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

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包含中文、外文、簡體、雜誌、MOOK、CD/DVD,史上最強,6萬種參展商品3折起!滿999再現折100元!)

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The Master Algorithm: How the Quest for the Ultimate Learning Machine Will Remake Our World)~推薦!

作者:佩德羅.多明戈斯
原文作者:Pedro Domingos
譯者:張正苓,胡玉城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6/08/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20元

ISBN:9789863426677
叢書系列:Trend
規格:精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網路趨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佩德羅.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


  電腦工程博士,現任華盛頓大學電腦工程系教授,該系是全美前十大電腦工程名校。他初試啼聲聞名圈內是兩度在資料採礦大會上獲得最佳論文,並在此後成為該領域的意見領袖。他在專業領域內獲獎無數,還包含美國國家科學職業成就奬,他也是史丹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

  他最有名的功績是破解了一個在機器學習領域中長久以來的瓶頸,成功把機器學習、哲學與人工智慧結合起來。這個突破性的研究還曾經登上著名的《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的封面故事。

  他在華盛頓大學開設的機器學習課程,一向都是該校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電腦工程學術背景的他,卻不是個嚴肅學究,他擅長公開演說,傳達機器學習與大數據的相關知識,經常受邀公開演講。他對寫作非常有興趣,曾經鑽研過寫作課,師承《辛德勒的名單》作者湯瑪斯.肯納利。

  除了電腦科技的學術論文,他也經常撰寫音樂技術相關的專欄文章。因為他年輕時代曾經是個搖滾樂團的鍵盤手。該樂團還曾經與EMI簽約,經常四處表演,當時他除了是鍵盤手,還是負責接受媒體採訪的人。他離開樂團,是因為要專心攻讀電腦科學博士,他很早就對機器學習興趣濃厚,因為他認為,這是最後會統治世界的一種關鍵技術。

審訂者簡介

成大資工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謝孫源


  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博士,現為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演算法設計與分析及其應用。他曾榮獲行政院國科會97年度傑出研究獎、科技部104年度傑出研究獎、中華民國資訊學會李國鼎穿石獎、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第十三屆有庠科技論文獎(資通訊領域)、中華民國102年資訊月傑出資訊人才獎、並獲選為英國皇家資訊學會會士。

  謝教授並貢獻其所學於資訊教育上,曾於2003及2016擔任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國家隊指導教授,指導國手參加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榮獲佳績。

譯者簡介

張正苓


  淡江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畢業。

  曾擔任美國CNET財經版即時新聞翻譯、美國宏碁大觀園矽谷時報新聞編譯、東森寬頻數位內容副理、美國華爾街財經系列書編譯。

胡玉城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EMA碩士畢業。

  曾擔任工商時報科技記者與召集人、科技島副總編輯、中時分類廣告副總經理、美國矽谷時報執行副總編輯、東森寬頻副總經理、太平洋寬頻副總經理、美國休士頓城市電通共同創辦人與美國阿肯色WoConn總經理。

  現任美國矽谷天使交易所、美國馬里蘭紅點行動支付 ReeDot Inc.共同創辦人。

  著有暢談類神經網路與華爾街股市總覽等相關書籍。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亞馬遜AI與機器學習類暢銷榜 第1名
★亞馬遜數學與統計類暢銷榜 第1名
★亞馬遜資訊理論類暢銷榜 第1名
★CNN、《新科學人》、《經濟學人》、《柯克斯書評》等多家媒體推薦報導
★比爾.蓋茲年度選書!


  揭開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祕密,
  打造人類文明史上最強大的科技——終極演算法!


  有一個終極演算法,可以解開宇宙所有的祕密,
  現在大家都在競爭,誰能最先解開它!

  .機器學習是什麼?大演算又是什麼?
  .大演算如何運作與發展,機器可以預測什麼?
  .我們可以信任機器學過的東西嗎?
  .商業、政治為什麼要擁抱機器學習?
  .不只商業與政治,醫學與科學界也亟需機器學習,包含DNA解碼、癌症藥品開發等。
  .你擔心人類會被大演算所取代嗎?可以避免嗎?該如何做?

  華盛頓大學電腦工程系教授佩德羅.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破解了一個在機器學習領域中長久以來的瓶頸,成功把機器學習、哲學與人工智慧結合起來,這個突破性研究還登上了《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的封面故事。

  他指出,機器學習有五大思想學派,每個學派有主要的演算法,能幫我們解決特定的問題──
  .符號理論學派:將學習視為是逆向演繹法,從哲學、心理學和邏輯思路方面取得概念
  .類神經網路學派:導傳遞演算法可以模擬人腦思考行為,是受到神經科學和物理學的啟發
  .演化論學派:遺傳程式規劃會在電腦上模擬演化,澈底運用遺傳基因和演化生物學理論
  .貝氏定理學派:相信學習是機率推理的形式,是根據統計學的理論
  .類比推理學派:支持向量機從相似度判斷進行推論學習,並受到心理學和數學的影響

  多明戈斯認為,如果有人可以成功整合這些演算法的優點,
  就能發展出「終極演算法」,便可以從大數據與人工智慧中,
  獲得世界上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所有知識,將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站在大數據與文明終將合一的浪潮上,
  終極演算法將帶領我們,望見未來。

  【為什麼你必須知道大演算?】

  ◎如果你是一般市民或決策人士
  讓你了解大演算的來龍去脈,從隱私到未來的工作與機器人戰爭的倫理,
  你將會看到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並思考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如果你要把機器學習運用在工作上
  不管你在哪個行業、什麼職業別,機器學習能幫你省下人工編寫程式的費用,
  避免資訊系統僵化,並預測未來你會面臨的科技發展,
  甚至讓你成為精準的市場分析家、解讀大數據的科學家。

  ◎如果你是科學家或工程師
  過去的數學和現有資訊學習與數據分析,不會讓你有任何改變。
  機器學習將讓你具備非線性分析,帶給你嶄新的科學世界觀,有所突破。

  ◎如果你是機器學習專家
  雖然你應該很熟悉機器學習,但本書仍會提供給你許多新的想法、
  機器學習發展史上有價值的資訊、有用案例與類似的情境,
  甚至提供給你機器學習的嶄新觀點,啟迪你全新的思考方向。

  ◎如果你是任何學齡階段的學生
  目前世界各地極度缺乏機器學習專家,這是現在也是未來最受關注的領域。
  未來,不只局限現有的資訊工程、電機工程等相關科系,
  無論是醫學、醫工、生物科技、行銷、電商、社會、心理、哲學、教育、財經等各科系,
  機器學習終將與這些領域整合,現在了解大演算,你就不會被趨勢潮流所淘汰。

專業推薦

  王國禎|交大資工系系主任
  林泰宏|前臺灣微軟合作夥伴技術支援顧問
  林蔚君|亞洲大學副校長
  張宗堯|美商凱博數據創辦人/總經理
  陳明義|資策會技術長/大數據所所長
  陳縕儂|美國微軟研究所研究員
  趙坤茂|臺大資工系系主任
  謝孫源|成大資工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簡禎富|清華講座教授暨清華-台積電卓越製造中心主持人

  「大至預測變化萬千的商業潮流的走向,到小至預知是否能成功約到心儀對象,都屬於《大演算》的範疇。本書作者以極盡生動活潑的闡述及例子,與讀者分享如何將機器學習演算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甚至可以應用於學習治療癌症。」──交大資工系系主任 王國禎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據與機器學習的環境。無論是在網路或實體世界,我們的一舉一動,隨時隨地被記錄和分析。數據分析,知識精煉與學習精進的能力,對人類、企業、社會、環境及臺灣的經濟發展都很重要。訪間大數據的書雖然已有不少,但對機器學習的處理大都一筆帶過。佩德羅.多明戈斯在這本書中,不但將深奧的機器學習概念,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非專業的讀者,同時也以清楚的內容,滿足專家深入了解的需求。」──亞洲大學副校長  林蔚君

國際好評如潮

  「作者多明戈斯專業與熱情筆觸,讓這本書極具可讀性。」──《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

  「《大演算》研究與統整了機器學習領域的五大主流技術……內容豐富,主題發人深省。作者透過適時深入淺出的巧妙介紹手法,讓我們很快汲取精髓觀念。」──《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隨著『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經常登上頭條新聞,有關於這類的主題,不乏充斥炒作話題的商業書籍,以及還有一些過於技術導向的教課書,使得較難理解。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不管事從經理主管到大專院校學生,這是一本理想的書籍,真正展現了為什麼不用透過沉重的數學演算,就能明白機器學習如何運作。不同於其他書籍只是浮誇宣稱一個光明的未來,這本書實際上給你需要了解的知識,並且明白即將到來的變化。」──Google研究總監 彼得.諾維格(Peter Norvig)

  「這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書,由在這創新領域的領導專家所著。如果你想知道新世代人工智慧將如何改變你我未來的生活,就閱讀這本書吧!」──Google研究員、無人駕駛車發明人 塞巴斯蒂安.史朗(Sebastian Thrun)

  「一開始便大膽主張所有知識都可以透過一個單一的『大演算』,從數據資料中分析推論得出,多明戈斯透過明快節奏的說明歷程,帶領讀者進入這華麗全新的機器學習世界。輕鬆的寫作筆法卻深具威信,多明戈斯是一位完美的嚮導,從書上你將會學到一切你需要知道關於這個令人振奮的領域,以及有關科學與哲學的大量闡釋。」──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6個人的小世界》(Six Degrees)與《為什麼常識不可靠?》(Everything Is Obvious)作者 鄧肯.華茲(Duncan Watts)

  「電腦科學的聖杯就是一種可以教導自己學習的機器,如同我們人類一樣,從經驗中獲取知識。機器學習可以幫助我們從事每一件事情,從治療癌症到建立人形機器人。佩德羅.多明戈斯揭開機器學習的神祕面紗,並充分展現未來是多麼令人驚奇與振奮人心。」──《賈伯斯傳》(Steve Jobs)作者 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機器學習是一種最具變革性的技術,將在未來15年裡,塑造人類的嶄新生活。這是一本必讀之書──一個用詞大膽、文辭優美的新框架,帶領我們展望美好的未來。」──《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作者 傑弗里.墨爾(Geoffrey Moore)

  「這是一本非常重要且實用的書籍。機器學習已經是你我生活與工作的關鍵,且對未來的影響只會變得日益加遽。終於等到佩德羅.多明戈斯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寫出關於這方面的著作。」──貝伯森學院(Babson College)特聘教授、《決勝分析力》(Competing on Analytics)與《大數據@工作力》(Big Data at Work)作者 湯瑪斯.戴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

  「機器學習正在改變世界,被廣為人知的是運用在商業的預測分析。這本引人入勝、廣泛深遠,並啟發靈感的書籍,將深奧的科學概念,不只是介紹給非專業的讀者,也滿足專家嘗鮮的閱讀需求,深刻的觀點揭露了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這真是一顆堪稱罕見的寶石。」──預測分析世界大會(Predictive Analytics World)創辦人、《預測分析時代》(Predictive Analytics)作者 艾瑞克.席格(Eric Siegel)

  「機器學習是個迷人的世界,之前卻鮮少被外人看上一眼。佩德羅.多明戈斯透過書中五大學派的語法,傳授你神祕的語言,並邀請你參與他的整合學派計畫,打造人類文明史上見識過最強大的科技。」──普林斯頓教授、《連結》(Connectome)作者 塞巴斯蒂安.升(Sebastian Seung)

  「一本充滿專業熱情,而不是概略介紹機器學習的書……內容清晰易懂、理論與實務講解兼具……具有智慧、遠見和學術價值,多明戈斯完整詮釋科學家如何開發程式,讓電腦可以自我教導。你將會發現許多令人著迷的創見。」──《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是劃時代突破性的電腦科學,開始展開一場令人振奮的全新冒險旅程。」──《書目》(Booklist) 布萊斯.克理斯坦森(Bryce Christensen)

  「多明戈斯絕對是一位親切且有趣的知識導師,他能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通透解釋這些艱澀難懂的機器學習理論學派知識領域,協助初學者快速領略這演算法,可謂近幾十年來難得的經典之作……這是一本理論完整與實務說明詳實的書籍,不僅能滿足單純好奇的初學讀者,更是適合早已具備基本機器學習領域知識的專業人員,更能融會貫通此領域的重要神髓。透過每一篇章的學理翔實描述和討論,淺白解釋難懂的術語,以及提出明確與易於理解的實例,這些努力都是本書最值得推薦讚揚之處。」──《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大演算》澈底勾勒我們眾人從沒看到或人心未曾思想過的嶄新世界,並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難以抹滅的巨大影響。」──《讀者的書意識》(Shelf Awareness for Readers)

  「這真是令人驚訝且博學、幽默、易讀易懂的入門書。」──大數據分析網站 KDNuggets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好評推薦】
【推薦序】 大演算顛覆世界,也顛覆我的看法/林泰宏
【推薦序】 想跟上資訊革命時代的多變世界,本書是你的敲門磚/張宗堯
【推薦序】 從5萬呎的高空鳥瞰機器學習,望見未來/陳明義
【推薦序】 讓我們站在巨量資料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趙坤茂
【推薦序】 大演算,是飽覽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的最佳指南/謝孫源
【推薦序】 大演算強化「工業3.5」,讓臺灣在物聯網時代中卡位/簡禎富
【前言】 機器學習早已融入你我的生活

第1章 機器學習的革命
進入機器學習的世界/企業為何擁抱機器學習?
增加科學方法的馬力/十億個比爾.柯林頓
一則透過傳統攻防,二則透過網路之戰
我們將走向何方?

第2章 大演算
從神經科學方面獲得的論證/從演化方面獲得的論證
從物理方面獲得的論證/從統計學方面獲得的論證
從電腦科學方面獲得的論證/機器學習專家與知識工程師
天鵝咬了機器人/大演算是隻狐狸還是刺猬?
什麼是危機所在?/一個不同的萬有理論
候選者還不夠格/機器學習的五大學派

第3章 人類的歸納問題
約會,還是不約會?/「沒有免費的午餐」定理
啟動知識學習機/如何讓世界規則化
在暗黑和幻覺之間/你可以相信的準確性
歸納法是逆向演繹法則/學習治療癌症
二十個問題的遊戲/符號理論學派

第4章 你的大腦是如何學習?
感知器的潮起潮落/物理學家用玻璃製造大腦
世界上最重要的曲線/在多維空間的爬山演算法
感知器的復仇/細胞的完整模型/更深入大腦

第5章 演化:自然學習演算法
達爾文的演算法/探索與利用的困境
適者生存的程式/性交配行為是為了什麼?
培育天性/學習最快的人勝出

第6章 貝葉斯牧師的教堂
運行世界的定理/所有模型都是錯的,但有些還是有用
從《尤金.奧涅金》到Siri手機語音行動祕書
一切都是相關聯的,但不是直接的/推理問題
學習貝氏的方法/馬爾可夫權衡事證
邏輯與機率:命運多舛的一對

第7章 你就是相似的你
如果你能與我相匹配/維度的詛咒
平面上的蛇形分割線/攀登階梯
旭日東升,光彩奪目

第8章 學習無師自通
物以類聚/發掘數據資料的形狀
享樂主義的機器人/孰能生巧
學習建立關聯

第9章 每一塊拼圖各得其所
跳脫許多模型,整合成一體/大演算
馬爾可夫邏輯網路/從休謨到你的家事機器人
行星尺度的機器學習/醫生如今會診斷你了

第10章 這是機器學習的世界
性、謊言和機器學習/數位鏡/一種模型的社會
分享或不分享,如何分享與在何處分享
類神經網路偷了我的工作/不是用人類來作戰
Google+大演算=天網(Skynet)?
演化,第二部分

【結語】 搭上機器學習的船,航向未來

誌謝
延伸閱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機器學習早已融入你我的生活


  你可能不自覺,但其實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早已融入你我的生活中。當你在搜尋引擎輸入一項查詢時,機器學習幫你找出有意義的查詢結果,還有相關的廣告。當你下載電子郵件時,多虧有機器學習的篩選,讓你看不到大部分的垃圾郵件。當你到亞馬遜網路商店(Amazon.com)購買書,或在全球最大線上影音服務平臺Netflix(網飛)觀看一部影片時,機器學習系統會幫你推薦一些你可能會喜歡的建議。就連臉書(Facebook)也運用機器學習來決定,幫你篩選所關心的好友資訊;而推特(Twitter)對於推文(tweets)也是利用類似做法。看來,當你使用電腦時,機器學習早已處處發揮其智慧功能。

  傳統上,要讓電腦執行特定事情的唯一辦法,無論從簡單的兩個數字相加,到繁複的自動駕駛飛機,都是編寫演算法,透過演算法詳盡解釋如何執行每個步驟。機器學習演算法也稱為「學習器」(learners),可以自己找出執行方法,藉由從數據資料中進行推論,它們擁有的數據資料越多,運算而得的推論就越精準。如今我們不必編寫程式,機器學習演算法已經可以自行學習編寫電腦程式了。

  這現象不只發生在網路世界,也發生在你的一整天生活中,從你醒來的那一刻到睡著時,機器學習無所不在。你的智慧時鐘收音機在早上7點響起,正在播放一首你從不曾聽過卻真心會喜歡的歌曲。這是美國線上電臺潘朵拉(Pandora)所提供的服務,它一直在學習你對音樂的喜好,就像是你自己的個人電臺播放員,也許就連歌曲本身也是藉由機器學習的編寫所產生的。起床後,你吃著早餐並讀著早報,這份報紙在幾個小時前才從印表機印出來,透過學習演算法仔細調整印刷過程,以避免報紙上產生汙痕。由於你安裝了Nest恆溫空調學習控制器(Nest learning thermostat),所以屋內的溫度設定得剛剛好,並且大幅節省了電費。

  當你開車去上班時,車子會不斷調整燃油噴射和廢氣再循環,以達成行車的最實惠油耗。你還可以使用交通預測系統Inrix,以縮短在尖峰時段的上下班時間,更可緩解塞車壓力。在工作中,機器學習可以幫助你減輕資訊的氾濫和過載。你可以使用資料方塊(data cube)理論,進行巨量資料的概述,隨意從每一個角度來觀察,都可深度串聯探討最重要的部分。假設你到底要選版型A還是B,才能為你的網站創造更多業績?那麼網路學習系統(web-learning system)便會試驗A、B兩者,並提供回饋報告;當你需要瀏覽一家潛在供應商的網站時,該網站卻剛好是一個外國語系的網站,那也沒問題,Google(谷歌)能幫你自動翻譯這個網頁;你的電子郵件系統也會自動進行信件分類到不同收件匣,收件匣裡會過濾掉垃圾郵件,只留下重要訊息;你的文書處理器會自動檢查你的語法和拼寫是否正確。甚至你規劃一段旅程正尋找航班,此時你會運用Bing旅遊(Bing Travel)快速比價機票價格,並判讀哪些航班很快就會調降票價,提醒你暫緩購買機票。在不知不覺中,與沒有機器學習的幫助相比,你會越來越依賴機器學習完成更多事情。

  在休息時間,你查看自己的股票基金,這些基金大多數是機器學習協助你挑選的股票投資組合,完全透過機器學習系統執行運作。午餐時間,你走在大街上,智慧手機幫你找尋用餐地點,例如:美國知名美食評論社群網站Yelp的機器學習系統,可以幫助你找到餐廳。你的手機塞滿機器學習,它們會努力糾正你的拼寫錯誤、理解你的口語指令、減少傳輸錯誤、識別條碼,還有很多其他生活功能。你的手機甚至可以預先料想到,你下一步打算做什麼,並相對應地為你提供建議。例如:當你用完午餐時,它會主動提醒你,下午會議必須延遲開會,因為有一位參與會議的外地訪客的航班延誤了。

  夜幕低垂,你下班時,機器學習會幫助你,讓你安全走到停車處,停車場的監控攝影機會提供監測的視訊影像,假如偵測到可疑的活動,就會發出警報提醒保全人員。在你的回家路上,你走進超市裡,所走過的通道都是店家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進行最佳化擺設,如哪些商品需要庫存、哪條通道的底端要陳列設置,或是否將莎莎醬放置在醬料區,還是放置在墨西哥脆餅旁邊;而結帳時,你使用信用卡來支付,機器學習演算法會依據信用卡別,為你傳送特定的特惠訊息,並且匹配你的信用額度進行消費。同時,另一個機器學習演算法會不斷防範可疑的交易,如果它認為你的信用卡號碼被盜,便會立即提醒你注意。第三個機器學習演算法則會試著評估你對這張信用卡的滿意度,如果你是一位信用良好的客戶,但系統評估你似乎並不是很滿意,那麼在你換用別張信用卡前,便會主動推薦你一個更適合你的優厚特惠方案。

  等你回到家,步行到信箱,你收到一封好友的信件,這封信是透過可以讀取手寫地址的機器學習分發派送給你的。同時還有一堆廣告垃圾信件,也是透過其他機器學習分類打包寄送給你(哦,好吧)!你停下來享受夜晚涼爽的空氣,你所在的城市,犯罪事件已有顯著下降,因為警方開始使用統計學習演算法,預測最可能發生犯罪的地方,並且在這些地方集中部署巡邏員警。晚上,你與家人一起享用晚餐,市長出現在新聞中,你會投票給他,就是因為經過機器學習精確判斷出,你是一位尚未做出決定的關鍵選民,所以他在競選期間親自打電話給你;晚餐後,你觀看球賽,兩隊球員的選擇都是透過統計學習演算法的協助。假日你會和孩子一起玩Xbox家用視訊遊戲機裡的遊戲,還有體感控制(Kinect)的機器學習計算出你正在做什麼動作與動作頻率。睡覺前,你要服用藥物,這些也是透過機器學習幫助,才得以設計與調配出來的藥品。同樣地,醫生也可能使用機器學習來幫你診斷,從X光片的判讀,找出你一系列不尋常的症狀。

  機器學習在你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你在線上學習的是美國SAT大學入學考試,機器學習便可以針對你所練習的英文短文寫作,給予等級評分。如果你想要申請商學院,並參加GMAT入學資格考試,你的短文寫作評分者之一也會是機器學習系統。當你申請工作時,機器學習會從一堆簡歷中遴選出你的履歷,並主動排序推薦給你的未來雇主:這位是最適合求職候選人,建議優先關注吧;而你最近薪水調升,可能是由另一套機器學習所提供的綜合評鑑。如果你尋求購買房子,那麼房地產網站Zillow.com將會推薦你考慮哪一間房屋是最適合的。當你決定買下房子,你可能會申請房屋貸款,機器學習會評估你的申請,並建議適當的貸款申請案(或否決申請案)。更重要的,假如你已經在使用線上交友服務,機器學習可以幫助你找到一生的摯愛。

  社會不斷地改變,每一段時間會有一個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出現。機器學習正在重塑科學、技術、商業、政治和戰爭的模式。衛星、DNA序列測定儀(DNA sequencers)和粒子加速器,能以更精細的方式探索自然,而機器學習演算法會將巨量的資料洪流,轉變成新的科學知識。許多公司知道,他們客戶的喜好已經不像從前。擁有最佳選民模式的候選人將會贏得選舉,就像當年歐巴馬(Obama)對抗羅姆尼(Romney)競選美國總統。如今無人駕駛的交通工具也能橫跨陸、海、空進行自動導航。就連亞馬遜的推薦系統,也不需要任何人為你的喜好編寫程式,機器學習會透過你過往的購買行為進行歸納,自行找出你的喜好。而Google的自動駕駛車,已能教導自己如何安穩地行駛在道路上;這臺無人駕駛汽車完全不需要工程師人為撰寫演算法,一步一步地下達指令,教導車子如何從A地開往B地,甚至沒有人知道如何編寫駕駛汽車的程式,而且也不需要任何人去編寫,因為這臺無人駕駛汽車配備了機器學習,可以透過觀察駕駛人的行為,自行學習如何駕駛汽車。

  機器學習真是陽光底下罕見的新鮮事,是一種自己建構自己的技術。自從人們遠古的祖先開始把石頭磨製成工具,人類就一直在推陳出新設計新文物,無論它們是純手工打造,或是大批量生產。然而機器學習卻是可以自行設計其他產物的文物。畢卡索(Picasso)曾說:「電腦是沒用的,電腦只能給你答案。」電腦不被認為應該具有創造性的,電腦被認為應該只會做人們交代它們去做的事情。如果你希望要求電腦去做的是具有創意的事情,那麼你就必須投入機器學習新領域研發。一套機器學習演算法就像一位大師級的工匠一樣,它的每一項產出作品都不相同,而且可以為客戶的需求量身訂做。這不是要將石頭變成磚瓦,黃金變成珠寶,學習器是要將數據資料套入演算法,而且擁有越多的數據資料,便能歸納出越複雜的演算法。

  當機器學習就像一項新技術一樣,逐漸普及並且改變市場遊戲規則,若仍然只將這項技術視為黑盒子,那就不是明智之舉,反而無法透明地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辨識問題本質真偽。如今亞馬遜的演算法,讓世界各地任何人都能便捷決定要閱讀什麼書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演算法,可以判斷你是否為潛在的恐怖攻擊分子;氣候模型(Climate models)決定什麼是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安全水平;選股模型(Stock-picking models)所驅動的股市交易量,甚至遠超過大多數人所做的。基本上,因為你無法控制自己不理解的東西,所以做為公民、專業人士,以及從事幸福追尋的人們,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了解機器學習的原因。

  這本書的首要目標是讓你置身於機器學習的祕密中。只有工程師和機械師需要深入理解汽車的引擎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原理,然而對每位駕駛人來說,他只需要熟悉控制方向盤,隨心所欲駕馭汽車行駛的方向,腳踩煞車板就可以讓汽車停止前進。現今很少人知道學習器的對應組成元件到底是什麼,更不用說如何使用它們了。心理學家唐.諾曼(Don Norman)創造「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這個術語,意思是指為了有效使用一項技術,我們需要具備該項技術的基本知識。所以這本書真正為你解析機器學習的概念模型。

  每年數以百計的創新機器學習演算法被發明出來,它們都是基於環境需求被推衍開發出來的。而這些都是這本書所要探究的,它們也正是你需要知道的,以便了解機器學習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本書不會深奧難懂,撇開它們在電腦裡的程式細節,這些機器學習演算法處處關係到我們每個人心中期待理解的問題答案,例如:機器是如何學習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機器可以預測什麼?我們可以信任機器學過的東西嗎?針對這些問題,每種競爭的思想學派,在機器學習的思維上都有著南轅北轍的答案。主要的思想學派共分成五個,我們將為每個學派開闢一個章節專門介紹。符號理論學派(Symbolists)將學習視為是一種逆向演繹法,是從哲學、心理學和邏輯思路方面取得概念。類神經網路學派(Connectionists)會進行大腦的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主要是受到神經科學和物理學的啟發,模擬人腦思考行為。演化論學派(Evolutionaries)會在電腦上模擬演化演變,澈底運用遺傳學(genetics)和演化生物學(evolutionary biology)理論。貝氏定理學派(Bayesians)相信學習是機率推理的一種形式,是根據統計學做為理論的依據。而類比推理學派(Analogizers)則是透過從相似度判斷進行推論學習,並且受到心理學和數學的最佳化影響。在建構智慧機器的目標推動下,我們將綜觀回顧近百年來許多學派的思想史部分,並且看見其一線新曙光。

  機器學習的五大思想學派,每一學派都有其主要的演算法,原則上,你可以使用通用的學習器,從任何領域的數據資料中獲得知識。符號理論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是逆向演繹法,類神經網路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是倒傳遞理論演算法(Back propagation),演化論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是遺傳程式規劃(genetic programming),貝氏定理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是貝氏的推論,而類比推理學派的主要演算法則是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在實際應用中,這些演算法,對於某些事情可以運作得很好,但對其他事情就不是如此了。然而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一個單一的演算法,結合各學派的所有重要特點,也就是終極演算法(the ultimate master algorithm)。對於某些人來說,或許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對於在機器學習領域的大多數我們來說,這真是一個會讓我們的眼睛閃爍著光芒,使我們不捨晝夜工作的夢想。

  如果這是真實存在,那麼大演算便可以從數據資料中獲得在這個世界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知識,進而創造大演算無疑將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進步。它會加速全面的機器學習進展,並且用我們幾乎無法想像的方式改變世界。基本上,大演算就是一種機器學習統一理論,正如同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之於粒子物理學(particle physics),或是中心法則(Central Dogma)在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的核心重要性。探索大演算是找尋機器學習的統一理論,讓我們解讀目前為止所知的一切事物變得更有意義,並奠定未來幾十年,甚或幾個世紀發展的機器學習理論基礎。換言之,大演算是我們取得重大進展的途徑,可以協助我們解決一些當前所面臨的困難問題,可以全方位發展允文允武,從家事照護到治療癌症都能樣樣精通的機器人。

  以治療癌症為例,想要治療癌症是很困難的,因為癌症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許多病症的轉移。腫瘤可以被一系列眼花撩亂的原因所引發產生,而且當你的腫瘤轉移時,它們會產生突變。所以要殺死腫瘤最可靠的方法,就是進行其基因組測序,找出哪些藥物可以有效對抗它,而不會傷害到你,從你的基因組和病史,或專門針對你的個案,設計出一種新的抗癌藥物。其實沒有醫生可以完全掌握這一切所需的知識,這聽起來像是機器學習更能勝任的完美工作:實際上,這也是亞馬遜和Netflix公司每天都在做的機器學習智慧搜索工作,只不過醫療領域更是複雜和具挑戰性的搜尋版本,它就是為你尋找正確的治療方法,而不只是適合的書籍或電影。不幸的是,儘管現今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已能超過人類極限,準確診斷許多疾病,但對治療癌症來說,還是遠遠超出它們的知識範疇。如果我們能成功地尋找到大演算,那麼治療癌症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這本書的第二個目標,正是觸發你能投入大演算的發明。你會認為這需要繁重的數學知識和嚴謹的理論工作,其實不然,反倒這所需要的是從艱深的數學理論抽離,以便能看到學習現象的整體模式。對於外行人來說,在某些方面比起專家更有優勢,反倒專家很容易沉浸在見樹不見林的狹隘研究中。一旦我們擁有了概念性的解決方案,我們就可以用數學的細節來印證,但這並不是本書的唯一目的,而且也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當我們在認識每一種思想學派時,我們的目標是蒐集完整的機器學習拼圖,並詳加解讀每一類型演算法適合應用的地方。要注意的是,沒有一位盲人可以正確摸熟整隻大象身軀。特別是我們將會看到每個學派所能為癌症治療做出的貢獻,也會看到每個學派各自的缺失。然後一步一步地,我們會將所有機器學習的拼圖組合成一個終極解決方案;更確切地說,一個還不算是大演算的解決方案,但與其他相比已經是最接近的了,並且期望該演算法可以成為你想像力的良好跳板。我們還會預覽如何利用這個演算法,做為對抗癌症的一項武器。當你在閱讀本書時,請先隨意瀏覽或跳過任何你覺得困難的部分;你更需要的是重要的整體概念,當機器學習拼圖組合完成後,相信你才能融會貫通重新審視它們,你必能從這些部分獲得更多的創意啟發。

  我是一名機器學習的研究學者,投入該領域研究已超過20年。大學四年級時,我在一家書店看到一本標示著奇怪名字的書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從此引發了我對機器學習的興趣。雖然這本書只有短短的一個章節是真正探討機器學習,但在閱讀之後,我立即確信,機器學習是解決人工智慧的關鍵,而且當時最先進的發展其實依然才原始起步,所以也許我可以貢獻些心力。我擱置原本攻讀MBA商學院的計畫,進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簡稱UCI)攻讀博士學位。當時,機器學習是一個小型、鮮為人知的領域,且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是擁有少數幾個大的研究團體之一。不過我有些同學退學了,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機器學習的璀璨未來,我則堅持繼續研究。

  對我來說,沒有什麼能比探討如何讓電腦自行學習更有挑戰性與影響力,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會在任何其他問題上獲得幫助。等到我畢業5年之後,爆炸性成長的資料探勘(Dataming,又稱數據挖掘)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這就是我撰寫這本書的心路歷程。我的博士論文統一了符號與類比推理的學習演算法,過去我更花費十多年的時間,統一了符號理論與貝氏定理,而且不久之前,我還把這兩種理論與類神經網路理論整合在一起。是時候了,我們可以認真進行最終步驟,完整整合這五大機器學習思維模型。

  為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大演算?

  當我撰寫這本書時,心中就設定這本書會有許多不同但部分重疊的讀者。

  如果你很好奇,所有圍繞著大數據和機器學習而產生的紛擾都是關於什麼,你也懷疑有些進展比你在報紙上看到的還要更為深入,那麼建議你,這本書將是幫助你飽覽機器學習革命的最佳指南。

  如果你主要的興趣是在機器學習商業用途,那麼這本書至少可以在六個方面幫助你:協助你成為一位分析學的精明消費市場分析家、巨量數據資料解讀的科學家;也會協助你避免掉進資料探勘計畫的陷阱,幫助你發掘哪些事情可以自動化,省下人工編寫程式軟體的費用;同時本書可協助你避免資訊系統發展的死板僵化,並且預測出未來你有可能會面臨的新技術發展。過去我已經見過太多的時間與金錢浪費在採用錯誤的機器學習演算法,試圖解決一個問題,或曲解演算法的真正涵義。事實上,你不用特別做太多,就能避免重蹈這些失敗,所有需要去做的,就是好好閱讀這本書。

  如果你是一位市民或決策人士,十分關切由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所引發的社會和政治問題,那麼這本書將是你學習這項技術的入門書。從這本書中,你可以了解什麼是機器學習,它會帶領我們朝什麼方向發展,釐清它可以做到與不能做到的事情,相信你一定不會對這些來龍去脈感到枯燥無聊。從隱私到未來的工作,以及機器人戰爭的倫理,我們將會看到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並且思考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如果你是一位科學家或工程師,機器學習是你不會不想要擁有的強大軍械庫。然而在巨量(甚至是中等)資料的年代裡,這些傳統、可靠的統計工具,不會給你帶來什麼轉變。你需要機器學習的非線性分析,以便精確地模擬大部分的現象,而且它帶來了一種嶄新的科學世界觀。雖然目前表達典範轉移(expression paradigm shift)被使用得太過浮濫,不過我認為在這本書中所描述的絕非誇張無稽之談。

  如果你是一位機器學習專家,你應該已經很熟悉這本書中大部分涵蓋的內容,但是你仍然會在這本書中找到許多新的想法、機器學習發展史上有價值的資訊,以及有用的案例與類似的情境。最重要的,我希望這本書可以提供機器學習的嶄新觀點,甚至可以啟迪你全新的思考方向。雖然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唾手可得的果實,而且我們應當去撿拾這些果實,但我們也不應該忽視等待在後面的更大獎勵。關於這點,我希望各位可以原諒我的放肆,使用了「大演算」一詞來代表通用的學習器。

  如果你是一位任何學齡階段的學生,一位不知道要主修什麼的高中生、一位正在決定是否投入研究領域的在校大學生,或是一位具有豐富經驗但考慮轉行的專業人士,我的希望是這本書可以激發你對這個迷人領域的興趣。目前世界各地極度短缺機器學習專家,如果你決定加入我們,你可以期待的不僅是激動人心的時刻,甚至是物質上的獎勵,還能夠擁有一個服務社會的獨特機會。如果你已經開始研究機器學習,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你了解這個領域的現況;如果在你的人生旅程上,只是偶然碰見大演算,光憑這樣,就是這本書值得一寫的地方了。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如果你有濃烈求知的渴望,那麼機器學習會是一場智慧的盛宴,希望你能受邀出席,敬請回覆!

推薦序

大演算顛覆世界,也顛覆我的看法


  1997年,IBM的深藍電腦擊敗了世界西洋棋冠軍,震撼了整個業界。媒體大肆報導。伴隨而來的是另一股恐慌性的思維──電腦會不會有一天取代人腦,甚至統治了人類?20年過去了,我們都還在為生活而忙碌工作。別說電腦統治人類,它連讓我早一點下班都很勉強了。

  2016年,Google Alphago擊敗了世界圍棋冠軍,用的不再是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大數據的分析能力、雲端的運算能力和機器學習。機器學習是一個廣泛的名詞,意思是讓電腦透過樣本數據來回答問題或進行預測。也許大家從前幾年開始就不斷聽到大數據,而近期從微軟語音助理Cortana進行世界盃足球的賽事預測,到美國總統大選分析,或是透過相片猜測年齡/顏值,這些都是機器學習的產物。

  提到演算法,我想對於資訊相關背景的人來說都不陌生。事實上,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到處都可以看到演算法的身影。舉凡搜尋、電子地圖上的路線、推薦系統等,無一不是透過演算法來達成。如同本書作者所說,大演算終將顛覆我們的世界,在閱讀完本書之後,我覺得這本書則是顛覆我對演算法的看法。

  過去在學習演算法的時候,它對我而言,是離散數學。而大演算卻能夠把它描繪得如此生動。例如井字遊戲(Tic-Tac-Toe)使用的極大極小搜尋(Minimax Algorithm),作者卻以另一種形式來描述:

  如果你或你的對手,一排已經占有兩個格子,在接續的棋步中,只要下在剩餘的另一個空格上,便可贏得這盤井字遊戲。

  否則如果有一個棋步,可以創造出兩行連成兩條連線的雙頭蛇優勢,那麼下在那裡。
  否則如果井字中心還是空的,那麼就下在那裡。
  否則如果你的對手已經下在一個角位,那麼就下在他相反的角位。
  否則如果有一個空的角位,那麼就下在那裡。
  否則就下在任何一個空格裡。

  當然,本書也不只針對從未接觸過演算法及機器學習的讀者。所謂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針對相關行業背景的讀者。本書也提供了機器學習所用到的大部分演算法的詳細說明,例如:決策樹、最近鄰居演算法、簡單貝氏演算法等。相信不管是對這個領域充滿好奇,或是想要深入了解的,都能從中獲得幫助。
 

前臺灣微軟合作夥伴技術支援顧問 林泰宏

推薦序

想跟上資訊革命時代的多變世界,本書是你的敲門磚


  自從Google的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四度打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後,一夕間全球新創公司、科研機構、科技業巨頭都紛紛宣告,將在人工智慧領域投入更大量的人力與金錢,現在全世界都關切:「機器取代了勞力後,竟然也能思考、學習,那接下來還能做什麼?」顯然這股席捲全球的人工智慧熱潮正撲天蓋地而來。

  事實上,人工智慧早就不是新課題,問世以來少說有60年歷史,只是這門學科近期火熱,除了受惠這場話題十足的圍城之戰,主要還是歸因行動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端,以及GPU運算等核心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人工智慧得以從in vitro (體外)階段,進入in vivo (體內)階段。人工智慧因而跨出研究中心,充分展現在生活中, 也讓令人切實感受人類正邁向下一個新時代。

  如今導入人工智慧的機器,已經能夠精準地模仿出截然不同的繪畫風格、音樂曲調,這全有賴日益精進的演算法,機器可以從海量數據中,分析出各種迥異的風格,甚至還能進行預測。現階段,全世界所有硬體都面臨著「被智慧化」,而人類對於智慧化的終極追求無非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

  機器學習的演算法大致上可以分成五個理論學派,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分別細數之,這些學派各有優缺點,對於某些狀況處理得宜,但面對其他事情卻可能很糟,有沒有一種「終極的演算法」,可以集結各門各派的優點,從海量的數據資料中,整合出世界上所有關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知識,這種大演算法無疑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進步之一,它不但會全面加速機器學習的進展,並且以我們幾乎無法想像的方式改變世界。

  我從與企業接觸的經驗中觀察到一個現象:傳統企業營運思維下,要完成一份專案,通常是先設定目標與明確預期投資回報率(ROI),然後才一步步地往目標前進;然而在演算法的時代裡,專案執行前,須先經過統計思維,將所有資料進行演算、分析,在沒有得到分析結果前,這個專案是絕對無法準確估計的,這與企業現行評估計畫、資源分配的方式有顯著差異。

  這種差異也正是我想推薦這本書的理由,許多企業不乏可以解決數據問題的優秀員工,然而他們的主管卻極少有數據思維,這種落差會導致企業營運出現斷層,在全球產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著實是個危機。

  機器替代藍領的工業革命時代過去了,在這資訊革命的時代,下一個會被取代的是白領階級,速度甚至會比想像中來得快,人類能掌握的聖杯,就是不斷適應新的時代,跟上世界的腳步,而我相信這本書會是幫助你快速適應這個多變世界的敲門磚。

美商凱博數據創辦人/總經理 張宗堯

推薦序

從5萬呎的高空鳥瞰機器學習,望見未來


  探討機器學習領域,這是一本非常獨特的書,任何對機器學習有興趣的人,不論你是專家或門外漢都值得一讀。

  佩德羅.多明戈斯以他豐富的學識,從5萬呎的高空鳥瞰機器學習領域的現況,展望機器學習的未來以及它對人類社會各個層面將帶來的衝擊。

  他以簡單易懂的言語介紹了機器學習的五個學派,各學派演算法的精髓、理論基礎及發展的歷史,並點出其優缺點。他以專家的洞悉和豐富的想像力勾勒出機器學習終極演算法的概貌,以及這種具有自我學習的演算法對人類社會所將造成的巨變。

  書中文采奕奕,作者的博學多聞以及他對機器學習的熱忱躍然紙上。不論你是否贊同他對未來世界的預言,他的論述和哲理都將引人深思。
 
資策會技術長/大數據所所長 陳明義

推薦序

大演算,是飽覽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的最佳指南


  你是否注意到當你在瀏覽網頁時,旁邊總是會出現一些你有興趣商品的廣告?你是否曾經好奇臉書(Facebook)為什麼總是會出現你才剛查詢過商品的廣告?因為這些都是根據你瀏覽網頁的搜尋習慣,分析而得到的結果,進而將你有興趣的商品推薦給你。其實,這些都是機器學習的成果。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機器學習早已經悄悄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只是我們都沒有注意到這個變化。

  你也許聽說過大數據(big data),也曾經從新聞中聽聞政府、產業界、學術界討論大數據相關的政策,然而大數據究竟是什麼?對我們生活又有什麼影響呢?其實,大數據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我們幾乎每天都會使用的電話和電子郵件,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統計,世界各地每天都有超過十億通的電話,電子郵件的數量就更可觀了。然而,美國國家安全局要如何在這龐大的電話及電子郵件中,過濾出恐怖分子的通訊呢?而如何從大數據資料中,去獲取我們所需要的資訊,是科學家、工程師一直在努力的課題,這也是機器學習很重要的一環。

  《大演算》這本書的核心假設是:「透過一個單一、通用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從數據資料中,推論得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知識。」這個假設類似於牛頓的萬有引力概念,作者大膽稱之為「大演算」(The Master Algorithm)!作者介紹了現今機器學習的五大學派,各學派都有其主要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有各自的優點,當然也會有其盲點存在。因此,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可以一統江湖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作者期望在未來的一天,會有「大演算」的出現!

  作者介紹機器學習五大學派的主要演算法,沒有艱深的數學式子推導,而是透過最簡單、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例子來介紹,讓讀者可以更容易了解各個演算法的意涵和精髓,也可以了解到機器學習這塊領域目前發展的現況。對於一個好奇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讀者,這本書可以幫助你了解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所帶來的變化;對於想要進入機器學習領域的讀者,這本書可以提供一個基礎的概念,引領你進入機器學習領域;而對於已經在機器學習領域努力的讀者,更是不能錯過這本書,讓你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學派之間的異同。不論你的專長領域是什麼,相信這本書將是幫助你飽覽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的最佳指南。
 
成大資工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謝孫源

推薦序

機器學習讓我們站在巨量資料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


  2016年6月的最後一堂計算機概論課,我問:「十年後,你是否會和某機器人成為知己?」大約三分之一的同學回答可能會,認為人工智慧進展神速,或許會出現很貼心的機器人,比誰都了解你,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另外有大約三分之二的同學回答不會,畢竟機器人只是協助人類的工具,它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算」出來的,在情感上無法真正交心。

  無論如何,未來機器人允文允武已是公認事實,其背後推動力來自於機器學習的革新、運算資源的躍進及巨量資料的累積,使得機器人能夠深度學習,不僅可以無日無夜學習,還可本尊分身一起學習,讓人類望塵莫及。

  現在,就讓本書為你揭開機器學習的神祕面紗。對於有志了解機器學習的讀者,這是一本極佳的入門書籍。作者佩德羅.多明戈斯以生動活潑的專業論述,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機器學習的五大學派:符號理論學派(Symbolists)、類神經網路學派(Connectionists)、演化論學派(Evolutionaries)、貝氏定理學派(Bayesians)、類比推理學派(Analogizers),讓讀者能理解機器學習的關鍵原理,並對現況有所掌握。

  多明戈斯也呼籲開發一個結合五大學派重要特點的單一演算法,稱之為終極演算法(the ultimate master algorithm),該方法可以從數據資料中,習得這個世界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知識。

  我們不禁要問:終極演算法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的話,它必須像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吸星大法,可以將別人的內力化為自己的內力;但它又不能像2016年3月微軟推出的聊天機器人Tay那樣消化不良,在網友的調教下,居然頻頻說出種族歧視的跳針發言。我個人對終極演算法是否存在抱持著比較保守的看法,追尋聖杯的結局,很可能如同《功夫熊貓》電影一般,到最後才發現最高的武功秘笈竟是一部無字天書。

  不管終極演算法是否存在,機器學習已讓我們站在巨量資料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各位朋友,請接受多明戈斯的邀約,參加這場機器學習的知性饗宴!

臺大資工系系主任 趙坤茂

推薦序

大演算強化「工業3.5」,讓臺灣在物聯網時代中卡位


  隨著電子商務、物聯網、「工業 4.0」、機械人和聰明生產等典範移轉,全球經濟發展和產業價值鏈將革命性重構,也由於網路社群、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學習和最佳化等技術創新和日益廣泛的應用,正在改變世界,人類生活和社會各個層面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書作者佩德羅.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現任華盛頓大學電腦工程系教授,認為透過「大演算」(Master Algorithm)作為解析機器學習的概念模型,可以從數據資料中分析推論得出所有知識,並以清晰易懂和引人入勝的方式介紹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及其五大學派,並有系統地介紹每一學派主要的演算法和相關的應用。

  其中,有不少與我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攻讀決策科學與作業研究博士時,參與「綜合醫療促進支援系統」(CHESS)計畫的資料挖礦研究,乃至於領導清華大學「決策分析研究室」(DALab)研究夥伴們投入決策分析、大數據和最佳化的產學合作研究經驗相關,發現本書能夠讓讀者很容易地明白機器學習的運作原理和應用,值得推薦。

  隨著軟硬體計算能力和雲網端的發展,還有處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大數據分析能力,這些進步讓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應用的趨勢已經由量化到質化的分析。各國產業結構和社會文化迥異下,所需發展的大數據產業和應用也不盡相同。臺灣長期以大量生產、規模經濟的製造模式,在「工業4.0」、物聯網和客製化時代需要轉型,而世界各國都普遍面臨因為自動化和機械人而加劇的貧富差距和年輕人就業供需不等問題。

  相對於工業先進國家的製造戰略,臺灣應善用目前在「工業3.0」的供應鏈管理、整合能力和彈性應變的優勢,發展「工業3.0―工業3.5―工業4.0」的策略藍圖,利用本書介紹的「大演算」等相關技術,將既有的核心管理能力系統化、數位化,發展以大數據分析、智慧製造系統和聰明生產為核心的「工業3.5」作為現有「工業3.0」和未來「工業4.0」之間的混合策略,利用臺灣製造相對競爭優勢、供應鏈系統彈性和客製化能力,透過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和大量客製化彈性以更快更聰明地滿足消費者需求,使臺灣能在被先進國家和紅色供應鏈上下夾擊之前,用「工業3.5」的破壞性創新先在物聯網時代的全球供應鏈中卡位,避免未來先進國家挾著「工業4.0」的先進系統鯨吞整個製造價值鏈。

清華講座教授暨清華-台積電卓越製造中心主持人 簡禎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ISBN:9789863426677
叢書系列:Trend
規格:精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網路趨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機器學習的革命

我們生活在演算法的時代。只有一、兩代人之前,提到演算法(algorithm )這個詞,對大多數人來說,腦袋會是一片空白。時至今日,演算法已儼然普及在文明的各個角落。它們被融入日常生活中,不只存在於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裡,而且普及在汽車、房屋、電器,以及玩具中,就連你的銀行也是一個龐大複雜的演算法,讓人們可以到處輕易的使用銀行服務。演算法可以安排航班,然後駕駛飛機;演算法還可以運營工廠、貿易與貨物路線配送、現金收入,以及保存紀錄。如果每個演算法戛然停止運作,那絕對就像我們所知的世界末日一樣。

進入機器學習的世界

每一個演算法都有一個輸入和一個輸出,亦即數據資料進入電腦後,演算法會利用這些資料去做它該做的,然後輸出結果。機器學習則是扭轉這種模式,亦即數據資料與預期結果輸入後,機器學習會將一個演算法轉變成另一個後,結果輸出一個演算法。機器學習演算法也被稱為學習器(learners),是一種演算法,可以推演產生另一個演算法。有了機器學習,電腦可以自己編寫程式,所以我們不必再對電腦逐步下達指令了。

哇!

電腦會編寫自己的程式。如今這是一個強大的觀念,甚至有點嚇人。如果電腦開始自己編寫程式,那我們將如何控制它們呢?原來我們可以把它們控制得很好,如同我們將會看到的。但針對這一點,有一個更直接的反對意見:也許這聽起來太好了,以至於無法成真。當然編寫演算法需要智慧、創造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這些事情不是電腦沒有具備的嗎?機器學習如何區別得出是否為不可思議的魔法想像呢?實際上,截至今天,人們可以編寫許多軟體程式是電腦無法學會的。但是更令人驚訝的,電腦可以學會許多程式是人們所不能編寫的。我們知道如何駕駛汽車和辨讀筆跡,這些技能是潛意識的,但我們無法向電腦解釋,如何去做到這些事情。然而,如果我們給予每一個學習器足夠多的範例,它將愉快地找出如何做自己,屆時我們就可以放手讓電腦自動學習運作。這就是郵局如何利用學習器讀取郵政編碼(zip)和為何路上已經出現自動駕駛車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ISBN:9789863426677
叢書系列:Trend
規格:精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網路趨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76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惡魔財經辭典 人工智慧的未來:揭露人類思維的奧祕 透視數據下的商機:運用Google Analytics發掘商業洞見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膽大無畏:這10年你最不該錯過的商業科技新趨勢,創業、工作、投資、人才育成的指數型藍圖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思辨賽局:看穿局勢、創造優勢的策略智慧 未來產業 FinTech金融科技革命:網路金融新體系,改變你我消費、理財、保險與借貸的未來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惡魔財經辭典 窮人 膽大無畏:這10年你最不該錯過的商業科技新趨勢,創業、工作、投資、人才育成的指數型藍圖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Reborn from the Wounds of History: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Germany after 1945 and after 1990)~推薦!

作者:花亦芬(Yih-Fen HUA)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6/08/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50元

ISBN:9789861342818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規格:軟精裝/480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國際關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花亦芬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德國科隆大學藝術史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晚期至近現代宗教史、社會文化史與藝術史跨領域研究,以及現代德國史、史學思想史。

  曾獲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獎助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全校教學優良獎,曾任《臺大歷史學報》主編。

  2014年與史學界朋友合作成立臺灣第一個學術共筆部落格及臉書專頁《歷史學柑仔店》,推廣「公民史學」。

  譯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一本嘗試之作》。

  著作:《藝術與宗教—義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圖錄》、《林布蘭特與聖經—荷蘭黃金時代藝術與宗教的對話》,以及論文二十餘篇。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為當下的公義努力,跳脫仇恨的轄制,是留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
  ◎ 臺灣第一本探討德國兩次轉型正義的專書
  ◎ 臺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實地走訪歷史現場  
  ◎ 近300張珍貴圖片,場景歷歷在目


  正義的果實是促進和平的人用和平栽種出來的。
  借鏡德國的轉型正義之路,轉換悲情,撫平世代的傷痛。


  檢視傷口,是為了醫治傷痕,因為受傷的心走不遠……

  當社會有進行轉型正義的必要,大部份的人卻裝沒事,對悲劇噤聲,不想釐清真相,最後大家得到的不是和解,而是互信基礎薄弱的社會,包括世代抗爭、族群對立。台灣政府與公民社會若徒有和好的意願,而沒有深入檢視過去的錯誤行為,也沒有從錯誤中記取教訓好好深化民主,很難讓當前獲致的和好成為永續留給後人的祝福。在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正義/公義的介入是最關鍵的,這樣才能在憲法制定、司法裁決、社會價值觀的重建、教育文化的論述等各方面獲致和解。從體質上勇敢改造自己的社會,才能建造真正健全發展的國家。

  台灣該樹立何種可以讓國民驕傲地立足於世界的價值,來定義自己,也開始逐步穩妥打造現在與未來?在這方面,世界上沒有國家像聯邦德國這樣,從二戰結束後,短短五十年內必須經歷兩次性質大不相同的轉型正義,並且以此成功地將自己轉型為國際社會值得信賴的夥伴。德國二十世紀的歷史與轉型正義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在短短七十年內如何經歷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大災難與大復原。這個經歷既提醒世人,民主需要恆常小心守護;同時也鼓勵我們去看見,只要願意真誠反省認錯,修好與和解不僅可能,而且以反省與寬容為基調的民主社會,更容易得到國際的支持與肯認。

  《安妮日記》裡的槍聲恐慌症

  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曾在日記裡提到二戰時期她經常受到的驚嚇:

  我又有一個對抗槍聲恐慌症的新處方:槍聲太大時,趕往最近的木梯,跑上跑下幾回,而且至少一定要跌倒一次。跑來跑去跌倒會產生摩擦聲和其他聲響,你就不會去注意槍聲,更不用擔心了。

  躲空襲、逃難、被驅逐、生病、失怙、失母、或失去兄弟姊妹的經驗,是許許多多「戰火下的孩子輩」共同的歷史經驗。德國精神醫學教授拉德博醫師指出,有些人壓抑了一輩子,等到猛然驚覺自己內心深埋著那麼難以回首的戰爭記憶時,即便有些人日後在事業上相當有成就,仍然很容易突然陷入憂鬱症狀況,光是聽到某個特別相關的年份,就會淚流不止。

  即便天晴,仍是陰天,因為長輩心裡有難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陰霾。這些陰霾,成為家庭文化裡見不得光的暗處。戰後七十年,德國社會深深看到了這一點。深深地看到,只是物質環境優渥,並不能帶給家庭真正的幸福,也無法為後代創造健康成長的環境。不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經歷戰爭這一輩的長者如果不能坦然面對過去,子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成長,隱隱然都會受到陰霾心緒的影響。畢竟,束縛長輩的心理暗影,常常會在無形之中繼續糾纏子孫,終而無法讓後代子孫打從心靈深處感受到,自己是在明朗開放的家庭環境裡長大。

  如何修補裂痕,讓大家可以為未來的傷口復原修築可以互相照見、邁向和好的路徑,值得我們用誠實的愛與悲憫的公義一起努力。

各界熱烈好評

  陳東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柯志明(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張茂桂(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姚人多(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范雲(國立臺大社會系副教授)
  顏厥安(國立臺大法律系教授)
  黃丞儀(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
  李達嘉(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吳叡人(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文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江文瑜(國立臺大語言所教授)
  曾麗玲(國立臺大外文系主任)
  黃嵩立(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沈清楷(「哲學星期五」發起人)
  陳永興(《民報》董事長)
  南方朔(評論家)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曾柏文(《端傳媒》評論總監)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林信男(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楊斯棓(家醫科醫師)
  吳念真(導演)
  魏德聖(導演)
  盧建彰(廣告導演)
  盧俊義(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
  李勝雄(律師)
  陳玲玉(律師)
  平路(作家)
  小野(作家)
  黃益中(大直高中公民老師)
  朱宥勳(作家)
  湯舒雯(德州奧斯汀大學博士生)

各界推薦

  台灣的轉型正義必須放置在世界史的座標上,才能深刻地從「人類共同體情感」當中獲得救贖。本書從地景空間和藝術創作交織出歷史記憶的真實與困難,乃至於討論檔案開放和傳記書寫,指出加害者否認過去反而給自己造成心靈創傷,讓轉型正義不再只是抽象的名詞。更重要的是,本書並非單純介紹德國戰後兩次轉型正義的經驗,處處可見作者有意留下線索,讓台灣社會尋找自身的可能方向。不可不讀!──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 黃丞儀
 
  經歷抄家滅族悲劇事件,受害者和加害者都可能午夜夢迴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此心靈創傷會影響子孫三、四代。撫平此傷痛需在友善的情境下,有效地再度探討及回溯整個創傷經驗。誠如作者所言:「但透過『可以無所不談』,當揭開傷痕的同時,如果能彼此坦白、願意以真誠面對過往的心互相看見,療癒終究會在彼此心中慢慢展開」。──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暨醫院精神部主任、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退休),現職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兼任教授暨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 林信男
 
  台灣是透過黨外運動造就民主政治,但是更重要的轉型正義的落實尚未展開,花亦芬教授透過嚴謹的歷史考察和深度的論證,透過德國的經驗來彰顯轉型正義的法治、公民參與、誠實透明面對歷史、耐性與包容等基本原則,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我們參考的作品。──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陳東升
 
  轉型正義終極的目的在促成加害者自我反省並真心投入化消其過去所製造的仇恨與猜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書透過披露戰後德國轉型正義過程的掙扎與努力,為打造一個仇恨無所用力的社會,提供足資借鏡的範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柯志明
 
  在民進黨全面執政、政黨徹底輪替之後,轉型正義的追求在台灣已從紙上談兵邁向具體呈現。但「轉型正義」的真諦為何?極權體制下的哪些不公不義應被翻轉?可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花亦芬教授的大作《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無疑地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她以歷史的眼、溫暖的心、圖文並列地和大家分享德國在七十年間兩次轉型正義所走過的路,不只可做為我們檢視加害者、彌補受害者的借鏡,也教導我們如何從歷史傷痛中體認基本人權的普世價值並維護之。
  ──律師  陳玲玉
 
  本書詳細論述德國如何勇敢地面對過往的錯誤走向重建。花亦芬教授帶著我們從歷史現場出發,透過不同的主題和人物,與歷史的傷痛進行深度對話,讓我們瞭解在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努力和遭遇到的問題。書中的敘述動人而深刻,閱讀它如同進行一趟思想和心靈之旅。在轉型正義備受關注的今天,這本書提供最好的借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李達嘉

  當台灣社會熱烈討論「轉型正義」,而新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蔡英文總統,也把轉型正義列為優先施政的重點時,花亦芬教授這本新書探討德國轉型正義走過的路,確實且及時的帶給我們最好的反省和思考。
  轉型正義絕不是口號,也不是簡單說說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從德國人民、政府、社會如何面對歷史的錯誤,如何從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層面,痛定思痛絕不逃避,以公義和寬容的心全面徹底的追究傷害者、被害者和整個社會旁觀者,探討為什麼發生歷史的過錯?彌補歷史的過錯對現在和未來可能造成的傷害,療癒修復受傷的心靈,建立創造健康的價值觀和深化民主保障人權的基礎,這是德國這個偉大的國家幾十年來不斷努力走過的艱辛路程。
  台灣人民有這樣的覺醒嗎?台灣社會有這樣的反省嗎?台灣政府有這樣的作為嗎?這些問題的答案會說明台灣將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民報》董事長 陳永興

  這本書出版的很及時。關心臺灣轉型正義的人,無論是知識分子與學者、博物館主事者、公共藝術家、政治人物與一般人,相信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啟發。希望臺灣即將展開的第二次轉型正義,透過他山之石的借鑑,不會淪為政黨的族群政治惡鬥,而是能夠逐步釋放各族群的長期歷史怨憎與悲情,團結新舊各族群,並深化臺灣的民主文化。──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林文凱
 
  花教授是我幾年前在台大校園紀念陳文成事件的追思會中,聆聽她的演講時聽他闡述德國轉型正義的歷史及意義。當時,我就對這位年輕有豐富學識及勇氣的女性學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感到非常慶幸,台灣有這位傑出人才能為台灣受犧牲的受害者挺身而出,打抱不平。
  從她要出版的台灣第一本探討德國兩次轉型正義的《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大作中,圖文並茂細述德國在希特勒時代,納粹殺害猶太人及異議者至戰後再歷經東德共產政權的政治迫害的二段歷史,而進行二次轉型正義的歷史記憶,可借鏡作為台灣經過慘痛的228及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經比較上極和平的反對運動,以至解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廢除刑法第100條內亂罪,而三次政黨輪替,加害者國民黨淪為少數黨,使民進黨在行  政與立法體系均佔優勢多數之有利情勢下,台灣開始能真正落實轉型正義。本書中有不少具有歷史價值的啟示及指引,乃頗值所有台灣人研讀轉型正義的導航書。
  ──全國律師公會228司法公義金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曾任臺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理事長 李勝雄律師

  這段路忽然塞起車來,更令人難耐的是司機正在收聽的政論節目。主持人用那種分析股市的專家口氣,吸引到的Call in聽眾也是那種語無倫次的人,最後主持人和聽眾乾脆吵了起來。就像我們每天從信箱取出來的各式文宣廣告,通常直接投入鄰長掛在門口的大垃圾袋,多看一眼都覺得浪費生命。口水往往淹沒真相,垃圾容易混淆事實,21世紀的台灣在短短的時間內有了第三次政黨輪替,轉型正義的渴望不止是解決過去的政治遺緖,而是社會的價值和文化內涵的重新定義。這本書的出現讓我們有了信心,連如此複雜的德國都可以做到,何況相對簡單的台灣?我們可以從歷經兩次浩劫的德國社會,如何透過轉型正義來療癒痛苦和仇恨,在國際社會重新站起來的過程得到勇氣,加快速度不要再塞車,不想再忍受口水和垃圾。──作家 小野
 
  在這塊土地上,我們與德國有著類似的歷史。我們或許是加害人,或許是受害者,但我們絕對不能成為旁觀者。讓歷史被聽見,被看見,是我們須盡的義務,也是台灣作為一個寬容、自由、民主社會的前提。
  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對正義、對真相執著的台灣人。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姚人多
 

  美國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今年受哈佛之邀致詞,他說「英雄裝備」包括愛、勇氣以及「用來征服的惡棍」,他解釋這些「惡棍」包括階級仇恨、政治仇恨等。英雄也曾為惡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曾出版《剝洋蔥》一書自我揭露參加「希特勒青少年團」的難堪歷史。惡人想起過往,淚亦千行。花教授這本書,帶領我們回到現場。歷史如果是一幅肖像,這本書就是一道林布蘭光。──台灣菲斯特管理顧問公司顧問、新思惟國際講師、家醫科醫師 楊斯棓
 
  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是台灣當前關鍵的一道題;曾走過納粹與冷戰兩道傷痕的德國,提供豐富的思辨紋理──後世的政治脈絡,如何牽動對歷史敘事的篩選?集權反抗者、共謀者的故事如何書寫;倫理上如何定位?對特定受難族群的紀念,是否造成其他受難者的相對剝奪感?花亦芬教授以宛若旅行文學的佈局,從關鍵歷史現場,帶入這類問題的思考。閱讀轉身之際,我們或許能得到某些,面對自身歷史更坦然的立足點。──英國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端傳媒》評論總監 曾柏文
 
  轉型正義是一項不斷同理的歷史過程,台灣作為一個背負著集體傷口的國家,此書猶如一面鏡子,讓我們清晰看見同理的艱難,細膩,與不得不然。──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當大家都在談咱台灣需要「轉型正義」這件事時,花亦芬教授所寫這本《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描述有關德國在這件事上所做的努力和成果,正好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鏡的好書。看了這本書,我們才會更清楚了解「轉型正義」之意,也才會知道「轉型」並不是一蹴可及,而是需要時間,甚至給予修正的空間,更重要的,是知道其結果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再者,轉型的過程中也避免不了會讓受害者有再次被掀開舊傷痕之痛。對這些,都必須用堅忍的毅力給接受下來。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逐漸康復起來,而不至於再次重蹈歷史錯誤行徑的覆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盧俊義
 
  你奉公守法,凡事照規矩來,從不欺負人,你顧好自己和家人,你是一個好人,至少你努力。你覺得社會開始混亂,大家都有話要說,只想到自己,你討厭這種不和諧,你討厭會吵的有糖吃,你覺得默默工作才對。你沒有立場,你保持中立,你理性崇尚安定,你不愛衝突,你希望今天和昨天一樣,你穩定中求進步。過去就讓他過去,重要的是現在,現在需要拼經濟,不要回頭,不要揭瘡疤。但,不揭瘡疤,你怎知道當初怎麼爛掉的?然後現在爛掉的可能會是你孩子的腿。
  你,對,就是你,在任何時代,你可能都是受害者的典型,或不公義的工具。
  你現在可能沒問題,但你接著會有問題,或者你,造成了問題。你就是那個讓你的孩子陷入風險裡的人。因為那是別人的事。你當然可以不在乎,繼續你日常辛苦的工作,那麼,下一個受害的可能就是你,或你的孩子。因為你也是別人眼中的別人。不要輕易地忘記,不然你和你所憎惡的行為沒什麼差異。你要怎麼教孩子?
  我被這段文字震撼,「一個對過往創傷無力哀悼的社會,會影響到的,不僅是當事者自己的世代,而且還會繼續往下影響到後世子孫。因為當大家對發生過的重大歷史悲劇噤聲,別過頭去不想(或不敢)釐清真相,後代子孫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不知不覺中學到的,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真實的感受。」一個不相信自己真實感受的人,也不會相信別人真實的感受,真正的提問,或許是,為什麼事情可以被操弄到這種地步?我相信,過去的不公不義之所以需要處理,不只是為了逝去的那段歲月,同時為了飽受悲劇後果糾纏的現在、以及只能懷著忐忑恐懼心情望向的未來。你相信嗎?
  也許,會有點麻煩,我還是傾向要正義。把過去的正義找回來,把那些細節釐清,讓我們清楚,知道哪些可能是壞事,哪些可能會壞事,然後我們往前走,並且避開那些個可能讓我們再次被操弄的可能。不然,你憑什麼教孩子?不然,麻煩會更大。
  ──廣告導演 盧建彰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Part 1  在記憶傷口上重生:柏林
1.走出高調「現代性」,回歸「人性」 
2.五月八日:邁向轉型正義的崎嶇之路 
附錄1:《安妮的日記》與勃根-貝爾森集中營 
3. 保存柏林猶太生活圈與對加害者的記憶          
4. 德國反抗運動的歷史記憶  
 
Part 2  紀念園區、紀念碑、與史料展    
5. 「恐怖政治地形館」裡的加害者與共犯(一)     
6. 「恐怖政治地形館」裡的加害者與共犯(二)           
7. 「歐洲猶太受難者紀念碑」與受難者群體之間的競爭  
8.  聯邦政府紀念碑「新崗哨」引發的爭議  
9.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與多元的歷史記憶     
10. 轉型正義教育不是愛國教育:薩克森豪森紀念園區「去中心化」的多元歷史記憶   
11. 女性集中營裡的法國人類學家
附錄2:女性集中營與性暴力、慰安婦  
12. 德國軍方涉入納粹暴行有多深? 國防軍史料展掀起的風波  
 
Part 3  錯誤歷史記憶的困局:德勒斯登   
13.   德勒斯登為何被空襲?死傷人數為何那麼重要?     
14.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一):德國作家凱斯特內(Erich Kästner)
15.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二):德國語言學家克倫培勒(Viktor Klemperer)     
16.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三):美國作家馮內果(Kurt Vonnegut)
17.   肩負起有責任感的歷史記憶:德勒斯登空襲紀念對德國社會造成的重大影響           

Part 4 開放東德秘密警察檔案    
18.   東德秘密警察檔案是怎樣開放的?  
19.   面對檔案開放後的狂風暴雨           
20.   英國歷史學者如何面對秘密檔案裡的自己?   
21.   秘密檔案裡的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Part 5  收拾善後,轉換悲情   
22.   PRIMO LEVI 的文學世界與歷史記憶裡的灰色地帶 
23.   如何撫平大屠殺留下來的世代傷痛?             
24.   轉換悲情:重新看「戰火下的孩子輩與孫子輩」
25.   追求具有「公共化意義」的歷史記憶   
 
引用書目與文獻 
中外譯名對照表         
索引          
注釋
圖片來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賦予歷史記憶真正有尊嚴的框架

  刺痛我們的,比撫觸我們的,讓我們感受得更深,也令我們更警醒。
  ——法國散文家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

  一個需要進行轉型正義的社會,其實是個滿載創傷的社會。1967年西德心理分析師米雪莉西(Alexander & Margarete Mitscherlich)夫婦在他們出版的《無力哀悼》(Die Unfähigkeit zu trauern)一書裡指出,一個對過往創傷(此書尤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德國留下來的創傷)無力哀悼的社會,會影響到的,不僅是當事者自己的世代,而且還會繼續往下影響到後世子孫。因為當大家對發生過的重大歷史悲劇噤聲,別過頭去不想(或不敢)釐清真相,後代子孫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不知不覺中學到的,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真實的感受。畢竟當一切都被遮掩得四平八穩時,追問真相可能只會惹來麻煩。然而,粉飾太平果真可以給社會帶來和諧嗎?麻煩就在,一個不相信自己真實感受的人,也不會相信別人真實的感受。而一個從小在自己生活環境裡無法領略坦白地「就事論事」是可貴價值的人,長大以後很難相信棘手的事可以透過「就事論事」逐步找到解決之道。

  因此,當社會有進行轉型正義的必要,但大部份的人卻裝做沒事,沒有探尋真相的勇氣,最後大家得到的,不是社會真的在「時間療癒一切」的默然之中自行走向和解;而是得到了一個互信基礎薄弱的社會。世代抗爭、族群對立、教科書衝突……等等,是創傷社會經常連番輪流上演的戲碼。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可理解,過去的不公不義之所以需要處理,不只是為了逝去的那段歲月,同時也是為了飽受悲劇後果糾纏的現在、以及只能懷著忐忑恐懼心情望向的未來。

  是的,過去不會因為被刻意掩埋而消失。反之,沒有被好好處理的過往只會潛入土裡,日後長出更加怪異扭曲的結果繼續糾纏後人。同樣的,沒有被好好釐清的「歷史記憶」只會成為負面的記憶與社會集體心靈的陰影,最後淪為不斷循環的以惡制惡。

  如何從負面的歷史記憶轉化為正面的歷史記憶,「正義/公義」(justice)的介入是最關鍵的——不管在憲法制定、司法裁決、社會價值觀的重建、教育文化的論述、以及透過以上各方面努力而獲致的和解修好上。在這方面,世界上沒有國家像聯邦德國這樣,從二戰結束後,短短五十年內必須經歷兩次性質大不相同的轉型正義,並以此成功地將自己轉化為國際社會值得信賴的夥伴。

  聯邦德國進行的第一次轉型正義,肇始於二戰之後西方盟軍對納粹戰犯的審判、以及推動德國公部門與企業高層「去納粹化」的工作。但因不久後冷戰爆發,這波轉型正義只持續到1948年。之後要等到一九六○年代,隨著耶路撒冷大審判、法蘭克福大審判、六八學運、以及一九七○年代美國拍攝的《納粹大屠殺》(Holocaust)電視影集在西德獲得極高收視率,西德社會才又重新踏上轉型正義之路。為了回應過去各國受難群體施加的壓力,西德對納粹戰犯的追訴也改為不受效期限制;對納粹時代所犯過錯的反省,也透過聯合國對教科書的規範與「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的制定,有明確而恆久的遵循理路。

  第二次轉型正義是在兩德民主統一後,為了處理前東德共產政權的黨產與政治迫害問題而推動。在某個層次上,這次的轉型正義正面回應了一九八○年代東德民運對「正義/公義」價值的追求。然而,正因轉型正義必須架構在民主法治的基礎上進行,也受到法治國家在司法審判上必須要有明確事證的框限,無法無限上綱地追討,因此有不少前東德民運人士對無法獲得想要的公道感到悵然有所失,如同著名的前東德民運人士Bärbel Bohley曾失望地說過一句有名的話:「我們要的是正義,得到的卻是法治國家。」(Wir wollten Gerechtigkeit und bekamen den Rechtsstaat.)Bohley的失望並不意謂著,德國第二次轉型正義是草草應付了事,但卻清楚點出一個事實:轉型正義最後落實的,不是過往的個人冤屈全部得到平反,而是讓過去被威權宰治的政治進入「民主法治國家」應有的正常運作。東德時期人權牧師、現任德國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雖然很能理解前東德民運人士的失落感,但也指出轉型正義在法治上應該謹守的分寸:
 
  生活在毫無自由與公義社會的人,對「正義」(Gerechtigkeit)會產生特別的渴求:他們雖然不知「正義」究竟如何運作,卻極為嚮往。許多在極權專政社會生活過的人,非常憧憬能生活在比較具有正義精神的社會。但他們卻不知,要讓社會具體落實像正義這樣的理念,究竟該走過哪些過程。
 
  雖然德國在轉型正義上所做的努力與在實質上所獲致的成果,為人類歷史留下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本書並不是一本要講德國轉型正義做得有多成功的書。反之,透過這本書我們將看到,當轉型正義工程開始上路,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那般,過去會以大家雖然有些熟悉、但卻不知究竟盤根錯節與晦澀扭曲到何等地步的身形不斷、不斷地冒出,來到我們身處的現在。然而,德國轉型正義的經驗可貴之處也在於,為了深化民主,他們勇敢地踏上「改變傳統思維」(umdenken)與「從傳統路徑轉向」(umkehr)的歷程。透過勇敢地正視那深不可見的黑暗過往,將民主與人權價值不斷深植在戰後重新立國的基礎上。在這個轉型過程中,他們當然也犯了不少錯誤,但是,透過不斷指出問題之所在,務實地面對,他們也藉此將自己的民主體制錘鍊得更精實。因此,本書主要探討的重點,在於德國在兩次轉型正義過程中,產生過哪些問題?有過哪些爭議?他們如何面對?如何反省缺失在何處?後續又如何尋求解決之道?誠如歷史學者Peter Graf von Kielmansegg 所說:「因為這場災難,德國才真正學會如何落實民主;因為這場災難,德國才學會如何融入歐洲國際社會;因為這場災難,德國人被迫重新定義自己。」
 
  整體而言,轉型正義主要牽涉到兩個領域,一是司法,一是歷史。換言之,除了在民主法治體制上必須處理「司法平復」及「不當黨產」的問題外,「歷史記憶」與「檔案開放」是另外兩個重點。相較起司法問題必須交由專責機構從法律專業上裁決,歷史方面的問題則牽涉到,如何透過公共參與促使公民社會展開為期更長遠的價值重建工程。如果說,轉型正義是一個邁向多元的社會透過民主方式為長久的和平共存所進行的自我啟蒙,那麼,如何避免在轉型過程中製造二度傷害、甚至留下社會內部未來難以彌補的裂痕,是需要透過好好處理過往,建構富有普世價值精神的歷史記憶框架來達成。

  為了減輕讀者在閱讀上的負擔,本書在書寫上透過不同的主題與不同人物(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生命經歷為梗概,將二十世紀德國史以及德國兩次轉型正義處理的過程、及遭遇到的問題,交織成一個互相映照、彼此連動的網絡來探討。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提醒讀者,這個網絡的形成是一個持續不斷在進行對話的動態過程。因為轉型正義不僅應該關心受難者受難的歷程;歷史記憶工作更該負起責任好好思考,如何透過歷史書寫,對極權政治所引發的「惡」進行深刻的檢視與剖析。誠如當代德國重量級的歷史學者溫可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所指出,經過希特勒慘無人道的極權統治後,過去普魯士王室御用史家蘭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提倡歷史研究應該考察「實情究竟是如何?」("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 ist")的見解已不足用;當代史學研究更該有勇氣去探問:「為什麼事情可以被操弄到這種地步?」("warum es eigentlich so gekommen ist"。)

  的確,表面上看起來科技突飛猛進的二十世紀,其實也是人類被不同極權主義用各種「科學」手段史無前例大迫害的世紀。波蘭當代女詩人辛波絲卡(Woslawa Szymborska, 1923-2012)就曾為二十世紀人類面臨的悲愴處境寫過一首詩〈在世紀的尾聲〉:

  我們的二十世紀本來應該比以前更好
  現在它已經來不及證明這一點了
  它的年事已高
  步履蹣跚
  呼吸急促
 
  發生了太多
  本來不應該發生的事
  而那些本來應該到來的
  沒有到來
 
  春天和快樂本來要和其他的事物一樣
  是該更加接近的
 
  恐懼本來應該離開山頂和峽谷
  真相應該比謊言
  更快抵達目的地
 
  有些不幸
  本來應該不再發生
  比如說戰爭
  饑荒 以及其他
 
  無助之人的無助
  還有信任之類的東西
  本來應該受到尊重
 
  誰想要享受這個世界
  他面臨的就是一個
  不可能的任務
 
  為了梳理二十世紀複雜的歷史與極權政治之間的關係,並且連結歷史記憶、檔案史料解讀各方面相關的問題,本書在討論與納粹歷史及其轉型正義的部分,選擇以德國首都柏林與德國古城德勒斯登(Dresden)這兩個城市為例,聚焦詳細說明。第一篇〈在記憶傷口上重生:柏林〉探討柏林如何藉由在「歷史現場」重建「歷史記憶」的原則,推動具有反省深度與普世價值意義的歷史思維,讓自己從戰火的廢墟裡重生,也將自己打造成與倫敦、巴黎大不相同的聯邦德國新首都。第二篇〈紀念園區、紀念碑、與史料展〉則透過剖析柏林及其週邊城鎮設置各種大屠殺紀念園區與紀念碑的經過,探討在從事歷史記憶工作上會遭遇到的問題,以及德國社會對這些問題的處理。史料展的部分則與目前還無法立碑紀念的爭議歷史記憶有關。例如二戰時期德國軍方與大屠殺的關係究竟該如何界定?這個問題曾在德國、甚至國際社會引發過重大爭議。本章將探討德國公民社會與學術研究對軍方的「噤聲」曾有過何種回應?他們如何自發地舉辦史料展來為日後邁向更周全的歷史詮釋做準備?這個過程中又遭遇到了哪些問題?

  第三篇〈錯誤歷史記憶的困局:德勒斯登〉處理的是德勒斯登這個古城在1945年2月中旬因為慘遭盟軍猛烈空襲,接著又困於納粹在最後垂死掙扎之際故意佈下誇大的國際新聞宣傳,渲染德勒斯登因盟軍空襲蒙受慘烈傷亡,以至於留下錯誤的歷史記憶。而這個錯誤的記憶接著竟被號稱反法西斯的東德共產黨利用來作為冷戰時期號召東德人民反西方的歷史證據。長期以悲情自視的德勒斯登古城因此一步一步陷入錯誤歷史記憶的困局。兩德民主統一後,德國歷史學界雖然積極澄清歷史真相,然而,目前仍然敵不過紀念德勒斯登空襲受難的場合幾乎被仇外團體一再利用來作為煽動排外情緒的最佳場域。如何擺脫錯誤歷史記憶帶來的嚴重糾結,對當前德國政府而言,仍是相當棘手的挑戰。

  第四篇〈開放東德秘密警察檔案〉說明在處理東德共產黨極權統治的轉型正義過程中,秘密警察檔案的開放何以被前東德民眾視為最重要的工作?前東德民運人士又如何與西德資訊安全專家合作,逐步在民主法治架構下,將聯邦秘密警察檔案館(Bundesbeauftragter für die Stasi-Unterlagen,簡稱BStU)打造起來?檔案館開放後,為德國第二次轉型正義帶來哪些效應?引發出哪些問題?不同的人用何種態度面對檔案開放帶來的衝擊?他們各自的因應之道為何?

  除了正義/公義的平復外,「歷史記憶」在建構上,不該局限在只是去定義「什麼是我們需要的歷史」,而更應該連結到社會心靈的修復與療癒。因此,在建構「歷史記憶」的過程中,如何讓受害者與加害者都能清楚看到,因為不幸悲劇的發生,不只受害者的心靈被烙上深深的傷痕,其實加害者的心裡也有陰影。所有當事人及其後嗣都應正視自己迴避不了的這些負面心緒。

  因此,本書第五篇〈收拾善後,轉換悲情〉除了討論歷史記憶灰色地帶的問題外,將更進一步去闡釋,不論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大家都應正視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與轉型正義相關的歷史事件會影響到的,不僅是受害者及其後代,其實也包括加害者及其後代。從德國這種有積極妥善處理轉型正義的社會所獲得的經驗來看,重大歷史悲劇在社會心靈上深深烙下的巨大陰影,需用三、四個世代的時間才有辦法慢慢走出。換言之,如果沒有轉型正義的介入,受到歷史創傷糾纏的社會不僅在政治與公共事務上會一直被發膿的傷痕撕裂;加害者也會在自己日常生活裡,不自覺地被家人間某種不能互相坦誠訴說的陰霾所籠罩,在無形中嚴重傷害親子互信關係與家庭教養。這也就是說,不願承認自己是共犯結構一員的加害者,並不會因為否認歷史真相存在就會讓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消失。但是,他們不自覺地想抗拒好好正視歷史真相的心態,卻會陷自己與自己的子孫進入「自己害自己受害」的惡性循環中。

  轉型正義的落實深刻連結到解開歷史迷思、撥開歷史迷霧,好好重新梳理過往。因為過去的悲劇究竟是如何發生,不是我們將檔案開放就自然而然可以「認識」得到;而是需要我們有著現代公民社會的價值覺知,才能照見轉型正義需要處理的陰鬱幽微。畢竟歷史不是被特定的人依其詮釋脈絡定義後,別人或後人就無法再擅自闖入,否則「危險自負」的禁地。越是被各種思想警察嚴嚴把關的歷史,越是在告訴我們,那個「過去」還沒有真正過去;那個「過去」所連結到的歷史迷思依舊盤旋縈繞,而且正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我們也應覺知,公民社會需要的普世價值對台灣社會而言,不全是我們的傳統主流文化高度看重的理念。誠如德國現任總統高克在2016年3月23日訪問中國時,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演講,在其中他談到,德國在啟蒙時代的思想發展上雖有像康德(Immanuel Kant)這樣的大哲學家出現,但是德國社會在過去傳統上卻有另一股強烈的思潮抵制對普世人權的重視:「取而代之的是,德國長期以來在文化上認為自己有另一種特殊的處境——一種例外主義(筆者註:即「德意志特殊道路」,"deutescher Sonderweg")——因此認為,符合普世價值的看法並不一定符合德國的需求。但是到頭來,這種態度反而讓納粹主義引發了大災難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悲劇。這些教訓最後才讓聯邦德國真正認清,必須向最根本的普世價值敞開:不可踐踏的人權、法治、權力分立、代議民主制、主權在民。」高克總統這段話清楚顯示出,德國在轉型正義過程中深切體認到:如何清除社會裡根深蒂固存在的威權思想遺緒,不應將之視為理所當然應該繼續存在的「傳統」,而應將之視為阻擋社會良善價值茁壯成長的負面壓抑力量。換言之,德國歷史文化裡,不是沒有重視公民自由與普世價值的根苗(甚至有不少大哲學家遺留下來十分有啟發性的思想精粹),但不幸的是,這些可貴的思想卻曾長期被威權/極權保守勢力嚴嚴地壓抑住,不讓它們在德國社會有茁壯成長、可以被具體落實的機會。

  威權勢力如何能夠長期得勢盤據呢?曾親身體會納粹迫害之苦的猶太裔歷史學者Fritz Stern回溯納粹德國歷史時,意味深長地指出:「我逐漸了解到,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免於被『喬裝成具有宗教意味的鎮壓運動』(pseudo-religious movements of repression)所誘惑,就像曾經讓德國沉淪的力量那樣。民主自由的脆弱是我的生命與學術研究想要揭露的最簡單、但也最深沉的課題。」是的,最簡單,但也最深沉。最簡單,因為它讓我們看到在威權/極權體制下,人性可以何等軟弱、文明竟如此容易失守;最深沉,因為如果大家真的願意在自己視為鄉土的土地上世代安居,歷史記憶的建構也必須要懂得好好修築道路,讓大家都可以走上有燈火照亮、能夠平安踏實回家的路。

  德國二十世紀的歷史以及轉型正義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在短短七十年內如何經歷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大災難與大復原。這個經歷既提醒世人,民主需要恆常小心守護;同時也鼓勵我們去看見,只要願意真誠反省認錯,修好與和解不僅可能,而且以反省與寬容為基調的民主社會,更容易得到國際的支持與肯認。

  隨著兩德民主統一超過二十五年,德國為了第二次轉型正義設立的聯邦秘密警察檔案館也將開始慢慢被整併到其他聯邦檔案館中。雖然有需要的人仍可隨時調閱資料,然而,調閱人數大幅減少的現象正清楚說明,德國第二次轉型正義所需處理的歷史創傷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剩下來的工作,主要是更深入地透析極權體制的運作,以便思考如何更穩固地捍衛民主自由。

  面對台灣,我們也該透過轉型正義連結到的歷史記憶好好探問:威權政治以及黨國體制為什麼可以如此長期地踐踏台灣人民的生命尊嚴?共犯結構究竟如何形成?侵犯人權的惡事又如何做到?這一切真的是過去歷史情境與傳統文化影響下必然要有的結果嗎?難道沒有其他力量或多或少可以加以抗衡,讓惡的勢力不至於蔓延如此?還是,為什麼抗衡的心力一直敵不過惡勢力的運作?

  在轉型正義的工作上,台灣雖然起步較晚,但有幸的是,我們的公民社會終究在邁向成熟的過程中,民主多元價值越來越鞏固。從二十世紀全球轉型正義的歷史經驗來看,台灣民主化所走的路,並不像德國、南非或中東歐那樣,是透過轉型正義來引領民主轉型;反而是先透過公民社會逐漸成熟,來催化民主轉型,最後再回過頭來處理轉型正義的問題。這種「慢熟」也許是一條比較崎嶇的路,也錯失了不少讓受害者的冤屈及時獲得平反、公義得以伸張的機會。但相較起一些已經歷過轉型正義、但民主價值仍有待深化的社會目前所累積出的經驗來看,如果台灣接下來可以好好處理轉型正義的各種問題,對人類的民主化歷程而言,也許我們未來回顧這幾十年來走過的這條崎嶇民主之路,是可以提供國際社會另一種新可能的參考。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政府與公民社會要真能體認到,徒有和好的意願,但沒有深入檢視過去的錯誤行為、也沒有從這些錯誤中省思如何汲取教訓好好深化民主,很難讓當前獲致的和好可以成為永續留給後人的祝福。

  未來會長什麼樣沒有人知道。我們唯一可以做的,是在此刻當下,為未來栽下美好的種子,並用良善的價值耐心守護。

  政治與司法上的轉型正義工程通常有一定的時程,會有寫結案報告的一天;但歷史記憶的書寫與建構,只會在時間長河裡不斷地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因此,審慎思考如何賦予歷史記憶真正有尊嚴的框架,不僅攸關公民社會是否可以擁有足夠寬闊的視野與認知高度,來了解轉型正義工程想要追求的普世價值;更攸關當我們一起走向未來時,不同社群的人都願意從自己的立場真誠地肯認:跟我背景或想法不太一樣的人,也有權利說出攪擾他們內心深處的歷史傷痛;他們也同樣有權利,要求國家提供讓他們感到安心的政治、社會環境,好放下負面的歷史記憶,追求自己嚮往的美好未來。

  只有當我們願意互相支持,正視違反人性的威權體制給社會不同群體帶來了不同的傷痕與陰影,我們才有機會一起打造正向的歷史記憶,那是幫助明天的我們可以活得更有尊嚴的記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ISBN:9789861342818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規格:軟精裝/480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國際關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1章  走出高調「現代性」,回歸「人性」

柏林的現代,不在於想讓人嘖嘖稱奇、不在於努力要驚艷四方;而在於回歸城市應有的日常生活面,回歸人性。不走紐約、倫敦、巴黎的富豪奢華風,以高房價與高租金來震懾想要親近它的人;也不走北京、上海的高調誇耀風。這不是因為德國經濟欠佳,而是因為過去這裡曾是最高調講「現代性」的地方。

……
 
然而,在大都會無奇不有、爭妍鬥豔的背後,這也是一個到處見得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返鄉回來,有著大量傷兵四處蹲坐在牆角乞討的城市。街道上來來往往、急著擁抱「前衛」的人潮,常常若無其事地從這些人身邊走過。著名畫家Otto Dix便曾以大都會裡隨處可見的傷兵為題材,創作過許多作品。刻畫他們身心受到劇烈創傷,並批判軍國主義帶給國民巨大的傷害。

……
 
這些在君主時代滿懷軍國主義思想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民,從打敗仗的戰場回來後,卻回到一個新成立的民主共和體制裡,雖然國名還是叫作Das Deutsche Reich(德意志國)。他們原先渴望透過戰功在社會階級上獲得晉升的美夢,不僅完全破滅;他們腦袋裡原先塞滿的軍國威權思想,面對民主共和帶來的種種衝擊,也裝不進新的公民意識加以應對;他們受創的身心讓他們失去正常的工作能力,難以適應快速轉型的社會。在這樣的情形下,如何期待他們擁有健康的心態,在短時間內成為捍衛民主自由的共和國公民呢?

……
 
在這樣的情況下,柏林卻在高調追求前衛、解放、現代化的推波助瀾下,從戰爭的創傷裡蹦發出不羈的活力,以極快的速度迎向解禁的時代。正如當時著名的媒體人與評論家圖悠斯基(Kurt Tucholsky)所說,除了柏林以外,德國只是一個被一群市儈的鄉巴佬統治的國度。德國需要藉著柏林綻放出來的光芒驅走鄉下地方的黑暗。然而,知識菁英卻忽略了,這個戰後躍升起來的大都會,內在藏著一個嚴重撕裂的社會:階級對立,左右派激烈叫陣,「新女性」急於擺脫傳統女性枷鎖,「新中產階級」急著脫離勞工階級,但卻被政經地位牢牢穩固的「舊中產階級」無情地排斥、鄙視……。凡此種種,都讓柏林成為德國其他地區的人發洩焦躁之氣的箭靶。柏林所帶動的種種「進步」,也被舊勢力、國族主義保守派、反猶太組織大力攻擊,藉以召喚群眾重返「真正的」德意志精神。
 
……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ISBN:9789861342818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規格:軟精裝/480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國際關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198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 半路上 蔬果歲時記(四款書衣隨機出貨) 徹底認識鋼筆的第一本書:上墨結構和保養清洗X筆尖形狀和書寫感X紙張和墨水評比 窮人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雄圖霸業:天之驕子漢武帝的不世之功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窮人 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 



文章標籤

熱門暢銷書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