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推薦!
作者:馬克.班克斯 ISBN:9789866525995
|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
作者簡介
馬克.班克斯(Mark Banks)
萊切斯特大學(Leicester University)媒體與傳播系教授。曾任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文化研究與社會學高級講師、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副教授。研究興趣為文化與創意產業、工作、主體性與認同、媒體與流行文化、文化政策與城市等。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教授。
徐苔玲
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
沈台訓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目前專職翻譯。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
當企業一窩蜂地鼓吹著「文創是門好生意」時,
有想過文化工作者的感受嗎?
小說家投稿出版社卻因題材冷僻而吃閉門羹;地下樂團爆紅後被唱片公司要求迎合市場。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而這些故事無不點出某些根本性的問題:藝術和商業的關係是什麼?兩者有沒有可能結合?文創產業的重心是文化創意還是產業?最後,文化工作者在面對利潤優先的商業邏輯時,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自主性?
在越來越多工作都變得與文化脫不了關係,文創產業在經濟部門也漸趨重要的當下,本書並不打算吹捧文創產業,鼓吹「文化是門好生意」。相反地,這本書希望能冷靜剖析文化工作者面對的權力結構。同時,本書也從宏觀的角度關切,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究竟如何影響社會?
結合多樣的理論視角與豐富的經驗素材,本書邀請每一位文化工作者,乃至於透過藝文作品滿足心靈的閱聽眾,一起來關注文創產業光鮮亮麗背後的真實風景。
本書特色
◎運用三大解釋觀點來檢視文創產業,顧及文化工作的各種面向,包括:
●主張商業化會扼殺創意、讓工作者失去創作靈魂的批判視角;
●主張工作者認定文創工作使人自我實現,而這樣的想法卻反倒使他們自我規訓、剝削自己,因而也正中企業下懷的治理術視角;
●主張文化產業促成的文化多樣性,有機會使社會進步的自由民主派視角。
◎市面上首本概觀「文化工作」的書籍,從工作者的角度切入,而不只是針對「產業」的泛泛之論。
◎經驗素材相當多元,並非限縮在單一文化產業(如音樂、電視…),而是提供整體性的概觀圖像。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
1 文化工作概說
2 「文化工業」與文化工作
3 治理術與文化工作
4 創意的建構
5 選擇、反身性與「另類」文化工作
6 空間、地方與文化工作
7 文化工作與道德未來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
推薦序
構思一個不曾存在的文化烏托邦
馬克‧班克斯所寫的這本《文化工作的政治》,本身就是一個政治行動,其目的在於追問(或追尋)一個百年來人文科學界爭論不休的焦慮:文化能否獲得某種「解放」?
「文化能否解放」這個焦慮,就像是一抹糾纏於文化人心中的幽靈,躊躇不去,卻又未曾能奢想其實現的可能:事實上,打從文化存在起,在人類歷史上都未曾「解放」過。從西方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創作的工匠們即依賴教會與貴族的委託而存在;十八世紀起法國沙龍鼎盛,創作者始得脫離對前者的依賴而開始尋求較多的創作自主權,但卻再度陷入追求沙龍主人與布爾喬亞階級青睞的困境。即便到了十九世紀,藝術家開始喊出「為藝術而藝術」(l’art pour l’art)的口號,企圖追求純粹的內在價值,然而這樣的企圖卻有點生不逢時,不巧遭遇到了工業革命興起,資本主義經濟模式開始鋪天蓋地席捲一切;當然,藝術文化也無法倖免於難,成為法蘭克福學派所描述的文化工業的一環。可以說,文化至今仍難逃資本主義的鐵牢之手。
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新自由主義的彈性化勞動模式似乎賦予了文化工作者較多的自由,但事實上卻往往相反:今天的文化工作者若非淪為大量勞動、生活卻難以安穩的自我剝削者,就是被文創產業的經理人視為過時且自我感覺良好的文化苦行僧,註定在文化創意的市場之中遭到淘汰。
面對這些看似無止盡的、對文化工作者的磨難,本書進行了十分詳盡的觀點分析,包括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治理術與自我治理(以及自我剝削)、創意建構的彈性管理與商業化,以及生活的美學商品化等等。然而,即使文化的解放看起來似乎困難重重,本書卻也試圖指出一絲曙光之所在:文化工作者若能夠拋棄對於貨幣、權力、名聲等外在報酬的尋求,而將文化工作本身當作一種值得追尋的內在誘因,甚至重新建立一種新的倫理經濟的生產模式,進而產生某種群聚效應,使創作者之間能夠倚靠彼此之間的「交換」來獲得生活之所需,並進一步構思、創造出一種超越貨幣交換的文化倫理,那麼,也許「文化解放」就是一個可以讓人期待的全新烏托邦。
在全球文創產業方興未艾的今天,「文化」、「創意」與「產業」孰輕孰重的三角習題所帶來的相關爭議早已不可勝數。本書所提供的分析觀點以及對未來的想像,也許可以做為一帖良藥,或者至少能夠讓我們看清楚,文創產業所引發的諸多爭端之所以成為爭端的理由。
本書的譯文流暢而優雅,儘管內容緊湊且抽象,但卻仍十分易讀。任何人倘若對文化工作有一丁點的想像與期待,本書就像是一名灑豆的帶路人,點出線索並引領我們一窺文化工作這條幽微道路之曲折處,並思索我們也許將可以走到什麼樣的地方。
陳逸淳(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ISBN:9789866525995
叢書系列:CS文化研究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設計>創意美學>文化創意產業/經驗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
第一章 文化工作概說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文化」年代、一個「創意」年代中;藝術創新者、知識創業家、數位達人、時尚概念專家、音樂工作者,以及各式各樣的網路賣家、商家與影像工作者,都活躍在這樣的年代——這種說法,可說早已司空見慣。確實,自1960年代開始,廣告、藝術、電視、廣播、電影、時尚、平面設計、音樂、軟體研發、遊戲與休閒等領域的活動與工作機會,都呈現大幅擴張的趨勢;上述種種領域的經濟活動,如今已經統稱為「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ies)。在此同時,布迪厄(Bourdieu, 1984)命名為「文化仲介者」(cultural intermediary)而廣為人知的職位,比如文化批評家、記者、星探、促銷人員與新聞評論員等,其人數成長也刺激了文化產業商品與服務市場。近來,已經少有人會質疑,西方經濟體中的文化產業——如赫斯蒙德霍(Hesmondhalgh)所言——已經「愈來愈移往經濟活動的核心」(2007, p. 1)。
確實,在這個各式各樣文化「資產」都被納入經濟計算範圍的時代,西方國家(與某些非西方國家)的政府都張開雙臂接納文化產業,視其為去工業化之系統性危機的解決之道,如火如荼倡導文化生產的優點與價值,並且投入實質資源,確保相關的個人與機構能夠因應這個嶄新「創意年代」帶來的挑戰(Seltzer and Bentley, 1999; 亦可參見DCITA, 2005; DCMS, 2001; Smith, 1998)。文化產業緊接著也吸引了大量學術關注,這說明了,學者如今相當重視,文化活動何以能如此快速「從經濟生活的邊緣地帶,晉升到核心領域」(O’Connor and Wynne, 1996a)的問題,並嘗試予以理論化。
ISBN:9789866525995
叢書系列:CS文化研究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設計>創意美學>文化創意產業/經驗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0411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