次試煉,面對修正版漁業法以及新制定的遠洋漁業法、全面化電子報表及一千多艘小釣船的管理,是否能夠安然轉型,將考驗政府以及業界的智慧與決心。
 

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   董事長
沙志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ISBN:9789869211253
規格:平裝/208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其他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運動/戶外活動>釣魚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每年5月阿根廷魷魚捕撈時期接近尾聲,漁船回到高雄前鎮漁港,輸送帶上一塊塊高品質的凍魷塊順勢而下,接下的裝卸、運送節奏緊湊的進行著,一方面短暫靠港的魷釣船也開始整補、更換設備,準備7月啟程至西北太平洋海域捕撈秋刀魚。
 
每艘700~1300噸的秋刀漁船上,都設有低溫急速冷凍設備。以一艘1000噸漁船為例,滿載可以冷藏上萬公噸的漁獲物,也因此船隻能夠長達半年不回港,持續在西北太平洋作業;而捕獲的秋刀魚則直接在海上轉載予運搬船,或者由漁船自行載運至國外港口卸售,甚至是先將漁獲物運回國內,再透過冷凍貨櫃運銷至全球。
 
北太平洋的秋刀魚漁季從6月到12月,剛好與西南大西洋魷釣漁季互補。而這也成為我國魷釣漁船的特色,上半年捕魷魚,下半年兼捕秋刀魚。
 
觀察員的主要任務是為學術研究作科學的採樣和資料蒐集,同時也記錄漁船作業的過程,包括是否有不符規定的違失;但更多時候,他們會事先提醒船長遵照作業規定捕魚,像是在南緯30度以南作業,要加裝避鳥繩等等。透過這些數據推算資源量多寡,以供國際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作為分配各國漁獲配額時的參考,這也使台灣混獲的研究領先全球。
 
從鮪延繩釣漁船開始投繩到揚繩,觀察員得在旁邊測量、記錄,甚至做採樣;漁船每次捕撈,平均要10幾個小時,船員可以分3班輪替,但觀察員卻是隻身一人。漁獲一上甲板,觀察員必須測量長度、記錄魚種,至於採樣會先冷凍起來,找機會託給要返回台灣的運搬船。此外,漁船也會釣上海鳥、海龜、甚至鯨豚類,觀察員看到誤闖的海鳥或被捕的海龜,總會出手相救,為牠們療傷塗藥後再放回大自然。這些資料也可讓科學家用來做保育分析,像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其中一個計畫為研究圓形鈎降低海龜誤捕機率,便是借助台灣觀察員的力量。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ISBN:9789869211253
規格:平裝/208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其他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運動/戶外活動>釣魚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踏浪千行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00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平面設計吸引力:美國革新派教父Chip Kidd讓設計更有魅力的秘密! 新手素描完全指南:人物、靜物、動物、場景、寫實&奇幻手繪神技 超可愛圖文隨手畫10000例大全:萌翻你的手帳&生活無極限 轉大人的辛苦: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試煉 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法律新聞學法律2[Cong Fa Lv Xin Wen Xue Fa Lv 2]~推薦!

作者:鄧湘全,吳立瑋,洪國華
出版社:書泉
出版日期:2016/07/2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ISBN:9789864510689
叢書系列:小市民法律大作戰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法律實例/應用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法政類>法律>總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從法律新聞學法律2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鄧湘全

  
  陽昇法律事務所所長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碩士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人
  臺灣營建仲裁協會仲裁人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諮詢律師
  警察廣播電台法律生活單元律師
  國防部國軍輔導訴訟公聘律師
  
吳立瑋
  
  陽昇法律事務所律師
  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士
  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資個測驗合格
  結構型商品銷售人員資格測驗合格
  
洪國華
  
  陽昇法律事務所律師
  國立台灣大學理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法學碩士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從法律新聞學法律2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照過來!
  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新聞,卻蘊含了各種法律小常識,幫您省下諸多麻煩與花費!
  從生活周遭的新聞案例,輕鬆學習法律小撇步,讓生活上的困惑與難題迎刃而解!
  
  ◆藉由68個生活新聞事件,清楚瞭解關乎我們權益的大小事!
  ◆原來法律離我們這麼近:透過本書輕鬆有趣的解說,讓你不再懼怕不懂法律!

  
  本書用生動的名稱,將常見的生活新聞事件分為:家有惡鄰、進擊的消費者、關鍵機密、房事告急、親子大戰、如果說這是愛、老闆不是人、罪與罰八大主題,藉由真實新聞事件改編的案例,讓讀者輕鬆瞭解和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適用原則與權利,遇到糾紛與困難不再因不懂而畏縮;挺起胸膛!讓我們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一起徜徉在獲得法律知識的喜悅中吧!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從法律新聞學法律2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PART1 家有惡鄰
一、不給社區管理費又怎樣?
二、嚴重違反社區規約,小心被強制遷離!
三、喂!你家的樹長到我家了!能砍嗎?
四、你家漏水關我屁事!頂樓漏水誰來修繕?
五、大樓磁磚剝落傷人之法律責任
六、敢違停就上鎖,合法嗎?
七、前屋主積欠的管理費該誰繳?
八、噴漆鄰居大門、牆面,是否構成毀損罪?

PART2 進擊的消費者
一、廣告代言不實之法律任
二、餐廳地板滑一跤,要怪誰啊!
三、消費者在大賣場發生意外之法律責任
四、販售黑心冷氣機,涉嫌詐欺罪?
五、消保法七日鑑賞期新修規定
六、顧客被營業場所感應門夾傷之民刑事責任

PART3 關鍵機密
一、老闆請注意!開除員工公告不能違反個資法
二、村長可否公開村民通訊資料
三、舉牌討債標示姓名、地址,這樣行嗎?
四、逃妻追追追-「警告逃妻」啟事別亂登!
五、仗義直言PO人個資是犯罪行為?
六、報告老師-非法取得或使用學生個資,構成犯罪行為?

PART4 房事告急
一、分割後的土地如同潑出去的水
二、精神錯亂買房子,契約無效?
三、凶宅的鄰居也是凶宅?
四、仲介無間道-房仲竟然洩漏底價
五、買賣不成,仲介報酬還在喔?
六、違建拆拆拆,小心吃官司!
七、概括授權出賣不動產的法律問題
八、淺談房屋借名登記
九、房東無故進入房客屋內,可能構成侵入住宅罪
十、包租婆─熱水器安不安全很重要

PART5 親子大戰
一、真愛林北?成年還賴家,小心遭逐出家門!
二、不養父母,會判遺棄罪嗎?
三、父母贈與子女財產,子女卻不扶養父母,該怎麼辦?
四、小孩借一下,會怎樣?
五、關於子女婚嫁贈與之稅法問題
六、非為子女利益,父母不得處分其特有財產
七、離婚後改定監護權的問題

PART6 如果說這是愛
一、分手費之法律問題
二、尋找真愛密碼,可別尋找臉書密碼
三、情侶分手協議能不能反悔?
四、外遇之人不得請求離婚
五、認識家暴保護令,避免悲劇再發生
六、三太子駕到?請神明放神像不算恐嚇?
七、外遇與侵害配偶權之法律問題
八、老婆大人家暴,以後不得請求扶養
九、贈與小三財物,不得再任意討回?
十、老婆我錯了─外遇簽立悔過書之法律效力
十一、夫妻吵架藏小孩,別鬧了!

PART7 老闆不是人
一、民間機構約聘僱人員也適用勞基法?!
二、正式到職前的職災問題
三、薪資可以被老闆東扣西扣嗎?
四、想離職先交贖金,離職違約金合法嗎?
五、廚房環境要注意,員工滑倒不得了
六、嗡嗡翁,操到死,老闆有責任
七、勞基法之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

PART8 罪與罰
一、戲說不違背職務行賄罪
二、可以視錢財如糞土,可不要撕錢財如廢紙!
三、汽車撞傷闖紅燈者,絕對沒有法律責任?
四、終極警探-妨害公務爭議案例
五、掛羊頭賣狗肉湯之違法案例
六、胡亂爆料,小心上法院!
七、不怕人家的恐嚇行為,無罪?
八、竊盜罪問題-暫時保管還是偷回家去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從法律新聞學法律2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小時候,坐遊覽車去中橫校外教學,經過一大片懸崖邊時,很擔心車子會摔下去,詢問司機大叔,如果沒了路邊水泥護欄擋住,會不會不小心開下懸崖去?司機大叔保證說:「我開車很小心,很注意路的狀況,就算沒有護欄,也不會掉下去的!一輩子開車從來也沒有撞到護欄!」我很直覺的反問:「那要護欄幹嘛呢?」大叔立馬反應說:「笨蛋!護欄不是被撞到時才有用,雖然很少人會撞上去,但是護欄最大的功能,在於告訴駕駛人,道路的界線在哪裡,不要隨便跨越,一旦跨越會有危險,有了護欄,會讓駕駛人更安心的開車!」
  
  法律的存在,類似護欄的功能,固然多數人小心翼翼地走在人生道路上,似乎永遠都不會碰到護欄,一生幾乎都不曾上法院,法律的存在似乎無用。其實,法律對於大部分人的意義,在於讓我們做人處事時,清楚知道有些紅線是不能跨過去,跨過去就有墜崖的危險。問題是,現今法律規章多如牛毛,加上許多習慣的「社會常情」,卻經常與法律人的見解不同,也就是說,人生路上,常因不知紅線在何處,或是搞錯了紅線的位置,衝出斷崖後才知道事情大條了。
  
  偶於法庭上聽到類似對話,「沒人告訴我這樣是犯法」、「法律怎麼會這樣定呢」、「當初要是知道法律規定這樣,我就不會做了」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因為不知道或是誤解法律,輕微者,可能僅僅喪失一點小錢;嚴重者,可能因此坐牢。像是不動產交易,稍不注意,一生的心血就因為不懂法律而化為烏有,人生因此改觀。
  
  誤會法律規章與社會常情界限的後果,往往造成一個結論:「這是什麼恐龍法律?這是什麼恐龍法官?」此後再也不相信司法了。近期相關機構對於司法信任度的調查,不信任司法的民眾比例高達了一半以上。身為法律工作者,對於這樣的現象絕對有責任,除了司法改革以外,也要讓民眾清楚知道紅線的所在,實現人民的司法,縮短人民與司法間的距離,也是本書的宗旨。
  
  過去,我們將每週在警察廣播電臺生活法律單元的講稿,彙集成《從法律新聞學法律》第一集,出版至今已三年光景。我們持續關注與時俱進常見的法律議題,仍然在每週的警察廣播電臺生活法律單元,推廣宣導法律知識,再度彙整成本書《從法律新聞學法律2》,希望能對法律知識的推廣,注入新的活水,並能為法律的教育貢獻點滴;若有謬誤之處,尚祈讀者不吝指正。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從法律新聞學法律2


ISBN:9789864510689
叢書系列:小市民法律大作戰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法律實例/應用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法政類>法律>總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從法律新聞學法律2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三、凶宅的鄰居也是凶宅?
 
案例:
 
恐怖旅社遭人惡意縱火,大火造成度假中的一家五口死亡,不知情的花媽買下恐怖旅社旁邊的房子後,半夜常感覺聽到一家人準備出遊嬉鬧的聲音,一打聽才知道恐怖旅社的事,花媽認為購買的房屋緊臨恐怖旅社幾公尺而已,而且從窗戶可以看見旅社的窗戶,認為這樣的房子有誰敢買,向原本的屋主主張「緊鄰凶宅」的房子也是凶宅,要求解除契約,拿回已付的買屋價金,花媽這樣有理嗎?
 
所謂凶宅,依照社會一般定義,指房子有被死於非命的情形,例如有人在其內自殺或遭他殺等情形,一般人都很忌諱買到這種房子。以內政部曾經函釋的《不動產委託銷售契約書範本》來說,裡面就有提到:「就相關建築改良物於賣方產權,是否曾發生兇殺或自殺致死之情事,指賣方產權持有期間,於其建築改良物之專有部分,曾發生凶殺或自殺而死亡之事實,及在專有部分有求死行為致死;但不包括在專有部分遭砍殺而陳屍他處之行為。」換句話說,在房屋相鄰之處,有發生非自然死亡的結果,不會使得房屋變成凶宅,例如某甲在自宅被乙追殺,甲被乙一路追到隔壁間而死亡,隔壁間變成凶宅,但自宅不是凶宅。內政部的解釋,常會作為法院實務參考的標準,但不一定是絕對的標準,仍然要以人民實際生活的共同價值觀,作為判斷的標準。
 
通常而言,變成凶宅的房子沒什麼人敢買,擔心住在這種房屋,想到凶殺事件,心裏會毛毛的,睡都睡不著。如此一來,就算房屋沒有使用上的瑕疵,但是因為使用者心理的因素,就造成心理面使用上的瑕疵。因此,同種類或相同地段房屋交易,凶宅的價值會貶值非常多,這就是物的瑕疵。亦即,凶宅對房價的影響是無庸置疑的。
 
依據民法第354條規定:物之出賣人對於買受人,應擔保其物依第373條之規定危險移轉於買受人時無滅失或減少其價值之瑕疵,亦無滅失或減少其通常效用或契約預定效用之瑕疵。但減少之程度,無關重要者,不得視為瑕疵。如果是凶宅,算是重大瑕疵。且不管出賣人對於凶宅之情形,有無故意或過失,都必須要負責任,這就叫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就是說出賣人應保證房屋是正常的,若有不正常的情形,就有瑕疵責任。法院認為該房子本身不是凶宅,因此認為非瑕疵。花媽所買的房子本是沒有死於非命的情況,法院會認為只是緊鄰凶宅不算瑕疵,因為房屋本身沒有非自然死亡之情形。所以像是大樓同棟其他住戶有凶宅情形,或是大樓頂樓有跳樓自殺事件等等,法院多認為非屬凶宅之情形。

ISBN:9789864510689
叢書系列:小市民法律大作戰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法律實例/應用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法政類>法律>總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從法律新聞學法律2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06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從法律新聞學法律 看新聞輕鬆學法律 1(2版) 圖解流通業經營學 行動化學館2:化學反應 民法‧親屬繼承(5版)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研究作為方法[Xiang Gang Yan Jiu Zuo Wei Fang Fa]~推薦!

作者:朱耀偉/主編
出版社:中華
出版日期:2016/07/2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80元

ISBN:9789888394371
叢書系列:文化香港叢書
規格:平裝/320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朱耀偉


  現任香港大學現代語言文化學院教授,香港研究課程主任,研究範圍包括全球化、後殖民論述及香港文化,著有《繾綣香港:大國崛起與香港文化》、《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光輝歲月:香港流行樂隊組合研究(1984-1990)》、《音樂敢言:香港「中文歌運動」研究》、《音樂敢言之二:香港「原創歌運動」研究》、 《詞中物:香港流行歌詞探賞》、《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曲》、《香港流行歌詞導賞》(與黃志華合著)及《香港歌詞八十談》(與黃志華合著)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也斯嘗言道:「香港的故事:為什麼這麼難說?」呂大樂也同意:「香港故事不易講。」面對充滿「混雜性」和「夾縫性」的香港文化,大家不是視而不見,就是避之則吉。

  本書主編朱耀偉,是本地首個香港研究本科課程──香港大學的香港研究課程主任,有見於在本地學術界中,香港研究被邊緣化的問題已達臨界點,傳承面對嚴重威脅,為要讓新一代香港研究者看到希望,以及讓香港文化和研究受到尊重,特意編選這本以「香港研究作為方法」為題的文集,重點是將「香港」變成可以討論的程式,帶動本地的不同文化實踐。

  本書收錄十七篇近年有關香港研究的重要文章,共分為三部分:先按「誰的香港?」的問題啟動「香港」的不同可能性,再就「哪種方法?」探論香港研究的不同方法和角度。第三編「本土/混雜」進而考量香港「本土」,希望在「香港研究作為方法」的脈絡中瞥見變幻不定的主體身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文化香港」叢書總序
謝辭
作者簡介
 
導論: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第一編:誰的香港?
引言
周蕾:金剛在香港:從美國看九七「交接」(節錄)
陳清僑:否想未來
羅永生:(晚)殖民城市政治想像(節錄)
李歐梵:香港文化定位:從國際大都市到世界主義
呂大樂:終於需要面對未來:香港回歸及其設計上的錯誤
朱耀偉:何為香港?現狀迷思破滅之後
 
第二編:哪種方法?
引言
陳冠中、李歐梵:香港作為方法
陳國球:收編香港:中國文學史裏的香港文學
吳俊雄、馬傑偉、呂大樂:港式文化研究
張美君:尋找香港電影的獨立景觀(節錄)
洛楓:這些年來的迷與思(節錄)
麥高登: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未來(節錄)
 
第三編:本土/混雜
引言
也斯:化故為新、雅俗共存:香港文學的特色與文化機制的反思
潘國靈:「本土」的十年變化
彭麗君:本土與跨本土(節錄)
馬傑偉:本土教學與研究的語文政治
羅貴祥:目無鄰人:少數族裔與香港的華人社會
 
編後記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ISBN:9789888394371
叢書系列:文化香港叢書
規格:平裝/320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導論:香港(研究)作為方法/朱耀偉(節錄)

「最後一代」?


「最後一代」是近年香港社會的熱門議題,從「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到「最後一代香港人」,這邊廂香港文化人逼不得已要出走,那邊廂政客高呼不甘做最後一代香港人的要站起來,葉葉知秋。前任特首曾蔭權在其《2007-08年度施政報告》提出「新香港人」的說法,警醒香港人應去除小島心態,要用整個國家的視野去看香港:「香港必將繼續為國家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也將為保持香港自身的長期繁榮穩定和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其實香港人多年來皆被引導相信一種補償邏輯:人們沒有政治權力,唯有以經濟成就作補償。過去數年間的社會分化和中港矛盾,已經證明空洞的「新香港人」不能蒙混過關。香港人身份認同從來不是由上而下形成的,反而是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累積而成,當中香港文化一直起着關鍵作用。問題是回歸不過十數載,香港經濟不得不依賴內地,以往香港人引以為傲的香港流行文化亦已江河日下。有人會說香港電影早變成中國電影,粵語流行曲亦已「那邊見」了。2011年底,香港無綫電視近年罕有地口碑甚佳的劇集《天與地》中,資深唱片騎師Dr. Dylan一句「這個城市快將死亡,你知道嗎?」(“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激出千重浪,觸動了不少香港人的神經,也濺起了本土意識的浪花。到2012年底更有流行樂壇頒獎禮以「土炮起來」為主題,可惜榮獲生力軍女歌手金獎的竟是台灣歌手陳芳語,聞者無不嘩然。難道本土流行文化也已到最後一代?

ISBN:9789888394371
叢書系列:文化香港叢書
規格:平裝/320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香港研究作為方法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78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太多「難忘」一刻的年代 重讀馬克思 中國政道 圖說冥界鬼神 郵歷香江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才,自造者[Ren Cai , Zi Zao Zhe]~推薦!

作者:謝宇程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6/07/2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9312882
叢書系列:藍學堂
規格:平裝/224頁/25k正/14.8x21x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謝宇程


  一九八二年生於台灣台北。建國中學、台灣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曾於二○○八~二○一二年,先後在研究機構、台北市政府,負責政策研究、提供分析建議。

  自二○一二年以來,感覺到政府、企業的主流體制和時代的脈動的牴觸脫節,以及這個世代年輕人的焦慮茫然,因此脫離聘僱體系,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探討在大環境的變遷下,我們該如何重新規劃教育、學習、個人專業發展,這些至關重要的課題。目前撰寫專欄、書籍,並擔任個人與機構的顧問,希望將自己的見解和理念分享給需要的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給年輕的你,重新認清人生定位,
打造成功不用外求,成為人才就靠自己。

  商業周刊百萬點閱率
  【學與業壯遊】專欄作家、教育觀察員
  提出「教育」與「職場」的新觀點、新視野,
  教你成為新世代的自造者!
  
  網路時代,年輕人學習方式早就不同以往,從想法到做法,都該有不同的思維與策略。

  打破傳統舊思維
  •舊思維1 名校文憑是通往成功的捷徑,因此台灣教育、出國留學,選名校就對了!?
  •舊思維2 在學專心讀書,玩社團只是增添履歷表的美觀性,沒有其他用處!?
  •舊思維3 專業一對一,你從什麼專業畢業,就只能找該領域工作,跨行身價就不保值了!?
  •舊思維4 工作就是要做一輩子,勤換工作沒有辦法提升自己!?

  提交新觀點,找到學習方向:
  •觀點1提供具體你該思考與反省的面向→找學校、玩社團、檢測性向、如何思辨
  •觀點2比較歐美教育體制間的落差→了解學習差異、增加學習選項
  •觀點3與各領域專家交換心得感想,聽聽專家麼說→不需要照做,但你至少知道可以怎麼做
  •觀點4 掌握最新教育流行趨勢與世界脈動→線上教育、科系與業界的結合

  本書引證實際案例、訪談各領域的職場達人,從中找到「卡住」你的癥結,重新找回學習動機,發掘適合你的學習管道。打造自己不用外求,只要有計畫有方法,你自己就是新世代的人才自造者。

各界好評

人們對台灣教育品質和職場出路抱怨之餘,可曾意識到自身想法過時、是否全面了解大環境的變遷和新時代的技能需求?宇程的新書對此提供第一手資料和思辨,與我個人觀察心得極為契合,滿心推薦給年輕朋友和教育工作者!
─洪士灝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關心自己的未來,或者關心自己親人的未來,或者純粹只是關心台灣人才培育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作者以他親身走過的經歷,以及敏銳觀察,具體指出年輕人如何找尋發展方向、積存自身能力的好方法,值得深思!
─陳良基 教育次長

當舊的職業不斷地被創新性的新工作取代,當好好讀書將不再是未來保證的萬靈丹時,青年學子該如何做,才能在目前失效的教育體制中,找到能發揮天賦的獨特未來?本書提供了全局解方,讓人人皆可客製化自己的未來。
─莊智超 IOH創辦人

宇程在這本書中,從學校、人才、產業等面向來觀察台灣的教育。透過許多人物的實際訪談,詳實呈現台灣社會過去對教育所少注意的盲點,讓大家對教育有所反思。看完這本書,許多學生、家長將會對教育開始有不一樣的全新思維。
─葉丙成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如果你想理解台灣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有什麼可行的解決方案、年輕人是否有新典範可以學習、該如何打破框架;身為父母該如何面對環境變動、改變自己的心態與對子女未來的期待,那麼,這是最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詹益鑑 AppWorks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許多過去的模式和經驗已不足恃。宇程的新書讓你知道,只要有不同的眼光,不一樣的思考,或者不拘泥於過去的做法,你就有機會掌握未來。
─管中閔 台灣大學台大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認識宇程這幾年,看他熱誠地為教育在燃燒著!宇程從構想到實踐,我們彼此交流,也推薦他更多的訪談對象。非常喜歡宇程整本書的架構。如果說十年後的好工作,現在還沒出現,那青年學子該具備的是什麼呢?我想特別提點的是:態度!面對變動世界的好奇心、和人協同合作的溝通力、真心為他人喝采的風範,誠實面對自己,勇敢活出精采人生!
─鄭端儀 Jumpstart Program共同創辦人/台灣大學、政治大學管理顧問社輔導顧問/創意創業學程業師

找到自己的熱情和值得全心投入的領域、提前預備未來所需的能力,並結交願景相同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是我們在大學及剛出社會時最重要的事。宇程訪談了許多「人才自造者」,提供實際的案例和經驗給讀者參考與借鏡。非常推薦此本書給對自我有期許的學生及年輕工作者!
─羅荷傑Jumpstart Program 共同創辦人/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Global Shapers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篇:教育把你變人才了嗎?
1.美國中學是預備大學,台灣中學依舊像小學
2.人際關係大學問,台灣學生何時學?
3.軍隊訓練般的教育環境
4.學校體制中沒有自由
5.考試測不出學子性向
6.選課是事業規畫的前哨站
7.思考不自由,因為我們「不在乎考試」?
8.大學癱瘓四部曲
9.修課的判斷與選擇,你沒資格!
10.修愈多學分,學習情況愈糟糕
11.宿舍是重要的教學場所
12.今日留學該想的事,與十年前大不同
13.攻學術、學專業,留學前請先確認
14.平庸和優秀,都是「教」出來的
 
第二篇:走向人才,千萬別錯過的路
15.社團培養未來工作需要的能力
16.「玩社團」就會領導、團隊合作嗎?
17.空談領導,不如實作
18.邊做邊學,快速培養創業力
19.實力,遲早會成為你的證書
20.網路讓學習自由
21.線上課程讓均一教育化為可能
22.免費奉上的頂尖大學課程
23.找方向前請做功課!
24.學子眼中的「業界」,研究有方法
25.讀商管書沒用?因為你沒有思辨!
26.成功在於問對問題找答案
27.學會在旅行中學習
28.讓五湖四海的人帶你認識世界
 
第三篇:人生如地圖,必須不斷更新
29.測不準的未來,大災難?
30.別讓「相關領域」限制你
31.楚材當然可以晉用
32.讓世界告訴你方向
33.新世代,教育、創業的黃金年代
34.外行與專業,一念之間
35.事業和世界之間的臍帶
36.變化來到,大機會
 
第四篇:容我提案:突破,創造無限可能
37.學會上臉書、搭訕人   
38.當正式管道不通,走偏門!
39.懂得變通才是商業奇才
40.關鍵是,弄清楚學習動機
41.雜學的大用處
42.全局解方:不專一、多方嘗試
43.跳脫框架,「學習」不設限
44.培育人才提案:透明而柔軟的大學
 
後記:選擇,騰飛或是下墜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
  
當一隻翻動台灣土壤的蚯蚓文
Camp Mobile台灣總經理邱彥錡

  
  先講結論:創新是無法教授與模仿的。本書從校園學習出發,結合職場趨勢,分享許多學習的故事及方法。值得用心一讀、再讀!
  
  近年矽谷新創對世界產生的影響,被大家熱烈討論並仿效著,矽谷人才之所以強大,在於農場土壤肥沃。國際一流企業、新創加速器、Stanford University(史丹佛大學)是主要農場,而人才就像是蚯蚓,在搭配對應的經濟機制與社會福利政策下,不斷翻身蠕動,在這樣條件的土壤下,必能產出好作物(公司、新創、服務、更多好人才)。
  
  的確,政府制度、企業文化、及創新趨勢成型的來源都在於人,而學校正是孵化這些思維的關鍵場域。然而,隨著世界新科技的潮流,愈來愈多就業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已無法在大學教育中獲得,我們又該如何培養自己,接軌創新、創業潮流所帶來的衝擊呢?這是所有社會新鮮人、正在就學的青年、更是現代家長所關注的議題。
  
  本書集結作者宇程訪談多位青年夥伴後,集結而成的學習精華,分享他們各自在就學期間所經歷的課業學習經驗、社團活動分享,搭配時間管理、校外學習資源取得技巧,來達到增強自己實力,取得最佳就業機會。此書訪談的人不一定是我們所謂的「標準」或「標竿」,我認為學習本來就沒有所謂最佳模式,增加見識並拓展自己的可能性,是青年時期最重要的任務。
  
  學習是個人的事,即早開拓眼界跨出舒適圈,就比別人愈有機會提早擁有更多資源。感謝書中受訪者的無私分享,創新無法教授,但接受多元刺激與拓展學習的疆界,就有機會將新點子成真。閱讀完此書刺激了我,更應該加快腳步不斷學習,致力自己成為翻動台灣土壤那活躍的蚯蚓。
  
推薦序
  
競爭力從正視教育代溝開始文
和沛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翟本喬

  
  在台灣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文章,檢討我們的企業為什麼沒有競爭力,然後提出一些提昇競爭力的方案。殊不知,我們國民的競爭力早在中小學階段就已經被磨滅了。在政府部會召開的提昇競爭力座談會上,我常常在最後的結論中強調:真正的解決方法是要從小學教育做起的。在座的經濟部和國發會官員只能面面相覷,不知從何下手。
  
  在這本書中,作者先從台灣教育的方式下手分析,點明了教育理念的根本問題所在,那就是替學生做了太多的安排,而對體制外的成就不予重視。在一個工業剛開始自動化、又是威權統治的年代,產業對人力的需求是相當明確的:大量整齊劃一的作業員;於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就演化成了符合這個規格的產品。但在一個力爭上游、不願屈居人下的國家,他們會了解少量的高級人才,對國家能做出的貢獻遠大於大量的平庸人力,所以他們會從小就鼓勵自由化的發展,生怕壓抑了人才的潛力。
  
  接下來,作者用了他訪談過業界人士的許多例子,說明優秀的人才,是如何在現有的體制之下,成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這些人或許是努力自學課本以外的知識,或許是積極參與能有學習成長的社團活動,或許是認真研究產業的資訊與生態,或許是在校時已經在外面撞得頭破血流。不管他們經歷了什麼樣的努力過程,作者歸納出最重要的一件事:每一位都花了相當多的心力,去找尋自己的路,而不是聽從別人的規劃。
  
  規劃自己未來的工作,該如何進行呢?作者告訴讀者要如何往前看、往旁邊看、往全世界看、以及往不同的領域看。只鑽研在自己的領域,除非是學術工作,不然是行不通的。學歷不再重要,能力才是重點;這包括技術能力和商業素養,都是學校學不到、教不出來的。學用脫節不是問題,而是天經地義的常態,老一輩的企業家對此百思不得其解,認為政府和學校沒把教育辦好,事實上,那是他們對舊式教育的認知,現在已經過時了。不務正業,才是正業。
  
  最後,作者也對於知道自己該改變、但不知從何下手的讀者,提出了一些實際行動的建議。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後,心中能有再出發的準備,航向自己全新的未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ISBN:9789869312882
叢書系列:藍學堂
規格:平裝/224頁/25k正/14.8x21x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摘錄1 - 讀商管書沒用?因為你沒有思辨!

怎樣和有成就的人學習「職場素養」?這個問題,我們也許可以和一位歷史教授請教。
 
台大歷史系有一位相當知名的呂世浩老師,他開設的「秦始皇」課程,成為世界名校共同經營線上課程平台Coursera上,第一門中文文史課程,一開課便引起巨大迴響,全世界選修人數超過四萬三千人。他也是TED×Taipei 講壇中,最受歡迎的講者之一。
 
呂老師認為,古代知識分子讀歷史,最終不是為了累積知識,是用來學習「判斷推理」。建議讀歷史的時候,一邊讀,一邊把自己還原到歷史的時空場景中,了解主人翁的處境,每到一個重要關口,就把後面的情節先蓋住,詢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如何因應?會有什麼樣的判斷和行動?
 
想過一遍之後,再讀後來的情節,並且比較:我和故事主人翁的行動是否一樣?如果不同,各是為什麼? 誰的方法比較好?
 
他的課程和演講,幫助許多人從中國古史中找到看待今日時局的智慧。
 
如果呂世浩老師的方法,可以將歷史轉化為今日的智慧,相似的方法其實同樣可以用在培養年輕人的「業界素養」。不知道你發現了嗎?要了解古代的社會,有歷史典籍;要了解現代的產業環境,身旁有唾手可得的商管書刊,其中記錄著今日人物的成敗歷程、探討實際企業的興衰始末,預示了我們的生活與世界變化的方向。如果我們套用呂老師的密訣:不斷蓋住故事後半段,思考自己的判斷,與主人翁對照,不也是一個極好的思考訓練?
 
就拿一篇商管雜誌人物報導為例吧:﹤Uniqlo 最年輕店長林孟柔! 23 歲台灣女生管3億大店。這篇簡單的故事,我們試著一段一段看,並且時時停下來思辨。
 
首先,林孟柔是清大畢業,經濟系、計量財務金融學系雙學位,但她畢業時,考慮進入優衣庫上班,父母都反對(也許是希望她去銀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ISBN:9789869312882
叢書系列:藍學堂
規格:平裝/224頁/25k正/14.8x21x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人才,自造者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64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titan太肯 功能慢跑襪-Fit (男女適用、十歲以上年齡層皆適用)M                             白/紅/藍色 洛克菲勒給子女的一生忠告:史上首位億萬富翁親傳子女的成功致富法則《典藏精裝版》 [MUJI 無印良品]鋼製捲尺/6mm×2m(I) 世界第一名清潔婦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 提高科學產能:撰寫傑出期刊論文和研究計畫的秘訣(CD+1手冊)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接軌未來人生的「自主學習法」 引誘科學:在分心時代,如何抓住眾人注意力,讓世界聽你的、看你的,甚至願意掏錢買單? KAFEN 頂級美髮系列『還原酸蛋白護髮素』250ml(新款) 世界第一名清潔婦 3句話,立刻提升溝通力:關鍵時刻不白目40種聰明對話法 轉身的幸福:律師娘×愛情辯護 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 在我們忘記之前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