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Xue Xiao Zai Chuang Wai ( Jiao Gai Er Shi Zhou Nian Ji Nian Ban )...]~推薦!
作者:黃武雄 ISBN:9789866723919
|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
出版十年 暢銷破萬本
啟發台灣教育走向自主學習與創造互動環境
探討通識課程、社區大學、公民運動的重要文本
繼《童年與解放》之後,作者將關注的焦點從人的自然能力轉移到屬於文明的抽象能力,強調文明的特徵在於抽象。正是抽象,使人與其他動物有別。抽象能力是教育實踐的重要核心。
本書分成五個篇章,前兩篇以「孩子為了什麼去學校?」破題,大江健三郎的回答是人要與世界連結。作者則從「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更根本的問題出發,指出:人的存在有三個原始的趣向,亦即「維生、創造與互動」。三者必須充分發展,而且相互穿引,人的生活才會紮實而快樂。目前學校教育只重視維生,使人患了「維生肥大症」。學校應延續人天賦的創造特質,並著重互動,使人與世界連結。但不同時空之下人類的經驗紛雜繁複,必須發展抽象能力來整合這些經驗,使對學習者本身成為意義,並因而構成自己的世界觀。作者強調:除了「打開經驗世界、發展抽象能力」之外,學校教育的第三個任務便是「留白」。
第三篇進一步解釋「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的區別:把人對世界所認識的種種樣態,經大幅篩選,濾掉無數生動有趣的特殊經驗,再經抽象化、系統化,如此編製而成的知識體系,便是所謂的套裝知識。另一方面,以學習者為主體,直接與不同時空之下人類的經驗起共鳴或衝突,結構而成的經驗網絡,則為經驗知識。「知識解放」,就是將套裝知識經驗化的過程。
書的後半部,深入教育改革與社區大學的實踐面。在第四篇中,作者以近身的觀察,抽繭剝絲,闡述二十年來教改的初衷,與其後現實發展的落差,包括「廣設高中大學」以及「教育現代化」的扭曲與變形。最後一篇則說明社大成立的旨趣與課程規劃,是台灣公民運動重要的啟發性文本。
本書出版十年迄今,影響遍及社區大學、公民團體與各實驗教育學校,其思想的種子則撒播在無數年輕熱情的心田,一方面揭開菁英主義的團團迷霧,另一方面為台灣未來的教育開啟一扇貼近真實世界的窗。
作者簡介
黃武雄
一九四三年生於台灣新竹,父籍嘉義朴子,為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專業幾何研究,並擅長散文,文體獨特,曾獲一九八二年中國時報文學散文推薦獎。除專業論著及本書外,另著有《學校在窗外》(左岸)、《台灣教育的重建》(遠流)、《黑眼珠的困惑》(人本)、《木匠的兒子》(聯經)。早年受教育部委托,編寫高中數學實驗教材,親赴中學實地,深入基層觀察教育現實。三十年間經常撰文評論台灣教育與社會。一九九四年發起四一○教改運動,一九九七年倡議普設社區大學,衝激體制教育,並為台灣兩大體制外教育系統開拓新視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
推薦序 小野
篇一 孩子為了什麼去學校?
之一 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
之二 如果死亡只是像睡夢
之三 天上還會再長出一個月亮
之四 我要到那不知名的地方
之五 學校教育的本來面目是一頂小丑帽
之六 一個不存在的女人名叫麗娜
篇二 通往普遍世界的雲梯
之一 學校該做而且只做這兩件事
之二 貓在畫廊裡看畫
之三 在看不見摸不到的世界裡思考
篇三 知識是人的創造經驗
之一 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
之二 獨立思考與主體經驗──比較通識教育與社區大學的理念
之三 理性的叛逆與解放──論通識教育與科學教育
篇四 教育改革是一團迷霧?
之一 唐吉訶德的眼睛黑白分明──當前教改問題對話錄之一
之二 學校在窗外──當前教改問題對話錄之二
之三 教育改革要發展公共論述──當前教改問題對話錄之三
之四 教改怎麼辦?
教改的架構與菁英思維
底層部分的改造
向上層部分滲透
之五 十年教改煙雲過(文集)
再等半個世紀
九二八與教師自覺運動
篇五 社區大學與公民社會(文集)
之一 社區大運動的萌芽
深化民主與發展新文化
一九九七之後台灣往哪裡去?──李天健專訪
先有社會重建才有心靈改革
從人民權談台灣當前政治──李天健專訪
之二 社區大學與發展公民社會──李天健專訪
之三 社大運動一路走來跌跌撞撞
請地方勢力不要把社區大學看成票倉
幾個問題一個夢
社區大學的核心任務──重建每個人屬於自己的世界觀
社區大學實踐的若干反省──楊志彬專訪
之四 公眾力量與台灣政治前途
從鄉野三害談台灣公眾力量的形成
公民制憲與台灣的政治前途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
推薦序
學校在窗外,我站在窗外看著教室裡的你
「教育不要走過去的老路,不要教出和我們這一代一樣笨的大人。我們要有自覺,自己是扭曲的教育制度下的不良產品,我們要教出比自己更好的一代來……」
今年是410教改運動的二十週年,明年,台灣最大規模的一次教改就要上路了,十二年國民教育的實施已經勢在必行。現在的八年級(過去的國二生)確定會是第一屆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白老鼠。
據說,大部分的校長和老師在解釋最新的十二年國教的入學方式時,會說得舌頭打結,因為那個方案的複雜及荒謬,是難以形容的笨,抱歉,我很主觀的用了這個很不禮貌的字眼──笨。真的,就是笨。這也是當年為什麼來自民間立意良善的410教育改革運動,後來變得千瘡百孔的原因了。所有的問題,都來自無法從整體結構和思想上做徹底改變,只改變了制度上的皮毛,又大量遷就了原有的教育現況,結果是搞亂了整體結構,一場革命成了混亂的鬧劇。
這二十年來,台灣歷經了政治上的兩次政黨輪替,教育部長到底換了幾個,他們為台灣的教育制度做出了哪些貢獻,說實話,很少人能說得清楚。反而是在體制外曾經做出許多具體建議,埋頭用功撰寫許多教育改革論述的黃武雄老師,是我們一定會記得的重要人物。學數學的黃老師除了推動410教改之外,三年後又繼續提倡社區大學,到近幾年提出了千里步道運動。他對於台灣的社會、教育和環保有一套很完整且一貫的論述,始終如一,清楚而堅定,不像政治人物施政時隨著民意修改那樣,少了核心主張。
黃老師曾經說,關於教育的基本觀念,他最欣賞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nmurti)的說法︰「教育的目的,在於免除人的恐懼。人越了解世界,越了解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越能免於恐懼。」而事實上,我們台灣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卻是反其道而行,黃老師認為我們學得越多,反而越恐懼。他曾經這樣批判台灣的教育:「我們只會在孩子身上堆積一些缺乏意義、又不經反思的知識,要他們堆積這些知識,去擁有地位與財富,結果呢?人擁有越多,越怕失去,因此心裡永遠是恐懼的。」克里希那穆提曾經用一句話總結他這一生傳播的許許多多的觀念,他說:「我只教人一件事,那就是觀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後加以超越。」黃老師一直認同這樣的教育觀念,他總是強調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原本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保護每個孩子自身的創造力,從他們本身的經驗世界出發,透過所學習到的知識,和外在的世界做出連結。他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和能力,才會帶給人喜悅和快樂。不然教育帶給孩子的都是挫折和痛苦,孩子無法從這樣的教育中變得更自在、更有自信,更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是要什麼?是做什麼?
許多人反對教改的理由,無非是認為,教改強調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老師採取放任和自由的態度,會讓學生失去基本的文明傳承和基本知識的學習,甚至失去「競爭力」。黃老師為此提出了解釋:「我從來沒有反對過文明傳承,我一生用一半以上的精力,做的無非就是這件事,到今天猶日日寫書,想把前人艱深而美麗的數學成就盡量白話,讓下一代領悟。但我主張要傳承的是文明中那些好的、令人讚嘆的東西,而非封閉的心智、扭曲的價值,與平庸的見識。」黃老師提到,台灣傳統的教育觀念,是強調「人與人」的競爭,所以才會用各種方式達到人與人競爭的目的,包括大大小小的考試、評鑑、排名、分等級、分班,使得我們的學生日日夜夜活在挫敗中,總是認為自己成績考試不如別人,應該被社會淘汰。在這樣扭曲變態的教育制度下,已經有太多太多的孩子成了犧牲的祭品。教育要改革,是改革教育的制度和教育的方法,要教育孩子「人與事」爭,把事情做到最好。
教育不要走過去的老路,不要教出和我們這一代一樣笨的大人。我們要有自覺,自己是扭曲的教育制度下的不良產品,我們要教出比自己更好的一代來。黃老師很少談及品德教育。他說,人因為自己的興趣而投入工作,從中體會出來的價值,這裡面經常蘊含著品德。所以他不贊成對學生們大談道德這些充滿教化意味的東西,因為那往往容易流於偽善。他認為善與美時常座落於真之中,讓孩子保有赤子之心,誠實面對自己,有了真,品德何需教育?
這些年他更深一層去思索人存在於這世間的原始動力。於是他將他對於教育更深刻的看法寫在《學校在窗外》這本書中,也對於當年教育改革提出之後在教育界發生的種種變化,提出了清楚明白的反省和思辨。我們的孩子日日夜夜被關在學校裡面,可是真正的學校卻是在窗外。我站在窗外看著教室裡的你,也會想起當年被關起來的自己,到了現在,我依舊天天做著考試的惡夢,常常在黑夜中驚醒,泫然欲泣。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
ISBN:9789866723919
叢書系列:左岸社會觀察
規格:平裝/416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
篇一 孩子為了什麼去學校?
之一 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
一
小說家大江健三郎在他的名著《自己的樹下》中,討論「孩子為什麼要上學?」,書中有一段對白:
媽媽,我會死嗎?
你不會死,我希望你不會死。
可是我好像聽到醫生說,這孩子沒救了。我覺得我會死哪!
對白的背景是:幼年時期的大江,放棄學校的功課,拿著植物圖鑑,獨自走入山裡,去學習植物的名稱和生態。一個大雨傾盆的秋日,他迷失在山中的森林裡。隔日被發現躺在一棵七葉樹下發著高燒,村子的人把他救了回來。
就算你真的死了,媽媽還是會再把你生下來。
但是那個小孩和現在就要死去的我,不是同一個人吧?
是,是同一個小孩。我再把你生下來之後,就會把你以前所看過、聽過、讀過、做過的事一一講給那個新的你聽,那個新的你也將學會現在的你所說著的語言,所以你們是同一個小孩。
隨著秋天過去,大江逐漸復原,初冬回到了學校。
事隔半個多世紀,現今大江已步入老年,他記得當時回到學校之後,時常陷入沉思,在心中自言自語:
教室或運動場上的同學們,是不是也都由他們的爸媽把那些沒長大的孩子所看過、聽過、讀過、做過的事反覆重述,讓他們代替那些死去的孩子繼續活下來呢?而這事的證據,就是我們都繼承了同樣的語言在說話。
而我們每個人不就是為了把這語言變成自己的東西,所以才來到學校的嗎?我想不僅是國語、理科、算術,就連體操,也都是為了繼承死去的孩子的語言,繼承他們所看過、聽過、讀過、做過的事,才必須學習的東西!一個人獨自跑到森林中,比對眼前的樹木與植物圖鑑,並不能代替那些死去的孩子,不能與他同化而變成新的小孩,所以我們必須到學校。
二
老年的大江另一個回憶,是關於兒子光的事。光出生時腦部異常,頭看起來有雙倍大,後面多長了一個大瘤。醫生把瘤切除了。光到四、五歲還不會說話,但他對音樂非常敏感。相較於人類的語言,光更懂得野鳥的歌聲。這時的大江又問起自己:為什麼光非上學不可?光清楚鳥聲,喜歡父母教他認識小鳥的名字,為什麼不可以搬回山谷的村子裡,住在森林邊的老家,與父母三個人一起生活呢?作為父親的大江,為光提出疑問:
我可以讀著植物圖鑑,確認樹名和其生態,光可以聆聽野鳥的歌聲,叫牠們的名字,妻可以畫素描,煮飯做菜,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呢?
光進了學校的特教班,班上許多同樣有智障的同學,時常在教室裡大聲吼叫,此起彼落。上學不久,光便找到一個和自己一樣喜愛安靜,不喜歡吵鬧聲的朋友。兩個小傢伙時常窩在教室角落,手牽手忍耐教室裡的噪音。光還幫助這位行動比自己困難的朋友上廁所,並一起聽FM的音樂節目。
光長大後變成作曲家。大江在他的書中繼續說:
現在對光來說,音樂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些寶藏,把自己與社會相連結的最有效的語言傳遞給他人。光的音樂雖然萌芽於我們的家庭生活,卻在光上學之後形成。不管是國語、理科、算術、體操、甚或音樂,這些都是語言,都是為了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與他人相連結的東西,外語也是一樣。
為了學習這些東西,我想不論在什麼時代,這世界上的孩子們都應該去上學。
ISBN:9789866723919
叢書系列:左岸社會觀察
規格:平裝/416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9401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